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热穹顶现象!浙江地破℃!河流流量曲线图分析

昨天浙江的高温之盛,几乎“统治”了全国高温榜。

8月开场的这波高温已经进入巅峰状态!今天真的太“烫”了,4字军团越来越壮大,截至昨日16时32分,共44地突破40℃,其中10地直接突破42℃!

疯狂破纪录!杭州(41.9℃)、桐庐(42.4℃)、义乌(42.8℃)、永康(42.3℃)、缙云(41.7℃)打破当地历史最高气温纪录!诸暨(42.5℃)、东阳(42.4℃)追平当地历史最高气温纪录!

再来说地面温度,绝对是鞋底薄了直接烫脚的程度!截至16时,地面日最高温度前三甲:

临安大罗:75.7℃

淳安:73.5℃

松阳:73.3℃

而这样强度的高温,还将持续至少一周。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最近高温天气的直接推手——副热带高压系统(下文简称副高)强盛且稳定,犹如一个看不见的“大锅盖”扣在华东上空,尤其作为副高主体核心覆盖下的江浙沪地区,正是高温最强、最持久的核心区。

图源微博@中国天气

>>气象上对这样的形势也有个贴切的词,热穹顶。它是一种自然现象,指高层大气热高压在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动,高压与附近低压之间的大气环流形成了稳定的“Ω”型,高压像个罩子一样把热空气盖在热浪发生区域,同时阻止了冷空气进入,使热穹顶里的温度越来越高,从而引发热浪或超级热浪事件。

河流流量过程图以曲线图为主,主要表述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它能够反映河流水的空间来源(补给源及类型)和时间变化(水量季节变化、汛期出现时间及长短等)。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反映了河流流量的大小及变化,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命题四翼研析]

【考情分析】

【常考图示】

流量过程曲线图

流量变化曲线图

不同季节径流分配图

【判读内容及方法】

一、流量过程曲线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1)流量大小

(2)曲线变化幅度→水量的季节变化

【判读步骤及技巧】

①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的流量数值(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②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的变化幅度,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年际变化规律)。如上图,甲河流量较大,汛期出现在4~7月份,冬季是枯水期。乙河流量较小,气温越高,流量越大,冬季出现断流。

(3)结合河流的径流量,并对照河流汛期确定河流的补给形式

②汛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③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雪融水补给。

④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⑥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如上图,甲河流量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雨水补给为主;乙河流量与气温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4)确定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

图中甲河水量丰富,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季风气候区;乙河水量较小,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内流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二、据图判读“河流特征”

(1)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如河水补给的水量一般较大,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但同样是河流补给,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大小差别很大。

(2)河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小。

(3)汛期出现的时间。如冰川补给汛期在夏季;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同样是降水补给,夏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冬季,年雨型的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则多无明显的汛期。

(4)有无断流。一般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内流河往往由于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还可能是水库的调节功能。

三、读图方法和解题思路

(3)解题思路分析: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特征——确定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014年·四川高考)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答案】

1、C 2、B

【解析】

1.C

【解析】由各月降水量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小于200mm,为我国某地干旱地区。从图中可看出流域径流深度与气温、降雨量成正相关,所以,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除雨水外,还有高山冰雪融水。

2.B

【解析】由图可知此地冬冷夏热,年降水量不足200mm,所以为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多风沙,山麓地带水源丰富,多绿洲。

(2016江苏卷)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第8题。

8.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解析:

该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植被明显减弱,涵养水源、削减坡面径流的作用明显减弱;第6年,植被得到恢复,涵养水源、削减坡面径流的能力较第1年有所增强,故第1年的流速峰值、流量峰值、含沙量都应大于第6年。

答案:D

2022年(全国乙卷)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7-8题。

7.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

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

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8.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A.洪水含沙量大

B.洪峰水位低

C.河床高

D.洪峰流量大

参考答案

7.A8.C

试题分析:

第7题

本题情景设置的关健点是两个年份不同月份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要把握好“洪水过程”这一情景。侧重于过程一词。即一次洪水过程水位变化是由水位低—水涨—回落的过程。故1958年7月洪水流量与水位过程线中,最大洪峰在过程线的最右点。流量相同情况下的Q点水位在上涨,流速在加快。而P点则是洪峰回落时期,水位下降,流速逐渐变慢。故选A。

第8题

图中看出,在流量相同情况下,两个年份相比,1996年8月该河段水位却变高了,说明河床累积泥沙,淤积较多,导致河床变浅,水位也才会升高。选C。图中看出,相比之下,1996年8月洪峰水位更高,流量更小,排除BD。河流含沙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图中也无含沙量信息,故排除A。

