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天地我国主要农作物相关的地理知识及产地分布情况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状况从全国范围看,中国的气候、土地、水和生物资源分别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 光、热条件优越,但干湿状况的地区差异大。

中国南北相距5500多公里,跨近50个纬度,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20°~50°之间的中纬度地带。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一般西部大于东部,高原大于平原。以西藏为最高,西北地区和黄河流域的太阳辐射条件优于世界上不少平均温度相似的地方,长江流域优于日本和西欧。

我国温度带及耕作熟制

夏半年南北之间的温度差异较小。北方夏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方高,可使一年生喜温作物的北界大大向北推移。冬季气温则比世界同纬度地方低,又使冬小麦等越冬作物的北界南移。季风气候的不利方面主要是它的不稳定性,即夏季风各年的进退时间、影响范围和强度都不相同,因而降水年内分布不匀,年际变化也大,洪涝、干旱、低温、霜冻、台风等农业气象灾害的频率较高。

② 土地资源的绝对量大,按人平均占有的相对量少。耕地面积少于印度和美国等。

我国地形图

③ 河川径流总量大,但水土配合不协调。

④ 生物种属繁多,群落类型丰富多样。就全国范围看,北半球所有的自然植被类型,从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到寒温带针叶林几乎都可见到,植物区系的丰富程度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3位。

我国各农产品主产区

我国温度带

主要指粮食作物及各温度带的熟制:

寒温带(大兴安岭北端,积温<16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积温1600~34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梁等;暖温带(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积温3400~4500℃):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棉花等; 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积温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等; 热带(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积温>8000℃):一年三熟,水稻等; 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积温<2000℃):一年一熟,青稞等。

图中的获就是一年几熟,比如一获就是一年一熟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情况:

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

即某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油 菜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 生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 豆

一、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二、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三、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四、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五、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THE END
0.中国主要干旱出现的时段、地区和程度|资源学科创新平台中国主要干旱出现的时段、地区和程度 ID采集年份月 (旬)发生地区降水量距平干旱种类灾情叙述灾情叙述(续)备注 单位*** 119511~4云南大部、四川南部-40~-70局部重旱NoneNoneNone 219513~4淮河至内蒙古东南部地区-55~-80旱NoneNoneNone 319513~5辽宁、吉林两省中部和西部-45~-60旱NoneNoneNone 419515~jvzq<84yyy4ec}f0ce4dp8ycdnk0vlg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