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博士行动:大学生生物安全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

大学生生物安全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包月英*,李良涛,田家琦,王耀

摘  要:基于172份在校生访谈问卷,采用描述性分析、主成份分析和逻辑斯蒂回归等方法,对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专业大学生生物安全认知现状、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该校学生生物安全教育基础良好,部分同学开展了自我教育;(2)对于疫情中的生物安全,多数同学均选择遵循学校限制进出规定,不逃避检查、不携带未经检验检疫的动植物、生物制品等;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了解程度并不是很清楚,也较少接受这方面的培训,学校及学院应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培训;(3)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显示,在研究选取的13个学生特征中,所属年级和年龄对于对生物安全教育是否支持、接受生物安全教育和做志愿者三个态度选择具有显著预测性;其中女同学参与热情略高于男同学,研究生参与意愿最高,其次是大二学生,而大四学生愿意做志愿的比例最低,这与大四期间考研和找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有关。本研究为该校开设生物安全通识课及制定生物安全教育对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并提出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生物安全; 认知; 态度; 主成分;影响因素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biosecurity cogni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 A Case Stud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BAO YUE-ying,LI Liang-tao,TIAN JIA-qi

Abstract:Based on 172 college students questionnaire, using descriptive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other methods, the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biosecurity cognition status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attitud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1) the students good biosecurity education foundation, some classmates in the ego education; (2) As for the biosecurity in the epidemic, most students choose to follow the school's restrictions on access, do not evade inspection, do not carry animals and plants, biosecurity products withou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However, the understanding degree of laboratory biosafety is not very clear, and less training in this field is received. Schools and college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is and strengthen training. (3)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mong the 13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selected in the study, grade and age had significant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 attitude choices of whether to support biosecurity education, accepting biosecurity education and volunteering; Female students are slightly more enthusiastic than male students, postgraduate students are the most willing to participate, followed by sophomore students, and senior students are the lowest proportion of willing to do volunteer,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pressure of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job hunting during the senior year, and time is limited. This study provides data suppor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biosecurity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iosecurity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ference suggestions.

Key words: Biosecurity; Cognitive; Attitude;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influencing factors.

1 材料和方法

调研问卷共分为3个部分:(1)受访学生基本情况,包括户籍居住地点、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高中毕业学校、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父母职业、家庭人口、务农人数、学生城乡生活经历、每天上网时长等;(2)学生生物安全教育现状及需求:主要关注包括是否了解生物安全、是否收听、收看过相关音频、视频相关介绍、是否接受过专题教育、接受生物安全教育意愿、是否自己主动了解过、最受欢迎的教学科普形式、是否愿意做志愿者、对生物安全内容和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知、安全教育日的了解程度、生物安全教育需求以及对新冠疫情及生物危害的认知、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了解程度、是否接受过相关安全培训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注重生物安全的措施;(3)学生对生物安全教育的态度:支持情况、对生物安全教育重要性态度、参与积极性、对生物安全相关政策的态度、生物安全意识及对学校生物安全相关管理满意度、地方区域及国家生物安全立法的支持态度。

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Excel与SPSS软件,根据每个题目的有效答案数进行统计,依次对总体情况和4个年级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V.21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符合正态分布或转换后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的数据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如组间差异显著,由于样本含量彼此不同,多重比较采用Scheffe法;在问卷的设置了7个对生物安全教育的正面描述,调研时让被访者根据是否同意题目中的描述而打分,1分表示“完全不同意”,而5分表示“完全同意”;这些描述涉及了“生物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态度、参与积极性、对生物安全相关政策的态度、生物安全意识及对学校生物安全相关管理满意度等7个指标。此外,本研究利用调研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评价了不同年级和生源及家庭等社会经济背景对生物安全教育认知和态度的影响。

