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的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CSSCI南大核心期刊,月刊,该刊创办于1987年,审稿周期最快1-3个月。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沟通需求

确认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月刊)1987年创刊,是综合性学术刊物。特点是综合性强、审稿快、发文量大,凡研究干旱半干旱甚至季节性干旱区的论文,研究干旱半干旱问题及防治技术的论文,特别是绿洲建设的论文,不论属于社会科学领域或者自然科学领域均可刊用;每年刊载论文440篇左右;网上投稿4周左右即可收到反馈意见,最多两个月即可收到审稿结果;不收审稿费,有利于年轻学子投稿。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宗旨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促进科技发展,活跃学术气氛,交流学术经验,繁荣学术研究,及时反映国内外干旱区研究趋势与动态,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以区域性、综合性、学术性为特色,严谨,规范,求真,求新,重信誉,重质量。创刊27年来,以主要刊登干旱区形成、演变及环境特征、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干旱地区绿洲建设与绿洲化、干旱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理论及技术方面的论文为特色。

2.署名及作者信息:署名作者最多不超过5名。作者单位应具体到研究室或院系,地点及邮编号详细到街区;第一作者附简介,写明籍贯、性别、出生年月、职称、职务、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电话可另附,印刷时删除)、电子邮箱等,通讯作者只附电子邮箱或联系方式。

3.文摘(摘要):以提供文摘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本刊采用指示性文摘写法,字数200字以内,格式需符合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的要求。

4.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是学术论文进人流通和引用的窗口,一般3-5个,请参照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2002〕49号(通知)(科协学发字]《关于在学术论文中规范关键词选择的决定(试行)》的要求编写并排序。

5.基金项目:凡有基金资助者,一律需要注明项目类型、项目名称与项目编号,并与收稿日期,作者简介一同置于首页地脚。

6.来稿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8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书写,正文内章节序号一律采用:1;1.1;1.2.1三级,小于第三级分布可用(1)、(2)表示。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需认真列出。参考文献著录须符合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包括:主要作者,文献题目及版本,刊物与出版社名称、出版年月,文献起止页码。

9.计量单位:文章内所有物理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表示,如km(公里)、m(米)、cm(厘米)、mm(毫米)、t(吨)、kg(公斤)、g(克)、m3(立米)、m2(平米)等。

10.生物学名:凡在文内首次提及某生物(动物、植物等)均应在中文名称后括号内注明其拉丁学名,拉丁名应用斜体,如:沙芥(Pugionium)、绵刺(Potaninia)等。

11.图与表:图表往往是作者研究成果的精华部分,务请认真设计、绘制,尺寸合适,清晰,适合制版,具有自明性,有英汉文字对照名称,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序号。文内件应附电子版原图。

12.稿件原则上以8000字左右为宜(含全部字符及空格)。原创性、科学性和可读性是影响稿件刊用率的主要因子,务请作者予以足够的重视。

14.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于2008年加盟《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社》网络出版计划和“中国期刊网”,本刊论文的数字化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由该杂志社独家经办。凡在我刊发表的论文,其光盘版和电子版均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社独家经营。2011年,编辑部又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社》签订数字优先出版计划,从2012年起,你的网络版论文将比纸质版提前1-3个月在中国知网面世,这将提高你论文的影响力。

16.本刊不收审稿费,对录用稿件收取一定的版面费。稿件刊登后,按国家有关规定酌致稿酬,同时赠送当期样刊2册。该稿酬由我刊纸质版稿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社网络版和光盘版稿酬组成,由我刊一次性支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社不再另付稿酬。

凡投稿我刊的作者,请认真阅读以上各注意事项,务必是在您清楚并同意上述各项条款的前提下再将您的稿件投入邮箱。凡不同意数字优先出版计划者、不同意出版网络版和光盘版的作者请投稿时请务必声明。编辑部将在出版时做适当处理。

18.为加快意见反馈速度,来稿时务请提供作者的联系电话、电子邮箱,详细到街区和院系班级、研究室的通讯地址;投稿人最好不要用简称、呢称,名称最好与作者姓名一致。以上信息只供编者与作者交流使用,不会泄露。