(2021·南京模拟)左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右图表示左图区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后甲、乙两个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读图完成1~2 题。

1.该次暴雨发生的局部地点最可能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据图判断,该河流( )

A.干流由西南流向东北

B.流量②地比③地小

C.①地水流平稳

D.④地以侵蚀作用为主

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甲、乙水文站先后出现洪峰,且甲水文站洪峰出现早,因此暴雨应出现在甲、乙水文站的上游④地,D正确。第2题,从图中看,暴雨后乙水文站洪峰比甲来得晚且洪峰量小,说明乙受湖泊调节作用,应位于湖泊的下游,甲不受湖泊调节作用,位于湖泊上游,可知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A错误。②地位于③地下游,流量②地比③地大,B错误。①地坡度大,水流急,C错误。④地坡度大,以侵蚀作用为主,D正确。

答案:1.D 2.D

天山西段某宽阔平地内季节性积雪厚度大,云杉林覆盖度高。下图为在该区域云杉树下积雪观测站连续观测,获得的积雪厚度与融雪径流量之间关系的资料。根据积雪厚度的变化可将观测期分为4个时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Ⅱ时段后期积雪厚度下降但未出现融雪径流,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风力大,积雪吹散B.质量大,积雪压实

C.积雪厚,融水下渗D.树木密,融水滞留

A.树冠落雪B.大气降雪C.风力搬运D.融水搬运

5.若Ⅳ时段气温骤升,观测站附近最可能发生的危害是()

A.洪水B.切沟C.雪崩D.塌陷

3.C4.A5.A

【分析】3.Ⅱ时段气温逐渐回升,积雪厚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融雪逐渐增加,并非风力或积雪压实的影响,AB错;气温回升,融雪增加,但由于积雪较厚,融雪下渗,所以难以形成融雪径流,C正确;融雪过程是在地表,树木的林冠层对雨水滞留作用较强,对坡面的融雪径流滞留作用较弱,D错。故选C。

4.Ⅲ时段气温显著上升,出现大气降雪导致积雪厚度增厚的现象的可能性不大,而该地云杉林广布,林冠层在冬季积累大量积雪,随着气温回升,树冠落雪增加,从而积雪厚度出现短暂增厚的现象,A正确,B错;与风力搬运和融水搬运关系不大,CD错。故选A。

5.Ⅳ时段融雪径流量显著增大,如果该时段气温骤升,会导致积雪在短时间内大量融化,观测站附近最可能发生的危害是洪水,A正确;相比于洪水而言,切沟不是最可能发生的危害,且切沟的危害性相对较小,B错;与雪崩、塌陷等关系不大,CD错。故选A。

【点睛】注意天山西段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雪量较大,且冬季气温较低,降雪容易积累,春季随着气温回升,积雪逐渐融化,形成春汛。

河床的“驼峰”河段,指河流的河床因外力作用,导致某处河床离于其上下游河段的河床,从而使水流和泥沙沉积发生改变。图2为黄河下游典型年份四个观测点河流平滩流量曲线图(平滩流量:在水位与滩面齐平情况下河槽的过流能力,能综合反映黄河等冲击性河流主糟的形态和大小)。水利专家设计了水利工程用以减少“驼峰”河段对河床淤积带来的影响。

6.黄河下游的“驼峰”河段最可能出现在

A.花园口附近B.高村附近C.艾山附近D.利津附近

【解析】由材料可知,河流的“驼峰”指外力作用导致某处河床高于其上下游河段的河床。由图可知,在高村附近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流河床的平滩流量越来越小,即河槽的过流能力降低,泥沙沉积增多,因此高村附近最可能出现“驼峰”,B正确;以此类推,花园口随着时间推移,河槽的过流能力增强,最不可能出现“驼峰”,A错误;艾山和利津随着时间推移,河流平滩流量都有所降低,说明河槽的过流能力有所下降,但不如高村下降明显,CD错误。答案B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7.“驼峰”河段形成后,该河段

A.过流能力降低,泥沙沉积增强B.过流能力降低,泥沙沉积减弱

C.过流能力提高,泥沙沉积增强D.过流能力提高,泥沙沉积减弱

【解析】黄河下游“驼峰”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不同河段的冲淤情况不同,造成过流能力出现明显的差异所致。读图可知,在高村河段的平滩流量最小,“驼峰”形成后,该处河段河床高于其上下游河段河床,则该处河段过流能力会降低,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会增强。答案A

8.最能满足黄河下游“驼峰”河段河床淤积整治功能的水利工程是

A.

B.

C.

D.