表1 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专业大学生生物安全认知调研问卷抽样和分布情况

年级

在校生人数

抽样人数

占班级总数比例

占抽样总数比例

大二

55

52

94.5%

30.2%

大三

72

54

75%

31.4%

大四

69

50

72.5%

29.1%

研究生

21

16

76.2%

9.3%

合计

217

172

80.3%

100.0%

2 结果与分析

2.1受访学生基本特征

园林专业抽样人数占该专业在校总人数的80.3%,其中大二学生52人,占抽样总数的30.2%,大三54人,占抽样总数的31.4%,大四50人,占抽样总数的29.1%;研究生16人,占抽样总数的9.3%,具有广泛代表性。172名受访学生平均年龄20.7岁,最大年龄30岁,最小年龄18岁,年龄>20占44.8%,≤20岁占55.2%;性别为男性的占50.6%,女性的占49.4%;当前家居住在城市的学生68人,占访谈总人数的39.5%,平均城市定居12.3年;家住乡村的104人,占60.5%,平均农村定居15.1年;无农村生活经历的9人,占5.2%,家庭平均5.7口人。调查对象日均上网时长6.1h,成为网络新生代大学生特有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尤其值得关注。对不同年级组大学生日均上网时长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显著,其中大四学生日均上网时长最高(7.9±2.5h),显著高于大三(5.8±2.5h)、大二(5.0+2.5h)、研究生(5.2+3.1 h),大二学生日均上网时长最低,后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Scheffe test, P < 0.05)。

2.2 受访学生生物安全教育现状及需求

在受访的172名学生中,84.9%的受访人听说过“生物安全”这个词汇,51.2%受访者听过或看过“生物安全”专题视频、音频,接受过“生物安全”专题教育。这个结果高于我们预期,显示了该校园林专业学生生物安全教育基础良好,仅有5.8%的同学表示对生物安全“很了解”,94.2%受访学生愿意接受“生物安全”专题教育,以提升自己现有的生物安全认知;不愿意接受主要考虑到考研等时间紧张等原因。受访对象中针对生物安全有自我开展教育的学生比例达41.3%,显示了园林专业学生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将近30%的同学选择课堂讲座形式开展生物安全教育,其次为网络教学形式占29%,小组调研研讨选择度最低(表2)。

表2开展大学生生物安全教育教学方式选择偏好

频率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1.课堂讲座

2.现场教学

3.网络教学

4.线上+线下

5.视频专题集

6.音频专题集

7. 小组调研与研讨

合计

51

29.7

29.7

13

7.6

37.2

50

29.1

66.3

27

15.7

82.0

15

8.7

90.7

10

5.8

96.5

3.5

100.0

172

100.0

问及若要扩大大学生安全教育范围,需要志愿者,访问对象中愿意做志愿者的达57%;其中女同学参与热情略高于男同学,研究生参与意愿最高,其次是大二学生,而大四学生愿意做志愿的比例最低,主要由于大四期间考研和找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其中,生物安全具体涉及内容(表3),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实验室生物安全”,占29.7%,其次为“重大新突发传染病”选择比例占27.3,“动植物疫情和外来生物入侵”均占10%以上,“生物恐怖袭击”选择最低。

表3 生物安全最急需开展哪些方面的教育和科普

频率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1.实验室生物安全

2.重大新突发传染病

3.动植物疫情

4.外来生物入侵

5.生物遗传资源

6.生物恐怖袭击

7.微生物耐药性

8.生物武器威胁等

9.研究开发应用生物技术

合计

36

20.9

20.9

40

23.3

44.2

18

10.5

54.7

11

6.4

61.0

16

9.3

70.3

1.7

72.1

3.5

75.6

35

20.3

95.0

4.1

100.0

172

100.0

如果学校、学院开设《生物安全通识教育课》,58人认为选择12学时更合适,其次认为4学时或8学时选择比例也较高,均接近30%。在172位访谈者中,有14人(8.1%)可以准确答出每年的4月15日为国家安全日,受访学生中93%的人认为生物安全属于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2020年的新冠疫情肆孽全球,调研中96.5%的同学认为也应归为生物安全范畴,属于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且半数以上的同学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第4级生物危害等级,与代表病原体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沙病毒同属一个类型。在发生疫情的时候,面对生物安全,多数同学都选择按照学校限制进出的规章制度,不逃避检查、不带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植物、生物制品,不随意引进新物种,不随意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等,也展示出同学们具有较高的组织能力、纪律严格和自觉发现的能力。这一数据显示,该校园林专业学生对新冠肺炎总体认识水平较高。

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了解程度并不是很清楚,也较少接受这方面的培训,71.5%的同学表示没有接触过,不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学校及学院应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弥补短板。58.7%的受访同学表示从未参加过相关培训,参加过实验室、课题组或导师培训过的为32人,占18.6%,这一比例与参加过学院、学校培训的占比相当。

