《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年第二期目录及摘要杨梅微生物化学

(长按扫码,可阅读和下载原文)

作物科学

◆大麦灌浆期干旱胁迫对麦芽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作者:洪叶,张国平*

摘要:以麦芽品质和耐旱性差异很大,而抽穗与成熟时间基本相同的栽培品种浙大9号和西藏野生大麦XZ166为供试材料,研究在灌浆期不同时间干旱胁迫处理对2个基因型大麦麦芽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增加了麦芽蛋白质含量、库尔巴哈值和α-氨基氮含量,降低了麦芽浸出率和麦芽汁黏度,且浙大9号的变化幅度大于XZ166;灌浆前期(开花后7 d)干旱胁迫对浙大9号的影响显著大于XZ166,而灌浆中期(开花后14 d)干旱胁迫对XZ166影响更明显。因此,灌浆期不同时间干旱胁迫对麦芽品质有显著影响,在啤酒大麦品质育种和优质生产上应该特别关注。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干旱发生的历程,选用适宜的大麦品种,尽量使其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避开逆境胁迫。

关键词:干旱胁迫; 麦芽品质; 蛋白质含量; 麦芽浸出率; 酶活性; 大麦

园艺科学

◆发光二极管日积累光照量对辣椒、黄瓜和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齐振宇,胡玉屏,蔡溧聪,董桑婕,喻景权,周艳虹*

摘要:以辣椒‘博辣红帅’、黄瓜‘津研4号’、生菜‘巴达维亚’为试验材料,设置160、200、240 μmol/(m2·s)3组不同的光量子通量密度(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 PPFD)和12、15、18 h/d 3组不同的光周期,共组成8组不同的日积累光照量(daily light integral, DLI)处理进行试验,以研究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的DLI对辣椒、黄瓜和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PFD为160 μmol/(m2·s),光周期为15 h/d[DLI为8.6 mol/(m2·d)]的光照条件最适宜‘博辣红帅’辣椒幼苗的生长;PPFD为200 μmol/(m2·s),光周期为15 h/d[DLI为10.8 mol/(m2·d)]的光照条件最适宜‘津研4号’黄瓜幼苗的生长;PPFD为200 μmol/(m2·s),光周期为18 h/d[DLI为13.0 mol/(m2·d)]的光照条件最适宜‘巴达维亚’生菜幼苗的生长。本研究结果为蔬菜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优化的LED光环境参数。

关键词:辣椒; 黄瓜; 生菜; 光量子通量密度; 日积累光照量

◆葡萄新品种‘南太湖特早’果实发育过程中特征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

作者:奚昕琰*,杨淑娜,王莉,殷益明,贾惠娟

摘要:以自主选育的葡萄新品种‘南太湖特早’及其母本‘夏黑’的果实为实验材料,重点比较了二者发育过程中挥发性特征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并对二者的果粒质量、固酸比等果实品质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太湖特早’比‘夏黑’提早7 d左右成熟,且其果实中具有花果香的萜烯类和酮类物质含量较高,在果皮和果肉中分别提升了162%和233%;在‘南太湖特早’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中积累的特征香气物质含量呈现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且峰值较‘夏黑’更高且出现更早;2个品种葡萄果肉中1-辛烯-3-酮、β-大马酮、柠檬烯的含量变化规律存在显著差异,‘夏黑’表现为在果实发育中期保持高含量、后期快速降解,‘南太湖特早’则表现为在中期以低水平增长、后期较少降解。本研究结果为葡萄优新良品的香味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南太湖特早’葡萄; 果实发育; 香气物质; 变化规律

植物保护

◆杨梅衰弱病发生测报模型的建立

作者:罗金燕,郑锡良,戚行江,张淑文,俞浙萍,任海英*

摘要:为开发杨梅衰弱病的关键防控技术,掌握杨梅衰弱病发生规律,迫切需要建立对该病的发生测报模型。本研究于2018—2020年在浙江省9地各选择一个衰弱病发生较轻的杨梅果园,随机选取病树,进行病情级数调查以及土壤和叶片营养元素、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参数测定。结果发现:杨梅衰弱病的病情指数与病树周围土壤有效硼、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叶片中的锌、钾、锰、硼含量,营养生长的梢长、梢粗、叶长、叶宽,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因子之间具有较显著相关性。选取较容易测量的梢长和叶宽与病情指数进行拟合,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成功建立了杨梅衰弱病的发生测报模型,最终得到杨梅衰弱病的预测预报方程Y=-0.058X1-5.255X2+165.35(R2=0.64,P=0.02)。随机选择3个果园样本进行准确率检测,得到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均大于90%。该测报模型的建立为杨梅衰弱病的测报及防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杨梅衰弱病; 病情指数; 土壤理化性质; 叶片营养元素; 营养生长; 果实品质

