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气象部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认证主体:成都君毓展鹏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CNY3J98L

下载本文档

2025青海省气象部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一、选择题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共100题)1、下列关于大气层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B.对流层集中了大气中约80%的水汽;C.臭氧层位于对流层顶部;D.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上升【参考答案】B【解析】对流层是大气最底层,集中了大部分水汽和天气现象,约80%的水汽存在于该层。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因臭氧吸热),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中间层气温则随高度上升而下降。故B正确。2、下列气象要素中,直接影响空气密度的是:A.风速与风向;B.气温与气压;C.降水与湿度;D.云量与能见度【参考答案】B【解析】空气密度由气压、气温和湿度共同决定,其中气压越高密度越大,气温越高密度越小。风速、云量等为衍生要素,不直接决定密度。故B为最直接影响因素。3、下列哪种天气系统常带来持续性降水?A.冷锋;B.暖锋;C.台风;D.反气旋【参考答案】B【解析】暖锋移动较慢,暖湿空气沿冷空气爬升,形成大范围、持续性云雨天气。冷锋降水短暂剧烈,台风降水强但时间短,反气旋控制下多晴朗天气。故B正确。4、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A.高原山地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参考答案】A【解析】青藏高原因地势高,气温低,形成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其特点是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降水较少。其他选项不符合该区域气候特征。故A正确。5、下列哪项是气象观测中标准气压层?A.850hPa;B.900hPa;C.750hPa;D.650hPa【参考答案】A【解析】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标准等压面包括1000、925、850、700、500hPa等。850hPa是常用低层分析层,代表约1500米高空,用于分析暖湿气流。故A正确。6、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大气光学现象?A.雷暴;B.虹;C.沙尘暴;D.霜冻【参考答案】B【解析】虹是阳光在水滴中折射和反射形成的光学现象。雷暴属强对流天气,沙尘暴属气象灾害,霜冻属低温现象,均非光学现象。故B正确。7、下列哪项是衡量空气湿度的常用指标?A.露点温度;B.海平面气压;C.地面温度;D.风速【参考答案】A【解析】露点温度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露点越高湿度越大,是湿度的重要指标。其他选项与湿度无直接关系。故A正确。8、我国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预警信号的最高等级是:A.蓝色;B.黄色;C.橙色;D.红色【参考答案】D【解析】我国暴雨预警分为蓝、黄、橙、红四级,红色为最高级别,表示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故D正确。9、下列哪种云属于高云族?A.层积云;B.高积云;C.卷云;D.积雨云【参考答案】C【解析】云按高度分为高、中、低三族。卷云由冰晶组成,位于6000米以上,属高云。高积云属中云,层积云和积雨云属低云。故C正确。10、下列哪项是形成雾的基本条件?A.高温干燥;B.空气稳定且水汽充足;C.强风;D.强对流【参考答案】B【解析】雾是近地面水汽凝结形成的悬浮小水滴,需空气稳定、风力微弱、湿度高。强风和对流不利于雾的形成。故B正确。11、下列哪项仪器用于测量风速?A.气压计;B.温度计;C.风速仪;D.雨量计【参考答案】C【解析】风速仪(如杯式、超声波式)专门用于测量风速。气压计测气压,温度计测气温,雨量计测降水量。故C正确。12、下列哪项是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特征?A.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变冷;B.赤道西太平洋海水异常变暖;C.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变暖;D.印度洋海水持续降温【参考答案】C【解析】厄尔尼诺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大范围异常增温现象,影响全球气候。拉尼娜则相反。故C正确。13、下列哪种辐射是地球向外散发的主要形式?A.紫外辐射;B.可见光;C.红外辐射;D.X射线【参考答案】C【解析】地球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后,以长波红外辐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太阳辐射以可见光为主,地球辐射则以红外为主。故C正确。14、下列哪项是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A.空气上升冷却;B.地面高温;C.风速增大;D.气压升高【参考答案】A【解析】空气上升导致绝热冷却,水汽凝结成云,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降水。