2.3学生对生物安全教育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2.3.1信度、效度分析

对开展生物安全教育态度涉及7个问题(表4):“我认为生物安全教育越来越重要了”,“我愿意参与生物安全教育”,“我支持学校开展生物安全通识教育”,“我了解生物安全相关政策规定”,“我的生物安全意识越来越强”,“我对学校生物安全相关管理活动满意”,“我支持区域生物安全相关政策”,答案选择项为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根据172位受访学生问卷调查,对生物安全教育的态度部分做信度、效度分析。采用社会科学最常用的由Cronbach提出的α系数(Cronbachα),经过检验,信度系数Cronbachα的值为0.723,效度分析结果KMO值为0.812,说明问卷的结果可信、有效。

2.3.2 学生对生物安全教育态度的具体分析

根据数据得到学生对生物安全教育态度如下所示(表4):“我认为生物安全教育越来越重要了”,同意、非常同意的学生所占比例为85.4%;84.9%的学生愿意参与生物安全教育;“我支持学校开展生物安全通识教育”的学生占比78.5%;61.6%的学生认为自己了解生物安全相关政策规定,69.8%的学生认为生物安全意识越来越强;69.7%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学校生物安全相关管理活动满意;支持“区域生物安全相关政策”的学生占86.1%。

2.3.3影响学生对生物安全教育态度的主要因素

(1)主成分分析结果

应用主成分法对受访学生城乡生活经历、家庭人口数量、父母职业、职业规划、家庭务农人数、城乡居住环境、年龄、教育程度、性别、每天上网时长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将13个变量通过降维转化为5个综合变量轴,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效果良好,前5个主成分轴共计解释了总方差的73.8%(见表5)。每个主成分轴分别代表了不同方面的信息,第一信息轴对于方差贡献率最大,达22.6%的贡献率,第二第三轴依次减少,为了用尽可能少的指标反映主成分轴携带的的主要信息,特取选取影响较大的前几因子,来分别代表主成分轴。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表6):第1主成分轴(PC1)体现了以城乡背景的主要贡献因子,城乡村生活经历、家庭人口数量、父母职业、职业规划、家庭务农人数及城乡居住环境等。第2信息轴(PC2)代表了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为特征的信息;第3主成分轴(PC3)代表了家庭非农从业人数等信息;4主成分(PC4)代表了性别等信息;第5主成分(PC5)主要显示了日均上网用时等信息。前5个主成分轴共计解释了73.8%的信息量,通过主成分分析中去除了一些冗余信息或相近的重复信息。

表4 学生对生物安全教育态度

指标

类别

频率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我认为生物安全教育越来越重要了

非常不同意

14

8.1

8.1

不同意

0.6

8.7

一般

10

5.8

14.5

同意

100

58.1

72.7

非常同意

47

27.3

100.0

我愿意参与生物安全教育

非常不同意

10

5.8

5.8

不同意

1.2

7.0

一般

13

7.6

14.6

同意

103

59.9

74.9

非常同意

43

25.0

100.0

我支持学校开展生物安全通识教育

非常不同意

10

5.8

5.8

不同意

1.2

7.0

一般

25

14.5

21.5

同意

101

58.7

80.2

非常同意

34

19.8

100.0

我了解生物安全相关政策规定

非常不同意

15

8.7

8.7

不同意

15

8.7

17.4

一般

36

20.9

38.4

同意

79

45.9

84.3

非常同意

27

15.7

100.0

我的生物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非常不同意

10

5.8

5.8

不同意

.6

6.4

一般

41

23.8

30.2

同意

88

51.2

81.4

非常同意

32

18.6

100.0

我对学校生物安全相关管理活动满意

非常不同意

5.2

5.2

不同意

1.7

7.0

一般

40

23.3

30.2

同意

95

55.2

85.5

非常同意

25

14.5

100.0

我支持区域生物安全相关政策

非常不同意

11

6.4

6.4

不同意

6.4

一般

13

7.6

14.0

同意

115

66.9

80.8

非常同意

33

19.2

100.0

表5 172位学生特征变量主成分分析特征值

主成分轴

因子旋转前

因子旋转后

特征值

方差

贡献率

累积

方差贡献率

特征值

方差

贡献率

累积

方差贡献率

2.941

22.620

22.620

2.941

22.620

22.620

2.310

17.768

40.388

2.310

17.768

40.388

1.750

13.460

53.847

1.750

13.460

53.847

1.365

10.503

64.351

1.365

10.503

64.351

1.229

9.456

73.807

1.229

9.456

73.807

注:分析时采用方差极大旋转法.

