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陈**(实名认证)
IP属地:广东
下载本文档
1、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一、气候变化问题的经济学视角一、气候变化问题的经济学视角 (一)气候变化的科学结论(一)气候变化的科学结论 1.1.气候变化与气候变率气候变化与气候变率: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典型的为(典型的为10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 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
3、 Change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报告:)报告: 地球气候正经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地球气候正经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IPCCIPCC发布四次全球气候评估报告发布四次全球气候评估报告 19901990年,第一份报告向人类警示了气温升高的危险,推动了联合年,第一份报告向人类警示了气温升高的危险,推动了联合 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1992年通过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
4、limate Change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简称简称框架公约框架公约) )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 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 19951995年,第二份报告指出:年,第二份报告指出:“证据清楚地表明人类对全球气候的证据清楚地表明人类对全球气候的 影响影响”。这份报告为。这份报告为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19971997年得以通过铺平了道路年得以
5、通过铺平了道路 。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要求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要在要求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要在2008201220082012年期间年期间 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5.2%。 20012001年,第三份报告表示,有年,第三份报告表示,有“新的、更坚实的证据新的、更坚实的证据”表明人类表明人类 活动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全球变暖活动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由人类活动导致。 “可能可能”表示表示66%66%的可能性。的可能性。 20072007年年2 2月月2 2日,第四份报告指出,气候变暖已经是日,第四
6、份报告指出,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毫无争议” 的事实,人为活动的事实,人为活动“很可能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很 可能可能”表示表示90%90%以上的可能性。以上的可能性。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3.3.反对的声音反对的声音 (1 1)毫无来由的恐慌)毫无来由的恐慌 (2 2)气候变化问题政治化(计算机模拟数据不真实)气候变化问题政治化(计算机模拟数据不真实) (3 3)太阳黑子活动)太阳黑子活动 极寒天气揭穿西方全球气候变暖谎言极寒天气揭穿西方全球气候变暖谎言 (郎咸平) 20122012年初,北半球近日出现极寒天气,欧洲地区已有超过年初,北半球近日出
7、现极寒天气,欧洲地区已有超过260260人人 因严寒天气死亡。在亚洲,日本今冬大雪已至少夺去因严寒天气死亡。在亚洲,日本今冬大雪已至少夺去6363人的生命人的生命 ;中国北方多地亦持续出现严寒天气。;中国北方多地亦持续出现严寒天气。 4.4.气候变化的表现:气候变化的表现: (1)(1)温度和降水温度和降水 自自18611861年至年至20002000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40.4 0.80.8。2020世纪是近千年中地表增温速率最大的一个世世纪是近千年中地表增温速率最大的一个世 纪。纪。 在北半球,在北半球,1976197620002000年,增温速率最大,
8、最热的年,增温速率最大,最热的1212 年出现在年出现在19831983年之后,年之后,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是近年代是近100100年中最暖年中最暖 的一个的一个1010年,年,19981998年是最暖的一年。年是最暖的一年。 根据科学预测,到根据科学预测,到21002100年,地球表面温度将比年,地球表面温度将比19901990年年 上升上升1.41.45.85.8。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近近100100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年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年 地表平均气温明显增加。升温幅度约为地表平均气温明显增加。升温幅度约为0.5-0.80.5-0.8
