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认证主体:雷**(实名认证)

IP属地:湖北

下载本文档

3、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夫和人员伤亡。为了煤矿安全生产,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所有煤矿都必须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煤矿企业。矿井根据确定的水文地质类型制订防治水规划、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类型确定,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以及安监总煤调2009233号文件精神,煤矿企业必须在2010年9月底前完成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拟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认真做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 北票市和尚沟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三井于2012年5月下旬开始编制工作。

4、本次报告编制工作所涉及到的所有基础资料,包括各种报告,文字资料和图件等,由矿自行收集提供。第一章 矿井概述第一节、矿井所在位置及交通矿山位于辽宁省北票市宝国老镇,马家沟村。行政区划录属北票市宝国老镇管辖。矿区南距北票市50Km。煤矿距地方铁路及公路北(票)-宝(国老)线终点站宝国老镇仅5Km,交通十分方便。矿区中心地理座标:东经:120°5235;北纬:42°0553。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组成,面积为0.7724Km2。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点号XY14662340.0040572020.0024662000.0040572390.0034663822.0040572955.

5、004466385.0040572510.00 +340-500m,面积:0.7724m2矿井现在进入复采阶段。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片盘开拓,以巷道长壁法采矿。现有两条斜井,其中一条斜井作为主井负责提升煤碳、矸石、入风及行人,井口标高+300.00,井底标高+0.00m,平均坡度25°,斜长709m;另一条斜井作为回风井,井口标高+300.20m。第二节、自然地理及经济情况矿区位于辽宁西部山区,为冀北辽西低山丘陵区,属于燕山山系,松岭山脉。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中朝准地台内蒙古地轴建平台拱宝国老断凸东缘。本区出露的地层较简单,除太古宙变质杂岩外,主要为侏罗系(J1b)和第四系(Q4a-dp

6、1),岩浆岩侵入体活动软弱,仅见燕山期二长花岗岩(Y52)。本区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下统北票组,为一套陆屑含煤建造。本区煤系地层为单斜构造,走向为1550°,倾向南东,倾角3550°,煤系地层由陆相碎屑岩组成,具不明显的旋回结构,层理较明显,煤系地层150m。本区含煤层共四组,一煤组和四煤组为主要可采煤层。一煤组煤层厚度317.3m;四煤组煤层厚度47.67m。三煤组局部可采,厚度0.81.32m,二煤组为不可采煤层。煤 层 结 构 表煤层煤层厚度(m)夹石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厚度(m)顶板底板一煤组3.0017.30泥岩炭泥岩0.54.2680120片麻岩、泥岩泥岩二煤组0.8

7、1.32砂岩00.55312砂岩砂岩四煤组4.07.67砂岩泥岩0.51.43砂岩、泥岩片麻岩砂岩煤质牌号为长焰煤,其物理性质:黑色、条痕黑褐色、贝壳状、菱角状断口、油脂光泽,条状结构,层奖和块状构造,较坚硬。煤岩特征:区内煤宏观组分以镜煤、亮煤为主,丝炭组分极少,其煤岩类型主要是半亮型,其次是光亮型和半暗型,暗淡型少见。透光率:84.32%。容 重:1.35t/m3。煤的化学性质:该区域煤层焦动力值为5.6610.55%,平均为8.07%,发热量一般5000卡/千克,属于中灰分、中高硫、中低发热值煤,确定该煤为一般动力煤和民用煤。第三节 以往工作程度本区为暴露式煤田,煤层裸露于地表,开采历史

8、悠久,早在清朝时期,当地居民即在浅部进行采掘,西至瓦金皋,东至和尚沟,小煤窑遍布,目前均已废弃,并被回填掩埋。本区地质工作程度较高,1976年1977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在本区进行下洼幅1:20万地质测量工作,编写有1:20万地质矿产报告和相应图件。1956年,煤田104队于和尚沟煤矿区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施工9个钻孔,计1731.54m,其中6个孔见矿,施工槽探780m3,测制1:2.5万地形地质图45Km2。年终提交黑城子煤田和尚沟矿区普查报告。1958年煤田155队在本区外围进行普查工作,在山咀和宝国老一带施工钻孔4个,计968.15m,皆未见矿。19701973年,煤田