20.以上所涉及到的各项标准、规范均可在网上查到,如查阅困难可与编辑部联系

专座理论与方法综述信息动态

专座理论与方法综述信息动态

全流程跟踪审核进度,优化流程,处理售后。

正规杂志,匹配度高、性价比高、成功率高。

全流程跟踪审核进度,优化流程,处理售后。

我们并非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社,而是一家专门从事杂志咨询和投稿咨询的服务机构。我们并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如果您希望直接向杂志社投稿,请与相应的杂志社联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邮编:010019。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服务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然而,如果客户有特殊需求需要我们与杂志社进行紧急协调和安排,并且确定可以安排,我们将会收取一定的加急费用。建议您提前告知我们您的需求,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为您服务。

尽管我们的客服团队每天面临各种不同的需求和问题,但我们始终致力于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满足您的需求。我们珍视每一次为您服务的机会,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或响应感到不满,我们深感抱歉。我们鼓励您随时提出问题或建议,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提供满意的解答和服务。

随着各种网站和平台的不断涌现,骗子也日益增多。我们公司实体注册,实体办公,网站经过国家工信部备案,信息公开可查。我们制定了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在合作过程中客户信息的安全。我们只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THE END
0.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数字经济与水资源绿色效率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研究 熊哲超;黄涛珍;叶晨晨;2025年12期 v.39;No.328 26-38页[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2373K] [网刊下载次数:0] |[阅读次数:0] |[下载次数:0] |[引用频次:0] 产业帮扶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基于陕甘宁的实地调研 蔡洁;谢怡薇;郑攀;夏显力;2025年12期jvzquC41ij€i0lgrv0iomr3pgv5
1.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投稿经验分享33 恭喜了。楼主觉得这个期刊的投稿难度和其他C刊比,如何?跟环境科学同类别的比较,算是容易中的 jvzquC41ddy/rrsiiw4ptp4vjtkbf6;29;9:966/30nuou
2.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02期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主办: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3-7578 CN 15-1112/N 邮发代号 16-64 创刊年:1987 ASPT来源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25) CSCD 中国科学jvzquC41yy}/ewpk0eun0ls1Lq{spjq1C/G6/PM\J/813@2240nuo
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2021年10期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年10期 分享 主  办: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研究所 ISSN: 1003-7578 出版周期: 月刊 CN: 15-1112/N 语  种: 中文; 创刊时间: 1987年开通会员,期刊低至5折起 电子版订阅 单 期: ¥ 35.20 全 年: ¥ 337.90 (¥422.40), ¥ 28.16/期,全年 12期 订阅jvzquC41ocrm0lsmk0tfv8rcic€jpn4ocigeg}fkn1MI\Q7243710qyo
4.干旱区资源与环境JournalofAridLandResourcesand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건한구자원여환경 AMI(2022)CSCD(2023-2024)CSTPCD(2024)CSSCI(2023-2024)北大核心(2023) 期刊简介:本刊主要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事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整治的有关科研单位、大学与行政管理部门。自创刊近20年来,始终服务于我国西部jvzquC41upy/yjshcpmec}f0eqs/ew4upu5qg{nq1inr|‚~jl1EuckNf?cxuklqg(r{cnrxj[ggs?;534(otu~jPwoC24/nuU{td?9+rcik>5
5.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是一本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科学类杂志,该刊是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CSCD期刊、统计源期刊,主要刊载科学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与实践。该刊创刊于1987年,出版周期月刊,影响因子为1.94。该期刊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jvzquC41yy}/i€~qq0ipo8vkmct0|qjpihgxgwxjk1rjuqnfkno0496224545@:620nuou
6.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内蒙古CSSCI南大期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研究所主办,内蒙古农业大学主管的学术刊物,国内刊号为:15-1112/N。创办于1987年,月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其主要栏目有:专座、理论与方法、综述、信息动态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特点是综合性强、审稿快、发文量大,凡研究干旱半干旱甚至季节性干旱区jvzquC41yy}/jjtskmgo0lto1inr|‚~jl1
7.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是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7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内蒙古农业大学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jvzquC41yy}/z~jujw4dqv3ep1misƒ~{jl5
8.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社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简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CN:15-1112/N)创刊于1987年,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主管、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研究所主办的指导刊物,本刊主要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事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整治的有关科研单位、大学与行政管理部门,着重发表科学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新观点与新成果。 jvzquC41yy}/jjtvqwmbq7hqo1misƒ~{jl5