9、,比,比 同期全球平均值(同期全球平均值(0.60.60.20.2)略强)略强。19971997年中上升年中上升 了了0.790.79,2020世纪世纪4040年代和年代和8080年代中期以后是两段气温年代中期以后是两段气温 明显偏高的时期。增温最明显的的季节是冬季和春季。明显偏高的时期。增温最明显的的季节是冬季和春季。 19511951年年20012001年,中国年平均气温整齐的上升趋势非常年,中国年平均气温整齐的上升趋势非常 明显,明显,5151年间平均气温上升了约年间平均气温上升了约1.11.1。增温主要从。增温主要从2020 世纪世纪8080年代开始,且有加快趋势。冬季上升趋势最明显年
10、代开始,且有加快趋势。冬季上升趋势最明显。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20 20世纪全球陆地上的降水增加了世纪全球陆地上的降水增加了2%2%左右。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地左右。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地 区降水增多明显,北纬区降水增多明显,北纬30308585陆地地区降水量平均增幅达陆地地区降水量平均增幅达 7%7%12%12%,以秋、冬季节最为显著。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以秋、冬季节最为显著。北美洲大部分地区2020世纪降世纪降 水增幅为水增幅为5%5%10%10%左右。欧洲北部地区在左右。欧洲北部地区在2020世纪后半叶降水明显世纪后半叶降水明显 增多,增多,18911891年以来,原苏联东经年以来,原苏联东
11、经90 90 以西地区降水量增加了以西地区降水量增加了5%5%。 ( () )雪盖和陆海冰范围变化雪盖和陆海冰范围变化 雪盖和陆冰的减少与地表温度的升高有正相关关系。随着温度雪盖和陆冰的减少与地表温度的升高有正相关关系。随着温度 的升高,高中纬度地区的生长期呈增长趋势,雪盖则减少。在的升高,高中纬度地区的生长期呈增长趋势,雪盖则减少。在2020 世纪北半球中高为地地区湖结冰期约减少两个星期,非极地地区世纪北半球中高为地地区湖结冰期约减少两个星期,非极地地区 的山地冰川广泛消退。在最近几十年北极夏末至秋初的海冰厚度的山地冰川广泛消退。在最近几十年北极夏末至秋初的海冰厚度 可能减少了约可能减少了约
12、40%40%。 ( () )海平面变化和海平面变化和ENSOENSO事件(事件(热带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和大气中的热带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和大气中的 南方涛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件)南方涛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件) 近近100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0.10.10.2m0.2m。自。自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中期年代中期 开始,开始,ENSOENSO的变化情况与以前的变化情况与以前100100年相比有很大不同,暖位相比年相比有很大不同,暖位相比 冷位更频繁、持续和强大。最近冷位更频繁、持续和强大。最近ENSOENSO的变化影响了全球热带和副的变化影响了全球热带和副
13、 热带的降水和温度变化,这种影响可能对过去几十年全球温度的热带的降水和温度变化,这种影响可能对过去几十年全球温度的 升高产生了一些影响。升高产生了一些影响。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 () )极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天气气候事件 当天气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时就可以认为是不易发生的事件,不容易发生当天气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时就可以认为是不易发生的事件,不容易发生 的事件在统计意义上就可以称为极端事件。的事件在统计意义上就可以称为极端事件。 高温热浪、干旱和洪涝等事件等等都可以看成极端气候事件。高温热浪、干旱和洪涝等事件等等都可以看成极端气候事件。 据估计,据估计,1991199120002000年
14、的十年里,全球每年受到气象水文灾害影响的平均人数年的十年里,全球每年受到气象水文灾害影响的平均人数 为为2.112.11亿,是因战争冲突受到影响人数的亿,是因战争冲突受到影响人数的7 7倍。亚洲是遭受自然灾害袭击最频倍。亚洲是遭受自然灾害袭击最频 繁的大陆,在繁的大陆,在1990199020002000年间,此地区自然灾害占全球所有极端气候事件的年间,此地区自然灾害占全球所有极端气候事件的 4343。 2007年年6月月28日波斯湾遭飓风袭击日波斯湾遭飓风袭击28人死亡人死亡26人失踪人失踪 2008年年8月月31日飓风袭击美国海岸近日飓风袭击美国海岸近200万人被疏散万人被疏散 中国也遭受极
15、端天气事件的影响:中国也遭受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 高温和低温事件:自高温和低温事件:自19501950年以来,全国范围寒潮活动逐渐减弱,尤其是在年以来,全国范围寒潮活动逐渐减弱,尤其是在2020 世纪世纪8080年代和年代和9090年代初,低温日数也趋于减少。高温日数减少,热日和暖夜年代初,低温日数也趋于减少。高温日数减少,热日和暖夜 频率显著增加。频率显著增加。 强降水和暴雨频率:降水总量不变或增加但频率减少,意味着降水过程可能强降水和暴雨频率:降水总量不变或增加但频率减少,意味着降水过程可能 存在强化的趋势。极端降水平均强度和极端降水值都有增强的趋势。存在强化的趋势。极端降水平均强度和极端
16、降水值都有增强的趋势。1990年年 以来,极端降水量比例趋于增大。以来,极端降水量比例趋于增大。 干旱:干旱:20世纪中国气候有变干趋势,并且世纪中国气候有变干趋势,并且20年代和年代和60年代中期发生了两次年代中期发生了两次 气候由湿变干的气候跃变。长江、淮河流域气候由湿变干的气候跃变。长江、淮河流域70年代起降水明显增多,洪涝加年代起降水明显增多,洪涝加 剧;黄河流域从剧;黄河流域从1965年起连续干旱,并且不断加剧。年起连续干旱,并且不断加剧。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4.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1 1)工业革命开始影响气候系统)工业革命开始影响气候系统 近近200200多年
