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类对地球影响日益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生命安全,给人类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对自然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
据通报,2021年,中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07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867人,倒塌房屋16.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340.2亿元(人民币,下同),与近5年均值相比,分别下降28%、10.4%、18.6%和5.5%。
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对2022年7月份中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会商分析。7月份,中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为主,干旱、台风、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692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90人,倒塌房屋近4000间,损坏房屋6.9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008.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85.9亿元(人民币,下同)。
7月份,全国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主要在华南大部、江南大部、长江流域、西南地区东部及新疆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上述大部地区高温日数普遍有10~25天,较常年同期偏多。南方高温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极端性显著等特点,持续高温使多地旱情露头或发展。总体上,7月份干旱灾害造成552.7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57.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7.3亿元。
6月13日以来,中国高温天气综合强度达到1961年以来最强,共经历3个阶段,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7月21日至8月30日的南方高温天气,呈现出40℃以上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大范围高温破历史极值等特点。
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南方地区的江河、库塘蓄水明显减少。据气象卫星监测显示,8月21日鄱阳湖和洞庭湖水体面积分别约为1010平方公里和546平方公里,较近十年同期平均值减小约65%和60%,均为近10年面积最小值。据江西省应急管理厅消息,鄱阳湖提前100天进入枯水期。
截至9月6日8时,鄱阳湖都昌站水位7.97米、星子站水位7.99米,均跌破了8米,比9月5日8时的8.15米,一天内降低了0.15米,鄱阳湖正式进入了极枯水位,湖区通江水体面积仅310平方公里。
据江西省九江市气象部门预计,9月,九江市平均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预计干旱仍将持续,各地仍要继续加强水资源管理,科学合理调度使用抗旱水资源。
干旱原因
造成干旱的原因既与气象等自然因素有关,也与人类活动及应对干旱的能力有关。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地形地貌原因:地形地貌条件是造成区域干旱的重要原因。
(3)水源条件与抗旱能力不足:干旱与因水利工程设施不足带来的水源条件差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水利工程设施如水库、水井等不。)
(4)人口因素: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和生产用水不断增加,造成一些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超出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5)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由于西南地区平常年份降水较多、不太缺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与国内常年缺水地区相比有明显差距,也对应对干旱不利。
干旱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是荒漠化,荒漠化是在极端干旱、干旱与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的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的影响,破坏了自然脆弱的生态系统平衡,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并逐步形成风蚀、风积地貌结构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荒漠化威胁:
据统计,世界上有21亿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0%)居住在沙漠或者干旱地区之中,因为沙漠和旱地也有它的经济价值,世界上50%的牲畜生长在沙漠和干旱地区的牧场中,44%的可耕地为旱地,而且干旱地固存了全球46%的碳。
荒漠化正影响着世界上36亿公顷的土地(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5%)。每年消失的土地可生产2000万吨的粮食,威胁着大约100个国家的10亿多人的生活;每年由于土地荒漠化和土地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420亿美元。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