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降雨增多能否缓和当前旱情

11月16日18时,中央气象台解除气象干旱黄色预警。历时90天的气象干旱预警宣告结束。未来一周,南方地区降水仍将比较频繁。那么,近期的降雨对南方旱区有何影响?气象干旱预警解除意味着干旱结束了吗?本轮降水的未来趋势如何?对今冬当地农业、水利等方面有哪些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访了多位气象专家,为大家一一解答。

专家: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 梅梅

国家气象中心生态和农业气象室副主任 李森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效果评估室副主任 王飞

湖南省气候中心气候预测首席专家 谢益军

湖南省气象台副台长 唐杰

江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孟明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何洁琳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周云霞

01

总体来看,我国今年气象干旱情况如何?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梅梅介绍,今年6月1日至11月17日,南方地区平均降水量为614.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5.8%,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平均气温24.2℃,较常年同期偏高1.2℃,同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从7月开始,南方气象干旱迅速发展,夏伏旱严重,呈现出“发展—缓和—再发展”波动发展的特征。

湖南:

截至11月15日,湖南省平均降水量91.7毫米,较常年(451.2毫米)偏少79.7%,为1961年有连续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全省平均气温25.7℃,较常年同期偏高2.3℃,35℃以上高温日数达54.2天,二者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1高位。

8月上旬开始,气象干旱迅速发展加重。截至10月24日,湖南地区气象干旱综合强度成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1位。湘北地区9月20日至23日、10月6日至9日、26日至30日, 湘南南部11月2日晚至6日受降雨和人工增雨作业影响,干旱情况有所缓和。目前气象干旱过程已持续118天。

截至11月15日,省内有106个县(市、区)为重旱以上等级(较前一日减少15个),占全省面积的91.57%,64个特旱县(市、区)(较前一日减少20个)集中在湘中、湘北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60.78%(较前一日减少20.75%)。

11月16日,气象监测数据显示湖南省气象干旱情况

江西:

今年以来江西降水异常偏少,干旱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据最新气象监测数据显示,6月23日至11月16日,江西省平均降水量176.3毫米,偏少7.2成,排历史同期第1低位;全省平均无雨日数121.8天,偏多25.7天,排历史同期第1高位;鄱阳湖水域面积创下历史新低。从7月12日起,全省开始出现局部重度气象干旱,至今已持续128天。

广西:

7月中旬以来(7月11日至11月14日,下同),广西地区平均降水量318.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近5成,为历史同期第二少。各地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少3至9成。桂林、资源、全州、龙胜、兴安、灌阳等32站降水量为当地建站以来同期最少。广西全区平均气温26.1℃,比常年同期偏高1.0℃,为历史同期第二高。

8月以来广西各地气象干旱迅速发展。气象干旱监测显示,截至11月14日,全区有14个市105个县(市、区)的1152个乡镇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干旱面积占比94.4%。有892个乡镇达到重旱以上等级,面积占比74.1%,其中699个乡镇出现特旱。

02

当前旱情对农业有何影响?本轮降水能否缓解当前南方旱情?

据国家气象中心生态和农业气象室副主任李森介绍,当前全国油菜大部处于第五真叶至移栽期,发育期接近常年或偏早。油菜播种以来(9月1日至11月14日),产区光温充足,但湖南、江西及贵州中东部降水偏少,干旱持续发展,油菜发育期总体偏晚、长势偏差。此外,当前旱情对柑橘、油茶等经济作物也有相应影响。

本轮南方降水过程(14日至18日),江西、湖北东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湖南中南部等地土壤缺墒情况有所缓解。

湖南:

据实况监测显示,14日以来,受西南暖湿气流加强和中低层切变共同影响,湖南省出现一轮较明显降雨过程,湘中、湘南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其中15日至16日郴州、益阳局地出现暴雨。截至16日11时,全省面平均雨量12.5毫米。

湖南省气象台副台长唐杰表示,目前受降雨影响,湖南省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解除,永州、郴州地区干旱缓解明显,11月15日全省重旱以上等级县市区较13日减少15个;特旱县市区减少31个,特旱面积减少22.5%。根据湖南省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以阴雨天气为主,有利于人工增雨作业和进一步缓解旱情,预估至11月22日,湘中、湘北大部降至轻到中度气象干旱,湘南干旱基本解除。

湖南省气象台预报员正在针对此轮降水过程讨论摄影:孙姣

湖南省气象台副台长唐杰表示,据农情调度,截至11月15日,全省2244.96万亩油菜播栽任务已基本完成。经此轮降雨,油菜长势将有所恢复。本轮降水对湘南、湘中水利增蓄抗旱、冬季水利发电及迎峰度冬有利。

江西:

受本轮降水过程和人工增雨作业共同影响,14日以来江西省部分地区出现中雨,局部大到暴雨。截至11月17日,本次降水对全省大部地区旱情有明显缓和,全省特旱面积显著减少,全省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地区从13日以来的87%减少到42%,特旱地区由13日的53个县(市、区)减少为4个。

截至11月16日,全省农业干旱面积下降至五分之一左右,大部地区转为轻旱。土壤墒情的改善,进一步扩大了蔬菜等秋冬种作物面积。

针对本轮过程,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在临塘镇虔心小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摄影:史港泽

广西:

11月15日以来,在冷空气和切变线共同影响的有利天气形势下,广西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条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受自然降水和人工催化共同作用,11月14日起自治区大部普降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到大暴雨。据统计,11月15日8时至17日8时,有 13 个市的 67 个县(区)的 377 个乡镇累积雨量大于10毫米,最大为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 174.4 毫米。

