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关键期,为何多洪涝的长江中下游却面临旱情

下载川观新闻客户端(苹果、安卓)

下载川观新闻客户端(鸿蒙)

建议使用浏览器扫码下载

扫码查看

中国水事

全文播报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当前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据预测

今年防汛关键期

我国区域性阶段性旱涝明显南、北洪涝偏重且北部重于南部中部和西北部干旱偏重

在降水方面还将呈现“南北多、中间少”这一特点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会高温少雨一向在汛期多洪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今年防汛关键期却被干旱困扰这背后究竟是何原因?

谁是“旱情”的罪魁祸首?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明显干旱多地启动抗旱应急响应以应对跨季旱情通常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为充沛然而今年,形势却发生了逆转这其中副热带高压的异常表现“难辞其咎”

西北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十分明显夏季尤为突出我国酷暑的持续、雨带的变化、台风的活动等大都与副高直接相关副高的内部盛行下沉气流这就好比有一个巨大的“盖子”将空气牢牢地压在下面使得空气无法上升冷却凝结成云致雨不仅如此下沉气流还在不断地增温导致空气变得更加干燥

与此同时高压控制下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可以毫无阻碍地直达地面地面迅速增温,热量不断累积却又难以通过降雨等方式消散因而在副高控制的地区往往以晴朗少云的高温天气为主可以说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是旱情发生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副热带高压

为何长期盘踞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正常年份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相对稳定其北、西北部边缘与西风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会带来丰富的降水雨带也会按照正常节奏在我国东部地区移动

但今年副热带高压极端异常偏北

提前北跳

在6月底,中心就已经移动到黄海南部一带而这是往年7月下旬的情形其稳定维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给当地带来晴热高温天气的同时其西侧偏南气流也将热带海洋的水汽提前涌向华北地区导致当地湿度急剧增大北京一度出现南方“回南天”般的湿度

除此之外

今年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弱,南下次数少

难以与副热带高压形成有效对抗

使得副热带高压能够持续“称霸”

台风活动也较为偏弱

使得副热带高压缺乏外力干扰

难以撤退或断裂

气象学上

有一句话叫“涝一线,旱一片”

副热带高压

作为一个庞大的高压环流系统

覆盖面广

一旦异常,旱情往往会横跨多个省份

面对长江中下游流域

可能出现的旱情挑战

确保城乡居民供水安全

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

至关重要

中国水事综合南方周末、中国气象局、央视新闻等整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案 | 王子月 罗景月

审核 | 陈锐

监制 | 樊弋滋

责编 | 王子月

校对 | 王瑜

如需转载,请私信小编,或致电:028-86968693 028-86968276

THE END
0.5张图,看长江流域61年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发布会上,水旱灾害防御司督察专员顾斌杰还指出,总体来看,长江流域发生了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通过水利部门科学调度水工程,受旱程度得到明显减轻。据预测,长江流域8月份降雨仍可能偏少,旱情可能持续或进一步发展。 长江旱情告急 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2020年7月,这里曾发生超标准大洪水,jvzquC41o0imu7hp1fkucrq13366699
1.历时90天的干旱预警宣布解除!长江流域夏秋冬连旱情如何形成?今夏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出现持续罕见的气象干旱。回顾过去4个月的旱情变化,6月,长江以北出现气象干旱;到7~8月,长江流域气象干旱迅速发展。进入9月,长江以南大部夏秋冬连旱,特旱区域进一步扩大。截至11月14日,红星新闻记者查询中国气象局数据发现,长江以南特旱面积已达到50.3万平方公里。 jvzq<84pgyy/eww0ep5oc}nxg1me1;54437298y42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