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亿人的“全球干旱”,被更准确预测了降水气候变化平均气温

“前所未有的干旱紧急状况要求采取紧急行动。”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在《2023 年全球干旱概况》报告中指出,因人为活动导致的干旱已引发前所未有的紧急状况。

来自《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全球有高达 18.4 亿人遭受干旱,其中 4.7% 遭受严重或极端干旱,25% 的人口面临土地退化的风险。干旱问题带来的水资源短缺、粮食危机、公共卫生危机正显著影响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已严重威胁全球生态系统安全。

另外一项发表在 Science 上的研究显示,在过去几十年中,全球范围的干旱正由缓旱向骤旱转变,骤旱或将成全球干旱的“新常态”。

在这一严峻背景下,干旱预警的重要性毋容置疑。如今,通过气候和土壤湿度等数据实现可靠预测的人工智能(AI)模型,正在干旱预警领域“大展拳脚”。

日前,来自沙迦大学的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基于决策树(DT)、广义线性模型(GLM)、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深度学习(DL)和随机森林(RF)6 种 AI 模型,旨在开发一种新的基于 AI 的气象干旱指数。经对比评估显示,这一新指数在整体上优于传统的干旱指数。

例如,降雨异常干旱指数是最佳的常规干旱指数,与上层土壤水分的相关性最高,为 0.718,而基于 GLM 的指数与土壤上层水分的相关系数为 0.78,在干旱预警上具有更好的表现。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AI 是一种潜力巨大且可靠的预测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评估和缓解干旱。

相关研究论文以“Drought prediction using artifcial intelligence models based on climate data and soil moisture”为题,已发表在 Nature 子刊 Scientifc Reports 上。

AI 如何改变干旱监测?

干旱指数,旨在更好地评估与分析干旱的各个特征,准确描绘干旱的具体情况。常见的传统干旱指数主要有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 Palmer 干旱严重程度指数(PDSI)等,但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了投入大、计算成本高、跨地区结果不可靠等缺点。

具体而言,他们选取位于澳大利亚沙漠中心的爱丽丝泉作为研究区域,收集了该地点 1985 年至 2020 年 36 年间的月度气候数据,包括降水量、最高温度、潜在蒸发蒸腾量(PET)等作为输入量。

此外,他们还获取了 2005 年至 2020 年间该地区 7 个气象站的 5 个干旱指标:DI1:深层土壤湿度;DI2:下层土壤湿度;DI3:根区土壤湿度;DI4:上层土壤湿度;DI5:径流。

研究团队采用的评估标准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²)。在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将传统指数的结果与干旱指标进行比较的部分,得到的相关系数表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RAI 与 DI4、DI3 和 DI2 相关性最强,系数为 0.718;PDSI 与 DI1 相关最大,为 0.596,与 DI5 的相关性最低,为 0.543。而 SPI 的各相关性均低于 SPEI。由此看出,RAI 是所有常规干旱指数中与干旱指标相关性最强的指标,最适合研究区域的常规干旱指数。

在讨论基于 AI 的干旱模型对干旱的预测部分,他们对建立的 AI 模型进行测试,并与常规干旱指数进行关联。他们按升序绘制了相关性表格,研究了每个常规干旱指数与基于 AI 的干旱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红色表示较低值,绿色表示较高值。结果表明,基于 DT 的指数与 RAI 的相关性最高,而 GLM 与 PDSI 的相关性最低,代表所检验的基于 AI 的干旱指数能在 1 个月的时间尺度上充分预测干旱水平,特别在研究地区。

为验证模型性能,研究计算了各 AI 模型与干旱指标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结果显示,所有基于 AI 的干旱指数在干旱指标方面表现相似,其中 DI4 指标与各 AI 指数相关性最高,DI1 与 DI5 相关性最低。

以上结果显示,所有机器学习算法都表现出较高的测试准确性,其中 SVM 的均方根误差最低,为 0.031,其次是 RF 和 DL,分别为 0.034 和 0.036。此外,AI 模型更好地捕捉了气候数据与干旱指标之间的关系,其中 DT 模型与 RAI 的相关性最高,达到了 0.972。而 GLM 在干旱指标相关性方面表现最佳,与 DI4 的相关性系数为 0.778。总体而言,AI 模型被证明是快速且准确模拟干旱的有效方法,为决策者提供了可靠的干旱管理和监测工具。

然而,这项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在 AI 模型训练方面,即使在最理想的条件下,AI 模型的表现也只能达到与用于训练的传统干旱指数相当的水平,无法超越用于训练它的传统指数。这表明,当前 AI 模型的表现仍受限于传统指数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法,使用多个最佳传统指数的平均归一化值作为训练数据,提高了模型的性能,但未来的研究仍有必要扩展这些 AI 干旱指数的应用范围,尤其是在全球不同气候特征和条件的地区进行验证,以进一步评估其适用性和鲁棒性。

此外,他们指出,将气候变化模式纳入干旱预测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结合气候变化的数据,研究者可以建立长期和短期的干旱预测系统,从而提高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干旱风险的应对能力。

最后,研究团队建议进一步探讨更多的软计算技术,从而提升干旱监测和预测的精度。这意味着,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探索和比较多种 AI 模型,进而为干旱管理提供更精准和全面的解决方案。

AI 提前数月预测干旱

无独有偶,在另一项研究中,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正在着手一项基于 AI 的干旱预测项目,他们与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合作,利用来自卫星的温度和湿度数据改进干旱监测与预报。

