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近期资讯指南政策交流合作会议信息等(第期)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公约湿地公约

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Round-up

NbS是对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开展保护、修复和可持续管理,在应对多种社会挑战的同时,提升人类福祉和生物多样性。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科学部汇总近期国际以及国内有关于NbS的研究动态,政策动态以及相关活动,为关注NbS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信息参考。

10-11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UNFCCC COP26)先后在中国昆明和英国格拉斯哥召开,本期通讯从NbS的视角梳理了相关信息和观点。

标准和指南

NbS

Corporate Net-zero Standard

《企业净零标准》

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10月

该标准指出,到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减半,大多数公司必须在2050年之前将自己的排放量削减90-95%,以实现净零。这意味着必须优先从内部业务和供应链中削减排放,这包括投资NbS,避免和减少土地利用的排放,消除和封存大气中已经存在的二氧化碳。

获取链接:

NbS

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 Handbook:

A Technical Guide for Assessing Nature-Based Mitigation Opportunities in Countries

《自然气候解决方案手册:

各国评估基于自然的减缓潜力的技术指南》

TNC, 10月

该手册阐述了自然气候解决方案的内涵及其在完成国家自主贡献中的重要作用。以TNC在中国、加拿大、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美国等5个国家开展的NbS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力分析和政策研究工作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确定优先路径、选择基线和模型、开展数据分析等气候潜力分析的各关键步骤。

获取链接:

NbS

Guidelines for Integrating Ecosystem-based Adaptation (EbA) into National Adaptation Plans (NAPs)

《将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EbA)纳入国家适应计划(NAP)的指南》

UNEP,9月6日

该指南是在国家适应计划——全球支持计划(NAP-GSP)框架下与FEBA网络合作制定的,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实施,以支持不同国家推进其国家适应计划。使用NbS来提升韧性,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策略称为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EbA)。该指南详细说明了采用EbA来适应气候变化的多重效益及挑战。

获取链接:

NbS

IUCN Restoration Intervention Typology for Terrestrial Ecosystems

《陆地生态系统恢复措施分类体系》

该体系将被纳入指导和监测恢复进展的工具——生态恢复晴雨表(Restoration Barometer)中,为执行《格拉斯哥宣言》、《波恩挑战》和《生态系统恢复十年》等承诺提供了有效工具。生态系统恢复被认为是一种NbS,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利用自然的力量来改善基本资源的获取及人类的生计,为无数物种构建和恢复栖息地,并通过碳汇功能以帮助缓解气候变化。

获取链接:

NbS

《红树林生态修复手册》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10月8日

该手册适用于我国退化红树林和红树林迹地的生态修复工作。修复的对象包括具体红树林地块和某一区域内的红树林,以及历史上是红树林但被转化为滩涂或养殖池塘等其他利用类型的湿地。该手册给出了红树林生态修复的原则、技术流程、工作内容,以及生态本底调查、退化诊断、修复目标与修复方式确定等工作对应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获取链接:

研究和观点

NbS

Time to integrate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biodiversity science-policy agendas

《抓住整合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科学政策议程的时机》

Pettorelli et al.,2021,9月21日

本文提出应对由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所带来的威胁,使用NbS可以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有效方法。研究指出目前实施NbS的不确定性和困难,例如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不足,以及用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资源的缺口。

获取链接:

NbS

专项政策研究报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9月

该研究报告概述了NbS的概念内涵、科学证据、面临挑战以及研究发展的趋势等,以NbS在可持续粮食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城市、海洋等部门的经验作为实例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对NbS开展成效评估的方法,最后从政策、途径和实践层面给出了建议。

获取链接:

NbS

Planning nature-based solutions:

Principles, steps, and insights

《规划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原则、步骤和见解》

Christian Albert et al.,10月14日

结合文献和德国兰河景观案例研究,该研究设计了一个规划NbS的框架,包括六个步骤:共同定义环境,了解挑战,创建愿景和场景,评估潜在影响,制定解决方案策略,并实施和监测。它的实施遵循五个原则,即场所特异性、证据、系统性、公平和多学科交叉。

获取链接:

NbS

Regional scalable priorities for national biodiversity and carbon conservation planning in Asia

