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大。由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自然赋存特点,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现状将长期存在。一方面我国煤炭资源高强度开采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大面积地表沉陷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空间,导致耕地丧失、生态系统紊乱、农矿矛盾加剧,引发一系列深刻的生态、经济、社会问题,严重威胁矿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体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资源开采导致矿区原有的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均发生颠覆性的破坏,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沉陷区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是一个不可割裂的复合体,孤立地就生态、经济、社会单一问题研究得出的策略,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因此,选择复合体多维关系的视角,开展对采煤沉陷区“生态-经济-社会”多维关系演化规律及调控机制研究,以破解我国面临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世界性难题。
本书基于采煤沉陷区治理问题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构建了“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研究框架,揭示出采煤沉陷区“生态-经济-社会”多维关系演化规律,厘清了“生态-经济-社会”多维关系调控机理,提出了采煤沉陷区生态风险防控策略、经济发展转型路径和社会治理模式,建构了沉陷区多维关系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东部高潜水位和西部干旱/半干旱两类沉陷区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 为实践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特别是为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 研究技术路线图
本书以采煤沉陷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遵循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基于“理论—现实—解读—政策”的逻辑框架,按照“多维关系解析—三维视角探索—综合视角调控”这一线索展开研究。首先,从复合系统的视角解析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部的多维关系,揭示多维关系的演化规律。然后,从生态、经济、社会三维视角,在生态学中的生态修复理论、经济学中的产业理论、社会学中的社会结构理论、风险社会理论等指导下,分析解决采煤沉陷区生态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对策。最后,运用协调发展理论、多目标管理理论、生态公共品理论、管制理论、产权理论、财政投资理论、绩效评价理论等,从综合视角设计出采煤沉陷区“生态-经济-社会”多维关系的调控机制。
全书分为七章: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三章采煤沉陷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多维关系与演化规律
第四章采煤沉陷区生态风险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
第五章生态与社会约束下的采煤沉陷区经济发展转型
第六章生态与经济约束下的采煤沉陷区社会风险及治理
第七章采煤沉陷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研究
本书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14ZDB145)资助
以安徽大学程桦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研究团队,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资助下,针对我国采煤沉陷区存在的一系列“生态-经济-社会”问题开展研究。从复合系统的视角解析各子系统间、子系统内部的多维关系,揭示了多维关系的演化规律;从生态、经济、社会三维视角,分析了解决采煤沉陷区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对策;从综合视角设计出采煤沉陷区“生态-经济-社会”多维关系的调控机制。研究成果填补了采煤沉陷区“生态-经济-社会”各子系统间多维关系研究的空白,形成了文、理、工跨学科协同研究的范式;突破了对采煤沉陷区生态风险与经济转型的现有认知模式,开拓了全新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体研究视角;首次探明生态与经济约束下的采煤沉陷区社会治理风险及机制,丰富发展了社会生态学和经济社会学的内涵与方法;建构了基于多维关系的采煤沉陷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拓展了公共政策学和经济法学的意涵和学术边界。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作者简介:
程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安徽大学原校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矿山工程建设领域知名专家。创新发展了深厚冲积层和含水软弱岩层特殊法凿井井壁结构设计理论,建立了深立井设计与施工技术体系,研发了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等关键技术,打破了两淮矿区和鄂尔多斯地区深部煤炭资源的建井技术瓶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授权发明专利37件(其中获安徽省专利金奖、优秀奖各1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采煤沉陷区“ 生态-经济-社会” 多维关系演化与调控》
程 桦 等 著
责任编辑:蒋 芳
本书针对我国采煤沉陷区普遍面临的“生态-经济-社会”问题,围绕其多维关系演化规律及调控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介绍了我国采煤沉陷区基本情况及主要特征,研究了采煤沉陷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多维关系及演化规律,分析了我国东、西部采煤沉陷区“生态-经济-社会”多维系统的差异。研究了采煤沉陷区生态风险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分别提出了生态与社会环境约束下采煤沉陷区经济发展转型的模式选择及实现路径,以及生态与经济发展约束下采煤沉陷区社会运行风险及其治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采煤沉陷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调控目标与机制。
本书内容涉及文、理、工跨学科交叉,可作为矿业学科、生态学科、经济学科、社会学科的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以及能源规划管理、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经济调控与政策研究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本文编辑:洪弘)
地球为你而转!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