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和荒漠,到底啥区别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北朝裴让之诗)

荒漠和沙漠,到底有啥子不同

主笔|鬼箭羽

编审|南宫万

校对|萧璇子

荒漠与沙漠,一字之差,很多人听起来觉得差不多,使用者也常常将二者互相替代。地理教科书上,二者出现频率很高。

|中国主要沙漠分布地图|

对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课本有一个经典描述“地面植被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这里所说的的荒漠,包括了我们熟知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等著名沙漠。

那么,荒漠和沙漠到底是啥关系?什么时候该用沙漠,什么时候该用荒漠呢?

相似:都描述景观,都强调干旱

沙漠一词的汉语,很早就有,泛指被大片黄沙覆盖之地,古代文献常用来指我国西北到中亚一带,它有一个同义词叫“沙幕”。

如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弘神道碑》所言:“祁连犹远,即受冠军之侯;沙幕未开,元置长平之府。”

当代所说的沙漠,是自近代科学引进我国以来的专有地理名词,亦称砂漠。专业地理词典对沙漠的定义是:地标为流沙覆盖、沙丘广布的地区。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气温变化大,地面缺少经常性水流,植物稀少矮小,多风沙地貌。(《简明地理词典》)

Desert常被人翻译成沙漠,但其准确的对译词应该是“荒漠”。不列颠百科词典对荒漠的定义是,降水量非常少、地球表面生物存在和活动稀少的地区或自然景观。“真正的荒漠”指的是年平均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

光靠定义,许多人还是无法完全将二者区别开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都是对地球自然景观的描述,都强调了气候的干旱。

范围:沙漠内容小于荒漠

沙漠和荒漠是有交集的。有一种定义认为,沙漠的全称是“沙质荒漠”——言外之意,沙漠是荒漠的一种。

荒漠的范围远远大于沙漠:沙漠地区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约1/10,而荒漠则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3。荒漠更像一个泛称,包括了那些干旱少雨,人烟稀少的地表,按照地表沉积、覆盖物的类型,可以分沙漠、岩漠、泥漠、砾漠、盐漠、水漠、冰漠。

|以色列Makhtesh Ramon荒漠|

Mark A. Wilson摄影

沙漠是荒漠中最常见的一种,大片地表为沙覆盖。

岩漠,又叫石漠,是裸露坚硬岩石覆盖的干旱地区,以澳大利亚的石质荒漠平原为代表。泥漠发育在干旱洼地中有泥土沉积的区域,一般面积不大,作为沙漠、石漠的附庸存在。

砾漠,则是地表被砾石碎石覆盖,即中文所说的戈壁,音译自蒙古语。著名的大戈壁跨越了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其中既有砾漠,也有岩漠,还有包括巴丹吉林、腾格里等在内的沙漠。盐漠,指的是盐分在地表高度寄居形成的景观。

|甘肃敦煌附近的戈壁滩|

Leon petrosyan

水漠,说的是蒸发量极大、生态恶化、几乎没有生物的水体,如死海。

|死海卫星影像|

冰漠,固体水覆盖的原面,如常年覆盖地表的冰川,以南极大陆、北极圈附近陆地为代表。

|南极洲冰盖覆盖的冰漠|

Stephen Hudson摄影

另外,在极高山地区上部、高纬度寒带地区,因低温引起生理干燥形成的植被贫乏之地,也属于荒漠范畴,有人称其为“寒漠”。

|世界荒漠化程度地图|

分布:沙漠在温热地带,荒漠有冷有热

一般提到沙漠,如东半球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卡拉库姆沙漠,西半球的大盆底沙漠,是发育在中低纬度。一种是在低纬度亚热带,为信风在副热带高压带形成的热带沙漠;一种是在中纬度温带大陆腹地,因远离海洋形成的温带沙漠。

还有两种面积狭小的沙漠:雨影沙漠、沿海沙漠。山高形成遮挡,则有雨影效应,山的背风坡一侧降水远少于迎风坡,久而久之形成沙漠,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带,就是这种。

|世界重要荒漠分布|

极地附近为“冷荒漠”,以冰漠、寒漠为主

热带温带地区是“热荒漠”,以沙漠为主

沿海沙漠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因寒流造成降温,冬天雾气遮阳等,造成海岸附近沙漠化,南美的沙漠阿塔卡马沙漠、非洲的纳米布沙漠,都是如此。前者是世上最干的沙漠,经常5-20年才会下一次超过1毫米的雨。记得有一年当地突降罕见雨水,沙漠上一夜之间开满鲜花,让人惊叹不已。

