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土地沙化是指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土地表层的土壤退化,变成类似沙漠的状态。
据统计,我国土地沙化面积已经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25%以上,其中严重沙化面积达到80万平方公里。
多分布在北方和西北地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等地沙化情况最为严重,而在海南岛等大家常认为的雨水丰茂的地区,也有局部地区出现了土地沙化的情况。
01
土地沙化的原因
先思考这个问题,沙漠化和荒漠化是一回事儿吗?
荒漠化,指土地退化,在不同区域有不同表现,如沙漠化(西北)、盐碱化(西北、华北)、石漠化(西南)、寒漠化(青藏)、红漠化(东南)等。
沙漠化是荒漠化众多形式中的一种,主要指土壤逐渐沙化,失去生产力和生态功能,逐渐退化为沙漠的情况。
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化比较典型,其形成原因可以从自然和人为两个角度展开分析。
我国西北沙漠化的主要原因
虽然我国西北土地沙化较典型,但并不是说我国境内只有西北地区才有沙漠化现象。如果试题中问到了其他地区发生土地沙化的原因,我们需要结合那个地区的环境特点来分析。
如我国西藏自治区和海南岛,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完全不同,但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土地沙化,西藏以自然气候原因为主,海南人为因素更突出。
土地沙化的危害
土地沙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都会造成巨大危害。
对自然环境的危害
① 造成土壤退化
沙化使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肥力下降,水分保持能力降低,导致土地生产力降低,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② 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沙化导致植物群落破坏,原有的植被消失或退化,动物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
图:土地沙化后失去牧场功能
③ 诱发气象灾害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风力较强,地表沙化,为爆发大规模的沙尘暴提供了沙源。不仅会影响当地,还会通过大气运动传播到更远的地区(如我国华北)。
对社会经济的危害
① 造成农业生产减产
土地沙化直接影响农田质量,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农民生计受到严重影响,可能导致农村贫困和社会不稳定。
② 加剧水资源短缺
沙化区域水源枯竭或污染,影响居民和农业用水,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
③ 破坏基础设施
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对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增加了维护和重建成本,对经济发展构成威胁。
图:被沙漠掩盖的道路
沙漠化的治理的方向是抑制沙尘流动,防止沙化面积扩大。常见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 植被恢复
人工恢复植被是目前防治土地沙化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等措施增加植被覆盖,稳定土壤,防止风蚀,恢复生态。
比如飞播造林,就是指利用飞机撒播种子的一种造林方法,从1984到2000年,林业系统整合“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六大重点工程,飞播造林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内蒙古、川、黔、陕、甘、青、宁等7省区130多个县(市),作业面积超过2680万亩,累计播撒草籽、树种1万多吨。
在国家“三北”防护林区域飞播成林超过1000万亩,在陕北播撒出165个万亩以上连片绿化基地,有效改善内蒙古阿拉善盟等地区植被生态。
飞播造林后,由于植被的恢复枯枝落叶增加,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来源,还可以增加表土含水量,促进表层土壤的发育;而且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可有效降低风力对表土的侵蚀强度。
当然,飞播造林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沙化地区,而且种植的林木种类也必经过严格筛选。从1984年开始,军队和地方在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开展飞播治沙科学试验。用了8年时间,才探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的飞播治沙技术。
② 沙障建设
在沙漠边缘和沙化严重地区修建草方格沙障、树篱沙障等,通过增加地表摩擦力,起到减少风速、降低风沙对土地的侵蚀的作用。
草方格沙障,指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草格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能够削减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能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作用。
图:草方格沙障
③ 合理土地利用
改善农业耕作方式,推广节水灌溉,防止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
④ 政策支持与技术推广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资金支持,推广沙化治理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治理效果。
⑤ 加强宣传
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沙化治理工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维护土地资源。
⑥ 加强监测与评估
建立沙化监测系统,定期评估治理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治理措施。
西藏沙化土地主要集中在藏北高原中部和西部、阿里高原西部等人烟稀少的地区。图为西藏地区1990~2020年土地沙化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 C
【解析】西藏地区夏季因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地区更低;冬季时山脉阻挡冬季风深入,冬温在我国并不是最低,所以气温的年较差并不大,①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常年风力较大,风蚀作用强烈,导致土地沙化严重,②正确;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水热条件差,所以植被稀少,地表裸露面积大,③正确;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气候高寒,大气对流运动较弱,降水并不多,④错误。
2. B
【解析】由图可知,1990年到2010年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2010年到2020年土地沙化面积不断减少,A错误;2010年之后,土地沙化面积不断减少,说明加强了土地沙化的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B正确;现今西藏地区的土地沙化的总面积呈减少趋势,但是每年沙化的土地依然很多,土地沙化的趋势并没有完全被遏制,说“完全”过于绝对了,C错误;青藏地区植被类型多样,但大部分地区不是以森林为主,D错误。
3. D
【解析】西藏沙化土地主要集中在藏北高原中部和西部、阿里高原西部等地区,这些地区地广人稀,交通闭塞,监测难度大,所以治理难度大,D正确,ABC错误。
4.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自然地理环境东西差异显著,东部多阴雨,植被覆盖率较高;西部多晴天,降水相对较少,局部地区形成了稀树草原环境。地表土地沙化严重,土地沙化严重影响着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下图为海南岛西部沿岸土地沙化分布示意图。
(1) 说明海南岛西部沿岸地表沙物质的主要来源。
(2) 分析海南岛西部沿岸土地沙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3) 针对海南岛西部沿岸土地沙化问题,请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1)地质时期地层中埋藏的古残留沙;河流从中上游挟带来的泥沙;近岸海水上涌潮带来的泥沙;地表岩石风化成沙。
(2)毁林开荒(砍伐海防林);过度放牧;过度农垦;开采矿产。
(3)加快沿海防护林建设恢复沿海防护林防风固沙功能;加大交通线两侧植树造林的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实施退耕还林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经济果林;加强对矿区覆土复耕和植树的监督,保护矿区生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