17、,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各种生产活动,需要大量的矿多年,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各种生产活动,需要大量的矿 物燃料,矿物燃料燃烧而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迅速排物燃料,矿物燃料燃烧而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迅速排 放到大气中并长期积累,遮住了应该发散到太空中的热量,使得放到大气中并长期积累,遮住了应该发散到太空中的热量,使得 原来的温室效应更加强化,导致了地球平均温度的上升,即全球原来的温室效应更加强化,导致了地球平均温度的上升,即全球 变暖现象。变暖现象。 (2)城市化影响气候变化)城市化影响气候变化 城市具有热岛效应、减风效应和热岛环流城市具有热岛效应、减风效应和热岛环流 (二)气候变化的影
18、响(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1.1.农业农业 观测到的影响观测到的影响 1997199719981998年间,由于受到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极端天气气年间,由于受到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极端天气气 候事件频发,长江以北地区出现历史上少见的大范围持久性干旱候事件频发,长江以北地区出现历史上少见的大范围持久性干旱 及高温,长江以南登陆台风异常集中。全国累计农作物受旱面积及高温,长江以南登陆台风异常集中。全国累计农作物受旱面积 22212221万万h h,其中绝收,其中绝收257h257h;洪涝灾害造成的农田受灾面积达;洪涝灾害造成的农田受灾面积达 1238h1238h,绝收,绝收225h225h。 气
19、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1)对农业种植制度的影响)对农业种植制度的影响 农业热量资源条件提高,生育期延长,喜温作物界限北移,促进作物种植结农业热量资源条件提高,生育期延长,喜温作物界限北移,促进作物种植结 构调整,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气象灾害的损失加大。构调整,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气象灾害的损失加大。 (2)对农田管理、土壤质量、病虫害等的影响)对农田管理、土壤质量、病虫害等的影响 气候条件直接关系到作物品种选择、水肥管理等,变暖使作物病虫害增多,气候条件直接关系到作物品种选择、水肥管理等,变暖使作物病虫害增多, 投入增多,管理和生产成本增加。投入增多,管理和生产成本增加。 (3)对粮
20、食产量和农业经济的影响)对粮食产量和农业经济的影响 气候变暖使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灾害损失增大气候变暖使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灾害损失增大 ,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元,其中影响最多亿元,其中影响最 大的是旱灾。大的是旱灾。 2.2.水资源水资源 近近4040年来年来, ,中国中国6 6大江河大江河(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淮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淮河) )的实测径的实测径 流量都有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海河流域黄壁庄的测量结果,每流量都有呈下降
21、趋势。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海河流域黄壁庄的测量结果,每1010 年递减率达年递减率达36.64%.36.64%. 近近2020多年来多年来, ,北方干旱缺水北方干旱缺水, ,南方洪涝灾害同时出现南方洪涝灾害同时出现, ,形成北旱南涝的局形成北旱南涝的局 面面.2010.2010年春,西南五省严重旱灾。年春,西南五省严重旱灾。20102010年年9 9月至今,江苏境内少雨,降雨量月至今,江苏境内少雨,降雨量 是往年同期的是往年同期的50%50%左右。左右。 北方缺水地区出现持续枯水期北方缺水地区出现持续枯水期, ,黄河、淮河、海河和汉水同时遭遇枯水期。黄河、淮河、海河和汉水同时遭遇枯水期。 长江、珠
22、江、淮河等出现特大洪水,仅长江、珠江、淮河等出现特大洪水,仅19981998年大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年大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4662466 亿元之多。亿元之多。 气候变化对冰川产生影响,气候变化对冰川产生影响,2020世纪退缩速度明显加快。自世纪退缩速度明显加快。自2020世纪世纪 气候变暖以来,中国山地冰川普遍退缩,西部山区冰川面积减少气候变暖以来,中国山地冰川普遍退缩,西部山区冰川面积减少 21%21%。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3.3.气候变化对海岸带资源环境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海岸带资源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加大沿海低地淹没的面积,增大海水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加大沿海低地淹