表6 172名学生13个特征变量主成分分析结果

主成分信息轴

城乡背景

年龄与受教育程度

家庭收入

性别及居住环境

上网时长知识拓展

(PC1)

(PC2)

(PC3)

(PC4)

(PC5)

城市生活经历

0.728

-0.45

0.08

0.18

0.496

农村生活经历

-0.664

0.584

-0.151

-0.126

-0.349

家庭人口数量

0.617

0.329

0.532

-0.046

-0.27

父亲职业

-0.61

0.018

0.526

0.234

-0.037

母亲职业

-0.498

0.113

0.468

0.352

-0.041

职业规划

-0.482

0.089

0.238

0.329

0.238

家庭务农人数

0.451

-0.129

0.402

-0.081

-0.355

城乡居住环境

-0.437

0.03

0.235

-0.555

0.283

年龄

0.189

0.758

-0.364

0.097

-0.033

教育程度

0.346

0.7

-0.353

0.243

-0.025

家庭非农从业人数

0.392

0.561

0.659

0.016

0.304

性别

0.007

-0.09

-0.06

0.787

0.001

每天上网时长

0.185

0.482

0.284

-0.163

0.636

解释比例%

22.62

17.77

13.46

10.50

9.46

注:每个主成分轴回归系数值加粗项表示为主要贡献因子.

以下3个逻辑斯蒂回归分析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值>给定的0.05水平,接受零假设,说明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数据,最大似然比检验(Cox-Snell R2/Nagelkerke R2)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向后逐步二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显示(表7),学生所属年级和年龄特征对于对生物安全教育是否支持、接受生物安全教育和做志愿者三个态度选择均有显著预测性。

表7 基于不同受访学生特征影响生物安全教育态度的逻辑斯蒂回归分析

自变量

基于不同态度的支持与否二元数据进行逻辑斯蒂回归

(支持 = 1,不支持= 0)

对生物安全教育

是否支持

是否接受

生物安全教育

是否愿意

做志愿者

Sig. P-value

Sig. P-value

Sig. P-value

常数Constant

-3.640

0.000

0.381

0.016

-0.348

0.031

城乡背景(PC1)

0.086

0.770

0.271

0.603

0.667

0.414

年龄与受教育程度(PC2)

0.802

0.038

0.372

0.025

0.548

0.002

家庭收入(PC3)

3.212

0.073

1.832

0.176

0.033

0.856

性别及居住环境(PC4)

0.133

0.716

0.465

0.495

0.131

0.717

上网时长知识拓展(PC5)

1.551

0.213

0.038

0.846

3.141

0.076

Model R2  (Cox & Snell/Nagelkerke)

0.25/0.196

0.12/0.14

0.162/0.184

3结论和建议

综上,本研究结论和建议如下:

(1)研究显示了该校园林专业学生生物安全教育基础良好,94.2%受访学生愿意接受“生物安全”专题教育,也有很多同学乐于争当志愿者,以提升自己现有的生物安全认知,可见当前学生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应该充分发挥这样良好基础加强生物安全教育;尽管疫情期间进行大量调研,但集中于园林专业,抽样群体在学校范围看规模偏小[9],建议下一步需要结合学校不同学科进行抽样,更具代表性。

(2)对于疫情中的生物安全,多数同学均选择遵循学校限制进出规定,不逃避检查、不携带未经检验检疫的动植物、生物制品等;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了解程度并不是很清楚,也较少接受这方面的培训,需加强培训,这也是很多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10]。

(3)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显示,在研究选取的13个学生特征中,所属年级和年龄对于对生物安全教育是否支持、接受生物安全教育和做志愿者三个态度选择具有显著预测性;访问对象中愿意做志愿者的达57%;其中女同学参与热情略高于男同学,研究生参与意愿最高,其次是大二学生,而大四学生愿意做志愿的比例最低,主要由于大四期间考研和找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很多同学都没有空余时间去参加其他的课外方面的活动。因此,建议学校因势利导,做好宣传教育,发动这些目标群体,有效开展宣传教育,带领大家更好地参与到其中。

参考文献

[1] 秦天宝.《生物安全法》的立法定位及其展开[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134-147.