其他选项非直接成因。故A正确。15、下列哪项属于气象灾害?A.地震;B.洪涝;C.火山喷发;D.滑坡【参考答案】B【解析】洪涝由强降水引起,属气象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属地质灾害。故B正确。16、下列哪项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主要气压系统?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B.冰岛低压;C.蒙古高压;D.阿留申低压【参考答案】C【解析】冬季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压)强盛,带来寒冷干燥气流,主导我国冬季天气。副高夏季影响大,其他系统影响较远。故C正确。17、下列哪项是气象雷达的主要探测对象?A.气温分布;B.气压变化;C.降水粒子;D.地表温度【参考答案】C【解析】气象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探测降水粒子(如雨滴、冰晶)的强度和运动,用于监测降雨、雷暴等。不能直接测温或气压。故C正确。18、下列哪项属于气候系统的组成部分?A.岩石圈;B.水圈;C.生物圈;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解析】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共同构成,各圈层相互作用。故D正确。19、下列哪种风属于地方性风?A.西风带;B.季风;C.海陆风;D.极地东风【参考答案】C【解析】海陆风因海陆热力差异引起,范围小、周期短,属地方性风。西风带、季风、极地东风属大尺度环流。故C正确。20、下列哪项是气象观测中“能见度”的定义?A.肉眼能看清最远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B.雷达探测的最大距离;C.摄像头拍摄的最远距离;D.卫星图像分辨率【参考答案】A【解析】能见度指在白天,正常视力者能识别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是航空、交通重要气象参数。其他选项非标准定义。故A正确。21、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以下哪一种?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氩气【参考答案】C【解析】大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余为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对维持大气压和生物循环具有重要作用。22、下列哪种天气现象主要由冷暖空气交汇引起?A.台风B.沙尘暴C.锋面雨D.辐射雾【参考答案】C【解析】锋面雨是冷暖气团相遇时,暖空气沿锋面上升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常见于温带地区。台风属热带气旋,沙尘暴与干旱和风力相关,辐射雾由地面辐射冷却形成。23、气象观测中,用于测量风速的仪器是?A.气压计B.湿度计C.风速仪D.温度计【参考答案】C【解析】风速仪(如风杯风速计)专门用于测量风速;气压计测气压,湿度计测空气湿度,温度计测气温,各仪器功能明确,不可混淆。24、下列哪项是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主要影响?A.增强季风B.减少降水C.降低气温D.增加风速【参考答案】A【解析】青藏高原作为巨大的热源和屏障,显著影响大气环流,夏季加热空气形成低压,增强东亚季风,带来丰沛降水。25、下列哪种云属于高云族?A.积云B.层云C.卷云D.雨层云【参考答案】C【解析】卷云由冰晶组成,出现在6000米以上高空,呈丝缕状;积云、层云为中低云,雨层云属降水性云,多位于中低空。26、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地区通常是?A.沿海地区B.高山地区C.沙漠地区D.森林地区【参考答案】C【解析】沙漠地区白天吸热快,夜晚散热快,云量少,保温作用弱,导致昼夜温差极大;沿海因水体调节,温差较小。27、下列哪项是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预警的依据之一?A.风速大小B.降水量强度C.气压变化D.日照时长【参考答案】B【解析】暴雨预警依据累计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划分等级,如3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可发布红色预警,保障防灾应对。28、大气垂直分层中,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哪一层?A.平流层B.对流层C.中间层D.热层【参考答案】B【解析】对流层集中了大部分水汽和杂质,空气对流强烈,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均发生于此,是气象研究的核心层次。29、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大气光学现象?A.雷电B.彩虹C.霜冻D.飓风【参考答案】B【解析】彩虹是阳光在水滴中折射、反射和色散形成的光学现象;雷电属电学现象,霜冻为低温现象,飓风是气象灾害。30、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氢气【参考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温室效应。人类活动大量排放CO₂,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因。31、下列哪项是寒潮的典型天气特征?A.持续高温B.剧烈降温C.强对流降雨D.雾霾加重【参考答案】B【解析】寒潮是强冷空气入侵导致气温骤降的天气过程,常伴随大风、霜冻,对农业和交通有严重影响。32、气象雷达主要用于探测?A.气压变化B.空气湿度C.