9、155队再次进行勘探,历经三年,在6.4Km2范围内施工钻孔56个,计工作量16062m,于1973年9月提交黑城子和尚沟勘探区详查地质报告。2005年辽宁矿产勘查院朝阳分院于和尚沟矿区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于2005年1月提交了辽宁省北票市和尚沟煤矿储量核实报告。上述工作为本次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由于矿床水文地质工作未能与各勘探阶段井田地质工作相匹配,其工作项目、内容与工作程度落后于地质勘探工作,未能满足勘探工作对水文地质工作要求。故此提供的资料十分有限,故本次工作在以往工作基础上,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收集以往资料并与相关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咨询,了解过去及现在相关信息资料,在分析、综

10、合研究基础上提交水平地质调查说明书及相关图件资料。使得本次工作在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能客观地反映本区水文地质特征,为今后矿井开采提供了依据。第四节 目的任务及工作依据一、目的任务北票和尚沟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三井区水文工程地质工作目的任务是:了解井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依自然地理、地质、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矿床充水因素,简述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指出矿山开采供水方向,为矿山提供水文工程地质依据,并提出预防水害措施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建议,编制水文地质调查说明书及相关图件。二、工作依据为有效避免矿井突水及环境地质问题对矿山造成的损失,本着以人为本,注重安全,吸收经验教训,防范事故发生,使矿山安全管理

11、规范化、科学化,国家及省、市、县相关部门先后多次发文,强调煤炭企业和煤炭管理部门要对本地区煤矿水害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搞清煤矿水文地质情况,为预防透水事故提供水文地质依据。国家安全总局、国家煤炭安全局关于立即落实防汛防淹井措施的紧急通知(安监发【2007】10号)。辽宁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认真吸收外省三起事故教训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紧急通知(辽煤传【2007】65号)。朝阳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转发关于认真吸收外省三起事故教训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紧急通知(朝煤管【2007】9号)。北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转发关于认真吸取外省三起事故教训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紧急通知(北安监发【2007】62号)

12、。辽宁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辽南监察分局关于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监察的通知(辽南煤监字【2007】19号)。朝阳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转发关于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监察的通知(朝煤管发【2007】42号)。北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转发关于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监察的通知(北安监发【2007】36号)。辽宁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抚顺矿业集团公司老虎台矿特大透水事故的紧急通报(辽煤传【2007】15号)第四节 工作概况受辽宁省北票和尚沟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辽宁省第三地质大队于2010年8月对北票和尚沟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三井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采用GPS定位仪对各水文地质点进行定位或圈定,获得了井区范围

13、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调查范围0.7724Km2,本次工作是在关地调查、踏勘及收集矿山方提供资料基础上,经综合研究整理,提交水文地质调查说明书及相关图件。其工作成果满足本次工作对水文地质要求。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第二章 井区水文地质条件第一节 矿区自然地理、气象水文 一、自然地理、地形地貌矿区位于辽宁西部山区,为冀北辽西低丘陵区,属于燕山山系,松岭山脉,多以低山丘陵为主要地形特征,山脉走向北东,与区域地质构造线基本一致,海拔264393.10m,最大相对高差达192.10m,地形切割中等,植被不发育,岩石裸露面积较大。二、气候该井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气候,冬天寒冷,夏天酷热,昼夜温差较大,降水

14、量较少,据气象部门统计资料,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温度为-11.5,七月份平均气温25.5,年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7.8。雨季多集中在78月份,多年平均降水量500mm,蒸发量16001805mm,为降水量的2.9倍,年平均湿度5259%,冰冻期为当年11月至翌年4月。三、水文矿区北方有黑城子河,南西有宝国老河,皆由北向南汇入牤牛河,一般水深0.5m,雨季洪水爆发,有碍交通。区内间歇性河谷纵横,有瓦金皋、劳家沟、卢家杖子、明杖子及和尚沟五条,雨季有水,旱季干涸。第二节 含水层与隔水层 一、含水层区内地下水按含水介质及水动力特征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及

15、构造裂隙水。(一)、孔隙潜水含水层分布山前坡洪积扇裙及山间谷地,含水层在坡洪积扇裙部位为亚砂土混碎石,谷地处为砂卵砾石,含水层厚度差异性大,富水性贫乏至中等,动态变化大。该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良好,地下水动态不稳定,变化大,水质较好。(二)、孔隙裂隙水区内岩性为侏罗系北票组(J1b)湖泽相沉积建造砂岩、砂砾岩、砾岩,其建造与改造均受新华夏构造控制。该类地下水富水性弱,浅部呈潜水赋存,深部具承压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次为浅部孔隙水及裂隙水。迳流排泄条件较好,地下水动态稳定,水质一般。(三)、基岩裂隙水分布井区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岩性为太古宙变质杂岩及花岗岩,变质杂岩类型