食品科学

◆白茶花青素苷的结构鉴定与分析

作者:胡金祥,叶钰珊,蔡梅生,张青碧,李博,吴媛媛,屠幼英,何普明*

摘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初步鉴定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中主要的花青素苷组分,并分析白茶花青素苷的组成特点与含量。结果表明:白茶花青素苷主要组分有飞燕草素-3-O-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天竺葵素-3-O-半乳糖苷、矢车菊素、飞燕草素-3-O-[6-(Z)对香豆酰]吡喃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O-[6-(E)对香豆酰]吡喃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O-芸香糖苷、矢车菊素-3-O-[6-(E)对香豆酰]吡喃半乳糖苷和天竺葵素-3-O-芸香糖苷9种;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中的花青素苷组成差异较大。白毫银针特级、白毫银针一级、白牡丹特级、白牡丹一级、贡眉一级、寿眉一级和寿眉二级的花青素苷总量分别为83.80、88.70、90.59、70.67、122.75、126.04和122.28 μg/g,贡眉和寿眉的花青素苷含量显著高于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上述研究结果为白茶花青素苷组分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白茶; 花青素苷; 结构鉴定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亚热带红层母质形成土壤的发生特征与分类问题——以浙江省为例

作者:章明奎*,吴梦洁

摘要:为理解红层母质形成土壤性状的空间变异性及影响因素,以浙江省为例,剖析了亚热带地区红层母质形成土壤的分布、成土特点和发生特征,分析了红层形成古环境、现代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层母质形成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探讨了红层母质形成土壤的分类问题。分析认为,地质构造决定了红层母质形成土壤的分布,红层母质上土层的形成主要是物理风化与地表侵蚀平衡的结果,化学风化和脱钙作用导致了土壤的酸化。红层母质形成土壤趋于幼年性是母质的特殊风化特性和成土时间较短共同作用的结果;红层形成的古环境深刻影响着土壤的物质组成,现代地形影响着土壤发育的阶段性,土地利用方式可改变土壤的垂直发育。红层母质形成的土壤颜色并非一般认为的始终保留母质的颜色,在某些情况下其土壤颜色与红层有着明显的差异。由于红层成因的复杂性和物质组成的多样性,红层母质形成的土壤远比一般认为的要复杂、多变,浙江省红层母质形成的土壤在“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只划分为紫色土1个土类和石灰性紫色土与酸性紫色土2个亚类,不能很好地反映红层母质形成土壤的多变特点。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可把浙江省红层母质形成的土壤划分为雏形土和新成土2个土纲、湿润雏形土和正常新成土2个亚纲及7个土类和14个亚类。

关键词:红层; 紫色土; 古环境; 地形; 物理风化; 脱钙; 诊断分类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学氮肥的安全施用比例及环境容量研究——以典型土壤生菜种植为例

作者:顾思婷,陈謇,李志洋,施加春*

摘要:通过对浙江省9种不同典型土壤进行生菜种植盆栽试验,并联合多元线性回归和土壤环境静态容量模型,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比例对土壤环境质量、农产品产量及质量和土壤环境容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部分替代化学氮肥施用增加了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含量(除黄松土外),且显著增加了生菜产量。不同施肥处理下不同土壤类型及其生菜地上部重金属累积差异明显,有机肥施用显著增加了小粉土、培泥砂土和黄斑田的镉(Cd)含量。施加有机肥后,在黄斑田、小粉土和培泥砂土上种植的生菜地上部Cd、铬(Cr)、砷(As)和铅(Pb)含量显著上升,但黄红壤中的显著下降。在培泥砂土和小粉土上种植生菜的有机肥部分替代化学氮肥的安全施用推荐比例均为10%,青紫泥田和黄红壤均为20%,黄斑田和黄松土均为30%,淡涂粘田为40%。随着有机肥替代施用年限的增长,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逐渐降低,因此,严格管控有机肥的施用量及施用年限有助于保障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的安全。