降水分布D.太阳辐射【参考答案】C【解析】气象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探测降水粒子的分布、强度和移动,用于监测雷暴、暴雨等强对流天气。33、下列哪种风属于地方性风?A.西风带B.季风C.海陆风D.信风【参考答案】C【解析】海陆风是沿海地区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昼夜风向变化,属地方性风;其余为大尺度行星风系。34、下列哪项是影响蒸发速率的主要因素?A.气压高低B.风速大小C.土壤颜色D.植被高度【参考答案】B【解析】风速加快空气流动,促进水汽扩散,提高蒸发速率;温度、湿度和日照也是重要影响因素。35、下列哪种天气系统常带来持续阴雨天气?A.高压系统B.低压系统C.冷锋D.反气旋【参考答案】B【解析】低压系统(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雨,常造成大范围持续性降水。36、下列哪项是气候形成的五大要素之一?A.地形B.风速C.雷电D.雾霾【参考答案】A【解析】气候形成受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五大因素影响,地形通过抬升、阻挡作用改变局部气候。37、下列哪种现象与厄尔尼诺有关?A.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变暖B.北极冰盖扩张C.印度洋气压升高D.西风增强【参考答案】A【解析】厄尔尼诺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持续异常增温,扰乱全球大气环流,引发极端天气事件。38、下列哪项是人工影响天气的常用手段?A.释放臭氧B.撒播凝结核C.改变风向D.加热大气【参考答案】B【解析】人工降雨通过飞机或火箭向云中播撒碘化银等凝结核,促进水汽凝结,实现增雨或防雹。39、下列哪项属于气象观测的基本要素?A.空气质量B.降水量C.噪声强度D.土壤酸碱度【参考答案】B【解析】气象观测基本要素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日照等,降水量是核心水文气象参数。40、下列哪种天气条件下最易形成雾?A.晴朗微风的夜晚B.大风干燥天气C.强对流天气D.持续降雨【参考答案】A【解析】晴朗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快,近地空气降温至露点以下,水汽凝结成雾;微风利于雾的形成与维持。41、下列哪种云属于高云族,通常呈纤维状或丝缕状,由冰晶组成?A.积云B.层云C.卷云D.雨层云【参考答案】C【解析】卷云属于高云族,高度一般在6000米以上,由冰晶构成,呈白色纤细、羽毛状或丝缕状,常预示天气将发生变化。积云为中低空对流云,层云贴近地面,雨层云属中低云且常带来连续性降水,均不符合特征。42、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氩气【参考答案】C【解析】干洁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21%,其余为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对维持大气压和生物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氮气。43、气象学中用来表示空气湿度的常用物理量是?A.气压B.露点温度C.风速D.能见度【参考答案】B【解析】露点温度是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不变条件下冷却至饱和时的温度,能直接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是衡量湿度的重要指标。气压、风速和能见度与湿度无直接对应关系。44、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高原山地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参考答案】C【解析】青藏高原因地势高耸,气温低,大气稀薄,形成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其特点是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与其他气候类型有明显区别。45、下列哪项是形成雾的基本条件?A.高温高湿B.空气稳定、水汽充足、冷却充分C.强风促进蒸发D.气压急剧升高【参考答案】B【解析】雾是贴近地面的水汽凝结现象,需空气稳定防止对流、水汽充足提供凝结源、以及足够冷却使空气达到露点。高温不利于凝结,强风会吹散雾体,气压变化非直接成因。46、用来测量风速的常用仪器是?A.气压计B.温度计C.风速仪D.湿度计【参考答案】C【解析】风速仪(如杯式或螺旋桨式)通过感应风力转动来测定风速。气压计测气压,温度计测气温,湿度计测空气湿度,均不用于风速测量。47、下列哪项属于气象灾害?A.地震B.海啸C.干旱D.火山喷发【参考答案】C【解析】干旱是因长期降水偏少导致的气候异常现象,属于典型气象灾害。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属于地质灾害,与大气过程无直接关联。48、大气垂直分层中,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哪一层?A.平流层B.对流层C.中间层D.热层【参考答案】B【解析】对流层是大气最底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空气对流旺盛,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均发生于此。平流层以上空气稀薄,天气现象罕见。49、下列哪种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A.季风B.信风C.盛行西风D.极地东风【参考答案】A【解析】季风是由于海陆间热力差异造成冬夏气压变化而形成的季节性风向变化,如东亚季风。信风、西风、极地东风属于行星风系,由地球自转和气压带驱动,非局部热力成因。