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发布“干热风”预警,粮产区旱情还会持续吗

今年以来,我国南北多个粮食产区遭遇冬春连旱,部分地区达特旱,多地发布“干热风”预警。目前各地旱情如何?有何特点?面对旱情,水文情报预报部门做了哪些工作?未来,我国旱情又将如何发展,主要粮食产区旱情能否得到缓解?一起来看。

全国127个县土壤中度以上缺墒

目前,陕西、河南、湖北、甘肃、宁夏、四川、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文干旱,共有127个县土壤中度以上缺墒,主要分布在陕西延安、河南平顶山、湖北十堰、甘肃庆阳、宁夏吴忠、四川南充、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

5月29日我国土壤墒情实测分布图

此轮旱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特点一:降水量明显偏少。今年以来,全国面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成,其中陕西、甘肃均偏少近4成,分别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四少、第六少。

特点二:江河来水量偏少。今年以来,降水量偏少导致旱区部分的主要江河来水量明显偏少,全国主要江河来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成;其中,陕西北洛河偏少6成,河南沙颍河上游偏少5成,湖北汉江上中游偏少4成,甘肃泾河上游偏少5成,四川雅砻江偏少近6成。

特点三:旱区阶段性发展显著。3月初,旱区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4月初,扩展至贵州、安徽、河北、甘肃等地;5月初,旱区发展迅猛,涉及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广西等7省(自治区)。截至目前,受降雨影响,山西、河北、云南、广西等地旱情解除,但西北东部、华北西南部、西南东北部等部分地区土壤缺墒明显。

精准应对,科学研判旱情趋势

面对严峻的旱情,水利部门积极行动,密切监视旱情发展态势,通过科学调度水源、强化用水调配等措施,全力保障灌区以及沿线城乡居民的用水需求。同时,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工作,加快补齐灌排设施存在的短板。坚持“四个精准”原则,指导各地针对冬小麦等重要农作物所处的生育期、需水量以及灌区可供水量进行细致摸排。充分利用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成果,对灌溉工作进行精准指导,实现科学灌溉。

加强雨水情监测预报。充分利用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和数字孪生体系建设成果,对旱区的雨情、水情、土壤墒情进行动态监测,并结合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分析用水需求,逐周滚动开展短、中长期气象水文耦合分析,精准预判旱情发展趋势,为抗旱决策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部分地区累计降水(5月29日至31日)以及土壤墒情实测分布图(5月29日)

精准施策。坚持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四个精准”原则,对大型骨干水利工程的来水蓄水情况进行精准预测,保障供水安全。同时,细致掌握灌区作物种植结构、需水时段、需水量以及灌水方式,借助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成果,强化旱情分析,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

落实抗旱“四预”措施。积极推进专用数据库建设,完成以流域为单元的主要江河年径流量产品制作。建立起了一套干旱评估预警指标体系,并研发相应的干旱综合评估和预测模型。积极探索AI技术在旱情分析中的应用,有效提升旱情综合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力开展抗旱“四预”工作。

5月28日至6月6日全国降雨量图

根据预报,未来10天(5月28日至6月6日),四川北部南部等地局部,将有最大超过50毫米的累积面雨量。基于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融合降雨预报和径流、墒情、蓄水等多源旱情感知信息,陕西、河南、湖北、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自治区)水文干旱将持续,而四川地区旱情将有所缓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水利信息化和水文监测预报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多地发布“干热风”预警,粮产区旱情还会持续吗? | 汛问水雨情》

THE END
0.《世界干旱地图集》澎湃新闻要闻 深度 直播 视频 时事 国际 财经 视听 科技 暖闻 澎湃号 智库 思想 更多 下载客户端 登录 无障碍#《世界干旱地图集》 关注 卡片 列表 暂无数据封面|十五运璀璨开幕 商务部:半导体供应链混乱责任在荷方 1.2亿株苗木进高原,绿化成效显著查看更多 “京东汽车”公布定价:整车购买价为8.99万元 袁隆平夫人邓则访问jvzquC41yy}/vqjrcrks0ls1vcm08>:4877
1.中国连续干旱日数极值分布在线地图中国连续干旱日数极值分布在线地图 发布日期:2019-07-12 08:00:28 UTC 分类: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图集 标签:极值干旱 全屏 地图来源 中国连续干旱日数极值分布在线地图来源于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图集》,本书主要由 高荣,邹旭凯,王遵娅,张强等编著,并由 气象出版社出版。jvzquC41yy}/q|lgq0io1vfr1ol3dj
2.中国元朝干旱、冷冻灾害在线地图Leaflet|Map ©OSGeo China 地图来源 中国元朝干旱、冷冻灾害在线地图来源于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与社会图集》,是2004年2月1日由广东科技 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灾害综合 研究组,本地图的比例尺为1:24000000。 干旱、冷冻灾害分布 jvzquC41yy}/q|lgq0io1vfr1o<2fo
3.干旱指数示意图《应用气象学报》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大气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6年。jvzquC41skqbp7hcouinc7hp1et0u~urngsfp}45dc6:cn
4.19611961-2015年中国最长连续干旱日数在线地图来源于《中国灾害性天气气候图集(1961-2015年)》,本图集是由国家气候中心编制,并由气象出版社出版。 本图集是基于全国气象观测资料统计整编而成,包括影响中国的台风、雨涝、雪灾、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冷害、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冰冻、雾、霾、酸雨共16种灾害jvzquC41yy}/q|lgq0io1vfr1o95dj4
5.慧天卓特:6月18日FYDI旱情监测分析全国干旱情况分布图重点干旱区域FYDI监测图 黄淮海流域和新疆内蒙甘肃干旱区域分布地图如下所示: 图1 重点旱情区域FYDI分布图 (上:黄淮海流域;下:新疆内蒙甘肃地区) 重点省市干旱面积占比统计 重点省市中等级别以上干旱面积占比统计。 图2 重点省市中等级别以上干旱面积占比统计 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57::A65;1gsvrhng1jfvjnnu174;A;96:9
6.中国元朝干旱、冷冻灾害在线地图|地图云集|在线地图|历史地图地图来源中国元朝干旱、冷冻灾害在线地图来源于《中国重大自然灾害与社会图集》,是2004年2月1日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灾害综合研究组,本地图的比例尺为1:24000000。干旱、冷冻灾害分布干旱区 1.轻旱区 2,中国元朝干旱、冷jvzquC41yy}/q|lgq0io1ytuv1s73mk
7.干旱地图:那些面临严重旱灾的国家干旱地图:那些面临严重旱灾的国家 被归为“非常罕见的”严重干旱都是与长期缺水紧密相关,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大面积的农作物减产以及其它植被的损失。 被归为“非常罕见的”严重干旱都是与长期缺水紧密相关,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大面积的农作物减产以及其它植被的损失。在这张地图上,根据植被面临的生存压力,受灾最严重的jvzquC41yy}/vjndq0io1y45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