[2] 仝小林, 朱向东, 赵林华, 等. 加强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中医药应急防控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35(9): 1087-1095.

[3] 于文轩. 生物安全语境下生物入侵的法制因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3): 148-153. [3] 何可, 闫阿倩, 王璇,等. 1996~2018年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基于中国知网1582篇文献的分析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 34 (4): 65-71.

[4] 陈凯, 陈求稳, 于海燕, 等. 应用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我国河流的生态健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8, 38(4): 1589-1600. [6] 李晓光, 苗鸿, 郑华,等. 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8): 4431-4440.

[5] 史香漪, 周鹏翔, 杨丽, 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院发热药房管理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践[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 18(5): 89-92.

[6] 赵磊. 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J]. 理论探索, 2020 (4): 66-71.

[7] 张艳华, 季静, 王罡. 转基因植物与生物安全性[J]. 作物杂志, 2018, 19(6): 4-7.

[8] 王鑫, 连宾. 国民素质提高与大学生物安全教育[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 (33): 125. [11]

[9] 李冰洁. 中职学校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认知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6, 43(023): 4341-4343.

[10]王壮, 李劲松. 三级生物安实验室对环境潜在影响及对策研究[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5, 29(3): 263-267

[11] 陈超, 展进涛, 廖西元. 国外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分析及其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 2007 (9): 112-115.

[12]聂呈荣, 骆世明, 王建武, 等. GMO 生物安全评价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03 (2): 43-48.