23、没的面积,增大海水 入侵的强度和范围;使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生态系统退化。入侵的强度和范围;使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生态系统退化。 沿海强热带风暴加大,受台风和风暴潮灾害影响,造成的经济损沿海强热带风暴加大,受台风和风暴潮灾害影响,造成的经济损 失加大。失加大。 4.4.对森林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森林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森林森林: :森林面积明显减少森林面积明显减少, ,覆盖率减少覆盖率减少, ,如祁连山山地森林区森林如祁连山山地森林区森林 面积减少面积减少16.5%,16.5%,覆盖率减少覆盖率减少10%.10%. 草原草原: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 ,青南
24、和甘南牧区气温普遍升高青南和甘南牧区气温普遍升高, ,降水量降水量 逐年减少逐年减少, ,牧草的产量下降牧草的产量下降, ,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草地生态系统退化. . 湿地湿地: :北方河流断流现象频发北方河流断流现象频发, ,湖泊萎缩湖泊萎缩, ,水库蓄水量减少,湿地水库蓄水量减少,湿地 功能下降功能下降. . 物候:受气候和环境影响而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是物候物候:受气候和环境影响而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是物候 现象,包括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候鸟、现象,包括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候鸟、 昆虫和其他动物的飞来、终鸣、离去、冬眠等现象。昆虫和其他
25、动物的飞来、终鸣、离去、冬眠等现象。 自自20世纪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春季平均温度上升年代以来,在中国春季平均温度上升0.5C,春季,春季 物候期平均提前物候期平均提前2天,上升天,上升1C,春季物候期提前,春季物候期提前3.5天。天。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5.5.重大工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重大工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减缓长江流域上游的干旱,增加汛期洪涝的频率,可能引发三峡库区泥气候变化可能减缓长江流域上游的干旱,增加汛期洪涝的频率,可能引发三峡库区泥 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气候变化会使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进一步退化,影响铁路的稳定性。气候变化会
26、使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进一步退化,影响铁路的稳定性。 气候变化通过增加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的机会危害人类健康,洪涝灾害后,感染性疾病气候变化通过增加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的机会危害人类健康,洪涝灾害后,感染性疾病 增加。增加。 (三)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属性(三)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属性 1.适宜的大气资源具有稀缺性适宜的大气资源具有稀缺性 具有稀缺性的表现具有稀缺性的表现 两方面:一是具有经济价值;二是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讲是有限的。两方面:一是具有经济价值;二是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讲是有限的。 2.气候系统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气候系统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3.温室气体排放具有负的经济外部性效应温室气体排放具有负的经济外
27、部性效应,私有企业向公共大气排放,导致全球社会成私有企业向公共大气排放,导致全球社会成 本高于私人成本本高于私人成本 。 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存量与气温直接的关系,直接导致了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存量与气温直接的关系,直接导致了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影响。 4.人类的经济活动导致气候变暖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导致气候变暖是“公共地悲剧公共地悲剧” 5.温室气体的减排和限排过程中需要计算出精确的成本温室气体的减排和限排过程中需要计算出精确的成本 ,并确定温室气体的价格。,并确定温室气体的价格。 6.国际气候谈判制度是具有全球性质的公共产品国际气候谈判制度是具有全球性质的公共产品 7.温室气体排放