【解析】“由材料可知,要整治“驼峰”河段,应增大该河段的平滩流量,加大河槽的过流能力,加快河流的流速,减少河床泥沙淤积,因此水利工程大坝应顺河流流向与河岸有一定夹角,这样能加快河流流速,增强河流侵蚀、搬运能力,减少河流泥沙沉积,C正确;A选项和B选项做法可加快河流流速,但泥沙不易被带走,不能减少泥沙沉积,AB错误;d选项做法对河流流速影响不大,并不能整治河床淤积现象,D错误。答案C

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是吞吐型湖泊,年内各月吞吐泥沙和水量很不均匀,2006年后三峡水库蓄水,也影响了鄱阳湖对泥沙和水量吞吐。下图为湖口站多年平均输沙量和径流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该鄱阳湖多年月平均输沙量和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输沙量和流量年际变化都较小

B.3月份鄱阳湖的含沙量最大,输沙能力最强

C.4—6月湖水含沙量降低,输沙能力减弱

D.6月份鄱阳湖补给长江,7月份长江补给鄱阳湖

10.关于鄱阳湖7—9月输沙量特点的成因推测,最可能的是 ()

A.向长江输沙,鄱阳湖清淤B.出库流量达一年最小

C.湖口站上游来水含沙量加大D.长江干流水位高

9.D10.D

【解析】9.图中曲线代表的是多年平均含沙量在一年内逐月变化情况,而非输沙量和流量年际变化,A错误;输沙量受含沙量、水量大小、水流速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图中3月份鄱阳湖的输沙量最大,但不能代表鄱阳湖的含沙量最大,B错误;4—6月湖水输沙量增大,说明输沙能力增加,C错误;读图,6月份鄱阳湖输沙量为正值,说明湖泊补给长江,7月份是负值,说明长江补给鄱阳湖,D正确。故选D。

10.鄱阳湖7—9月输沙量为负值,说明长江补给鄱阳湖,长江向湖泊输沙,A错误;读图可知出湖流量一年中最小值在1月份,B错误;长江向鄱阳湖输沙,应是长江干流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而上游来水含沙量加大并不能说明二者的水位关系,C错误;7-9月输沙量为负值,说明此时长江水补给湖泊,为雨季,河流水位高,D正确。故选D。

THE END
0.我国年径流量最多的10大河流!径流量松花江河流珠江西江这是我国年径流量最多的10大河流:珠江第2,松花江第6,黄河未能上榜。 珠江,这是我国南海入海最大水系,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汇集而成的复合水系,以西江上游为源头。其年径流量为3491亿立方米,处于全国第2,也是远低于长江。 松花江第6。这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其流域面积达到55.72万平方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QNONVXO:9:75JWPQ7mvon
1.中国河流年径流量:长江第一,黄河第16,伊犁河内流河最多长江是中国年径流量最多的河流,高达9795亿立方米,比第二名珠江多6300亿立方米,并且长江长度流域面积流量都是全国第一,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母亲河。 黄河虽然与长江齐名,可是年径流量只有574亿立方米,还没有闽江多,仅为长江的1/17,排在全国第16。因为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没有支流汇入,导致流量每秒只有1820立方米。 jvzquC41o0mpvxmwk0ipo8sfcvg0nrxv13<13B50jvsm
2.全国各地区河流年径流量及含沙量全国径流数据河流的径流量和含沙量是衡量河流水文特征的两个重要指标,‌它们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降水量、‌蒸发量、‌流域的植被状况、‌地势起伏等。 径流量指的是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包括瞬时流量和径流总量。含沙量则是指河流中泥沙的数量,‌它主要取决于流域内地面的植被状况和地势的起伏。jvzquC41dnuh0lxfp0tfv8r2a8938B9;71gsvrhng1jfvjnnu1754<::47;
3.红水河迁江站多年平均径流量696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543.1毫米,是汛期4-9月,径流量为544亿立方米,占年径流总量的78.2 %。径流量最大为7月, 达141亿立方米;最枯流量出现在3月,只有12.6亿立方米。河流平均含沙量迁江站为0.67公斤/立方米,侵蚀模数为316吨/平方公里;天峨站含沙 量达0.91公斤/立方米。侵蚀模数444吨/平方公里,是广西含沙量最高的河流。jvzquC41zwkrk~3eqo559=8279>25892;59529
4.GoogleEarthEngine(GEE)——河流流向和累积径流量计算文章浏览阅读1.8k次。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处理HydroSHEDS数据,进行河流流向和累积径流量的计算。HydroSHEDS是一个提供全球水文信息的地理数据集,基于SRTM高程数据。文章讨论了数据集的特点和分辨率,并展示了使用GEE的`reduceNeighborhood`函数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57::A65;1gsvrhng1jfvjnnu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