该项目对水资源管理、农业和野火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与其他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已经证明,NASA Aqua 航天器上的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提供的地表温度和湿度数据能够比传统的降水或土壤湿度指标提前数月检测到干旱爆发。

然而,随着 Aqua 和 AIRS 接近其使用寿命,干旱监测面临进一步发展的挑战。林肯实验室计划通过开发专用的神经网络算法来改进 AIRS 干旱指标,以提高其数据质量控制和不确定性量化,确保该应用能够持续运行,并利用更新的仪器数据和算法架构。

展望未来,AI 将继续在干旱预测中发挥愈加重要的关键作用,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挑战提供更精准的解决方案。

作者:阮文韵 编辑:学术君

如需转载或投稿,请直接在公众号内留言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基于降水和GRACE陆地水储量的干旱评估——以中国陆域为例因此,准确监测气象干旱对干旱预警至关重要[6]。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干旱指数,如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 SPEI)和自矫正帕默尔干旱指数(Self-calibrated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scPDSI)等,用于干旱的jvzq<84kttohc}j0yj{/gmz0ep5DP8620384;?4|puj/4=646;
1.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一种多尺度干旱评估指标标准化降水指数介绍 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是由Mckee et al(.1993)分析美国科罗拉多干旱时,发现降水服从偏态分布,基于此提出了标准化降水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通过计算给定时间内降雨量的累计概率,比较客观地表述了多时间尺度下的降水概率,反映降水因素对干旱的影响。Mckee et al.(1993)认为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47;;348ftvkimg8igvcomu865:274:@5
2.ERA5研究人员在此次研究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利用 ERA5 最新的再分析数据库,计算了两种常用的干旱指数 —— 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通过特定的计算流程,对降水jvzquC41yy}/gknqvtgeg7hqo1tfy|k14286/=4424;16::287<42=6:0jzn
3.基于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的贵州省农业干旱评价期刊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干旱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严重威胁了国家粮食安全、用水安全以及生态安全.基于中国气象局全球陆面再分析产品,提取了贵州省月尺度土壤含水量数据,计算了月尺度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评价了该指数对农业干旱识别的适用性、对历史典型干旱过程模拟的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itduuxf42833:523
4.基于标准化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在贵州的适用性分析基于标准化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在贵州的适用性分析[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5): 661. DOI: 10.7540/j.ynu.20120483 引用本文: 白慧, 吴战平, 龙俐, 周涛. 基于标准化前期降水指数的气象干旱指标在贵州的适用性分析[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5): 661. jvzq<84yyy4zpm}zd0ow7jfw0io1‚sfzzh{tt}d1et0c{ykenk0fxn132487=51l0ow7723465:<
5.非平稳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构建及中国未来干旱时空格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干旱的变化逐渐趋于非平稳化,水文气象序列的非平稳性已有广泛研究,但在干旱检测指标中却鲜有考虑。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JMZK7242682:60jvs
6.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基于蒸散发构建的日干旱指数能较好地表征中国通过与我国国家级和省级的干旱监测业务中所使用的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eteorological drought Composite Index, MCI)以及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对比,结果表明,DEDI较好地表征了2019年西南、华北、东北和西北东部地区四个不同强度干旱事件的时空演变过程,并在刻画旱情的起jvzq<84kcr4dc|3ep1mc1|fv1qzlƒ44247248y424724:;a856849;0jvsm
7.中国热科院在干旱监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近日,中国热科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智慧农业研究团队在干旱监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构建了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的多元标准化干旱指数(MSDI),系统揭示了华南农业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聚焦于提升热带农业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adaptation)与韧性(resilience),本研究依托海南省唐华俊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开展,旨jvzquC41pg}t0otqfogug7sgv1}br8npfg~/rquAoqjvnnnf?47'k}jokfC84B:73
8.半干旱草原内陆河流域复合干热气候特征及其植被响应结果表明:Frank-Copula函数对SPI与STI联合分布的拟合效果最优,SCDHI可以模拟干旱和高温间的依赖关系,具有标准化干旱指数所具备的多尺度时空可比、统计意义明确等特点;流域旱情的逐年变化较为平稳,而高温事件呈显著持续上升趋势,流域气候总体呈暖干化特征,复合干热事件在7、8月有轻微加重的趋势;发生干热事件(SPI jvzquC41epqj0sxmly~/q{l1MEST1mjvckr0fnyckn4buy}Ahkrfpjrg?\MDF;5472812;+fdeuegFHLHF
9.基于CMIP6的广西西江流域未来干旱变化特征与人口暴露度预估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等干旱指标在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Wu et al., 2020)。在干旱预测方面,最新阶段的CMIP6集成了来自全球多个气候模型的高分辨率数据,为揭示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尤其是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的演变规律提供了有力工具(Mondal et al., 2021; Xu et al., 2021; Das et jvzquC41yy}/tmin0eun0ls1EP5227654::0l7hpmk4sfmq042852>>7
10.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卫星干旱监测资料:全国卫星遥感干旱监测产品。 4.干旱事件数据 干旱事件资料:区域性干旱事件监测产品。 5.干旱指数数据 干旱指数资料:全国标准化降水指数监测(SPI)。 6.影响评估数据 影响评估资料:气候灾害影响评估报告。 干旱专题数据信息描述 数据内容 数据属性 jvzq<84fcvg/evf0ep5tk}j1uwhkglyFgvgjn8nf1362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