16、主要为变质表壳岩、变质深成岩、变质脉岩等。变质表壳岩由本区最古老的高级变质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基性超基性小侵入体组成,主要岩石类型为基性麻粒岩、斜长角闪岩、变质超基性岩。变质深成岩主体为片麻岩。变质脉岩主要为斜长片麻岩和二长片麻岩。岩石表层受风化作用影响,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发育一定深度的风化带,为地下水形成提供良好空间,易形成风化裂隙水,并在低洼处汇集。地下水埋深较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弱含水,富水性较弱,受季节变化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大。水质较好。(四)、基岩构造裂隙含水带本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内蒙地轴建平台拱宝国老断凸东缘,构造复杂。区内断层较发育,主要为F0逆掩断层。其次为一系列

17、走向北西近南北的横向断层。F0逆掩断层:走向4060°,地表见片麻岩推覆于煤系地层之上。F0位于煤层之上,该断层于+80m标高处切割煤系地层。基岩构造裂隙水的分布埋藏明显受构造控制,发育在断裂构造附近,常具承压性,其分布不均一,差异明显,浅部常呈潜水,与基岩裂隙水及孔隙裂隙水关系密切。上述基岩裂隙含水带因其横切煤层,与煤层关系密切,对煤层开采生产影响,是矿床充水的潜在因素,且影响较大,从井下观察了解到断裂位置虽然有泥质充填仍有滴水现象,水量较小,富水性较弱。二、隔水层本区由于受构造活动影响,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可将风化带以下节理裂隙不发育相对完整的岩石视为相对隔水层。第三节 地下

18、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及动态特征本区地处强迳流地段降水是地下水的唯一补给源,降水量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地形高差较大,沟谷发育,总体上地下水接受补给有限,为地下水迳流排泄创造了有利条件。区内无常年性水流,地下水除部分地段被矿井开采疏干和做为矿井开采利用外,大部从地下迳流、排出区外。地下水动态变化明显受气象要素控制。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动态不稳定,变化大,而孔隙裂隙水及构造断裂水其动态相对稳定,变化较小。第三章 矿床充水因素分析经过井内水文地质调查,依本区水文地质条件,故对矿床充水因素分析如下:一、矿床充水因素矿床充水因素为构造裂隙水、孔隙裂隙水、老窑积水、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潜水。虽然其分布

19、空间不一,富水程度不同,充水方式各异,但都按各自活动规律直接或间接对矿床充水产生影响,它们都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是矿床充水的补给来源。浅部矿井充水以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为主,其水量取决于地下富水程度及其与开采煤层密切程度,同时很大程度也取决于降水强度和时间,由于本区降水量少,加之基岩裂隙水富水性弱,孔隙潜水富水性差,水量贫乏,故其对矿床充水强度不大,影响较弱。是构成矿床充水的一个因素。汛期,地表水在山间谷地通过基岩裂隙渗入井巷采空区,对矿井产生涌水,可增加井巷内地下水水量。深部矿井充水主要为构造裂隙水及孔隙裂隙水:由于孔隙裂隙水分布煤层上方,如有构造相通,则其可通过构造对矿井进行

20、充水。故此是矿床充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富水性较弱,水量较小,故充水强度较小,影响也较小,但其地下水动态较稳定,故其影响时间较长。构造裂隙水充水强度主要取决于构造裂隙水的富水性及与基岩裂隙水及孔隙潜水的小力联系,因其具承压性,并与煤层相接触,与矿床充水关系密切,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充水初期水量大,释水突然,因受补给条件限制,在释水过程中水量水头逐渐降低,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大,且影响时间会较大。本构为暴露式煤田,煤层裸露于地表,开采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期当地居民即在浅部小型采掘,小煤窑广布,目前皆已废弃。近几十年来形成的小煤窑也被填埋,在地表调查时也未被发现,其分布位置及富水状况不详。同时对已往是

21、否还有其它老窑及分布情况更是无从掌握,老窑都分布在煤层上部,与煤层关系密切,是矿床充水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如施工中揭露老窑,因其贮水量大,又位于矿井煤层的上方,将对矿井进行灌入,对人员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和设备财产造成严重破坏,后果将十分严重。1973年曾发生矿井突水现象,突水量12万m3,造成较严重后果。搞清老窑的分布规律及确切位置十分重要,为预防老窑充水提供详实技术资料,这也是下步矿山需要补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据调查了解,三井区中现状条件下未产生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火害。如有上述地质灾害矿井浅部开采时,地表水通过地裂缝、塌陷坑进入采空区,亦对矿井产生充水,故此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地裂缝、地面塌陷