《亚洲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固碳能力协同保护规划》

LI ZHU et al.,8月25日

本文的研究团队是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马克平研究组。研究提出了多尺度(亚洲、生物群区、国家)保护优先区逐级保护原则以及具体行动方案。该研究确定了多样性和固碳能力协同增效区域,并为后2020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中保护30%陆地面积的战略目标划定亚洲保护优先区,这将有效保护超过70%的物种和2.3-3.6千亿吨碳储量。

获取链接:

NbS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terrestrial nature-based solutions to a national ‘net zero’ climate target

《基于陆地的NbS对国家净零目标的潜在贡献》

Tom Bradfer-Lawrence et al.,9月6日

该研究以英国为例,分析了泥炭地修复、盐沼修复、造林等三个基于陆地的NbS措施对国家净零目标的潜在贡献。该研究给我们的政策启示是大规模NbS实施对于英国而言是可行的,同时给人与生物多样性带来很多附加效益。然而为了实现净零目标,更依赖于大量和持续地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同时考虑这些气候行动不能危害生物多样性。

获取链接:

NbS

Areas of global importance for conserving terrestrial biodiversity, carbon and water

《保护陆地生物多样性、碳汇、和水资源的重要区域》

Martin Jung et al.,11月

研究指出,保护30%的陆地可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和水资源供应方面产生重大收益。具体来说,这将保证世界上62%以上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碳不被释放,保护68%的淡水,同时保护70%以上的陆地脊椎动物和植物物种不会受到灭绝的威胁。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利用空间规划工具从土地规划为基础的政策制定层面对保护措施进行战略性布局。

获取链接:

NbS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减缓气候变化》

UNEP,IUCN,11月5日

该报告通过对已有研究综合分析,认为NbS可以在2030年前实现每年至少50亿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和清除量,保守估计到2050年可实现100亿吨。报告强调,除了全球经济的快速脱碳之外,NbS可以为《巴黎协定》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以内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其潜力,NbS需要更多资金投入,且必须按照严格的标准实施。

获取链接:

NbS

NDCs - A force for nature?

《国家自主贡献——自然的力量》(第四版)

WWF,11月

该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NbS在解决气候危机中的价值。在评估的114份最新NDCs中,约92%涵盖了NbS,其中有69份明确了量化的NbS目标,并主要针对森林部门。46份NDCs在与NbS相关的阐述中,提及除气候外的其它全球多边协议,可持续发展目标、《拉姆萨尔湿地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30份NDCs明确指出IPLCs(原住民和当地社区)对NbS实施和推动的重要作用。

获取链接:

NbS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现碳中和的“无悔”路径》

曾楠 等,8月26日

在对NbS的讨论和实践中,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量化研究不足、对概念的理解狭隘,缺乏激励性政策等。此外,尽管NbS是能够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双重危机的有力举措,但在它被作为一种减缓气候变化的手段时,不应以牺牲强有力的减排为代价。

获取链接:

NbS

Accelerating Climate-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in China

《加速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建设》

WRI,11月9日

该报告论述了农业干旱、城市洪涝、沿海风暴潮等三种类型的气候风险,这也是中国基础设施在未来将主要面临的气候风险。报告提出中国提高气候韧性基础设施投资的3种途径:改善对风险的认知;量化气候韧性基础设施的经济价值;通过创新融资机制填补资金缺口。自然基础设施是典型的NbS,也是可以用于提升气候韧性的主要基础设施类别之一,包括滨海湿地、红树林防洪建设等。

获取链接:

NbS

From Global Commitments to National Action:

A Closer Look at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from a Food and Land Perspective

《从全球承诺到国家行动:

从粮食和土地角度对国家自主贡献的深度观察》

粮食和土地利用联盟(FOLU),11月6日

该研究对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等15个国家的NDCs进行深入分析,探讨NDCs在粮食和土地部门的转型方面如何以行动为导向?有哪些政策措施已经被提出?何种体制机制正在被实施?最后识别出主要的政策缺口和机遇。该研究认为各国需要基于对空间数据的分析,以确定不同土地利用变化下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力,并确定实施NbS要解决的首要威胁和优先区域。

获取链接:

NbS

Foodscapes: toward food system transition

《面向食物系统转型》

TNC,9月21日

该报告认为新科学定义了食物景观(Foodscapes)类别,将世界各地食物产地的生物物理特性和管理属性结合在一起。在绘制地图时,食物景观形成了一个个交错系统的马赛克,有助于使对立地条件敏感的NbS发挥出应有的潜力,同时也了解生产食物时经济、政治和社区系统是如何相互交织的。