THE END
0.干旱事件对全球干旱区生态系统胁迫作用的长期变化首先基于SPEI查看1982~2015年不同程度干旱事件特征与相应各因子异常的气候态分布. 除量值有所差异, 不同程度干旱事件对应的各特征量和因子异常空间分布整体一致(图略). 由于严重干旱事件不仅直接抑制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水循环作用, 其滞后效应还会对植被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因而这里主要以重度干旱事件为例, 查看全球jvzquC41yy}/ulngpioog7hqo1YTVn4fqk522765825TU]j/4283/9556
1.游程理论识别干旱特征python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需要考虑用户可能进一步的需求,比如性能优化、可视化或与其他方法的结合。例如,如何分析多个干旱特征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者如何将结果可视化,以及如何处理不同时间尺度的问题。以下是用Python实现基于游程理论的干旱特征检测方法的详细步骤和代码示例: jvzquC41ygtlw7hufp4og}4cpu}ft8irt9z3qA9e
2.基于游程理论和Copula函数的干旱特征分析及应用期刊干旱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灾害现象,理解和掌握干旱事件的发生发展状况对防治其危害具有重要意义.选用1960—2015年间陕北黄土高原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月降水数据集,基于游程理论从标准化降水指数中提取出干旱事件的历时和强度,采用拟合优度最高的Copula函数对干旱特征变量进行拟合,分析干旱特征变量的联合累计概率和干旱事件的联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p{mdzk7239712;<
3.土壤水分反演特征变量研究综述土壤水分反演特征变量研究综述 王俊霞1,3,潘耀忠2,3,4,朱秀芳1,2,3,孙章丽1,3 摘要:土壤水分是水、能量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土壤水分信息对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以及气候变化等相关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壤水分反演算法是获取土壤水分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影响土壤水分反演的因素jvzq<84rgfumqpnec0otujx0ce4dp8mvon5utg1427:1:4vtzh32:<342:17@>0jvs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范文χ2检验发现了聚类成员在社会人口统计特征和旅游特征变量上的一系列显著差异。社会人口统计特征中,年龄、雇佣程度和年收入充当了显著的差异符。旅游特征上,聚类成员在除“出游模式”外的所有变量上都表现出显著差异。此外,一个出乎意料的发现是在访问动机方面,“文化探寻者”对“文化学习/开阔视野”题项并没有表现出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636127mvon
5.游程理论月降水距平提取干旱特征变量游程理论提取该篇文章介绍了使用游程理论从Excel数据中提取月降水距平,计算干旱特征变量,包括月均值、距平、干旱发生次数、历时和强度等,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游程理论月降水距平提取干旱特征变量 Aa=xlsread('1anqing6017.xlsx');%读取表格 A=Aa(212:269,2:13);%读取需要的60*12年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4=158ftvkimg8igvcomu86543=22@:
6.黄河流域水碳变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黄河流域水碳变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水碳利用效率,水碳耦合,黄河流域,IDSA模型,土地利用类型,开展陆地生态系统水碳变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水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时空分析、空间关联交互探测器jvzquC41tgge0lsmk0tfv8|gd1Ppw{scn1Gsvrhng1YUZK7247792<=0jvsm
7.统计学变量的分类精品(七篇)由于该理论充分考虑了样点的位置、方向和彼此间距离等空间结构信息,为实现参数的离散化与空间化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可以定量化区域变量的空间特征,进而对未知样点进行无偏最优估值,以直接反映自然现象的随机性和结构性,广泛用于地理学、环境科学、土壤学等诸多研究领域[2-3]。揭示了经典统计方法难以发现的规律,有利于jvzquC41yy}/jjtvqwmbq7hqo1nbq€jp1689;?3jvor
8.【教学案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案例1】分析西北内陆地区各要素所展示出的干旱特征 西北内陆地区因位于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因此呈现干旱的环境特征。为验证环境整体性教师可将班级分为几组,针对地理要素分别让学生总结其呈现特征。 教师将班级类比为西北地区,设置对照组,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研究,生成性的过程相比教师的分段讲解更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jvzquC41l{~z0|iyu0kew7hp14635855455d4:99c666:@4rcikn0qyo
9.综述:关于识别干旱洪水突变交替方法的系统综述:进展与未来方向干旱-洪水突变交替(DFAA)事件,其特征为极端性与快速转换,对准确识别构成了重大挑战。尽管已有研究对DFAA事件的识别方法进行了回顾,但对新兴概念和特征变量的关注不足,缺乏对方法论进展的全面总结。为弥补这些空白,本文系统地回顾了55篇相关文献,提出了一个统一的定义框架,综合了识别与特征分析的方法,评估了近期方法的jvzquC41yy}/gknqvtgeg7hqo1tfy|k14286/:6142863:6422634:=480nuo
10.辩论的特征(精选5篇)从这样一种定义出发,可以看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无论其创新资源的获取与社会动力的提供,还是其社会运行机制的展开和社会功能满足方式的呈现,都总是离不开其社会环境的。因此,考察技术创新行动或行动系统的社会环境变量及其特征,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了。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978;60qyon
11.迦南诗歌范文所谓对数-线性模型,就是指方程右边的各项属性变量分别取对数后与左边的对数价格呈线性关系。系数η在式中的含义为:在轨道交通车站和楼盘之间,距离的百分比变化引起的楼盘价格的百分比变化。 3.特征变量的选择。由于房地产本身具有的性质,房地产的特征变量一般分为三大类:区位特征、邻里特征以及结构特征影响住宅价格的特征变量较多。 二、数据的来源及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5789/j}rn
12.基于GAMLSS模型的水文干旱指数研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结合历史干旱事件,对两种干旱指数进行对比分析[19,20],玛纳斯河流域较为干旱的年份有1961年、1970年、1977年、1983年、1990年、1997年、1999年、2006年、2009年。采用游程理论提取SRIns和SRIs的干旱特征变量:干旱烈度(S)和干旱历时(D)。从表4可以看出,在1990年之前的干旱事件中,干旱历时的识别准确度相似,SRInsjvzquC41yy}/fu~l0ci/ew4EP1710:6:435en‚o242812B79
13.黄淮海平原地区HDDCDD值的变化规律与分布特征.pdfTMY 以整年的时间序列 (每小时或不足一小时)的形式表示一组气象变量的长 期特征。创建人工年份的想法是在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构想的,他们提出了一种程 12 1 12 序,用于将被选作典型人工年份的 个月(月至 月)的测量数据进行级联。 尽管选择其他地方建议的典型月份的方法不同,桑迪亚方法可能是使用最广泛的 , 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216:3:4926715>5472634950ujzn
14.淮河流域极端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及重现期研究近些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在不断地加快,洪旱灾害事件时常发生,这已经对人类日常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并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深入研究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演变规律,分析暴雨与干旱特征变量的联合分布和重现期情况,可根据 [jvzquC41ycv/ewpk0pku1uzpygt.397472=4893pj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