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降低葡萄死亡率!干旱时必备的防灾技巧
_王振平等
旱灾是指长期缺水或降水不足,导致农作物对水分的需要量或从土壤中汲取的水量在一个相当时期内不相适应,从而使作物生长受限或死亡、产量下降或绝收的气象灾害。葡萄是较为抗旱的果树,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但也时常受到干旱威胁,导致植株减产或死亡。
1 干旱的成因
1. 1 全球气候变化
随着全球工业快速发展,大量温室气体被排放。根据政府 气 候 变 化 专 业 委 员 会(IPCC) 的系列报告,在 20世纪的 100 年中,全球地面空气 温 度 平 均 上 升 了 0. 4 ~0. 8℃。随着全球变暖,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也直接造成葡萄植株蒸腾量和土壤蒸发量剧增,土壤水分减少,从而导致旱灾发生。
1. 2 降水减少
1. 3 园地地势与土壤特性
园地向阳,坡度较大,土壤保水性较差,土壤水分渗漏严重,导致降雨灌水流失、地表水分大量蒸发,造成葡萄园干旱成灾。
1. 4 葡萄种植密度过大
长期以来,部分科学家和葡萄种植户为了提高葡萄单产,无限制地提高葡萄种植密度,导致植株间争夺土壤水分,促使营养生长以获得生长空间,叶幕过大,如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很容易发生局部旱灾。
1. 5 葡萄水肥管理技术
近年来诸多葡萄园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许多葡萄园水肥管理参照国外标准,采用少量多次的滴灌管理制度,导致葡萄根系较浅,如遇到干旱天气,缺乏足够的水分补偿,地表土壤水分很快消耗殆尽,根系吸水能力减弱,葡萄植株吸水小于失水,造成干旱。
2 抗旱的技术措施
2. 1 选用抗旱砧木
抗根瘤蚜是葡萄砧木的第一要素,葡萄砧木多选用原产于美洲的野生葡萄种群,其中,河岸葡萄、沙地葡萄和冬葡萄抗根瘤蚜能力最强,许多抗蚜砧木都是和它们杂交选育的。沙地葡萄根系发达,抗旱性较强,110R、140R、1103P、5BB、3309C、101-14 等砧木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可广泛应用于干旱地区,以提高葡萄的抗旱性。
2. 2 选用抗旱品种
西拉、马瑟兰、歌海娜、赤霞珠、新郁、无核白、巨玫瑰、夏黑等葡萄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可在干旱地区种植。
2. 3 采用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定植
根域限制栽培技术是一种有效预防水肥渗漏的节水节肥栽培技术,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就能满足葡萄正常生长,可在干旱少雨地区推广使用。
2. 4 采用合理定植密度和叶幕管理
在干旱少雨地区,选用行距大于 3 米、株距大于 1 米的定植密度进行定植,减少单位面积定植株数,避免因定植过密而导致干旱发生。同时,通过合理整枝,控制葡萄叶幕,较少叶面蒸腾,提高葡萄抗旱性。
2. 5 科学灌溉
在有条件的产区,最大限度地采用滴灌、渗灌、交替灌溉等节水灌溉制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水资源,减少水分浪费,提高水分利用率。
2. 6 果园覆盖保墒
采用地膜、作物秸秆、杂草、树叶等覆盖葡萄根际,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蓄水保墒能力; 采用行间生草或种植绿肥以改良葡萄园小气候,降低地表蒸发,并达到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和肥力的效果。
3 干旱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3. 1 人工补水
没有灌溉条件,又遇到特殊年份的干旱,持续时间长必须人工补水。广辟水源,及时补灌,充分发挥蓄水池、库井、塘坝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水源条件,采取移动补灌等措施,扩大灌溉面积,优化灌溉时间,能灌尽灌,以水补旱。
3. 2 合理修剪,减少蒸腾
及时修枝整形,修剪掉多余的枝条,以减少营养消耗和水分蒸腾,同时,也可以采用叶面喷施抗旱剂一号、FA 旱地龙、农气一号等抗蒸腾剂,减少叶片蒸腾。
3. 3 中耕松土保墒
及时中耕,以切断土壤毛细孔隙,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达到保墒作用。
3. 4 根际覆盖
中耕保墒后,可用秸秆或地膜顺葡萄行向覆盖葡萄根际,采用秸秆覆盖,覆盖厚度一般控制在 10 ~ 20 厘米,并适当压土,防止风刮和失火。如用地膜覆盖,在葡萄行两边各铺一行,用土压严。也可采用行间取土直接压埋葡萄根际,能有效减少根际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提高葡萄的抗旱性。
3. 5 加强病虫害防治
干旱发生后,病虫害会偏重发生,特别是虫害大量发生会给植株造成很多新鲜伤口,使水分大量损失,因此,在干旱发生后要及时防治病虫害。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