28、以及各国联合履约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出现搭便车行为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各国联合履约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出现搭便车行为 8.气候变化中的市场失灵问题气候变化中的市场失灵问题 市场失灵的表现:外部性、公共产品、垄断、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的表现:外部性、公共产品、垄断、信息不对称 9.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碳排放权交易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碳排放权交易 10.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现有的经济增长速度,而温室气体的减排直接导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现有的经济增长速度,而温室气体的减排直接导致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 11.11.气候变化引发了经济学各种理论与模型的变化气候变化引
29、发了经济学各种理论与模型的变化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如,增加新的税种如,增加新的税种气候变化税(英国):一种全国性税种,针气候变化税(英国):一种全国性税种,针 对工商业和公共部门使用的燃料所征收的税费。对工商业和公共部门使用的燃料所征收的税费。 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的修正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的修正 新的宏观经济模型等新的宏观经济模型等 (三)气候变化的经济评价(三)气候变化的经济评价 1.气候变化的经济成本(或损失)气候变化的经济成本(或损失) (1)斯特恩报告()斯特恩报告(2007):): 采用了国际视角,认为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后果都是全球性的,只采用了国际视角,认为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后
30、果都是全球性的,只 有采取国际集体行动,才能在所需规模上做出有实效的、有效率有采取国际集体行动,才能在所需规模上做出有实效的、有效率 的和公平的回应;回应要求在多个领域中进行更有深度的国际合的和公平的回应;回应要求在多个领域中进行更有深度的国际合 作,最明显的是建立碳的价格信号和市场,刺激科技研究、发展作,最明显的是建立碳的价格信号和市场,刺激科技研究、发展 和应用,推广适应,发展中国家尤其应该这样做。和应用,推广适应,发展中国家尤其应该这样做。 斯特恩报告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了气候变化的经济成本,开展斯特恩报告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了气候变化的经济成本,开展 行动、减少造成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排
31、放的成本和收益。行动、减少造成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成本和收益。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当前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水平或存量相当于大约当前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水平或存量相当于大约430ppm二氧化碳,这个数字在二氧化碳,这个数字在 工业革命之前仅为工业革命之前仅为280ppm。这个浓度已经使全球变暖了摄氏半度多,而且由。这个浓度已经使全球变暖了摄氏半度多,而且由 于气候系统的惯性还将在未来数十年中继续上升半度。于气候系统的惯性还将在未来数十年中继续上升半度。 即使每年的排放没有超过今天的速度,到即使每年的排放没有超过今天的速度,到2050年,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存量年,温室气体在大气中
32、的存量 也会比工业革命之前增加一倍,达到也会比工业革命之前增加一倍,达到550ppm二氧化碳当量;而且将继续上升二氧化碳当量;而且将继续上升 。但是,排放还在加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向高碳基础设施投资,随。但是,排放还在加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向高碳基础设施投资,随 着世界增加对能源和交通的需求,可能到着世界增加对能源和交通的需求,可能到2035年就会达到年就会达到550ppm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当 量。照这个水平并根据所使用的气候模式看,全球平均温度上升超过量。照这个水平并根据所使用的气候模式看,全球平均温度上升超过2摄氏度摄氏度 的几率至少是的几率至少是75,也许还会高达,也许还会高
33、达99。 斯特恩报告中对经济活动、人类生活和环境的物理影响斯特恩报告中对经济活动、人类生活和环境的物理影响 融化的冰川开始时会增加洪水的风险,之后会严重的降低水的供给,最终会融化的冰川开始时会增加洪水的风险,之后会严重的降低水的供给,最终会 威胁到六分之一的世界人口。这些人主要居住在印度次大陆、中国的一些地威胁到六分之一的世界人口。这些人主要居住在印度次大陆、中国的一些地 区和南美的安第斯山脉区和南美的安第斯山脉。 粮食生产逐渐下降,特别是非洲,这可能导致数以亿计的人失去生产或购买粮食生产逐渐下降,特别是非洲,这可能导致数以亿计的人失去生产或购买 足够食物的能力。足够食物的能力。 当全球变暖当
34、全球变暖3 或或4 度时,每年遭受洪水袭击的人口将由于海平面上升而增加上度时,每年遭受洪水袭击的人口将由于海平面上升而增加上 千万甚至是上亿人。东南亚(孟加拉和越南)、加勒比和太平洋的小岛、以千万甚至是上亿人。东南亚(孟加拉和越南)、加勒比和太平洋的小岛、以 及大的沿海城市,例如东京、纽约、开罗和伦敦将面临严重风险,沿海防洪及大的沿海城市,例如东京、纽约、开罗和伦敦将面临严重风险,沿海防洪 的压力将越来越大。根据一项估计,本世纪中期可能有的压力将越来越大。根据一项估计,本世纪中期可能有2 亿人会因为海平面上亿人会因为海平面上 升、洪水越来越严重、干旱更加严酷而永远离开家园。升、洪水越来越严重、
