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24分)
材料一:近日,有学者通过分析雅鲁藏布江河源区奴各沙站1972至2008年水文数据,利用寒区水文模型的径流分量模拟、土壤侵蚀模型的侵蚀因子计算等方法估算流域水文、冰冻圈和植被等关键影响要素,定量刻画了气象要素、冰川融水、土壤冻融和植被覆盖等因子对输沙量年际变化的贡献率。研究发现,暖湿化气候背景下,雅鲁藏布江源区输沙量增加,河流输沙量以每10年增加18.9%的变化率显著增加且没有检出突变拐点。
材料二:在时间上,学者发现雅鲁藏布江泥沙的输移或沉积主要发生在7月至9月,占全年总输沙量的79%至93%,但不同年份雅鲁藏布江7—9月输沙量存在差异;在空间上,学者发现落差1322米的年楚河支流是雅鲁藏布江中游土壤侵蚀最为严重,输沙量最大的区域,而落差1620米的拉萨河则具有输沙量小的显著特点。
材料三:雅鲁藏布江流域地图。
(1)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变湿使雅鲁藏布江输沙量以每10年增加18.9%的变化率显著增加但没有检出突变拐点的原因。(10分)
(2)从气候的角度,指出雅鲁藏布江输沙量在7—9月达到最大值,但不同年份7—9月输沙量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4分)
(3)分析年楚河输沙量大而拉萨河输沙量小的原因。(4分)
(4)有观点认为,河流输沙量是关乎土地资源利用、粮食安全以及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对此观点加以分析论证。(6分)
解题思路
本题目以雅鲁藏布江的输沙量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河流水文特征、河流的补给方式、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点。在作答时,应结合当地的实际区域特征加以分析。
解析及答案
(1)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变湿使雅鲁藏布江输沙量以每10年增加18.9%的变化率显著增加但没有检出突变拐点的原因。(10分)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全球气候变暖使高山冰雪融水增加,雅鲁藏布江源区水量增大,输沙能力增强(2分)气候变暖变湿使大气降水增加,径流量与输沙量增大(2分)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暴雨增加,降水侵蚀力增强,提高雅鲁藏布江输沙量(2分)全球气候变暖使雅鲁藏布江流域解冻期提前且年内解冻期变长,增加雅鲁藏布江流域输沙量(2分)全球气候变暖使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发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作用,使雅鲁藏布江输沙量年际变化趋于稳定,未出现突变拐点。(2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流的输沙量与径流量密切相关。因此,作答本小题,可以从全球气候变暖对雅鲁藏布江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入手。全球气候变暖使流域内气候趋于暖湿,增加了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量与大气降水补给量大,也使得雅鲁藏布江的结冰期缩短,解冻期延长,流域内暴雨增加,降水的侵蚀能力显著增强,从而提高了雅鲁藏布江的输沙能力。另一方面,雅鲁藏布江流域内气候趋于暖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因而使植物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造成输沙量没有出现突然增大或突然减小的突变拐点。
(2)从气候的角度,指出雅鲁藏布江输沙量在7—9月达到最大值,但不同年份7—9月输沙量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4分)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7—9月气温较高,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量大,河流径流量大,输沙能力强(1分)流域受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影响,7—9月降水较多,大气降水补给量大,且多暴雨天气,河流输沙量大(1分)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不同年份7—9月气温变化波动显著,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量年际差异较大(1分)西南季风不稳定,不同年份强弱程度不同,大气降水补给量年际变化量大,使7—9月输沙量存在年际差异。(1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雅鲁藏布江流域内7—9月气温高且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大,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且7—9月流域内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河流含沙量与输沙量都较大。由于全球气候的变暖使气候异常现象增加,不同年份之间气温波动增大,加上西南季风势力强弱不稳定,造成雅鲁藏布江7—9月径流量年际差异大,输沙量也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
(3)分析年楚河输沙量大而拉萨河输沙量小的原因。(4分)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年楚河流域临近喜马拉雅山,受西南季风影响,夏季流域内降水较多,大气降水补给量大,河流水量大,输沙能力强(1分)年楚河谷为西藏地区重要的农业区,开发耕地面积较大,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作用较为显著,河流输沙量大(1分)拉萨河发源于拉萨附近的雪山,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含沙量与输沙量相对较小(1分)拉萨河流域人口较为密集,工业、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且对水质要求较高,因此拉萨河受人类活动影响,含沙量与输沙量较小。(1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阅读材料三所示地图可知,年楚河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临近喜马拉雅山,受西南季风影响,夏季流域内降水较多且多暴雨,大气降水补给量大,河流水量大,输沙能力比较强,且年楚河谷为西藏重要的农业区,开发耕地面积较大,因此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作用较为显著,河流输沙量大。而拉萨河发源于拉萨附近的雪山,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含沙量与输沙量相对较小。另一方面,拉萨河流域人口较为密集,工业、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且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通过建设工程设施减小拉萨河的含沙量与输沙量,因此拉萨河受人类活动影响,含沙量与输沙量都比较小。
(4)有观点认为,河流输沙量是关乎土地资源利用、粮食安全以及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对此观点加以分析论证。(6分)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河流输送泥沙通过流水搬运、沉积作用,可形成冲积平原或三角洲,为工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土地资源(2分)河流输送的泥沙蕴含丰富的有机质,通过流水沉积作用可以提高土质,增加粮食产量,维护粮食安全(2分)河流输沙量的多少能够衡量流域内的水土保持情况与植被覆盖率,是衡量流域内生态保护状况的重要指标。(2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流输送泥沙通过流水搬运、沉积作用,可形成冲积平原或三角洲,能够为工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土地资源,另一方面,河流输送的泥沙蕴含较为丰富的有机质,通过流水沉积作用,可以提高土质,从而增加粮食产量,维护粮食安全。与此同时,河流输沙量的多少也能够衡量流域内的水土保持情况与植被覆盖率,是衡量流域内生态保护状况的重要指标。
河流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的重量,单位为t或万t。简言之,输沙量就是输送沙子的量。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与含沙量大小有关,还与河流水量的丰枯有关。一年中最大输沙量在汛期,最小输沙量在枯水期,年际输沙量也不一样,变化较年径流更为剧烈。在一次洪水过程中,最大输沙量与最大洪水量出现时间大体一致。就一条河流而言,山区河段输沙能力强,河道以冲刷为主,输沙量沿程增加;平原河段河道以淤积为主,输沙量沿程减少。
而含沙量则指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数量,计量单位为千克/立方米。河流含沙量也随时间变化而不同:一年中最大含沙量在汛期,最小含沙量在枯水期。含沙量大的河流输沙量不一定大,含沙量小的河流输沙量不一定小,因为这还要考虑到其水量多少的问题。例如中国长江年平均含沙量仅0.54千克/立方米,而年输沙量高达4.78亿吨;辽河年平均含沙量为6.86千克/立方米,而年输沙量仅0.41亿吨。
同一条河中含沙量分布也不同:含沙量沿水深分布,一般在水面最小,河床底最大。含沙量在河流断面上的分布随断面水流情况不同而异。含沙量沿流程而变化,通常在山区河段含量大,平原河段含量则比较小。
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包括: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就大;反之,含沙量就小。而内流河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除了植被情况外,地质构造,地层构成以及大型湖泊、沼泽的分布也都会影响河流的含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