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5年,一场由气候变化主导的“极端天气交响曲”正在全球拉开帷幕。从北半球的持续高温干旱到南方的暴雨洪涝,农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科学预测显示,这一年或将成为气候灾害的“高发年”,农民需直面“热到窒息”的夏天与突变的干旱危机。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数据,2024/2025年冬季我国已呈现“暖干”特征,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4℃,降水量减少41.8%,为历史同期第三少。
华南、江苏等地甚至创下1961年以来最少降水纪录。这一趋势将延续至夏季,华北、东北等地春季气温预计偏高1~2℃,而降水分布不均可能导致“北旱南涝”的极端格局。
一旦发生极端干旱,对农业的打击是巨大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研究指出,干旱对全球农作物产量损失的贡献率高达62%,远超洪涝和低温。
像小麦、水稻这些主要粮食作物,在孕穗、灌浆等关键时期对水分需求大,干旱会直接影响它们的产量和质量。
蔬菜瓜果也不例外,缺水会让果实变小、口感变差,卖不上好价钱。
面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农民朋友要早做准备。水利设施的维护和建设得抓紧,检查灌溉渠道是否畅通,有条件的话打些新井,确保在干旱时能有水可用。
选择抗旱品种的种子也是个好办法,这些品种能更好地适应缺水环境,提高产量的稳定性。
还可以采用一些节水灌溉技术,比如滴灌、喷灌,比起大水漫灌,能节省不少水资源,还能让农作物更均匀地吸收水分。
虽说2025年可能面临高温和干旱的挑战,但大家也别过于恐慌。只要我们提前了解、积极应对,就一定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准备,相信我们都能平稳度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