50、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A.纬度B.海拔C.天气状况D.地球公转速度【参考答案】D【解析】气温日较差受纬度(太阳高度角变化)、海拔(空气稀薄程度)、天气(云量影响辐射)等影响。地球公转速度影响季节长度,但不直接影响昼夜温差。51、下列哪种降水类型是由地形抬升引起的?A.对流雨B.锋面雨C.地形雨D.台风雨【参考答案】C【解析】潮湿气流遇山地被迫抬升,冷却凝结形成地形雨,常见于迎风坡。对流雨由热力对流引起,锋面雨来自冷暖气团交汇,台风雨由热带气旋带来,机制不同。52、下列哪项是衡量气压的常用单位?A.摄氏度B.帕斯卡C.米/秒D.分贝【参考答案】B【解析】气压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国际单位为帕斯卡(Pa),常用百帕(hPa)。摄氏度是温度单位,米/秒是风速单位,分贝是声音强度单位。53、下列哪项描述符合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特征?A.连续性降水、风力减弱B.气温上升、气压下降C.短时强降水、大风降温D.晴朗少云、湿度升高【参考答案】C【解析】冷锋是冷空气主动推进暖空气的界面,常带来剧烈天气: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及气温骤降,气压上升。其他选项多为暖锋或稳定天气特征。54、下列哪种辐射是地球表面向外发射的主要形式?A.紫外辐射B.可见光C.红外辐射D.X射线【参考答案】C【解析】地球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后升温,以长波形式向外辐射能量,主要为红外辐射。太阳辐射以可见光为主,紫外和X射线多被大气吸收,地表辐射以热红外为主。55、下列哪项是气候形成的五大因素之一?A.人口密度B.洋流C.城市化水平D.工业排放【参考答案】B【解析】气候形成受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五大自然因素影响。洋流调节高低纬热量输送,如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人口、城市化等属人为影响,非基础自然因素。56、下列哪种现象与厄尔尼诺有关?A.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变冷B.南美西岸干旱加剧C.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变暖D.西太平洋台风增多【参考答案】C【解析】厄尔尼诺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持续异常增暖现象,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南美暴雨、东南亚干旱、西太平洋台风减少。相反现象为拉尼娜。57、下列哪项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主要作用?A.吸收紫外线B.反射太阳光C.吸收地面长波辐射D.降低空气密度【参考答案】C【解析】温室气体(如CO₂、CH₄、水汽)能强烈吸收地表发射的红外辐射,并向地面再辐射,增强保温效应,导致温室效应。臭氧吸收紫外线,反射作用主要由云层和气溶胶完成。58、下列哪项可用于表示降水量?A.毫米B.摄氏度C.百帕D.米/秒【参考答案】A【解析】降水量指单位面积上降水的水层深度,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摄氏度是温度单位,百帕是气压单位,米/秒是风速单位,均不用于衡量降水。59、下列哪种天气系统常带来持续阴雨天气?A.高压中心B.冷锋C.暖锋D.反气旋【参考答案】C【解析】暖锋中暖空气缓慢爬升于冷空气之上,形成大范围层状云系,常导致连续性降水,持续时间长但强度较弱。高压和反气旋控制下多晴朗天气,冷锋降水短暂剧烈。60、下列哪项是气象观测中“能见度”的定义?A.肉眼能看清天空颜色的最大距离B.正常视力者能分辨天空与背景的最大水平距离C.能看到最远云层的距离D.雷达探测到目标的最大距离【参考答案】B【解析】能见度指在白天,视力正常者能清晰分辨目标物轮廓的最大水平距离,是衡量大气透明度的重要指标,受雾、霾、降水等影响。雷达探测距离属于仪器探测范畴,非气象定义能见度。61、下列哪项是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之一?A.空气干燥,水汽含量低;B.空气上升冷却,水汽凝结;C.地面温度极高;D.风速持续减弱【参考答案】B【解析】降水的形成需要水汽充足、空气上升冷却至露点温度,使水汽凝结成云滴并增长为雨滴。上升运动是关键机制,如对流、锋面抬升等。干燥空气或高温地表不利于凝结,风速减弱也不直接导致降水。因此,B项正确。62、下列关于气压与海拔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海拔越高,气压越高;B.气压与海拔无关;C.海拔每升高100米,气压约下降10hPa;D.气压随海拔呈线性增长【参考答案】C【解析】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气压随之降低。经验表明,海拔每升高约100米,气压平均下降约10hPa(百帕),符合气压递减规律。该关系非线性,但在低层近似成立。故C正确。63、下列哪种天气系统常导致青海省夏季午后雷阵雨?A.台风;B.冷锋;C.热力对流;D.准静止锋【参考答案】C【解析】青海夏季地表受热强烈,近地面空气升温后上升,形成热力对流云团,易发展为雷阵雨。此类降水多出现在午后,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台风影响不到内陆,冷锋和静止锋降水范围广、时间长,与此不符。64、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氩气【参考答案】C【解析】干燥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21%,其余为氩气、二氧化碳等。氮气是大气主要成分,化学性质稳定,不参与多数气象过程,但构成大气基本结构。故正确答案为C。65、下列哪种云属于高云族?A.