35、干旱更加严酷而永远离开家园。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大概有大概有1540的物种可能会在变暖的物种可能会在变暖2 度后面临灭绝的命运。还度后面临灭绝的命运。还 有海洋酸化。酸化是二氧化碳水平上升之后的直接结果,这将对有海洋酸化。酸化是二氧化碳水平上升之后的直接结果,这将对 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还有可能对鱼类的存量产生不利的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还有可能对鱼类的存量产生不利的 后果。后果。 气候变化的影响分布并不平均,最穷的国家和人民最早受到损害气候变化的影响分布并不平均,最穷的国家和人民最早受到损害 ,而且损害程度也最深。,而且损害程度也最深。 气候变化是对发展中国家的重大威胁,是持续减
36、贫各方面工作气候变化是对发展中国家的重大威胁,是持续减贫各方面工作 的主要障碍。第一,发展中地区处于地理劣势:平均来讲,它们的主要障碍。第一,发展中地区处于地理劣势:平均来讲,它们 的温度已经比发达地区高,而且降雨量起伏很大。进一步变暖会的温度已经比发达地区高,而且降雨量起伏很大。进一步变暖会 给穷国带来更高的成本和更少的收益。第二,发展中国家,特别给穷国带来更高的成本和更少的收益。第二,发展中国家,特别 是最穷的国家,都高度依赖农业;而农业是所有经济领域中最容是最穷的国家,都高度依赖农业;而农业是所有经济领域中最容 易受到气候影响的部分。这些最穷的国家健康供给不足,公共服易受到气候影响的部分
37、。这些最穷的国家健康供给不足,公共服 务品质低。第三,由于收入低、易受影响,它们在适应气候变化务品质低。第三,由于收入低、易受影响,它们在适应气候变化 时尤其有困难。时尤其有困难。 气候变化很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发展中国家已经很低的收入并使疾气候变化很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发展中国家已经很低的收入并使疾 病和死亡率增加。农田收入下降会增加贫困,减少家庭为改善未病和死亡率增加。农田收入下降会增加贫困,减少家庭为改善未 来所做投资的能力,迫使他们用尽微薄的储蓄去糊口。来所做投资的能力,迫使他们用尽微薄的储蓄去糊口。 很多发展中国家应对当前的气候已经很困难。虽然现在温度上升很多发展中国家应对当前的气候已经很困
38、难。虽然现在温度上升 了不到了不到1 度,这种气候冲击就已经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度,这种气候冲击就已经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遭受挫折。如果气候变化没有缓解,也就是说上升遭受挫折。如果气候变化没有缓解,也就是说上升34 度甚至度甚至 更多的话,就会极大地增加这些事件的风险和成本。更多的话,就会极大地增加这些事件的风险和成本。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这种规模的影响将会蔓延出国家的边界,加剧损害。海平面上升以及其它由这种规模的影响将会蔓延出国家的边界,加剧损害。海平面上升以及其它由 气候驱动的变化将迫使数百万人搬迁:只要海平面上升气候驱动的变化将迫使数百万人搬迁:只要海平面上升1 米,孟加
39、拉就将有五米,孟加拉就将有五 分之一多的土地被淹没,而这种情况在本世纪末就可能发生。与气候有关的分之一多的土地被淹没,而这种情况在本世纪末就可能发生。与气候有关的 冲击在过去就已经触发过暴力冲突,在西非和尼罗河盆地及中亚都有冲突的冲击在过去就已经触发过暴力冲突,在西非和尼罗河盆地及中亚都有冲突的 严重风险。严重风险。 如果全球温度上升如果全球温度上升2 度,在南欧国家里,水的获得和粮食产量预期将下降度,在南欧国家里,水的获得和粮食产量预期将下降20 。本来就缺水的地区会面临严峻困难,成本不断增加。本来就缺水的地区会面临严峻困难,成本不断增加。 极端天气(风暴、飓风、台风、洪水、干旱和热浪)的损
40、害成本不断增加,极端天气(风暴、飓风、台风、洪水、干旱和热浪)的损害成本不断增加, 将抵消早期因气候变化带来的收益,这种损害还将随着温度的升高迅速增加将抵消早期因气候变化带来的收益,这种损害还将随着温度的升高迅速增加 。根据简单的外推法计算,到本世纪中期,仅是极端天气的成本就可能达到。根据简单的外推法计算,到本世纪中期,仅是极端天气的成本就可能达到 世界每年世界每年GDP GDP 的的0.50.51 1。如果世界继续变暖,这个数字还会持续上升。如果世界继续变暖,这个数字还会持续上升。 (2)气候变化损失的表现)气候变化损失的表现 直接财产损失(防御性支出、耕地减少等);直接财产损失(防御性支出
41、、耕地减少等); 生态系统损失(湿地减少、物种灭绝等);生态系统损失(湿地减少、物种灭绝等); 基础产业部门损失(农业、林业、渔业等);基础产业部门损失(农业、林业、渔业等); 其它产业部门损失(能源、水、建筑、交通、旅游等):其它产业部门损失(能源、水、建筑、交通、旅游等): 人类福利损失(人类舒适性、疾病增加、空气污染、迁移等);人类福利损失(人类舒适性、疾病增加、空气污染、迁移等); 灾害的风险(洪水、干旱、飓风等);灾害的风险(洪水、干旱、飓风等);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3)气候变化成本的经济评估方法)气候变化成本的经济评估方法 斯特恩报告综合评估模型(斯特恩报告综合评估模型(PAG
42、E),以提供估计金额),以提供估计金额 总计的方法来分析气候变化的风险和成本。计算人类的总计的方法来分析气候变化的风险和成本。计算人类的 期望效用,预测表明如果任由气候变化而不采取任何行期望效用,预测表明如果任由气候变化而不采取任何行 动将可能造成人均福利较目前水平降低动将可能造成人均福利较目前水平降低20%。 诺德豪斯(诺德豪斯(Nordhaus)局部均衡方法)局部均衡方法 估算农业和海平面上升的成本大约为估算农业和海平面上升的成本大约为GNP 的的0.25% ,考,考 虑到非市场相关的影响损失可能达到虑到非市场相关的影响损失可能达到1 %左右。左右。 Nordhaus曾就气候变化的损失进行
