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沙尘为啥这么多卫星找到了答案!

3月中旬,一场近10年来最强的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北方大地,4月25日,大范围沙尘天气再次影响我国多地,5月6日,多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今年沙尘天气为什么一轮接一轮?未来是否会成为常态?思客运用卫星影像及数据可视化为你深入解读。

为何感觉今年沙尘暴更频繁?

我国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冬季,其次为秋季,夏季最少。春季(3-5月)发生的沙尘天气次数,占到全年的77.5%。其中,沙尘天气最频繁发生的月份是4月,其次为3月和5月。

总体来说,今春蒙古国以及我国内蒙古一带2月中下旬以来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偏少;另外,3月以来,气旋活动明显增多,且气旋及其后部冷空气活动路径正面影响华北地区,从沙源地到华北距离短,因此大家感觉今年沙尘多、强度大,且几乎每次沙尘均给京津冀带来明显影响。

▲5月6日0至8时北方地区云微物理遥感图。来源@北京环境监测

从6日0至8时北方地区云微物理遥感图中可以看到,我国北方地区受到大范围沙尘影响,6日8时,沙尘前锋已传输至京津冀西北部上空。6日9时许,大风、沙尘已抵达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并在当日11时左右,自西北向东南影响北京。

为何沙尘天气多影响华北地区?

2021年以来,我国华北地区已遭遇多次大范围沙尘天气,究其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在于,中亚地区分布有大量沙漠、戈壁等干旱半干旱地表,春季北方地区温度升高、地表解冻、土壤疏松,地理环境符合沙尘发生的条件。

而我国华北地区紧邻中亚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尘源主要源自这些地区,当北方有强烈气旋或强冷空气带来大风天气系统,途径沙源地时,便会在强风作用下,带来遮天蔽日的沙尘天气。

未来沙尘天气会成为常态吗?

沙尘天气其实是春季的一种正常天气现象,它的多寡和具体的天气系统以及下垫面等情况相关。全球气候变暖后温度升高、降水减少,会加速荒漠化发展,沙尘也会增多。

2000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易起沙尘的土地面积比例也整体呈下降趋势,高度和极易起沙尘的土地面积比例从2000年的48.1% 降至2019年的41.9%,平均每年下降0.4个百分点,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轻度和不易起沙尘的面积比例从2000年的30.3%上升至2019年的39.6%,我国北方地区高度和极易起沙尘的土地正逐渐向中度、轻度和不易起沙尘过渡,植被防风固沙生态功能显著提升。

▲2020年中国林地分布图

研究表明,1961年以来,我国沙尘天气呈明显下降趋势。从2000年以来沙尘过程的逐年分布可以看到,近年沙尘呈减弱趋势。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去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我国荒漠化防治成效显著。然而,荒漠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治理,整体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才能有效降低其发生。

THE END
0.5300年前的涿鹿之战,蚩尤不是败于战争,而是败于洪灾和旱灾从目前考古资料的反映来看,华北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及夏商周文化遗址多分布于山前洪积台地,这与当时华北平原频繁的洪泛有关。 从施雅风、孔昭宸、殷春敏等人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研究全新世或者说华北地区全新世气候时,虽因研究依据的不同,使得出的气候结论存在一定的差异外,但这三位学者关于全新世以来,华北地区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73385914?65=<57a71:;<536;10|mvon
1.读图及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水资源从地区分布来看是16.读图及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水资源从地区分布来看是不均匀的.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4.1%.耕地占全国的45%.水资源占全国的6%.从降水的季节分配来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5-10月.而华北地区则高度集中7-8月.这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冬春季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f7cf9fgf5;43;682:l38l963cl1f=828
2.2022年我国显现非典型“南旱北涝”特征——人民政协网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强)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2年全国天气气候盘点》,其中显示:2022年,我国降水总体较常年偏少,但空间分布不均,其中,绝大多数南方省份降水减少,部分省份还发生了严重干旱,而部分北方省份却降水增加,甚至发生洪涝灾害,呈现出非典型“南旱北涝”特征。 jvzquC41yy}/tvzd0ipo7hp1e532;8/233298849;998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