获取链接:

NbS

Finance Sector Roadmap for Eliminating Commodity-Driven Deforestation

《消除商品驱动的毁林:金融部门路线图》

Accountability Framework initiative (AFi),11月3日

该路线图用于指导金融机构落实避免毁林等自然保护的相关承诺,提供更切实可行的指导,以期使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毁林、土地转换及其相关的人类权益,在2025年以前剔除可能会导致这类问题的投资。

获取链接:

NbS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mangroves

《全球红树林现状》

Global Mangrove Alliance,8月

红树林保护和修复是能够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NbS路径,该报告聚焦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效益、现状和全球发展趋势,概述了目前有关红树林研究的最新信息,以及正在实施的红树林保护行动,指明了未来红树林保护的方向。该报告由100多位来自科学、金融和政策领域的国际专家参与完成。

获取链接:

NbS在UNFCCC COP26

01

《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在大会闭幕前达成:

《公约》减缓部分指出“强调保护和修复自然和生态系统对实现《巴黎协定》温度目标的重要性,包括森林和其它陆地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在作为碳库的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维系社会和环境安全。”NbS在10日的《公约》草案中还作为独立名词与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并行出现在减缓部分。12日修订版的《公约》草案尽管没有直接提及NbS,但在开篇的重要决定部分强调了对生态系统开展保护和修复能够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同时,缓解生物多样性丧失,并确保社会和环境安全。而最终版的案文并未将这一条款作为开篇的重点部分。IUCN在COP闭幕后的观点文章中认为NbS没有被明确包含在《公约》中,这一点需要尽快被重新审视。

02

新的承诺:

中国、美国、巴西等全球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达成协议,旨在到2030年前停止滥伐森林并扭转毁林趋势,承诺投入近200亿美元的公共和私人资金来保护和恢复森林。协议签署国的森林面积占全球森林总面积超过90%。

加拿大、挪威、日本、美国等12个国家承诺在2021-2025年针对森林保护、修复和可持续管理提供120亿美金,力争到2030年制止和扭转森林丧失和土地退化。

英国、挪威等5国政府联合17个资助方承诺投入17亿美金用于帮助原住民和当地社区保护热带森林。

超过30家全球领先的金融机构承诺将致力于解决由农产品贸易驱动的毁林,以NbS和可持续生产方式推动全球生产模式的转型。这30家机构管理着全球8.7万亿美元的资产。

包括金融机构、农业企业在内的8家公司共同宣布了价值30亿美元的承诺,用于支持南美洲牛肉和大豆生产中避免毁林和土地转换,到2022年该承诺将兑现超过2亿美元。

贝索斯地球基金(Bezos Earth Fund)承诺投资20亿美元,用于支持土地保护和粮食系统转型。就在该基金宣布这一决定的六周之前,该基金宣布了投入10亿美元,用于保护刚果盆地、安第斯山脉和热带太平洋地区的自然、原住民和当地文化。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等9家多边发展银行联合承诺,将在政策对话和投资中推动“自然”的主流化,支持各国承诺和实施NbS。

03

多方观点: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向《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UNFCCC)》COP26提交的立场文件指出: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危机应协同应对;NbS可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提升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等SDG中的其它维度的目标;缔约方应提振NDCs等气候战略的雄心,将更切实的NbS目标纳入其中;各缔约方应创新机制,调用更多资金,确保NbS大规模顺利实施;在对《巴黎协定》第六条达成共识的过程中必须确保环境的完整性,包括NbS在该条款下被用于减缓气候变化时;遵照《巴黎协定》第十四条开展的首次全球盘点筹备工作中要系统性地考虑NbS。

回看IUCN在2009年提交给UNFCCC COP15的立场文件,首次提出NbS应被纳入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的战略和规划中,这一立场下重点支持以避免毁林和森林退化为主的REDD+(Reducing Emission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机制。而在提交COP26的立场文件中,NbS已经成为协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逐渐融入到《巴黎协定》重要条款的落实中。在过去的十余年里,NbS作为自然保护的理念从内涵界定、标准指南开发、理论和实践探索、各界支持力度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或许格拉斯哥带给我们最好的消息就是自然和原住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二者在应对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优先释放森林、农田和湿地的气候减缓潜力,以实现到2030年所需的三分之一的减排量。——TNC全球气候政策总监约翰·福迪亚克(John Verdieck)