22、异常迹象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二、矿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依井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矿床位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地质构造较复杂,附近无地表水体,以裂隙充水顶底板间接进水,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为中等。第四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工程地质特征煤层牌号为长焰煤,层状和块状结构,可采煤层为1、4组煤层,煤层倾角33-44°,煤层厚度0.5-4.26米,顶底板为片麻岩及北票组砂岩、泥岩。第二节矿床工程地质勘探类型煤层顶底板岩石为半坚硬软弱岩石,稳固性及稳定性差,矿床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属于以软弱为主,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中等的矿床。第三节 矿床开采技术

23、条件煤层顶底板岩石为砂岩、泥岩、强度低,稳定性差,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易产生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如:井巷变形、冒顶、片帮等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害,故此,应加强巷道支护质量,防止事故发生。本区地下水富水性较弱,本次工作矿方提供资料,矿井正常出水量480845m3/d。在一定范围内矿山由于疏排等原因,已形成井巷疏干区,加之补给条件限制,出水量逐渐减少。据了解,矿山进入复采阶段,在+80米以下矿井被地下水淹没,估算有数万40万m3地下水聚集,这些地下水虽然对其上的施工巷道未产生影响,但对矿山开采是一个不利因素。特别是对邻近矿井开采水平又低于该赋水水平以下的采区将构成严重威胁。同时应注意掌握邻近矿井其底部

24、聚集的地下水是否对本矿井产生充水影响。依资料及本区水文地质条件,深部矿床充水以构造裂隙水为主,生产巷道中遇断裂部位,有地下水渗出或滴出现象,反映出构造断裂对矿井充水现象,但受补给条件等因素影响,出水量较小,水量有限,井下作业时,如出现挂汗、雾气加大、空气变冷、顶底板淋水加大等突水预兆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资料表明,矿井中煤层上方有老窑存在,一些老窑的分布情况及赋水状况有待进一步查明,其对矿井潜在的充水因素始终存在,故此井巷在开拓开采前必须本着“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对异常涌水点观测其水温、流量及其变化情况,分析判明其成因,提早采取措施,杜绝水害事故,以确保矿井生产。三井历史

25、上曾发生老窑突水现象,突水量为12万m3左右。除地下水对矿井生产严重的威胁外,煤矿生产也受雨季洪水威胁,雨季施工时应注意预防洪水通过井口、矿井安全出口,采后形成有地裂缝、塌陷坑等直接或间接透入矿井而造成事故。随着采掘深度的增加,采空区空间的加大,岩石的压力增强,破坏作用增大,当岩石不足以抵抗上覆压力,必然引起顶部岩体的开裂、塌落和移动,因而顶部岩体移动常达到地表,表现为地面形成塌陷。地面塌陷将产生一系列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对矿山将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邻近井区中曾发生地面塌陷,现已被掩埋并已被及时处理,雨季时应注意防止地表水通过塌陷坑进入采空区而对矿井灌入造成水害。矿床位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

26、由于长期疏排地下水,必然形成一定范围的疏干区,这从开采矿井涌水量的变化可以得到验证,影响地下水水位,给当地居民取水造成困难。第五章 补水条件一、供水本区分布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孔隙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其中山间谷地孔隙潜水水量贫乏中等,基岩裂隙水富水性较弱,孔隙裂隙水富水性较弱,现已被矿山开采过程利用,今后仍然可做为矿山开采利用水源为矿井涌水,如矿山生活用水发生困难,可考虑在本区的黑城子河及宝国老河沿河选择富水性较好的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岩类孔隙水,该含水层厚度大,补给条件好,水量充沛,易开采,具有较强的供水能力,而且水质良好。二、结语本次工作受北票和尚沟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矿委托,开

27、展了三井区内水文地质调查,了解了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矿床充水因素,大致确定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类型。1、工作成果满足本次水文地质工作要求。提供的资料客观、真实,内容较完备,可做下一步工作依据。2、根据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确定矿床充水因素为构造裂隙水、孔隙裂隙水、老窑积水、基岩裂隙水及松散岩类孔隙水。大气降水为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矿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属于矿床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地质构造较复杂、附近无地表水体,以裂隙充水顶底板间接进水。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为简单等。3、煤层顶底板为半坚硬软弱岩石,稳固性及稳定性较差,矿床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属于以软弱岩石为主,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28、程度为中等的矿床。4、进一步查明区内老窑分布情况与赋水状况,防止老窑积水对矿井产生突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5、施工中尤其在雨季,对中出水点进行观测,掌握动态变化及特征,判明其成因,预防各类地下水涌入,可能对矿井造成的破坏。6、随时掌握井区内由于开采而引起地面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对发现的地面塌陷采取措施,及时处理,防止由此而产生的不良后果。第六章 井下排水系统一、井下排水主斜井井底设置一个井底水泵房,并配备了3台D4650×8水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一台检修,电机功率90kw,2趟4寸排水管道铺设在主井,一趟工作、一趟备用。因井下无水所以井下浇尘和地面生活用水全部从铁匠炉村拉水供应。