受降雨影响,全区气象干旱有所缓和,与 11 月 14 日相比,干旱乡镇数减少18 个,干旱面积减少3007.1 平方公里,有231 个乡镇由特旱降为重旱或中旱。

本轮降水可增加当地土壤墒情,对当前的农业旱情有极大的缓和或缓解作用;由于大部降水为小到中雨等级,对水库蓄水等方面的作用有限。部分地区久旱转雨,需注意防范局地较强降雨可能造成的滑坡等次生灾害。

11月17日,广西省贵港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前准备 摄影:陆少华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效果评估室副主任王飞介绍,11月14日至17日,南方各省气象部门抓住有利天气条件,持续开展飞机和地面人工增雨联合作业。

据初步估算,此次过程飞机和地面增雨作业影响面积达69万平方公里,累计增加降水约2.3至4.6亿吨,江南、华南部分地区旱情和高森林火险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缓和。

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共同作用下,干旱面积显著减少,森林火险高风险等级地区全面降级,较高风险等级覆盖森林面积由最大20.5万平方公里下降至1.48万平方公里。多地政府对人工增雨抗旱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03

对于今冬农业生产有何建议?

国家气象中心生态和农业气象室副主任李森表示,北方冬麦区大部目前墒情普遍较好,需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冬前壮苗,防范后冬低温不利影响。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北部等地建议防范后冬阶段性低温寒潮天气的不利影响。

南方地区需抓住有利时机做好蓄水保水工作,湖南、江西等地建议做好持续抗旱工作,湘黔等地注意防范阶段性低温。

THE END
0.40℃以上!南方高温干旱持续,看各地如何抗旱减灾→图左:6月21日至8月7日南方地区高温日数分布 图右:未来一周高温天气变化 全省大面积罕见高温,浙江多举措防御应对 三伏天,浙江连续开启高温模式,多地发布红色预警信号。目前,全省各地正多举措防御应对高温干旱农业。 为缓解旱情,近段时间,浙江省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条件,迅速组织开展大规模人工增雨抗旱作业,为人们带来清jvzq<84yyy4omk3eqo4dp8724451::8163>19A3jvor
1.干旱形势到底有多严峻——湖南大旱之问(一)据省农情中心数据显示,目前全省14个市州均发生不同程度农业干旱,分布面广、点多。高岸田、天水田等缺水地区受旱较重,种植的玉米、旱地蔬菜、瓜果等农作物受灾较明显。高温热害较为明显,可能影响中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以及双季晚稻的苗情长势和分蘖数。 jvzquC41ycv/eu}yy0ipo8hqpvkov8724451:87913788:7380nuou
2.湖南农业科学2012年01期湖南发展木薯产业可行性分析与建议宋勇;熊兴耀;吴秋云;赵清音; 保温与外源激素对大棚茶树新梢内源激素的影响单武雄;肖润林;刘永胜;杨知建; 地锦与斑地锦的显微鉴别研究魏胜华;孟娜;柴瑞娟; 桑植县耕地土壤供钾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杨友;邹冬生;陈冲;黄柏玉; jvzquC41yy}/ewpk0eun0ls1Lq{spjq1F/J2/QSPM/813;2230nuo
3.袁红湖南农业大学季节性干旱区紫色土结构特征与水分调控机理研究,湖南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012-2014,参加 11.湘南紫色丘陵耕作区土壤肥力质量空间变异研究,湖南省教育厅、财政厅项目,2012-2015,参加 12.湖南岩石溶石漠化发育程度调查及其景观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0-2012,指导教师 13.亚jvzquC41yy}/z6rqn0ipo8zpkxksury{1hgdwuy{13;5:B6
4.杜绝浪费粮食的建议范文根据农业部组织的全国秸秆资源调查结果,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2亿吨,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6.87亿吨。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按照人口增长趋势,将在2030年左右逐步增加到最高水平,达到10亿吨。 我国的农作物秸秆主要集中分布在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云南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3278/j}rn
5.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大题限时集训建议措施类地理高考专栏【分析】本题以山东泰安茶树种植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农业区位、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发展方向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据材料“茶树具有喜温喜湿,怕冷怕涝,适宜生长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偏酸性土壤上,多分布在云雾天jvzq<84ei|jm0lto1lobqzg1igpmjt1449:37mvon
6.大逆转:“保水农业”的终结和“大水荒”的降临在中国北方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农业区,作物年需水量为1000mm左右,年降水量却只有200-600mm,而且降水的季节分布极不平衡。在社会尚不具备能力组织大规模灌溉的古代中国,为解决这种十分尖锐的供、需水矛盾,劳动人民发明了以“保墒”为核心的耕作体制。 “墒”,指的是土壤水分。 jvzquC41yy}/y‚zym4dqv4Ctvodnn4ucptppp4423602<435597:7mvon
7.高二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高二地理学习三步三法(1)绿洲农业: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处的农业。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以及山麓地带与冲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如我国塔里木河流域的农业就为绿洲农业。 (2)灌溉农业: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降水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发展的农业,如我国西北地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农业就为灌溉农业。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icuftmnnk1i23?;:50nuou
8.食品领域有这些项目上榜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 489 面上项目 GNAQ介导GnRH信号通路调控赤眼鳟生殖发育 的机理研究 刘巧林 湖南农业大学 490 面上项目 辣椒疫霉水解C12-surfactin A的作用机理及酶调 控机制研究 庞立 湖南农业大学 491 面上项目 茶树干旱胁迫记忆的分子机制研究 沈程文 湖南农业大学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9L:UES6273:FCQ[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