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科学家首次系统揭示极端干旱生态影响机制|极端干旱|气候变化|生态记者11月10日从北京林业大学获悉,该校庾强教授团队联合全球28个国家126家单位的177位科研人员,首次系统揭示了极端干旱生态影响机制,为全球干旱生态研究提供支撑。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上。 该研究通过国际干旱联网实验,在覆盖6大洲的74个草原和灌丛生态系统中,采用统一的干旱处理实验技术,精准模拟了连续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TJ7JCTP99:789O3E7mvon
1.国际最新研究:卫星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全球极端水事件有所增加论文两位作者、美国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Matthew Rodell和Bailing Li一起,利用NASA/德国太空中心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GRACE)以及GRACE Follow-On(GRACE-FO)卫星的观测数据,用一种新方法识别并量化了2002年至2021年的全球极端干湿事件。他们发现,2015年至2021年的严重干旱和极端湿事件尤其多,这7年也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7年jvzquC41pg}t0lhvx0ipo872455158661CXUK:ppD\_IP
2.盘点我国历年更热更旱更涝的事件资讯1-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近60年来最重干旱。 西南地区夏秋两季降水异常偏少,“水贵如油”,干旱严重。 (2)2009年——区域性和阶段性严重干旱,旱情发生早,持续时间长;受旱地域广,阶段过程多;受旱面积大,局部灾情重;江河水位低,影响范围广,极端性干旱事件频发。 jvzq<84pgyy/ynfvjgx/exr0ep532:;125536B57954tj}rn
3.西北大学青年教授Nature发文揭秘大气急流影响的农业和社会极端事件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徐国保Nature发文,揭秘大气急流影响的农业和社会极端事件。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 通讯员 魏梦鸽)近年来,热浪、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在全球范围内频发,气候变暖、天气异常、回寒倒冷这样的极端天气在近几个世纪都存在吗?我们如何揭开这自然谜题?北京时间9月25日23时,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jvzq<84o0etxg|y0eqs0d~e1c532;912;5388749;?68@3jvor
4.中德极端气象水文事件风险评估管理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慕尼黑工业大学黄静水博士报告了正在执行中的欧盟项目‘Towards a Climate-Sensitiv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Water Allocation in Central Asia: Insights from Multi-System Drought Evolution and Future Extreme Events’,该项目将在中亚5国建立水资源分配的气候敏感决策支持系统,解决多系统干旱演变和未来极端事件的jvzquC41fkrj0sxupw4ff~3ep1814=426390e:=;:c<249>1rcmf0qyo
5.汤绪:极端气候事件频发,风险应对治理须变革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存在显著增强的趋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问 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到的气候紧急状态(climate emergency),和一般公众理解的特大暴雨、持续干旱、寒潮这样的极端天气现象,是一回事吗?这种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的趋势,现在得到科学论证了吗? jvzquC41hfjj0ozfcp4ff~3ep1eu4>6717k0hA4e3:?77j9397891yfig0nuo
6.出现全国大范围强寒潮?国家气候中心答每经:极端天气是一种新的常态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厄尔尼诺对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有进一步放大作用,并继续加剧全球变暖趋势。而气候越来越暖,可能带来的风险也会越高。 周兵介绍,全球变暖加剧水循环,同时显著影响降水空间分布,极端降水事件变得更强、更频繁。气候变暖会导致极端高温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极端低温事件的频率下降,酷热干旱事件及复合洪水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52:6;4;<829;8334ivvq
7.(科学网)干旱胁迫对雌雄杨树抗虫能力差异性影响获进展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干旱等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显著增加。而植物因为无法像动物一样自由移动去寻找水源,干旱胁迫对其影响更为显著。据报道,干旱胁迫不仅可以抑制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还可以通过影响其组织内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从而改变植物与植食性昆虫间的相互作用。前期研究发现,雌雄异株植物的不同性别植株对干旱胁迫jvzquC41pg}t0|necw4ff~3ep1oohx4335908A=;:0nuo
8.2025年可再生能源比重达14.4%以上!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应对气候气候变暖叠加城市热岛效应,导致本市极端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夏季极端降水更集中、强度更大,冬季干旱加剧。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灾害、健康威胁、资源损耗,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首都应对气候变化任务十分艰巨。 (二)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工作面临新要求jvzquC41yy}/kw2gp0ipo8ftvkimg8mvon5fpnwi{/843A7430y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