29、二、地面沉淀池排水矿井生活用污水经地面沉淀池沉淀,矿井安设了两趟外排水管路,外排水能力可达10m3/h以上。外排水由专用管道排入工业场地外小溪流中。第七章 矿井开采充水性与防治水工作第一节、矿井充水源和充水通道分析1、充水水源 所谓矿井充水水源就是在开采采区或工作面已知的地质、水文地质和采矿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上述各种因素对采区或工作面充水影响的一般规律进行分析,排查每一个因素对工作面充水的影响,以确定其充水水源。第二节、矿井涌水量 该矿井涌水量较小,建井开采至今涌水量观察,矿井开采正常涌水量4.0 m3/h,最大涌水量 7.0 m3/h。一、地面水灾预防处理措施 (1)地测人员对井田范围内地表

30、水,周围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水文地质图上标注开采范围积水等情况; (2)该矿工业广场有一条排水沟,在雨季到来之前对排水沟进行了一次全面整修和清淤,以保证地表积水能顺利流入大矿排涝泵房; (3)做好防汛的思想准备,汛期到来之前准备了充足的封井材料,防止洪水浸入井下,设置防汛抢险专用材料库专人管理; (4)每次降暴雨都安排人员对矿井采掘工作面相对应地面位置进行检查,对塌陷范围的裂隙填平夯实,防止向井下渗水; (5)在四月份将避雷设施接地极全部测试完毕,确保合格; (6)在进入雨季之前将水泵、闸阀、变压器、电缆等排水设施进行了检修确保完好,并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二、井下防治水 (1)

31、掌握详细的水文地质资料,采掘时遇有老空、或有疑问时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5m,掘2m前探钻孔必须始终超前煤(岩)壁3m; (2)在各生产水平设置消防材料库,库内备了足红砖、黄沙、水泥等材料以备急用; (3)井下采掘工作面及各泵房附近都设置电话,保持通信畅通; (4)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煤湿、淋水、出汗、挂红,顶板来压,底板渗水等透水征兆时,立即停止工作,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及时汇报矿调度室、矿长、总工程师,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化; (5)采掘工作面接近可能积水的巷道,老空及其它可能出水地段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探水,探水前要加固工作面支架,探水时如发现钻眼流水

32、增大或有臭味停止打钻,不得拔出钻杆,待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做好放水准备工作后,再进行放水工作,放水时根据矿井排水能力,水仓容量控制放水眼的流量。遇有水量突然变化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采取措施进行处理;(6)正确标定井下工作人员的避水灾路线,遇水灾时能及时、迅速有效地撤出井下人员至地面。井下所有拐弯点都挂有避灾路线指示牌,并注明方向;(7)经常向矿业集团救护大队通报采掘情况,根据救护协议书要求内容,请救护大队人员深入井下了解情况,熟悉矿井采场情况,防患于未然;(8)矿长亲自抓组织落实,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加大投入,按照所制定的2010年防治水专项措施要求,认真落实,严格把关。加大现场管理力度,发现

33、问题及时处理,不留后遗症。做到工作有部置,有督促,有检查,有落实,把矿井防治水专项措施落实到实处。三、井下排水 1、矿井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 2、井下排水泵,具备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工作水泵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的能力不小于工作水泵的70,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检修水泵的能力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 3、排水管具备有工作和备用水管,工作水管的能力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正常涌水量,工作和备用水管总能力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4、配电设备同工作、备用以及检修水泵相适应,并能够