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组成部分,希望NbS可以出现在大会决议的案文中,自然是气候一揽子计划中的重要元素。——Laurence Tubiana, CEO of the European Climate Foundation

自然已经真正的被融入气候对话中。越来越多的国家热衷于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两个议程的协同治理,如果NbS能够出现在最终的案文中,这也将为其纳入《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提供支持,在早期的谈判中,由于一些非洲国家、巴西、阿根廷等缔约方的反对,NbS被从CBD早期的案文中移除。——Gavin Edwards, WWF’s nature lead at Cop26

原住民治理属于NbS的范畴,应该得到认可和支持,同时要确保NbS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并尊重原住民的权益。——Jing Corpuz, an Igorot leader from the Philippines

NbS在CBD COP15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10月11日-15日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会议主要包括高级别会议、领导人峰会和生态文明论坛等。

01

高级别会议通过《昆明宣言》

10月13日,会议通过了《昆明宣言》,缔约方承诺将制定、通过和实施有效的 2020 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使生物多样性最迟到2030年走上一条通向恢复的道路,并且到2050年全面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昆明宣言》采用了“基于生态系统的办法”这一术语,在脚注中说明“基于生态系统的办法”又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02

新的承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宣布投资 15 亿元人民币(约合 2.3 亿美元)设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并邀请其他国家共同为基金做出贡献。

日本政府宣布对日本生物多样性基金增资18 亿日元(约 1700 万美元)。

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政府提供快速的财政和技术支持,以便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明年通过后,可以迅速付诸实施。

法国总统马克龙承诺将 30% 的气候资金用于生物多样性。将与各界一道保护全球30%的陆地和海洋30%,共同保护自然。修复30%的受损生态系统。

英国宣布,其增加的气候资金的很大一部分将用于生物多样性。

9家机构承诺未来10年将认捐50亿美元资金支持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欧盟宣布将生物多样性资金从55亿欧元增加到60亿欧元。

03

生态文明论坛在大会期间成功召开

14日至15日,COP15生态文明论坛召开,论坛主题为"同舟共济,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生态文明论坛共设置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青藏高原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等7个主题论坛,国内外嘉宾在7个分论坛上围绕不同议题进行讨论,并发布“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倡议。

10月14日,生态文明平行论坛之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主题论坛召开。联合国粮农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IUCN、英国生态与水文中心、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林草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等机构(单位)的10多位专家,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修复等方面做了专题报告和案例交流分享。该论坛由自然资源部指导,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IUCN联合承办。论坛中发布了《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含18个案例)。这些案例是从相关部委、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公益组织等单位推荐的127个案例中遴选而出,兼顾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生态问题的典型性、修复手段和方法的综合性,体现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展现了中国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实践。

10月14日,生态文明平行论坛之“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主题论坛召开。来自国内外多个机构的专家、学者针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两个多边进程如何协同治理、相互促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经验分享。论坛由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世界自然基金会、CGTN智库承办,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大自然保护协会、宝丰碳中和研究院协办。论坛中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基于自然解决方案报告(C+NbS)综合报告中文版摘要和全球案例报告英文版,同时启动了应对气候变化视角下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2022年度新案例的全球征集工作。

综合报告中文版摘要下载:

全球案例报告英文版下载:

04

多方观点:

为了确保所有人获得公平、可持续的利益,我们必须要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危机,这两者必须被视为相辅相成的两个目标,不能单独分开应对。——《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

中国政府致力于与各利益攸关方共同努力,构建一个真正具有变革意义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我们要推动社会各方面变革,建设生态文明,推动自然受益型经济。——CBD COP15执行委员会,刘宁

为了完善生物多样性治理,中国已经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国家战略,不断完善法律和政策框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鼓励公众参与。——Bruno Oberle,IUCN总干事

生物多样性的资金低于气候资金的原因包括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资金相对匮乏,以及超过一半的气候资金以贷款的形式存在。公共和私人投资者都知道,在为太阳能工厂或电池研发等项目融资时,他们可能会看到投资回报。相比之下,保护一个水源地或湿地更像是一项公共服务——因此更有可能从税收中获得资金。目前大约86%的生物多样性资金以拨款的形式来自公共来源。——Nature Portfolio