43、了一次著名的专家调曾就气候变化的损失进行了一次著名的专家调 查对于查对于2090 年温度上升年温度上升3C 的情况,专家预测损失的的情况,专家预测损失的 范围在范围在GNP 的的 0.7 8.2%(90% 的置信区间),中值为的置信区间),中值为 1.9%, 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吻合。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吻合。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Rosenberg 和和Crosson一般均衡法一般均衡法 对美国密苏里等四个州(简称对美国密苏里等四个州(简称MINK) 的地区综合损失的地区综合损失 评估项目,通过投入评估项目,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反映农业对经济的反馈产出模型反映农业对经济的反馈 作用,同时考虑了适应
44、性的问题。其研究结论是,气候作用,同时考虑了适应性的问题。其研究结论是,气候 变化对农业和水资源的影响较强,在变化对农业和水资源的影响较强,在2030 年上升约年上升约 1C 的情况,其对地区收入的影响不超过的情况,其对地区收入的影响不超过GNP 的的1% 。 Scheraga等一般均衡法从农业生产、能源需求和海平面等一般均衡法从农业生产、能源需求和海平面 上升三个主要方面就气候变化对美国的宏观经济影响进上升三个主要方面就气候变化对美国的宏观经济影响进 行了综合评估。他们采用了比较悲观的气候变化构想,行了综合评估。他们采用了比较悲观的气候变化构想, 假设到假设到2060 年年CO2 浓度倍增将
45、引起地球温度上升浓度倍增将引起地球温度上升5.1C 。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结果表明2060 年年GNP将比不考虑气候变化的情将比不考虑气候变化的情 况低况低0.8%。 (4)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 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应作为气候变化损失的成本,尤其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应作为气候变化损失的成本,尤其 是发展中国家最后的适应性措施就是发展经济,提高应是发展中国家最后的适应性措施就是发展经济,提高应 对能力。对能力。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2.应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本评估应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本评估 (1)评估方法)评估方法 自下而上自下而上bottom-up 自下而上类模型以工程为基础
46、,以技术为导向,侧重单个能源供应技术的性自下而上类模型以工程为基础,以技术为导向,侧重单个能源供应技术的性 能和可得性。能和可得性。 现有技术可以用一条技术成本曲线来表示,根据减排成本排列成一个清单,现有技术可以用一条技术成本曲线来表示,根据减排成本排列成一个清单, 并与能源需求相比较。由于假设总能找到最有效的技术,以低于现有状况的并与能源需求相比较。由于假设总能找到最有效的技术,以低于现有状况的 成本并提供所需能源服务,因此,应用这类模型计算的减排成本一般很低,成本并提供所需能源服务,因此,应用这类模型计算的减排成本一般很低, 甚至是负成本,即获得净效益,对减排经济影响的估计相对乐观甚至是负
47、成本,即获得净效益,对减排经济影响的估计相对乐观 自上而下自上而下top-down 分为宏观经济模型和资源配置模型(又称均衡模型)分为宏观经济模型和资源配置模型(又称均衡模型) 宏观经济模型重点研究减排措施对宏观经济指标,如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宏观经济模型重点研究减排措施对宏观经济指标,如通货膨胀率、失业率、 银行利率等的短期和过渡性影响,并通过历史趋势分析进行经验性的检验。银行利率等的短期和过渡性影响,并通过历史趋势分析进行经验性的检验。 资源配置模型是长期均衡模型,相对价格变化是影响市场长期表现的主要因资源配置模型是长期均衡模型,相对价格变化是影响市场长期表现的主要因 素。这类模型可以是综
48、合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素。这类模型可以是综合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也可以是针对能源部门的部分均衡模型。)也可以是针对能源部门的部分均衡模型。CGE 模型强调不模型强调不 同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考虑多个市场,其输入条件是商品价格的同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考虑多个市场,其输入条件是商品价格的 相对变化,如引入碳税,当各个市场的一系列价格达到对所有商品提供相同相对变化,如引入碳税,当各个市场的一系列价格达到对所有商品提供相同 需求时,就达到了一般均衡状态。需求时,就达到了一般均衡状态。 自上而下模型的结论:自上
49、而下模型的结论: 开始减排成本很低,随着减排量的增加,后续减排成本逐渐上升。开始减排成本很低,随着减排量的增加,后续减排成本逐渐上升。2025 2050 年年,在基准排放水平上减排在基准排放水平上减排50%,将使,将使GNP 减少减少1% 3%。 如果考虑到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还带来其它环境效益,如减少了局部空气污染如果考虑到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还带来其它环境效益,如减少了局部空气污染 和越界污染物转移和越界污染物转移 造成的酸雨问题等,减排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造成的酸雨问题等,减排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减排的溢出效应(减排的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s)也称次生