34、同时开动工作和备用水泵; 5、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经常检查和检修。特别在雨季以前全面检修1次,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1次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矿井的所有水仓、水沟经常清理,保持水沟畅通无阻; 7、在+16米水平建立中央水仓,水仓总容积 240m3,设置中央泵房,采用一级排水,中央泵房安设有三台MD46-50×8型水泵1台工作,l台备用,l台检修,台检修。额定流量46m³/h,额定扬程:400米。配防爆电动机功率90KW,电压660V,排水管路选用ø108; 四、探放水 l、矿井做好水情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探水或接近积水地区掘进前编制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等安全指施。 2、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探水: (1)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煤柱时; (2)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 (3)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4)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5)接近有水的灌浆区时; (6)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区时。 3、探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在安装钻机探水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加强钻场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xx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第一章 矿井及井田概况 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1.1.1、建井与投产时间及设计能力 1901年德国人根据个别钻孔资料和调查报告开凿了一立井,1902年投产,1956年改扩建,设计能力30万吨。1976年合并了南店区,以《xx省xx煤田南店勘探区详查报告》<最终>为依据,实施了开拓延深工程,1991年矿井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3;87219?32>;2a4883?65454tj}rn
1.漫话丹霞地貌(2)2、其他划分类型 岩层倾角:近水平丹霞地貌、缓倾丹霞地貌、陡倾斜丹霞地貌。 有无盖层:(无盖层)典型丹霞地貌、(有盖层)类丹霞地貌。 气候区:湿润区丹霞地貌、半湿润区丹霞地貌、半干旱区丹霞地貌、干旱区丹霞地貌、(高寒区丹霞地貌)。 发育阶段:幼年期丹霞地貌、(青年期丹霞地貌)、壮年期丹霞地貌、老年期丹霞地貌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83786818>15;752a713A>::7;60|mvon
2.NYT310NY/T 310-1996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pdf 28页内容提供方:中国标准出版社 大小:712.04 KB 字数:约4.6万字 发布时间:2018-07-29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54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684B4:3391495862623:;0ujzn
3.三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地测防水技术措施水文地质类型区是指按照地下水含水层岩层的结构条件及地貌形态和成因相似性划分的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区域。 1.2水文地质类型区特征 水文地质类型区特征是地下水按一定的地下水流域分布、运移、在一定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制约下,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储存、运动,完成补给、径流、排泄过程。 jvzquC41yy}/otfs0qxh1qyon1813;4281861:88549/uqyon
4.路基施工技术路基干湿类型划分1.2划分路基干湿类型.pptx;;;2.路基干湿类型 类型: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要求:一般要求路基处于干燥、中湿状态。 划分方法:平均稠度法 临界高度法 ;老路:计算平均稠度,查表确定干湿类型。 按不利季节路槽底面以下80cm深度内土的平均稠度来确定。以分界稠度Wc1、Wc2和Wc3来划分。;各自然区jvzquC41okv/dxtm33>/exr1jvsm1;5421714B484473396452642:80ujzn
5.基于多源数据的全国可燃物类型划分方法选用2016年MOD44B VCF的NTC数据子集,进行全国可燃物类型划分及覆盖度的统计。 2.1.2 全国植被区划数据 全国植被区划数据能够反映中国植被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它将中国分为湿润、半湿润森林带、半干旱草原带以及干旱荒漠带共3大植被带,并细分为14种植被区域(王静爱和左伟,2010),各区域如表1所示。 表1 全国植被区划jvzq<84yyy4kq{x0ep5kt|4ctvodnn4jvor0497425616
6.水土保持林学复习资料4. 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方法: (1)按主导环境因子的分级组合 方法:确定主导环境因子,对每个因子进行分级,按因子、因子水平组合成立地条件类型表。 (2)按生活因子的分级组合。方法:按照土壤的水分条件和养分条件划分等级,然后组成不同的立地类型。 (3)用立地指数代替立地条件类型。方法:用某一个树种的 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ge:>54447/j}rn
7.我们的家乡在黑龙江省东部.家乡的气候类型和干湿地区划分类型分别17.我们的家乡在黑龙江省东部,家乡的气候类型和干湿地区划分类型分别是( ) A.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区B.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区 C.温带海洋性/半湿润区D.温带季风气候/湿润区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使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此外,由于地形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2h749<262719m77c7
8.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法规库高寒荒漠是在寒冷和极端干旱的气候因素下发育形成的,分布有我国和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干旱的草地群落。高寒荒漠集中分布于藏北高原和藏西湖盆、宽谷之中,在藏西北的改则县西北部也有分布,下向与温性荒漠接壤。依据其植被群落类型划分为半灌木荒漠和高寒匍匐矮半灌木荒漠两种生态类型,半灌木荒漠有驼绒藜、垫状驼绒藜、灌木jvzq<84yyy42393eqo5gcpzk1hghwr4ncye47@>:3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