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连发干旱预警,广西安徽等地平均干旱天数为年以来同期最多!本轮旱情为何来得如此迅猛专家详细解读……

每经记者|张怀水    每经编辑|陈旭

5月14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气象干旱黄色预警。据实时气象监测,陕西、河南、甘肃等省份存在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陕西西南部、河南西部等地特旱。该预警信息同时预计,未来3天除江苏南部、广西大部有中到大雨以外,其余旱区少雨,气象干旱维持或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华南、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四川等地干旱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5月份以来,陕西、河南、江苏、湖北、广西等省区存在重旱。其中,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江苏南部等地一度达到特旱级别。

本轮旱情为何来得如此迅猛?干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会持续多久?持续干旱对农业生产和作物保收会造成多大的不利影响?又应该如何应对?

围绕上述一系列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多位国内气象和农业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了深度采访。

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台近期连续发布多个气象干旱黄色预警。旱情涉及陕西、甘肃、河南、广西、江苏等多个省份。

今年的旱情到底是否正常?与往年相比有什么区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情况看,确实全国多地相继出现了区域性气象干旱,有些已经缓解,如广西、云南;有些还在发展,如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河北等地。“从气候角度看,目前这些地区确实是干旱少雨的区域,多数地方还属于正常,但考虑到有些地区出现了重旱或特旱,就有些异常了。”

许小峰进一步向记者介绍,去年也发生了类似情况,春夏时节华北、江淮流域出现了大范围干旱,有些地方从时间和强度来看都出现了极值,今年会不会继续发展成去年的形势,还需要特别关注。根据气象业务部门的分析,未来一周旱情还不会缓解,且伴随高温天气的发展,形势可能会更加严峻。

全国气象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朱定真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讨论今年旱情是否异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通常需要对比30年的平均状况来进行论证。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在全球变暖过程中,极端气候常态化的趋势确已出现,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这当中就包含了干旱、洪涝、台风等气候现象。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公布的数据,尽管4月19日以来南方降水逐渐增多,华南气象干旱逐渐缓和,但4月下旬以来,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安徽和江苏中南部等地干旱又有所发展。

本轮干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会持续多久?

许小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国属于季风性气候区,降水在时空分布上并不均匀。一般情况下,每年4~5月雨带从华南登陆,7、8月份才到北方地区,造成北方春季降水少,易形成干旱。

“一方面,在降水不足情况下,随着春夏季来临,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陆地快速升温,蒸发量增大‌,也会导致干旱加剧。另一方面,我国华北、江淮一带又是农业种植区,农田需水量大,也是造成北方干旱灾害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小峰说,如果从近年来气候变化角度来考虑,确实存在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加的情况,旱涝的强度、变化都出现异常,这也需要特别引起重视。

朱定真认为,从今年来看,前期降雨少,冷空气活动也少,导致这些区域降雨量“入不敷出”。随着全球变暖,学术上出现了一个“骤旱”的概念,也就是干旱的速度比以前加快了。比如过去需要1~2个月,现在1~2个星期就可能出现旱情,旱情发生的周期缩短了。但目前,对于骤旱判断的依据,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只是说出现了这个趋势。

“干旱往往是由于单一气团作用引起的,只有两种气团交汇在一起才会形成降雨。”朱定真进一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气象学上有一句话叫“涝一线,旱一片”。不管是大陆高压也好,副热带高压也好,都是一个面,是比较庞大的系统。所以,干旱往往会横跨多个省份。

谈及本轮干旱会持续多久的话题,许小峰表示,干旱发生需要一定时间,在空间上一般影响的范围也会比较大,需要从气候背景、大气环流演变、地球系统不同圈层状况的演变等多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和研判。所以,要以国家气候中心、气象中心等专业部门的预测为准。

近日,北京降下冰雹的消息登上热搜。5月13日,在一阵强对流天气中,北京多地落下了冰雹。据公开消息,13日21时至21时30分,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北京房山东风站,为34.3毫米。丰台、朝阳、房山等地出现冰雹,冰雹最大直径3至5厘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旱情持续的同时,一些地区也已经进入防汛阶段。比如广西在经历秋、冬、春连旱后,可能将迎来暴雨集中期。据广西气象台消息,从5月14日开始,广西全区转为多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强降雨落区主要在桂北,特点是面弱点强,以中雨为主,局部有暴雨。

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担忧,干旱越厉害,是否会导致汛期的汛情越严重?