关键词:生菜种植;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学氮肥; 重金属; 土壤环境容量

◆减肥减药配施硅钙钾镁肥对小麦产量品质及赤霉病防控的影响

作者:卢惠敏,黄奇伟,吴伊鑫,梁永超,彭红云 *

摘要:采用三因素二水平随机区组设计,以‘苏麦188’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施肥和减施20%肥的2个施肥水平,施硅钙钾镁肥(150 kg/hm2 Si)和不施硅钙钾镁肥的2个施硅肥水平,以及施药和不施药的2个施药水平,共8个处理24个小区,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以研究减肥减药配施硅肥对小麦产量、品质和抗赤霉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减肥减药配施硅肥使小麦茎壁厚增加29.6%~36.5%,常规施肥减药配施硅肥的小麦产量显著提高9.4%~47.0%;与不施硅肥处理相比,减肥减药配施硅肥组小麦产量显著增加7.3%~21.4%,小麦抗倒伏指数提高12.6%~37.6%;减肥减药配施硅肥组小麦穗部赤霉病发病率为16.5%。因此,减肥减药配施硅肥可有效增加小麦茎壁厚,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和小麦产量,显著降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率。硅钙钾镁肥的施用对小麦大田减肥减药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硅钙钾镁肥; 氮肥农药减施; 抗倒伏; 小麦赤霉病; 产量品质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质量退化评价

作者:王罗其,傅伟军,叶正钱,马闪闪,丁立忠,赵科理*

摘要:为全面提升山核桃林地土壤质量的整体水平,促进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以浙江临安典型山核桃产区为研究区,以植被覆盖度、坡度、土壤肥力和土壤污染情况作为土壤退化评价指标,采用模糊逻辑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遥感(remote sensing, RS)的“3S”技术,进行林地土壤质量退化程度的空间分析,并提出相应管理意见。结果表明:研究区林地土壤肥力以中度退化为主,仅有1.65%的区域处在高度退化状态,主要集中于龙岗镇北部和清凉峰镇西南部;林地土壤污染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仅有6.35%的区域处于中高度以上污染退化水平,主要集中于岛石镇和湍口镇;山核桃林地土壤综合退化程度主要以中低度退化为主,占林地面积的66.50%,高度退化、中高度退化、中度退化和低度退化区域分别占林地面积的0.15%、2.44%、27.45%和3.46%,其中高度退化林地主要分布在清凉峰镇西南部和龙岗镇西部。本研究结果将为山核桃林地土壤质量提升和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土壤质量退化; 山核桃; 空间异质性; 模糊综合评价

◆国土空间复合生态功能识别与分区——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作者:姜芳茗,徐志红,王建锋,游诗雪,沈少泽,岑庆,邓劲松*

摘要:复合生态功能识别与分区是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重点和应用难点,也是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生态安全保障。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为研究区,构建复合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从生态调节、物质生产和景观文化的视角分析和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与强度,利用“三维魔方”模型进行空间分区,并提出管控建议。结果如下。1)湖州市生态系统服务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性:生态调节服务高值区集中于市域中西部地区和北部山区;物质生产服务高值区集中于西部水网平原区;景观文化服务高值区集中于东西中轴地区和北部山区。2)根据生态保护重要性将研究区分为3个等级,结合生态功能将其细分为7个分区。其中:一级划定为重点生态保护,包括核心类生态保护区和重要自然资源保护区;二级划定为生态功能保障,包括一般类生态保护区、生态-生产经济复合区和生态-旅游经济复合区;三级划定为综合利用,包括城镇-旅游经济区和城镇-生产经济区。建议新时代区域发展应考虑为生态保护留底线,给城镇发展设上限;在生态保护空间内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在城镇发展空间内合理布局,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国土空间分区; 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 最大熵模型; “三维魔方”模型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雷帕霉素缓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

