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161.6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失踪42人,倒塌房屋600余间,损坏房屋1.24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3.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6.9亿元。
其中,作为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河南,因遭遇干旱致使田间庄稼生长受到不利影响。据大象新闻4月15日报道,目前河南全省大部已连续1个多月无有效降水,加之近期气温持续偏高、大风日数多,土壤失墒加快,部分麦田出现干旱情况。最新的农情调度显示,截至4月13日,全省小麦受旱面积963.9万亩,较前一日增加1.8万亩。旱情主要集中在南阳、驻马店、周口、漯河等地。
为减少损失,部分农户开始提前收割尚未完全成熟的小麦。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6月9日17时,河南省已收获小麦8464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99.4%,河南省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同时,河南夏播同步进行,已播面积7661.6万亩,占预计面积的85.1%。其中,粮食作物已播5752万亩,占预计面积的85%。
此外,本月有4次沙尘天气过程影响我国,比2000年以来历史同期水平(2.9次)偏多,其中2次达沙尘暴级别,造成甘肃中东部、内蒙古西部和新疆南部等地1万余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5.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低温冷冻和雪灾方面,应急管理部分析,5月份,山西、内蒙古、甘肃等地局地出现低温降雨、霜冻,西藏、青海等地局地发生强降雪、雪崩等灾情,部分农作物受冻减产,牧区牲畜、帐篷等遭受损失,西藏林芝、昌都雪崩造成3人死亡。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10.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6千公顷,因灾死亡大小牲畜900余头(只),直接经济损失近3100万元。此外,云南、青海发生野生大象、棕熊等袭击人类事件,造成3人死亡。
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总体平稳,晋陕局地火灾多发。5月份,全国森林火险形势总体呈“北高南低”态势,高火险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冀晋豫陕交界处旱情严重,并伴有阶段性高温,部分地区火灾多发。
据初步统计,本月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22起,其中山西11起,陕西5起,黑龙江、甘肃各2起,内蒙古、河南各1起。全国未发生草原火灾。
地震方面,应急管理部介绍,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相对平静,未造成明显灾害损失。“5月份,我国大陆地区发生4.0级以上地震4次(其中5.0级以上地震1次),较历年同期平均水平(11.4次/月)明显减弱,最大震级为5月12日西藏拉孜5.5级地震,未造成明显灾害损失。”应急管理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