荒漠总体上又被分为“冷荒漠”和“热荒漠”,沙漠以及热带、温带地区的其他荒漠,为热荒漠;而位于高山和极地地区的冰漠、寒漠,则为冷荒漠。

冷荒漠,也可简称冷漠——没错,平常我们说的冷漠是形容词,其实它本身还是个地理名词呢。

沙漠重气候,荒漠重植被

前文我们揭示了:沙漠和荒漠对景观、气候描述方面有相近之处,荒漠覆盖的范围大于沙漠;这是二者的相同和联系的一面。

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

作为名词的沙漠出现时,一般都带有明确的所指对象,如某某沙漠,它所指对象十分具体,画面感强。荒漠常常是泛指,很少有一种东西被命名为“某某荒漠”(特殊除外,正常情况下用更具体的沙漠、石漠、冰漠、冰川来描述)。

荒漠除了泛指,还常用来修饰其他词语,如荒漠草原、荒漠土壤、荒漠植物。

在专业的地理词典或百科全书中,沙漠有关的名词出自“地貌”“气候”单元,荒漠有关的名词归入“土壤”“植被”等单元。

|纳米比沙漠的植物|

Luca Galuzzi

沙漠首先本身是一种地貌,其次是衍生了“沙漠气候”,广袤的沙漠覆盖了地球陆地的1/10,这些地区的气候特色鲜明,所以成了一种气候类型,又分“温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柯本气候分类系统)。

因干湿、海陆位置不同,气候又分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其中沙漠气候是大陆性气候的极端。

荒漠衍生了“荒漠植被”和“荒漠土壤”。

“荒漠植被”的定义是极端大陆性干旱地区的植被类型,其特征是植被十分稀疏,呈板块状分布在大片裸露地上,物种贫乏,主要是旱生、岩生灌木、半灌木、肉质植物、短命植物或类短命植物。所谓肉质植物,即我们俗称的多肉植物,它们原生的故乡就是荒漠——荒漠都可以生长,何况温室乎。

“荒漠土壤”指的是在热带和热带荒漠(包括沙漠)的土壤,包括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特点是腐殖质含量极少,也就是土壤极度贫乏。当然,如果我们描述更具体的的对象时,也可以在荒漠土壤中,分出沙漠土壤、冰漠土壤、石漠(岩漠)土壤。

这里可以概括沙漠和荒漠的区别之二:沙漠及其衍生词语,侧重地貌、气候;荒漠则与植被、土壤等联系密切。

THE END
0.国家气候中心:今夏温高雨少气温为61年来最高高温少雨导致上述地区气象干旱快速发展,干旱日数普遍有20~30天,局部超过30天。长江流域10省(市)中旱及以上站数比例达94.6%,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10省(市)平均中旱及以上干旱日数(27.9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仅次于1978年。此次长江中下游及川渝地区干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强度强、影响大。截至jvzquC415i4djrsc0eun1jhv1pkxu8>671814;5;27555<7::8?/j}rn
1.1876—1878年中国大范围持续干旱事件【摘要】: 研究1876—1878年中国持续3年的大范围严重干旱,这是发生在小冰期将结束、全球气候迅速变暖之前的寒冷气候背景下的重大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复原了干旱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统计逐年受旱县数,绘制了历年旱灾和伴生的饥荒、蝗灾、疫疾发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WIDQ72326329>0jvs
2.全球小麦价格大多上涨小麦新浪财经美国冬小麦播种开始,干旱范围扩大 美国农业部首次发布的冬小麦播种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美国冬小麦播种进度为2%,和五年同期均值持平。目前冬小麦产区土壤水分普遍短缺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此外西部的温暖天气开始蔓延到北部平原,周五(6日)蒙大拿州部分地区的高温将接近90华氏度。干旱监测报告显示,截至9月3日,大约52%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nqwj{1h{uw{j1ygsffrf14285/9>/2;5eql2kpetrg{m3:5717>3ujvsm
3.防汛管理办法范文本预案适用于全街道范围内干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1.4工作原则 1.4.1以人为本,坚持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确保辖区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生态用水,实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1.4.2街道办事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7;6/j}rn
4.郭树清:我国巨灾保险亟待将台风、洪水、干旱等纳入覆盖范围“我国保费规模已是世界第二,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须提高,险种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不够。”10月20日,在2021年金融街论坛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我国巨灾保险以地震为主要灾因,亟待将台风、洪水、干旱等纳入覆盖范围。 此外,郭树清提出,在全社会的观念上,要改变政府包揽的灾害管理与救助模式,将保险纳入国家灾害救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2397343;12=:544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