9.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 官网地址:http://ghzh.cbpt.cnki.net 投稿方式:系统投稿 投稿地址:undefinedjvzquC41yy}/hjgkcqpj0lto1rkskxikecrEg}fknAoe?989f46b:6<2;4353B=/;2g8/=865h=55<9c4(ipovjpvKj>e:7ge69d9hd6c:bf;>hgek2
10.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月刊)创刊于1987年,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主管,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研究所主办,CN刊号为:15-1112/N,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主要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事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整治的有关科研单位、大学与行政管理部门。自创刊以来,始终服务于我国西部广大jvzquC41yy}/z~jujw4dqv4ijs€z{qo1
11.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87-2025) 网络首发 核心 支持设备购买本刊 会员专享,本期免费读 开通 期刊信息 发文趋势 发文热点 热门学者 更多 刊内搜索 - 网络首发 - 政策性生猪保险对养殖户低碳生产转型的影响 李广宇;刘澜;陆迁;谭永风; 2025-09-23 塔里木盆地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唐拥军;贺勇;张晓宇; 2025jvzquC41ycv/ewpk0pku1}twej5xgk4Lqwxocu4Kpfky1PM\J0nuou
12.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社《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研究所主办、内蒙古农业大学主管的学术刊物,创办于1987年,全刊信息多而重点突出,却有条有理,设有:专座、理论与方法、综述、信息动态等栏目。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主要面向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探讨干旱地区(包括半干旱地区)的形成、演变与一半特征,以及各种资源合理利jvzquC41yy}/kofdkcu/exr1ijw{{‚ml1
1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投稿方式说明(官网信息)《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投稿方式说明 作者您好,本刊目前采用邮箱投稿及在线系统投稿两种方式,请任选一种您喜欢的方式投稿,勿两种均投,以免重复审理,谢谢。 一、邮箱投稿 文章按本刊论文模板调整格式后,将Word文档发送到编辑部投稿邮箱(ghqzyyhj@163.com或ghzh@chinajournal.net.cn)即可,投稿收到后编辑会通过邮箱告知jvzquC41gunvmjs0eqs0dmdujq}/c|uzAkj>5A=6:(ijfF6
14.《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新闻中心讯(通讯员:胡春元)近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编辑部接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通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这也是该刊连续第二次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标志着该刊再次进入国内最重要的科学引文数据库。 jvzquC41yy}/kvfw0gjv0ls1kplp1:;86199993jvo
15.“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部干旱区煤能源基地区域生态保护12月5日,由我校教授毕银丽牵头负责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西部干旱区煤能源基地区域生态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 会议由项目负责人毕银丽教授主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议邀请到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王磊处长、孙昊副研究jvzquC41fj~z0zuv0kew7hp1ktgq8622458;B90jvs
16.【通知】关于举办2023中国自然资源科学大会的通知(第一号)推荐优秀论文到《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等期刊发表(依据各期刊要求,收取论文版面费)。 七、会议费用 (一)注册费 注:报到注册时请出示会员证;汇款时请备注“姓名、单位”。 jvzquC41igu/dwz0gf{/ew4v|im05n58;:97f>5f698b:?j97ejhd49c0qyon
17.艾宁副教授同时,担任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Biogeosciences、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PeerJ、Forests、Agronomy、《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等期刊审稿人。 科研项目和学术成果 (1)主持在研和结题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研项目如下: jvzq<84uom~z0‚fw0gjv0ls1kplp1:6:3197;<3jvo
18.“中亚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联合调查与研究”项目通过验收同时,中亚地处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中亚生态系统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过去,我国在中亚资源、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基本是空白,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在中亚设立了20多家研究中心。 为此,2011年,由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牵头,国内的18家科研院所及大学和中亚五国的48家科研院所及大学参与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jvzq<84pgyy/eww0ep5oc}nxg1ijv‚4423<19;;1v46289<48a;34@>723?/uqyon
19.自然资源部高寒干旱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自然资源部高寒干旱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是自然资源部首批建设的部级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国土资厅函【2018】316号),由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甘肃省自然资源厅主管,依托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江苏绿之源生态建设有限公司、美丽华夏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旨在大力jvzq<84ez|~/i|~ume4dqv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