在10月13日的COP15高级别会议闭幕式上,NGO代表之一“第三世界网络”发言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并非同义词,在没有明确定义的情况下在《公约》 的决定中接受这个有争议的术语,就像开一张空头支票。”在他们看来,核心问题是要阐明“用谁的自然,来解决什么问题?”(Whose nature is being asked to solve which problems?)——中外对话

政策动态

国 际

NbS

202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大会

IUCN 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 IUCN WCC

NbS

欧盟委员会发布《评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影响:决策者摘要》为政策制定者提供证据支持

该手册为决策者提供了系统性的NbS影响评估框架,以及一套强有力的指标和方法,以评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气候变化、水资源、人类健康等12个社会挑战领域的影响。该影响评估将支持利益相关方理解和记录NbS干预措施的效果和成本,从而在NbS实施的各个阶段提高实施质量、开展效率和有效性。

NbS

英国政府发布生物多样性足迹报告(The UK’s Footprint on Global Biodiversity)强调增加NbS资金支持

9月31日,英国发布了一份新的环境审计委员会(EAC)报告,报告指出不可持续的消费正在威胁生物多样性,政府和企业必须付出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该报告还强调了英国政府对于实现国际气候融资承诺的局限性,呼吁政府为NbS提供资金。

获取链接:

NbS

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2000万美元用于产生碳信用额

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PPIB)将向南美洲的森林保护计划投资2000万美元,以产生可在自愿碳市场交易的认证碳信用额。该项目将与保护国际(CI)联合开发,CI已承诺投入50万美元配套资金。该项目将为巴西、智利、秘鲁和哥伦比亚的森林保护和恢复工作提供资金,为当地社区提供收入来源,并通过向私营部门出售碳信用额产生投资回报。

NbS

亚马逊与TNC合作保护巴西帕拉州社区生计和热带雨林

9月,亚马逊(Amazon)宣布与国际自然环境保护组织TNC合作,推出混农林和生态复原加速器(Agroforestry and Restoration Accelerator),为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帕拉州成千上万名农民创造更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同时通过天然的碳捕获和碳储存方式恢复原生热带雨林,以应对气候变化。

国 内

NbS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

《意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复、管护等全过程,明确社会资本通过自主投资、与政府合作、公益参与等模式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并明晰了参与程序,鼓励社会资本重点参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城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并探索发展生态产业。

获取链接:

NbS

我国将首次承办《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

NbS

中国连发五份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文件

10月24日-10月28日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意见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

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提出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等主要目标。《方案》第八条提出应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生态空间占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岩溶等固碳作用。同时,需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等。

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的白皮书显示,近年来,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碳排放强度削减幅度,不断强化自主贡献目标,以最大努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白皮书第五条提到,中国应强化气候变化影响观测评估,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脆弱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10月28日,中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家联络人向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和《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

《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总结了2015年以来,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的政策、措施和成效,提出了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及落实新目标的重要政策和举措,阐述了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基本立场、所做贡献和进一步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考虑。

《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在总结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重要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中国21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战略愿景,战略重点及政策导向,并阐述了中国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理念与主张。推进NbS作为战略重点及政策导向之一。

NbS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国林业草原保护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十四五”林草事业发展的12个主要目标,其中有2项约束性指标,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10项预期性指标,包括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湿地保护率达到5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18%,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亿亩等。

获取链接:

行业交流与合作动态

© Chase A. Fountain

11月,牛津大学NbS中心发布以“Nature-based Solutions in Action in the UK(NbS在英国)”为主题的纪录片,探讨了如何与自然和生物多样性合作(恢复、连接和保护自然栖息地),在创造就业机会、支持经济复苏和提供身心健康益处的同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解决方案。影片以与参与或受项目影响的当地人(包括农民、当地企业和保护组织)的对话为主,辅以对世界领先的气候科学家和生物多样性专家的采访。

11月10日,IUCN成立NbS国际标准委员会(International Standard Committee, ISC),以期进一步推动NbS,确保其可靠、包容、可衡量。ISC由一批领先专家组成,在生态研究、保护行动、本土知识、捐赠方领导力和私营部门参与等方面具备专业性以及地域多样性。