作者:徐连彬,任怡飞,兰伟,侯鹏飞,刘红云*

摘要:乳腺炎是泌乳奶牛的常见疾病,每年给养殖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之后,在对照培养基(CK)基础上分别添加100 μg/mL LPS(LPS100)、10 mmol/L雷帕霉素(RAP10)及2种物质联合添加(LPS100+RAP10)并处理细胞24 h,结束后收集细胞及上清液用于后续测定。结果表明:在不改变细胞活力和凋亡的情况下,添加100 μg/mL LPS显著提高了上清液中白介素-8(interleukin-8, IL-8)、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浓度(P<0.05)。单独添加雷帕霉素不影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的浓度(P>0.05),但10 mmol/L雷帕霉素处理显著降低了LPS诱导的IL-1β和TNF-α分泌量(P<0.05)。LPS提高了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通路中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但雷帕霉素的添加消除了这种提高作用(P<0.05)。与LPS100组相比,LPS100+RAP10处理降低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通路中c-Jun N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和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综上所述,雷帕霉素通过NF-κB/MAPK通路缓解了LPS引起的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该结果可为雷帕霉素用于乳腺炎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炎症反应;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核因子-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雷帕霉素

◆捻转血矛线虫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张惠,黄艳,周静茹,吴飞,童丹妮,陈学秋,杨怡,马光旭,杜爱芳*

摘要:为构建捻转血矛线虫cDNA文库,进一步研究捻转血矛线虫蛋白互作机制以及为筛选捻转血矛线虫互作蛋白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捻转血矛线虫L3期幼虫为材料,利用TriZol法提取捻转血矛线虫总RNA;使用试剂盒构建捻转血矛线虫的cDNA文库,并对cDNA进行均一化处理,再将纯化后的cDNA与线性化的pGADT7-Rec重组构建的文库质粒转化至Y187酵母中,构建出酵母转录激活结构域(activation domain, AD)文库。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了重组率为100%,插入片段平均长度为1 000 bp,工作液细胞密度大于3.5×107 CFU/mL的捻转血矛线虫均一化酵母AD文库;所构建的表达文库各项指标均达标,符合酵母双杂交筛选要求。本文库为捻转血矛线虫的分子机制研究以及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捻转血矛线虫; cDNA文库; 酵母双杂交系统;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

◆鹅NLRC5序列特征及组织表达谱分析

作者:赵帅,顾天天,侯丽娥,张扬,曹正锋,陈国宏,徐琪,张钰*

摘要:作为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 NLR)家族重要成员之一的NLRC5,在机体识别入侵微生物、传递免疫信号及调节先天性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扬州鹅为研究对象,分析鹅NLRC5序列特征,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检测NLRC5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同时检测雏鹅感染肠炎沙门菌0、1、2、4 d后肝脏、脾脏和肾脏中NLRC5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鹅NLRC5氨基酸序列在脊椎动物中高度保守,其中鹅与鸭NLRC5序列同源性为89.12%;NLRC5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十二指肠、肌胃、大脑和肌肉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脾脏中的表达水平最高;此外,雏鹅感染肠炎沙门菌后其肝脏、脾脏和肾脏中NLRC5的表达量在1~2 d内显著上升(P<0.05),然后在感染4 d内恢复至正常水平。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NLRC5在鹅感染肠炎沙门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关键词:NLRC5; 鹅; 先天性免疫反应; 肠炎沙门菌

◆猪的肝富集基因1a蛋白的分子鉴定(英文)

作者:孙铭浩,黄妤琪,党燕娜,贺津*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pig LEG1a protein