层云;B.积云;C.卷云;D.雨层云【参考答案】C【解析】按云的垂直高度分类,高云族包括卷云、卷层云、卷积云,通常在6000米以上,由冰晶组成,呈纤细、白色丝缕状。卷云预示天气变化。层云、积云为中低云,雨层云属低云且伴随持续性降水。66、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地球自转;B.气压梯度力;C.地面摩擦;D.太阳辐射差异【参考答案】B【解析】风是空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的水平运动,其直接驱动力为气压梯度力。太阳辐射差异是根本原因,地球自转影响风向(科里奥利力),地面摩擦减弱风速,但直接原因是气压梯度力。67、下列哪项是衡量空气湿度的常用指标?A.气温;B.露点温度;C.海拔;D.风速【参考答案】B【解析】露点温度是指空气在水汽含量不变条件下冷却至饱和时的温度,反映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露点越高,湿度越大。气温、海拔、风速不能直接表示湿度。因此B为正确选项。68、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大气光学现象?A.雷暴;B.霾;C.虹;D.台风【参考答案】C【解析】虹是阳光在水滴中折射、反射形成的彩色圆弧,属于典型大气光学现象。雷暴为强对流天气,霾是气溶胶污染,台风是热带气旋,均不属于光学范畴。故C正确。69、我国气象观测中,标准气压单位是?A.毫米汞柱;B.百帕;C.毫巴;D.千克/平方米【参考答案】B【解析】我国气象业务统一采用国际单位制,气压单位为百帕(hPa),1百帕等于1毫巴,但现行规范使用“百帕”。毫米汞柱为传统单位,已逐步淘汰。故B为标准答案。70、下列哪项属于天气现象,而非气候特征?A.青海省年均降水量为400毫米;B.昨日西宁出现雷阵雨;C.柴达木盆地干旱少雨;D.高原气候寒冷【参考答案】B【解析】天气指短时间内的气象状况,如某日降雨;气候是长期平均状态。A、C、D描述的是区域长期特征,属于气候;B描述具体事件,属天气现象。故选B。71、下列哪项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A.海陆分布;B.地形起伏;C.纬度位置;D.洋流影响【参考答案】C【解析】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南北纬度差异大,导致太阳高度角和昼长差异显著,是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的主因。海陆、地形、洋流有局部影响,但纬度是根本因素。72、大气垂直分层中,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哪一层?A.平流层;B.对流层;C.中间层;D.热层【参考答案】B【解析】对流层是大气最底层,集中了约75%的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温度随高度降低,空气对流旺盛,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均发生于此。平流层及以上水汽极少,天气现象罕见。73、下列哪种仪器用于测量风速?A.气压计;B.温度计;C.风速仪;D.雨量计【参考答案】C【解析】风速仪(如杯式、螺旋桨式)通过感应风力转动测算风速。气压计测气压,温度计测气温,雨量计测降水量。各仪器功能明确,C为正确答案。74、下列哪项不是形成雾的必要条件?A.水汽充足;B.空气静稳;C.强烈对流;D.夜间辐射冷却【参考答案】C【解析】雾是贴近地面的云,需水汽饱和、冷却过程(如辐射冷却)及微风或静稳条件。强烈对流会破坏稳定层结,不利于雾形成。辐射雾常见于晴朗无风夜晚,故C不符合。75、下列关于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季风温暖湿润;B.夏季风来自内陆;C.季风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D.青海不受季风影响【参考答案】C【解析】我国季风主要由海陆热力差异驱动:夏季海洋冷、陆地热,风从海吹向陆,带来暖湿气流;冬季相反。青海虽深处内陆,但仍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集中于夏季。故C正确。76、下列哪项可作为判断空气是否饱和的依据?A.相对湿度达100%;B.气温升高;C.风速增大;D.气压上升【参考答案】A【解析】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接近饱和的程度。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饱和,水汽开始凝结成露或雾。气温、风速、气压变化不直接表明饱和状态。故A正确。77、寒潮天气过程通常伴随哪种气压系统?A.强热带低压;B.暖性高压;C.冷性反气旋;D.静止锋【参考答案】C【解析】寒潮是强冷空气南下,常由西伯利亚冷性反气旋(高压)推动。其前部冷锋带来剧烈降温和大风。热带低压、暖性高压与寒潮无关,静止锋移动缓慢,不引发强降温。故C正确。78、下列哪种辐射是地面热量的主要来源?A.地面自身辐射;B.大气逆辐射;C.太阳短波辐射;D.宇宙射线【参考答案】C【解析】太阳以短波辐射形式向地球输送能量,穿过大气后被地表吸收,是地面热量的根本来源。地面再以长波辐射形式释放热量,大气吸收后产生逆辐射,起保温作用。故C为正确答案。79、下列关于等压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小;B.等压线闭合一定是高压;C.等压线可反映气压梯度;D.等压线与风向无关【参考答案】C【解析】等压线是连接气压相等点的线,其疏密反映气压梯度大小:越密,梯度越大,风速越大。闭合等压线可表示高压或低压中心。风向受等压线走向影响(平行于等压线),故C正确。80、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升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A.增加观测人员数量;B.定期校准仪器;C.选择城市中心设站;D.