11月1日,自然气候联盟(Nature4Climate)与Metabolic共同发布NbS Policy Tracker(NbS政策追踪工具)。该工具是在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 World Atlas展示的全球各国NbS气候减缓潜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各国NbS相关政策的梳理及成效评估。分析发现全球最主要的NbS集中在海岸带修复,在13.6%的政策中有所提及,随后是避免毁林、社区主导的保护、再造林。然而,仅有很少的政策提及了土壤健康、再生农业等措施。

近期,伯利兹启动美洲第一个基于海洋保护的债权转换。伯利兹承诺保护高达30%(10113平方公里)的海洋区域,包括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和其他重要的海洋栖息地。为了支持这一承诺,在TNC的帮助下重组了该国约5.5亿美元的外债,占该国国内总产值的30% ,并将国家债务减少12%,偿还期延长。

会议与活动

# 01

On the road to Kunming - spotlight on Central Asia's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主办方:UNEP、WCS、European Commission

注册链接:

# 02

Biodiversity COP15: Biodiversity Threats,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Part 1 of 2)

COP15:生物多样性威胁、保护和修复

主办方:CIEEM

注册链接:

# 03

“城市与自然共生”系列培训第四期: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技术实施

主办方:ICLEI

注册链接: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aridzone气候是什么意思,干旱区翻译英文: Relations between Groundwater and Natural Vegetation in the Arid Zone中文: 干旱区地下水与天然植被关系研究综述 英文: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ontinental River Basin in Arid Zone.中文: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景观生态建设 英文: Relationship Between Wetland Landscape Plant Communities and jvzquC41fkiu0knqqp4dqv4o1fkucrq0cuv@kmBg3gl2:966::
1.基于生态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的干旱区生态保护目标分级管理研究植被是干旱内陆河区天然生态的主要组成,天然植被保护和修复是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题。以塔里木河干流为研究区,基于长系列遥感观测及分析数据,构建生态重要性及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研究区天然植被生态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在此基础上,遵循以供定需的生 机构: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jvzquC41ycv/ewpk0pku1}twej5xgk4Lqwxocu4Ctvodnn4\IU^32;:253912:3jvor
2.干旱区覆膜滴灌条件下加工番茄对钙镁铁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研究的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干旱区覆膜滴灌条件下加工番茄对钙镁铁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研究的英文,干旱区覆膜滴灌条件下加工番茄对钙镁铁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研究翻译,干旱区覆膜滴灌条件下加工番茄对钙镁铁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研究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jvzq<84o0fodv7hp1oyfc{hj0rnqAzB'G7+C;.G4'G<&;@*D3'K6'AH'DC+F:.F8':<&GA*:8'?D'N;'DD+C6.J9':7&:L*G8'?E'J6'G6+CD.G8'G:&DA*:D'K6'AF'C2+F7.G9'C;&G@*;7'GB'N=':E+96.J7'CL&DB*G;'?3'B>'G;+:7.=3'G?&;<*:3'K8'BF':6+F7.>2'D>&G?*;6'H7'N:':H+9C.J7':>&:?*G;'>6'AI'G:+B9.=6'G;&DN*:D'K8'J5';6+F9.F;'D<
3.近100年来中东亚干旱区对全球变暖的区域气候响应研究的英文翻译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近100年来中东亚干旱区对全球变暖的区域气候响应研究的英文,近100年来中东亚干旱区对全球变暖的区域气候响应研究翻译,近100年来中东亚干旱区对全球变暖的区域气候响应研究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jvzq<84o0fodv7hp1'K9'KK';3712.J7'D?&D=*G8'?E'J:'G6+C:.FF'G:&DA*;E'K5'KF';C+F7.G;'D8&G?*;9'H2'N:':E+CC.J7'CL&DB*G7'>6'J='G9+:2.=5'G;&:O*;:'K7'BF';8+F9.>C'::&G>*:E'HB'N:';H+:H.J8'D6&;=*G7'>1'B>'G7+:5.=F'G;&DJ*;6'K8'J5';6+F9.F;'D<
4.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生态治理措施对土壤侵蚀及水沙的影响研究(英文黄土高原是重要的水土保持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聚居地和粮食产区,也是全球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应对水土流失问题,在该区域内启动了一系列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植树造林、造淤地坝、修梯田等,在该区域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研究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基于遥感数据和土jvzquC41yy}/es|m0et0lxztpcr0exshgtkoenx1nkzftjywtg52;A5678?77<;277>1:9
