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三农发布报道“内蒙古开鲁县干部为何下田拦春耕”引发关注。4月23、24日,开鲁县官方连续三次发布情况通报,称该村群众已同意采取诉讼方式主张权益,解决矛盾问题。涉事干部、开鲁县建华镇党委副书记被免职。同时回应了网友关切。
一是关于承包方身份及转租收益。
据《开鲁县关于近期网民关心关注问题调查情况的说明》(以下简称“情况说明”)一文,网民关注的涉事地块位于开鲁县建华镇双胜村,由非本村人员张某柱为兴建奶牛养殖场租赁。据张某柱明确表示,该地块目前实际交由其兄张某林经营。张某柱、张某林都不是该村村民,分别是通辽市科尔沁区、广东深圳籍。
至此说明:无论是合同显示还是国土二调,这都是林草地,不是耕地。一亩地一年收4元钱的承包费,全年承包费为22400元。
通报接着说:“国土三调”数据显示,由于多年私自开垦耕种,其中的4650亩地块“国土三调”调查认定为耕地。经过了解,张某林已将其中大部分地块转租给别人经营,每亩每年租金700元以上。
至此说明:5600亩草地中,有4650亩已被私自开垦为耕地,土地性质变了。4650亩耕地中,大部分被转租给别人经营,每亩每年700元以上。假定耕地中有75%被转租出去,那么张某林的收益为:4650*75%*700-4650*75%*4=2427300元。
二是关于土地性质改变。
从“情况说明”得知,5600亩草地中,有4650亩已被私自开垦为耕地,土地性质变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六十六条规定:非法开垦草原,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植被,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草原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通知要求:依法依规开展地类变更,严禁随意变更地类、随意改变用途、随意开发建设,坚决禁止乱占、乱建、乱开垦、乱放牧、乱樵采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严禁在林地、草地、湿地上擅自开展非林草湿方面生产和建设,破坏原生植被、林业生产条件和草地湿地休养生息环境。
“国土三调”调查为林地、草地、湿地、水利用地等非耕地类,被违规违法开垦成耕地、且在2022年及以前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时已变更为耕地的,原则上按照耕地管理(各地区按照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实际、占补平衡的需要、生态保护的必要,可自行确定是否恢复原地类)。除按照自治区农牧办〔2023〕18号文件要求(上款处置意见)处置外,还要依法严肃追究承包人违法开垦责任。
可见,私自改变土地性质,已经涉嫌违法。
三是开鲁县为什么要严控耕地(水浇地)。
开鲁县严控水浇地,主要还是缺水,需要保护当地生态。
文章提到:近年来,该县持续干旱,多年平均降雨量不足300mm,流经境内的西拉木伦河、西辽河、新开河等河流均进入了枯水期,径流量仅为常年的1/10,全县地下水综合补给量为5.87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每年为6.7亿立方米,地下水年超采量近1亿立方米。
大力加强禁垦禁牧。据有关资料显示,传统方式耕作耗水量较大,每生产1斤粮食需要500斤水,为此,开鲁县实行最严格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制度,稳定基本农田面积,严禁大面积开荒开采地下水。
2010年以来,全县规划完成围封禁垦禁牧140万亩,恢复草原生态面积10万亩,造林绿化6万亩,封沙育林3.2万亩,退耕还林还草14.6万亩,促进了生态修复与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近年的努力,全县共压减机电井4551眼,农田电、路、林、井综合配套基本到位,在大旱之年农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该县将坚定不移推进以膜下滴灌、管灌为主的节水农业,通过降雨、留住地表水、压减机电井等措施,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水资源采补平衡。
由上文可见,当地缺水,地下水超采。一方面是退耕还林还草,另一方面减少机电井数量。
该文提到: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发展过度依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部分地区形成了漏斗区,全市人均和亩均耕地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和15%,已经成为了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
同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在原有科左中旗、开鲁县两个试点旗县的基础上,推动所有旗县市区全部设立试点,完善旗县农业灌溉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灌溉用水管理、农业水费收取、水权交易等全过程信息管理。
文中称:2021年水利厅安排2840万元资金用于地下水“量水而行”试点县建设,选定赤峰市松山区、喀拉沁旗,通辽市科尔沁区、科左中旗、开鲁县等5个水资源供需矛盾相对突出、农业水价改革及水资源管理有一定基础的旗县区作为内蒙古西辽河流域地下水“量水而行”试点旗县,先行先试,逐步推开。
文中提到:开鲁县年降水量237.6~393.1mm,平均约382.5mm,集中在7~8月份,蒸发量2000~2600mm,为降水量的5倍左右。
以上历年媒体报道和官方信息均显示,开鲁县缺水。
于是,就出现了4月22日报道的事件。
目前开鲁县已明令禁止任何人阻止农机下地,农时不能耽误,但此事件并未结束。如何做到既保护承包者利益,又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还要顾及当地的生态保护修复,这将是对相关负责人的一次极大考验。
部分图片来自通辽发布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