减少观测频次【参考答案】B【解析】仪器长期使用会产生误差,定期校准可确保测量精度。观测频次应符合规范,设站应避开干扰源(如城市热岛),人员数量非决定因素。因此,B是保障数据准确的关键措施。81、下列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描述,正确的是:A.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上升;B.平流层集中了大气中大部分水汽;C.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D.电离层属于对流层的一部分【参考答案】C【解析】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集中了大部分水汽;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升温,臭氧层位于其中;电离层属于高层大气,不在对流层。故C正确。82、下列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的是:A.极光;B.闪电;C.电离反射无线电波;D.臭氧吸收紫外线【参考答案】B【解析】闪电是雷暴天气的产物,发生于对流层;极光出现在高层大气;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在热层;臭氧吸收紫外线在平流层。仅闪电属于对流层现象。83、下列气压带中,因热力原因形成的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参考答案】D【解析】赤道低气压带因受热强烈,空气上升形成,属热力原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动力原因形成;极地高气压带虽为冷却下沉,但常归为热力成因,但赤道更典型,故选D。84、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遥远;B.反射率高;C.海拔高,空气稀薄;D.纬度高【参考答案】C【解析】青藏高原气候寒冷主要因海拔高,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弱,地面散热快。虽纬度不高,但高海拔导致气温低,是典型的地形影响气候案例。85、下列风带中,北半球自南向北吹的是:A.东北信风;B.盛行西风;C.极地东风;D.东南信风【参考答案】B【解析】北半球盛行西风由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方向为西南风,即自南向北分量明显;东北信风自北向南;极地东风自北向南;东南信风在南半球。故B正确。86、下列属于非可再生气象资源的是:A.风能;B.太阳能;C.降水;D.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D【解析】风能、太阳能、降水均为可再生资源,由自然循环持续供给。气象资源均属可再生范畴,故无非可再生气象资源,选D。87、下列天气系统中,常带来持续阴雨天气的是: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参考答案】C【解析】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常带来大范围持续性降水;暖锋也有连续性降水,但范围较小;冷锋多短时强降水;反气旋控制下多晴朗天气。综合看气旋最典型。88、下列地区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是:A.四川盆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C.青藏高原;D.东北平原【参考答案】C【解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地区;四川盆地多云雾,辐射最少。89、下列现象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地震;B.泥石流;C.干旱;D.火山喷发【参考答案】C【解析】干旱由降水异常偏少引起,属气象灾害;地震、火山为地质灾害;泥石流多为次生灾害,主因属地质或水文,非纯气象灾害。故选C。90、下列气团中,影响我国冬季寒潮的是:A.热带海洋气团;B.极地大陆气团;C.赤道气团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特点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B、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故不符合题意;C、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故正确;D、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气候类型的成因,熟记相关知识即可.jvzquC41o07139okclobq7hqo1m{fu4ujkzjariaf7k34B<;6g>1;<=cd:>93@963g>29n:e
1.如图为亚欧大陆北纬30°15.如图为亚欧大陆北纬30°~60°的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地中,冬季气候寒冷的是A,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B.(2)B、C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B,冬雨夏干的是C.(3)D处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终年干旱少雨,①②③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是②;(填序号)(4)乙图为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dlfck>9256:dj:;52h79<9:329d:j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