5.西北地区苔藓植物研究—新疆买买提明 新疆苔类,角苔类,藓类植物最新名录(英文)[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9(3):259-267. 买买提明 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生态群落调查[J]。干旱区研究 2009,26(5): 676-680. 买买提明等 新疆喀纳斯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区系调查[J]。武汉植物杂志 2010, 28 ( 4) : 424 jvzquC41yy}/5?5fqe4dp8rkr1714>:579890qyon
6.西南近50年实际蒸散发反演及其时空演变对于西藏、青海及川渝地区, 特别是川藏交界等干旱区域[36], 月均水汽压在这些区域较为集中地分布, 其原因在于, 对于干旱区域, 月均水汽压亏缺和土壤水分一样重要, 它直接决定了蒸散发的量级[37]。对于较为湿润的云南区域, 月均最大气温直接决定了蒸散发的量级。 为了对研究区内的ETa特征因子分布有更全面而jvzquC41yy}/gltnqiodc7hp1uzyd8hj1jznn8723:5368xvzd813A5745724B3jvo
7.农学院高级职称教师简介干旱区研究, 2016, 33(5):1057-1062. [5] 刘利红, 刘博, 曹瑞, 岳秀贤, 刘冠志, 刘果厚. 内蒙古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 31(3):118-123. [6] Wang Xiaojuan, Li Na, Li Wei, Gao Xinlei, Cha Muha, Qin Lijin, Liu Lihong*. Advances in Transcriptomics in thejvzquC41yy}/eo}{0et0p~1u|jx1s~ulu568=5d38=66;e9:/j}r
8.19792022年新疆地区空中水汽变化特征及未来多情景预估期刊1.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寒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 石河子 8320002.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 在线阅读HTML阅读下载 引用 收藏 分享打印 摘要:新疆作为中国西北干旱区的重要组成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ijwzl;5473612:
9.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2025年03期出版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语种: 中文;英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3-0747 CN 64-1079/S 邮发代号 74-9 曾用刊名:农业科学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宁夏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创刊年:1980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更多往期阅读本刊 目录 jvzquC41yy}/ewpk0eun0ls1Lq{spjq1F/J2/U]NZ0nuo
10.我校棉花团队揭示棉花干旱应答的转录后修饰新机制本研究利用团队前期筛选到的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的抗旱棉花品种ZY168和敏旱品种ZY7,通过MeRIP-seq构建干旱处理不同时期(轻度干旱,MD;重度干旱,SD;干旱复水期,RW)棉花全转录水平的m6A修饰图谱(图1)。对棉花干旱响应m6A修饰模式的分析发现,棉花中m6A修饰主要集中在基因的3′UTR区;干旱胁迫使m6A含量升高,且抗旱和敏旱jvzquC41{ly/jƒfw0gjv0ls1kplp1:6:71?15A3jvo
11.研究员阿拉木萨科尔沁沙地固沙植物根系分布特征与土壤水分关系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10,106-111. [24] 曹静,阿拉木萨*。科尔沁沙地西部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干旱区研究,2018,35(2):418-424. [23] 牛存洋,阿拉木萨*,刘亚. 科尔沁沙地固沙植物根系分布特征与土壤水分关系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10,106jvzq<84yyy4jcn3ecu4dp8ld427:1qrjh|ejcn4vfaobg87245671}7245673?d899?34>3jvor
12.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 1992-1993:国家“八五”攻关项目“晋陕蒙接攘区环境及整治研究” [1] 1990-1993:内蒙古阿拉善盟课题“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自然环境特点及飞播治沙研究” 科技奖励 [5]2022:“半干旱区草地沙化及其逆转的生态过程与机制”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排名次序:刘志民,曹成有,赵文智,阿拉木萨,钱建强) jvzq<84yyy4jcn3ecu4dp8ld427:1qrjh|ejcn4vfaobg87245671}7245673?d899?34A3jvor
13.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针对西北旱区主要作物,通过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开展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的研究。重点开展:①作物抗逆重要性状基因位点鉴定;②作物抗逆种质创新;③作物分子设计育种;④作物品种选育及应用。 3.干旱生境作物生产系统抗逆增产调控 集成干旱生境作物生物学基础研究、种质创新与新品种改良研究成果,揭示干旱生境作物资源高jvzquC41yy}/i|fw0gjv0ls1kplp1:79;1843@6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