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全球变暖使干旱强降雨降雪事件更加频繁和强烈全球速报澎湃新闻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证实,在人为原因导致的气候变化和地球变暖情况下,干旱、强降雨和洪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确实在更频繁地发生。

3月13日发表在《自然-水》(Nature Water)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过去八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在此期间严重干旱和强降雨事件的发生频率变得更高。同时,全球变暖正在扩大这些极端事件的范围、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并且比自然气候模式产生的影响更大。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13日报道,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数据,在2015年到2021年期间,极端干旱和强降雨降雪事件的发生频率为每年4起。而在2015年之前的13年中,这种极端天气事件平均每年发生3起。研究指出,因为在干旱事件中,温暖的空气会导致更多的水分从地表蒸发。同时温暖的空气也可以容纳更多的水分,从而引发极端降雪和降雨事件。

美国宇航局水文学家兼该研究合著者马特·罗德尔(Matt Rodell)说,“全球变暖将导致更严重的干旱和雨季,影响世界各地的人民、经济和农业。监测水文极端事件有助于帮助我们未雨绸缪,减轻其带来的影响。”

罗德尔表示,过去研究人员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全球变暖会导致出现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但这种根据气候模型做出的预测很难被证实。现在,他们利用NASA的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GRACE)以及卫星的观测结果,提供了“无可争辩的”证据,表明全球气温变暖正在增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

卫星通过地球重力场的精确测量来检测陆地上的蓄水异常,包括地下水、地表水、积雪、冰和土壤水分。科学家们将当前蓄水量数据与长期平均值进行比较,可以绘制出异常变化的地图,并确定陆地上的储水量在哪里增加或减少。罗德尔正是利用这种方式,并与NASA的水文学家Bailing Li博士通过一种算法,识别出了在一段时间内高于或低于平均值的至少16%的地区。

研究参与者之一,气候科学家丹尼尔·斯温 (Daniel Swain) 称,利用雨量计数据、气候模型和树木年轮进行研究,更好地证明了气候变暖是如何影响极端干旱和强降雨降雪事件的。他表示,观察到的最极端的水文事件发生在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年份,这可能并非巧合。

研究发现,潮湿或干燥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平均会持续约5到6个月。其中,70%左右的极端天气事件持续了6个月或更短时间,另有10%持续了一年或更长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干旱事件比强降雨降雪事件发生频次多10%。且强降雨事件往往发生在赤道附近,而干旱事件则较多发生在中纬度地区。

过去20年来最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在2019年,一场强降雨席卷了整个中非地区。维多利亚湖的水位因此上升了一米,导致周边地区发生洪水。罗德尔表示,在他们的观察中,这个事件的强度是任何其他潮湿或干燥事件的三倍。

2015年至2016年南美洲东北部发生的一起短暂但破纪录的干旱,是观察到的最强烈的干旱事件。近年来还发生了另外三场严重的干旱事件,包括巴西和美国西南部的干旱以及最近欧洲各地的干旱。许多极端干湿事件,包括非洲中部的洪水、巴西和美国西南部的干旱,在2023年仍在持续。

THE END
0.中国的极端天气挑战:炎热、干旱和进一步的恶化极端干旱导致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水位在 6 月至 8 月期间下降了近 10 米。 中国许多地区刚刚摆脱了持续两个月的破纪录热浪,紧随其后的是近 40 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之一。研究人员现在正试图了解引发此类极端事件的条件,因为许多预测都未能实现。 “我们没有预料到强度会如此之高,”北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气候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35865158859=;;a716B574;650|mvon
1.关于复合型极端事件的新认识和启示期刊摘要: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且常常表现为多种事件交织形成的复合型极端事件.为了更好地认识复合型极端事件,IPCC AR6基于现有的新证据评估了复合型极端事件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取得一些新认识:扩展了有关复合型极端事件的定义,重点围绕高温干旱复合型极端事件、复合洪水和野火,评估了复合型极端事件的变化特征,jvzquC41yy}/yjshcpmec}f0eqs/ew4fgvgjn|4fgvgjn7iqAazzrnBrgtop(ri?plwyz‚}d42822>523
2.研究揭示极端热浪和干旱事件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新闻—科学网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徐文芳联合法国原子能中心气候与环境研究室教授Philippe Ciais、中山大学教授袁文平、北京大学研究员张尧、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刘菊秀和武东海等科研人员,评估了2022年夏季中国极端热浪和干旱事件对植被生长的影响。近日,相关研究发表于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jvzquC41pg}t0|hkgpifpny0ep5ivvqpgyy0497513807:9;334tj}r
3.2022年长江中下游夏季极端高温干旱复合事件及陆面反馈的可能贡献2022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异常极端高温干旱复合事件,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解此次极端复合事件的发生机理,本文基于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此次极端复合事件的基本特征和异常环流特征,并结合陆气耦合指数,探讨与土壤湿度相关的陆面反馈对此次复合事件的影响及可能机理。结果表明,2022年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高温jvzq<84yyy4jcyoqwttbn|3ce0io1mvmz1io1jwvkerf1ri1;6
4.反复发生的干旱事件增加了树木的死亡率。根据《自然》杂志发表文段首句先指出气温上升、降雨改变和极端气候事件使热带森林正频繁遭受干旱,接着论述气候压力对亚马孙雨林的影响:反复发生的干旱事件增加了树木的死亡率。然后引用《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进行论证,指出亚马孙森林树木对干旱的耐受取决于不同物种,经研究潮湿森林的树木对干旱的抗性较低,较干旱森林中的树木则应对较好,并jvzquC41x0nvc}z0eqs0itym1598nA3jvor
5.云南铁杉年轮“记述”两百年来干旱事件地方科研缺乏古气候记录怎么办?记者13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人员从云南铁杉年轮中找到答案,并揭示了过去两个世纪我国西南亚热带地区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在增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期刊《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树木年轮与环境演变研究组研究员范泽鑫等人,在云南中部jvzq<84o0rkpruj0ep5o68724551::91e3:3267293>12?3jvor
6.海平面变化、长期干旱、气温骤变,古人们碰上气候事件怎么办?最热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日益显著: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出现,洪涝、干旱、飓风、森林火灾愈演愈烈,极地冰帽加速消融和海平面上升,农作物歉收,生物多样性急速丧失,空气质量连续恶化,传染病猖獗,人口流离失所、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以及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分化加剧。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报告警告,温室气体排放量急剧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kmB8;5725
7.中国高温干旱及其复合事件的研究进展和展望期刊摘要:干旱是全球最主要、影响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随着全球变暖,干旱更易与高温同时发生,干旱与高温的正反馈过程导致极端事件持续更久、强度更强,形成高温干旱复合极端事件,对农业、生态环境等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国高温、干旱及其复合事件研究进展的回顾,总结了中国高温、干旱及其复合事件的变化事实,并对影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plwyz‚}d42862:526
8.国家气候中心:未来极端高温天气事件会更加频繁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的特点,防灾减灾面临更多挑战。《2022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暖干气候特征明显,旱涝灾害突出。jvzq<84yyy4djrscpg}t0lto1nogg872455146651;?64=63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