Authors:Minghao SUN,Yuqi HUANG,Yanna DANG,Jin HE*

摘要:新发现的肝富集基因1(live enriched-gene 1, LEG1)在斑马鱼肝脏发育及鸭嘴兽的先天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是LEG1在真兽亚纲物种(如小鼠和人)中的功能鲜有报道。本研究以猪为模型,对猪的肝富集基因1a蛋白(pLEG1a)进行了分子鉴定。实验首先制备并验证了pLEG1a蛋白的兔源多克隆抗体,并验证了pLEG1a在猪唾液腺和肺部的表达。同时,在唾液中检测到了pLEG1a蛋白的信号,表明pLEG1a蛋白可能是一种分泌蛋白。此外,当在HEK293T细胞中异位表达pLEG1a时,可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pLEG1a蛋白,进一步证明了pLEG1a是一种分泌型蛋白。另外,糖基化实验显示,唾液及HEK293T细胞中的pLEG1a存在糖基化条带,且这一条带可以通过糖基化酶去除,表明pLEG1a是一种N-糖基化蛋白。综上所述,本研究探究了pLEG1a蛋白与其他物种(尤其是真兽亚纲动物)LEG1蛋白在表达谱、糖基化和分泌能力方面的相似性,并且提出pLEG1a可能是研究真兽亚纲物种LEG1基因的良好模型。

关键词:猪; 肝富集基因1a蛋白; 分泌蛋白; 糖基化

责任编辑:梁容 胡清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征稿启事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CSCD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Scopus检索

浙江大学农生环学部一级期刊

本刊网址:

初审迅速1~3天,不耽搁下一个投稿

审稿速度快过去的6个月,实际送审的稿件,平均录用时间约50天,平均退稿时间约40天(注意是平均)。录用后可尽快上线,在中国知网优先出版

征稿方向:生物学、生态学或农业生态学、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土壤学、生物地球化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基因组学、遗传细胞与遗传育种、农业微生物、畜禽水产、农业工程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学术论文及文献综述和研究快报

具体的,以下方向将很受欢迎:基因组编辑技术及其在农作物和畜禽中的应用研究、食品检测中的高光谱成像技术、抗氧化肽的分离与表征、农田土壤污染修复、入侵生物学、家畜胃肠道消化、牛瘤胃微生物组与肠道甲烷排放研究、植物DNA甲基化的调控机制及其作用、植物病虫害防控、智慧农业

征专辑专题

承接场景:

科研单位、学会协会周年庆专辑、依托大型学术会议或大型科研项目的主题专辑、学者个人自荐任客座编辑组织专辑。

出版形式:

我们的优势:

1. 速度快。在客座编辑团队将稿件落实到位后,一期专辑的出版可在5个月左右完成(包括同行评审与编校生产上线)。

2. 多渠道发布。专辑专题出版后会同时在中国知网网站平台、Scopus、期刊自建网站、期刊学术新媒体矩阵(超过15万用户)等同时发布。

专辑要求:高学术水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干旱区地理.2022.6,doi:10.12118/j.issn.1000赵卫东,Zhao Weidong,合肥工业大学主页平台管理系统, [2] 赵卫东, 王淑琴,田剑,季斌,马雷*. 基于势能信息熵的多岩土层黄土小流域地貌演化特征研究. 干旱区地理. 2022.6, doi:10.12118/j.issn.1000-6060.2022jvzq<84hce{mv‚3jhwz/gmz0ep5{ym641gt0n€hi13<8;@71eqtugwy194;70qyo
1.干旱区地理2021年03期干旱区地理 Arid Land Geography 主办: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 周期: 月刊 出版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6060 CN 65-1103/X 邮发代号 58-45 曾用刊名:新疆地理 创刊年:1978 ASPT来源刊 jvzquC41yy}/ewpk0eun0ls1Lq{spjq1H/L5/PMFN/814:2250nuo
2.干旱区生态环境知识资源中心(Arid):中亚土壤可持续利用和生态ISSN1674-5906 出版年2019 卷号28期号:6页码:1242-1250 中文摘要结合干旱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分析了中亚地理区位、生态环境格局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论述了该区土壤发生特点、类型和分区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土壤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问题;探讨了土壤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jvzq<84ctkj/nufu0ci/ew4jcpjmg87ZKNR779445;9:4
3.初中地理地知识点总结范文比如在学习初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气温与气温的分布”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引用一句有名的新疆谚语,即“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进行情景导入,引导学生们思考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经过学习和思考之后,学生们自然会发现:新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带,夏季高温干旱少雨,冬季十分寒冷,广泛的沙漠分布,植被偏少等,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9::7/j}rn
4.不同岩性背景下土壤侵蚀与石漠化关联性分析图1研究区位置图Fig. 1Location map of the study area 图选项 1.2 研究方法1.2.1 数据源 DEM用于土壤侵蚀LS因子计算, Landsat OLI 2015年遥感影像用于土地利用解译, NDVI用于C因子计算, 均来自地理空间数据云。用于R因子计算的降雨数据, 来自中国气象数据共享网, 用于K因子计算的沙粒、粉粒、粘粒、有机质成分jvzquC41yy}/gltnqiodc7hp1uzyd8hj1jznn8723:5368xvzd813A594776:<3jvo
5.东昆仑木孜塔格峰地区冰湖演变与冰川物质亏损干旱区地理, 1986, 9(2): 12-17. 本文引用 [1] 30 Jiang Zongli, Zhang Junli, Zhang Zhen, et al. Glacier change and mass balance (1972—2011) in Ulugh Muztagh, eastern Kunlun Mountains, monitored by remote sensing[J]. Remote Sensing for Land & Resources, 2019, 31(4): 128-136. jvzq<84yyy4cemy0ce4dp8HP1[814<4X675J686476
6.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最新)详解7篇(全文)地域的自然秉赋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也是人类至 今无法完全克服的困难。新疆农村贫困人口多处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膺、生态环境脆弱的干旱区、高寒山区等,这些地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差,自然灾害极其频繁,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444?ol980jvsm
7.陕西师范大学主页平台管理系统liuxianfengHomeAffiliation of Author(s):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Journal:地理学报 Co-author:朱秀芳,潘耀忠,李双双,刘焱序 Volume:70 Page Number:1835-1848 ISSN No.:0375-5444 Translation or Not:no CN No.:北京师范大学 Date of Publication:2015-11-01jvzquC41hcivn}~0uptv0niw0et0nrzzkctggwl1gp5myll144=1:8hqpvkov8<45:?/j}r
8.2021年地理科学学院论文ISSN17551307 2021年第671期 39 张辰光、邢 伟 牛小燕、李宗盟 明清时期河南省干旱灾害时空变化特征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CN41-1107/N 2021年第1期 40 张向敏、王文杰 孙健武、田宛芝 秦冬梅、郭晴晴 河南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北方园艺 CN23-1247S 2021年第4期 41 张向敏、余 斌 于海龙jvzq<84igq4y{wz0gf{/ew4kphu0397;17:947mvo
9.干旱区无资料或缺资料流域水文预报研究学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引用 收藏 分享 打印 摘要: 水文、气象站点稀少,观测困难是多年来困扰和阻碍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陆水文过程模拟和水文预报研究的主要原因,无资料或缺资料地区的水文预报是近10年来国际水文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选择干旱区典型的开都河流域,以多源遥感数据为基础,结合无资料或缺资料地区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mguky0[:;355?8
10.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服务平台的发展与实践本文从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和前景,提出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发展的“11234”战略架构,并系统介绍了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平台——“中国地理资源期刊数字传媒网”的建设概况。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打造数字化时代具有一流国内jvzquC41yy}/inti0eun0ls1EP522763:470fu}d42782>534
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男,汉族,1965年9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93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毕业,1999年区域地理学专业博士毕业,2001年1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出站。 工作简历: 1988年7月起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工作 jvzq<84yyy4ji|stt0gd0ls1uq{senid1|}0f|ou1dytf|4uvz€z1;52;2<0v;52;2<38h6:64;6;7mvon
12.万志强(自然地理学)卢晓霞,张卫青*,王海茹,于红博,万志强.放牧强度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磷素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2, 36(5), 7.DOI:10.13448/j.cnki.jalre.2022.132 徐新影,张卫青*,李金霞,赵利萌,乌兰图雅,万志强.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土壤与优势植物碳氮含量对放牧强度的响应[J].草地学报, 2022, 30(9jvzq<84igq4jowz0gf{/ew4kphu03:6814:757mvo
13.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真实性检验研究进展干旱区地理, 31(4): 567-571 [DO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8.04.023] [百度学术] Jiang Y Y, Wang W and Zhou Z H. 2017. Evaluation of MODIS MOD16 evaportranspiration product in Chinese river basins.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32(3): 517-528 [百度学术] 姜艳阳, 王文,jvzq<84yyy4kq{x0ep5kt|4ctvodnn4jvor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