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颜色“红黄黑”,盐渍化危害太大了!一文讲清改良办法

近些年来在设施栽培种植过程中,经常发现土壤表层会出现白霜、青苔和红锈等现象,土壤颜色的变化一般都会伴随作物生长障碍,其实这些都是土壤盐害的表现。

土壤盐害也称为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深层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的过程。在表层土壤中的这些盐分包括钠、钾、钙、镁等的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研究表明,当土壤含盐量为0.1%~0.3%时,一些蔬菜生长开始受阻,并且品质下降,严重的会造成植株大量死亡;当土壤含盐量>0.3%时,绝大多数蔬菜都不能正常生长。

土壤发生盐害,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常见的表现有:根系生长弱、出苗不整齐、早衰、品质下降、病害增多等;还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加重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成为设施栽培中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

设施栽培中造成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

过量使用大量元素肥料,缺少对土壤有机质的补充,不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土壤通透性变差,更容易造成大棚土壤盐渍化。大量施用未腐熟的鸡鸭粪等有机肥,养分含量虽高,但含盐量也高。

2、设施栽培的特殊环境

在保护地蔬菜生产中多采用小型旋耕机耕翻,耕作方式单一,耕作层变浅;一年之中雨水冲刷时间又太短,大量化学肥料不能随雨水下渗到土壤深层,并且棚内温度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土壤中的盐分很容易随水分上升土壤耕层,造成土壤盐分积累。

3、复种指数高

长期连作使土壤的氨化菌、硝化菌等有益微生物受到抑制,有害微生物相对增加,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的平衡,影响了肥料的分解,土壤盐离子也不能正常进行交换,从而造成盐分在耕作层内积累,也就直接加快了保护地土壤盐渍化进程。

1、深翻、以水压盐

通过深翻土壤,打破土层结构,将上层含盐量较高的表土翻到底层,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另外结合大水漫灌,以水压盐,把耕作层内的高浓度盐离子“带走”。

2、增加有机肥的投入

目前对于土壤改良使用最多的就是补充土壤有机质,能够有效的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自身抗盐力。可以在基肥中适当地增加有机肥投入,传统固体有机肥大多数是一年用一次,一次管一年,需要微生物分解,见效相对较慢,特别是对于生长周期长且土壤问题严重的区域,简单的靠在基肥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可以使用SF-花粉多糖有机营养,花粉多糖是生物刺激剂速效有机质,含有丰富的水溶性和小分子有机质,吸收快,没有使用上的局限性,每次施肥用改土、品质提升效果显著。

3、提高作物抗盐能力

SF-花粉多糖从植物花粉里提取出来的一种高活性生物刺激剂,能够促进根系生长,有效提高抗逆能力,特别是抗盐能力。

采用1.2%NaCI对小麦水培进行盐胁迫,3天后在水培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5%花粉多糖(稀释100、500、5000和10000倍),继续培养7天,10000倍和5000倍缓解效果明显。

4.使用土壤调理剂

目前土壤问题多,并且涉及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土壤改良方法中,土壤调理剂具有针对性更强、见效最快的优势。但是化学的土壤调理剂不仅效果无法保证,对土壤还有次生危害。我们尽量选择物理的土壤结构修复剂,通过物理作用来修复土壤团粒结构、降低土壤盐分的调理剂,例如市面上常见的金免申耕这类产品。

金免申耕以生物聚合活性物为原料,融合植物源生物刺激剂、黄腐酸;具有打破土壤板结、疏松土壤、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降低盐分,促进作物生根、减少土传病害、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改善土壤质量等作用。

土壤出现颜色是由于长期的耕作不当引起的,土壤改良迫在眉睫,但也并非一朝一夕的就能缓过来,从现在开始,选择好的产品和方法,科学合理种植和管理,相信我们的土壤会越来越好。

THE END
0.你的土壤是否在“三化”行列退化?酸化?盐碱化?02【危害表现】 土壤酸化的危害表现在: 1、影响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吸收。 2、土壤酸化会造成作物的不适应,作物抗逆能力急剧下降。 土壤盐渍化的危害表现在: ①根系不能正常吸水,影响作物植株生长,严重的时候可以说作物就像种在盐水里一样,出现淹根、死棵。 jvzquC41yy}/onnrkct/ew474yl87n|
1.小知识:枯草芽孢杆菌农用使用注意事项土壤内盐分积累的危害 土壤结构黏滞,通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等,导致表层土壤盐渍化进一步加剧,造成土壤冷、硬、板现象。一般说来,当土壤表层或亚表层中的水溶性盐类累积累超过0.1%,或土壤碱化层的碱化度超过5%,就属于盐渍土。 9. 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 过多的可溶性盐类,可提高土壤溶液的jvzq<84yyy4tf6~kjcu/exr1{knbq6sgyu3eg}fkn/;1/>234/720qyon
2.永济:“问诊”盐碱地通过近几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新设D60U型渠20.9km、D40U型渠42.6km、D50U型渠8.5km,使6万余亩盐碱地受益。通过利用引黄灌溉,基本结束了长期使用全盐量和氯离子超标的浅层地下水灌溉的现状,减轻了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解决了农民多年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jvzq<84yyy4ze€jpokth0ls1o1ipp}jpva8:8=5:0jznn
3.什么是土壤盐碱化?如何解决?盐碱土对作物生长的危害,不仅来自耕层土壤较高的盐分浓度,也来自盐分离子的组成差异,探求土壤中各盐分离子的迁移规律,可以为盐渍化土壤的综合治理以及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膜下土壤中的盐分离子有不同程度的淋洗,其中,Cl–、Na+的淋洗效果好于Ca2+和SO42–;膜间地表由于蒸发作用的影响,使各离子在地表逐渐积累,Cjvzq<84yyy4lgwycq0ipo7hp1pkxuRshq/7176760jznn
4.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8篇2.1灌溉条件差,土壤盐渍化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势地形环境等不同。以平原地带为例,因地势过于低平,对地下径流造成严重的阻碍,使其畅通度不足,导致水盐聚集严重,严重影响了农田质量,出现盐渍化问题。而地下流沙含量比较大,增加了自流排水难度,使地下水位升高,很难对盐碱荒地等进行充分改造和利用。这一系列问题,都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snpilomww|gp1qdzony1813@5718:6:A7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