对此,许小峰表示,我国属于季风性气候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从季节上看,目前出现南涝北旱的情况是正常的,关键还是要看旱涝出现的极端性。近期南方降雨强度加大,范围也不小,出现了一些极端天气,北方的干旱也持续发展,旱涝并存也是比较正常的。干旱越厉害、汛期的汛情越严重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也确实发生过这样的案例,但这并不是确定性的依据。

朱定真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我国幅员辽阔,一个地方出现干旱,另一个地方出现了汛情,也就是旱涝共存,这是一个常态化的现象。干旱地区一般是受单一气团的控制,地面的热力条件更好,所以一旦出现降水,更容易形成强降雨。但即便是不旱的地区,如果同样有好的热力条件和对流条件,也能出现强降雨。所以,不能说旱情越严重,降雨量就越大。

一台自走式喷灌机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麦田间作业  新华社发(徐宏星摄)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夏粮已经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河南、山西、陕西、江苏等地近期出现不同程度干旱,各地各部门抓紧有利时机全力以赴抗旱保收,精准施策守护粮食安全。

持续干旱气候会对农业生产带来多大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持续的重旱天气肯定会给农作物带来不利影响。如果没有降水或者水量不够,会对农作物形成产量带来比较大的影响。“但我们也要看干旱发生的区域在哪里,是不是在粮食主产区,这一点很重要。”

李国祥进一步表示,河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陕西和甘肃并非粮食主产区。另外,当前时间段,田里面基本都是夏粮。去年,我国夏粮总产量接近1.5亿吨,占整个粮食总产量的20%左右。“所以,我认为本轮旱情不会对我国粮食产量造成太大影响。”

“但值得警惕的是,5月份是我国夏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因为6月就要开始收割了。”李国祥向记者表示,如果缺水,小麦生长量不足、植株不高,就可能影响收成。尤其是干旱发生的区域每年都是变化的,如果发生在灌溉条件不足的地方,或者是南方一些边远地区的山区,从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看,确实面临一些挑战。

许小峰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持续干旱甚至重旱,对农业肯定有影响,这需要农业、水利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调配水资源,加强灌溉,尽力降低干旱造成的影响。“我注意到水利部门提供的信息,今年全国水库蓄水总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多,这对于抗旱显然是有利的。从气象角度来说,要加强监测预报,提供及时的天气气候信息,同时还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在适当的条件下采取人工增雨作业,减缓旱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已预拨4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山西、广西、陕西三省(区)做好抗旱救灾工作,重点用于解决城乡居民用水困难,购买、租赁应急储水、净水、供水设备,组织人员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读者热线:4008890008

刘晓庆回应被举报涉嫌偷税漏税

事关城市更新,中办、国办重磅部署

广告热线  北京: 010-57613265, 上海: 021-61283008, 广州: 020-84201861, 深圳: 0755-83520159, 成都: 028-86512112

