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风来了,小麦将大面积减产干热风危害有哪些该如何预防

干热风来了,小麦将要大面积减产?在小麦即将成熟收获的最后阶段,农民朋友最担心的就是干热风危害,一旦形成干热风,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灌浆,导致产量和品质的降低。

说到干热风,不少朋友会认为只是由于刮风所引起的,实际上并非如此,按照干热风的定义来说,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分别是最高温度大于等于30度、相对湿度小于等于30%、风力3级以上,这样的条件情况下,要持续5天左右,才被定义为干热风危害。

如果只是刮风,湿度和温度都不满足条件,或者温度满足条件,而湿度不满足条件,也不易形成干热风。小帮手和村里面常年种植小麦的邻居聊起这件事时,他们说此时刮风还是好的,因为不刮风,小麦成熟的慢,只要最后十几天出现刮风,绿油油的小麦很快就会泛黄,用老话说就是“风吹麦熟”。

所以,不要担心刮风天气,适当的刮风有利于小麦的成熟,只要不遇到上述干热风形成的条件,不论是高温还是刮风,都是有利的。

根据中央气象局发布的预报,华北、黄淮部分地区存在发生干热风的风险(有高温天气),但是由于大部分小麦种植区墒情较好,达不到干热风形成的条件,因此,不会出现大范围的干热风灾害,对于产量的影响不大。

这样一来,小麦会大面积减产的消息不真实,可能部分地区,部分地块,会受干热风的危害,造成一定的减产,而从整体来说,今年的干热风影响有限,农户们不必过于担心。

简单介绍下干热风容易出现的几种情况,大家也可以参考对照。干热风灾害主要分为高温低湿型、雨后青枯型和旱风型。

高温低湿型指的是小麦灌浆期间,当地温度过高,田间湿度小的地块,容易形成干热风。这种也是最常见的情况,发生比较普遍。

雨后青枯型指的是小麦进入乳熟期后,遇到下雨天,然后雨停之后随即出现晴天,温度也急剧上升,让田间的墒情迅速下降,就会导致小麦植株出现青枯、早熟的症状。

旱风型指的是高温干旱、大风加剧的生长环境下,容易造成小麦早熟枯死,常出现在干旱的年份。

不论出现上述哪一种的情况,都会破坏小麦的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影响小麦正常灌浆成熟,造成籽粒瘪小、产量和品质降低,严重的甚至将导致小麦枯死。

针对干热风,农民朋友该如何预防?

一般情况下,建议农民朋友在小麦进入灌浆期时,再喷施一遍“一喷三防”药剂,除了预防病虫害外,还能增强小麦抵御干热风的能力。

如果小麦田间特别干旱,查看天气预报,近期又没有降雨,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再浇一遍水,不过要采取小水细浇,不可大水漫灌。以此来提高土壤墒情,降低干热风的不利影响。

综上来说,当前正是多地小麦干热风的高发期,但是,干热风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小麦因干热风而出现大面积减产的消息不实。整体来说,大部分地区的小麦,今年依然呈现丰收的趋势。

从种植户的角度来说,及时观察当地的天气和田间的墒情,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时,要尽快进行,以此来降低干热风的风险,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THE END
0.科普荒漠化危害有哪些科普|荒漠化危害有哪些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提醒全世界的人们重视荒漠化等土地退化问题。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有哪些危害?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这里所说的人类活动包括农田和牧场扩张、jvzq<84yyy4ykwmwcpku0lto146369;3816d9;gf7g83;99e2ghgenf85dic3:kf2;5d0qyon
1.作物苗期发生猝倒病立枯病,如何辨别和防治?这两种病害都属于作物苗期真菌性病害,危害的主要部位都是作物的根基茎部,病发后都会导致作物烂苗死棵,尤其常见的瓜类瓜果蔬菜及一些豆类、十字花科类作物上发生十分普遍,但很多农民朋友又经常搞混两种病害类型。下面农技小背篓就和大家说一说:①立枯病和猝倒病两种病害有哪些方面的差异?如何才能正确区分?②如何正确jvzq<84jdp}/jngpgyy/ew44247.2A4531ipp}jpva>72=<630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