50、效益()也称次生效益( secondary benefits)、附加效益()、附加效益(ancillary benefits) 或联合效应(或联合效应(co-benefits) Pearce (1992)和)和Barker(1993)对英国的研究,)对英国的研究, Alfsen(1992) 对挪威的研究,对挪威的研究,Amano(1994) 对亚对亚 洲的研究,都认为次生效益是洲的研究,都认为次生效益是 相当可观的,至少可以抵销相当可观的,至少可以抵销1/3 的减排成本,使许多减的减排成本,使许多减 排措施变成无悔排措施变成无悔no regret 选择。甚至自下而上模型往往选择。甚至自下而上模
51、型往往 预测,如果考虑到次生效益可能以接近零的附加成本达预测,如果考虑到次生效益可能以接近零的附加成本达 到减少到减少20%50%能源需求的目标。发达国家应用这一能源需求的目标。发达国家应用这一 概念,极力说服发展中国家尽早参与全球减排行动概念,极力说服发展中国家尽早参与全球减排行动 (2)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本)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本 IPCC报告:温室气体减排的全球经济成本的估计值,平报告:温室气体减排的全球经济成本的估计值,平 均每年均每年GDP损失从正损失从正1%负负0.3% 美国气候变化科学小组:美国气候变化科学小组:GDP的的1.5%5% 德国经济研究所:到德国经济研究所:到2100年,每
52、年的经济损失是年,每年的经济损失是20万万 亿,约为全球经济产出的亿,约为全球经济产出的6%8%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3.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经济潜力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经济潜力 (1)三类技术)三类技术 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提高能源效率,减少 排放排放 开发低碳或无碳能源,开发低碳或无碳能源, 满足能源需求而不增满足能源需求而不增 加碳排放加碳排放 利用土地和林业的碳汇利用土地和林业的碳汇 功能,吸收二氧化碳,功能,吸收二氧化碳, 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2)经济减排潜力)经济减排潜力 在技术减排潜力的基础上扣除某些技术上可行而经济上缺乏竞争力的技术选在技术
53、减排潜力的基础上扣除某些技术上可行而经济上缺乏竞争力的技术选 择,而经济减排潜力包含了技术的附加成本和效益并克服了新技术扩散的社择,而经济减排潜力包含了技术的附加成本和效益并克服了新技术扩散的社 会经济障碍其评价标准是社会折现率。会经济障碍其评价标准是社会折现率。 (3)市场潜力)市场潜力 在经济减排潜力的基础上,扣除某些由于市场和机制不完善造成在现有市场在经济减排潜力的基础上,扣除某些由于市场和机制不完善造成在现有市场 条件下不经济的政策和技术选择。市场减排潜力的评价标准是私人折现率。条件下不经济的政策和技术选择。市场减排潜力的评价标准是私人折现率。 4.气候变化的综合评价气候变化的综合评价
54、 (1)综合决策的框架)综合决策的框架 成本成本收益分析(收益分析(CBA)方法)方法 由损失成本模型、适应成本模型和减排成本模型连接和集成构成。由损失成本模型、适应成本模型和减排成本模型连接和集成构成。 代表是代表是Nordhaus,DICE及及RICE模型模型 成本有效性分析(成本有效性分析(CEA)方法,也称碳预算)方法,也称碳预算 在综合考虑经济、政治、科学和伦理因素基础上人为确定适当的减排标准。在综合考虑经济、政治、科学和伦理因素基础上人为确定适当的减排标准。 代表:代表:Manne, Edmonds 可容忍窗口法可容忍窗口法/安全着陆法(安全着陆法(TW/SL) 前者是成本收益方法
55、的延伸,是以适当形式反映社会可接受的气候变化水平前者是成本收益方法的延伸,是以适当形式反映社会可接受的气候变化水平 、减排意愿以及可容忍的效用;后者是在一系列约束条件(温度变化、湿度、减排意愿以及可容忍的效用;后者是在一系列约束条件(温度变化、湿度 变率、海平面变化、最大减排率等)计算允许排放的范围。变率、海平面变化、最大减排率等)计算允许排放的范围。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DICE与与RICE模型模型 DICE (Dynamic Integrated model of Climate and the Economy) 单一地区模型,是将不同国家合并成一个全球尺度单一地区模型,是将不同国家合并成
56、一个全球尺度 的模型,从而具有相同水平的产出、资本、技术以的模型,从而具有相同水平的产出、资本、技术以 及排放量。其优势是可以比较可信地获知宏观变量及排放量。其优势是可以比较可信地获知宏观变量 (如温度、碳排放量及其它一些经济变量)的基本(如温度、碳排放量及其它一些经济变量)的基本 趋势,以及经济和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趋势,以及经济和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RICE(Regional Integrated model for Climate and the Economy) 通过设定不同的减排控制率以及碳税对全球合作与通过设定不同的减排控制率以及碳税对全球合作与 非合作的情景进行模拟发现,合作情景下能够非常非合作的情景进行模拟发现,合作情景下能够非常 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且不同的控制水平之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且不同的控制水平之 间具有很大的差异,但合作总会给高收入国家带来间具有很大的差异,但合作总会给高收入国家带来 一定的损失。这一成果成为了一些西方国家配额方一定的损失。这一成果成为了一些西方国家配额方 案的基础。案的基础。 气象经济学专题研究 DICEDICE模型模型 是评估降低温室气体最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