THE END
0.[24小时]我国多地高温干旱持续·中央气象台全国超14个省份存在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24小时]我国多地高温干旱持续·中央气象台 全国超14个省份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选集 更多 《24小时》 20251111 《24小时》 20251110 《24小时》 20251109 《24小时》 20251108 《24小时》 20251107 《24小时》 20251106 《24小时》 20251105 《24小时》 20251104 《24小时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3:8781g6do<4;3hefk9:gg?7f>i859724A6:ge5jpmjz0unuou
1.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网|干旱干旱是指在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由于天旱不雨或少雨,在一定地区一段时期内近地面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各方面对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干旱一词在气象学上有两种含义:一是气候干旱,另一个是气象干旱。气候干旱是指蒸发量比降水量大得多的一种气候。气候干旱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大气环流系统相联jvzquC41yy}/ullisz4dqv4icanz1z}mr1l{lƒ4du/hmqp4/23<538
2.干旱等级划分首页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 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 jvzq<84poi4xgjyjgt4dqv3ep1€u1}v|v1799<<790yivvq
3.气象干旱黄色预警:陕西河南等部分地区达特旱级别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5月15日18时继续发布气象干旱黄色预警:据实时气象干旱监测,陕西、河南、甘肃等省份存在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陕西西南部、河南西部等地特旱。预计,未来3天,江南东北部、广西大部有中到大雨,对缓和气象干旱有利,其余旱区少雨,气象干旱维持或发展。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75178671CXUK}UyY9Rtqw6KPE;PYzHKV4;17::0ujznn
4.[第一时间]抗干旱保供水南方多地旱情持续中央气象台连续34天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第一时间]抗干旱 保供水 南方多地旱情持续 中央气象台连续34天发布气象干旱预警选集 更多 《第一时间》 20251106 2/2 《[第一时间]天气预报 20251106 [第一时间]美国货机坠毁死亡人数升至12人 肯塔基州进入紧急状态 [第一时间]36天 美国政府“停摆”创历史最长纪录 美国: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398971>:3<5;3c?96;9;4h>ecj9c6f<1;j64e65jpmjz0unuou
5.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网|开江: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加强高温干旱灾害6月28日~7月17日降水总量34.1毫米,出现伏旱天气。特别是从7月28日开始,开江一直持续高温晴热天气,降水量仅为0.3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100%,8月7日开始开江县日最高气温稳定在38℃以上,12日开始超过40℃,出现第二轮高温干旱天气趋势。 据气象台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开江县未来一周高温晴热天气持续,无明显降水jvzquC41yy}/ullisz4dqv4ue1ht/kqqi13.2?7961
6.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网|眉山将迎降温降雨天气高温干旱有望缓解除丹棱、洪雅外,眉山其余区县累积降水量不足20mm,出现了较明显的干旱。 根据眉山市气象台的预测,受冷空气影响,未来2天我市将有降温降雨天气,各区县最高气温将回落到30℃以下,普遍有小雨,局部中雨,高温干旱天气将得到有效缓解。jvzquC41yy}/ullisz4dqv4ueast1o|er1zr{€4du/hmqp4//2;1:;4
7.干旱的类型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干旱的类型 (一)按干旱成因分为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 大气干旱是指空气温度高,相对湿度低,导致作物体内水分平衡被破坏而发生凋萎的一种干旱现象。损失较大。 特大旱: 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转自中国天气网jvzq<84yyy4oorh0ep5tk}j1ctzjeuj1kf52:?3jvor
8.德国遭遇高温干旱天气据德国农业部预计,持续的高温和干旱天气将导致谷物减产七八百万吨,经济损失约达14亿欧元(约合110亿元人民币)。 不过,高温干旱天气却给当地葡萄酒业带来福音。由于阳光充足,今年收获的葡萄果实饱满,酿出的葡萄酒也将更加可口。jvzq<84yyy4ykwmwcpku0lto1yusnm4423>.2A4261i`3:7544952A3jvo
9.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网|宣汉:8月少降水需警惕干旱三是局地强对流天气频发,7月26日夜间出现雷雨大风天气,龙泉乡出现局地冰雹。 预计2022年8月,我县平均气温28.5℃,较常年同期偏高1.5℃;总降水量100~13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0~40%。8月中上旬有阶段性持续高温热浪,无明显降雨过程,部分地方有中度伏旱,局部重旱发生。 jvzquC41yy}/ullisz4dqv4f|a~i1o|er1zr{€4du/hmqp4:/1
10.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国家电网:最大限度支援川渝电力供应最近极端高温干旱天气 下午14:00实时气温排行前10 全是重庆和四川 ↓ 今天(17日)下午14:10左右,重庆北碚站最高气温达44.6℃,刷新当地最高气温极值纪录,距离上一次这个纪录被打破仅过去两天(8月14日)。 代表重庆的沙坪坝站下午14:39的气温已升至43℃,追平了重庆最高气温极值纪录(此前最高气温纪录是2006年8月15jvzquC41o0mny7hp1463465:13=0exsvgpz`3<552;<4:>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