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最新区论文见刊!太卷了,毕业就失业,我该何去何从研究生博士研究论文

2022年11月以来,笔者看了几个招聘会,招聘单位数量骤减,而且对人才很挑剔。笔者比较喜欢南方的气候和风土人情,因此主要考虑应聘南方的高校和研究所。为了应聘,笔者加了不少招聘相关的微信群,才发现博士数量是真的多。优秀博士扎堆,笔者并不占优势,而目前也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非常焦虑!

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1997年招生人数仅仅1.3万人,毕业人数也小于1万人,仅7319人。而到了2019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10.5万人,毕业人数也达到了6.26万人。虽然博士数量很多,但是招聘岗位也不少,很多单位全年一直在招聘,所以博士就业难主要还是因为所学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即供求问题。而在国内很多民营企业中,大多数工作者从事的都是人力需求集中的行业,而像欧美日韩那种高科技企业极为稀少。很少有企业在自己的内部设置专门的研发岗位,挣快钱的思维贯穿了基本上大部分中国公司,进而造成高端人才岗位增长不足,无法容纳这些增长的博士毕业生。这几年疫情原因,当前的经济增速已经降下来了,估计很难再回到10%以上的增速,甚至8%都是非常困难的,中国的经济增速下降,新增就业岗位必然下降,造成就业难的情况。博士目标大,眼光太高,想去有知名度的高校和大型的研究所。以前博士应聘随随便便都能上的岗位,现在一堆名校博士去竞争,而这就是学历内卷现象。

目前,笔者没找到心仪的工作,需要很多后招,以防毕业即失业的尴尬。比如: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是招聘博士做博后的,博后的申请门槛相对较低,而且比就业要容易一些。南方一线城市博后待遇比较高,比较适合笔者去过渡。如果博后期间成果突出,还有机会留下,甚至冲击高校青椒岗位。考虑国外疫情和自身条件,笔者不打算出国做博后了。

除了博后岗位,笔者也打算降低条件,只要工资不差钱、工作稳定,该就业就就业。要知道现在博士在二三线城市还挺占位,到了一线城市,一抓一大把博士,过于挑剔会让你的希望落空,老百姓讲:“挑肥的,捡瘦的,最后弄块没肉的”!

毕业院校SCI论文科研项目

喜讯,SCI论文被JCR1区期刊发表!

Received 8 April 2021,Revised 10 July 2021,Accepted 13 July 2021,Available online 16 July 2021.

iJournal期刊查询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的目标范围: 环境与实验植物学(EEB)发表有关,植物对环境反应的物理、化学、生物、分子机制和过程的研究论文。除了研究论文,杂志还包括评论文章。该杂志还出版特刊,这些特刊由特邀客座编辑制作,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主题有关。

写在最后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干旱区地理编辑部公告近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了2020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指标(CSCD-JCR)》,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办的中文期刊《干旱区地理》(中文)影响因子达到1.500,较上一年度提升74%,在天文学、地球科学领域排名由Q2区进入Q1区。 为提高《干旱区地理》(中文)的学术影响力,打造具有干旱区特色的学术期刊,新疆生地jvzq<84cni4ylnlk0eun1LS1eqrvow4kvgs547xjvor
1.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注意事项以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同志关于“胡杨与地下水位关系”的论文投稿策略选择为例。建议扩充内容、提升概念或扩大范围,文章的标题可以考虑定为诸如: 1. “生存与灭绝:沙生植物与地下水位的关系” 2. “亚洲腹地塔河流域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地下水位的关系” 3. “地下水位对干旱区植物的影响”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编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h13<6:43:40qyon
2.多尺度的三江源区社会生态系统干旱脆弱性与适应性治理研究依托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批准年份:2021前往基金查询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 多尺度的三江源区社会-生态系统干旱脆弱性与适应性治理研究 项目批准号 学科分类 暂无数据 资助类型 暂无数据 负责人 赵志龙 依托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批准年份 2021 起止时间 202201-202512 批准金额 30.00万元 摘要 暂无数据jvzquC41yy}/oniuek4dp8xek1tthldujq}/fxDkf?h2d;626:k57l=
3.环境类三区sci哪个杂志快环境类三区sci哪个杂志快?sci论文发表是有一定难度的,选择期刊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sci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所以选择sci期刊投稿的人员也多。不同分区的期刊对论文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关键还是在于论文的内容是否符合期刊的征稿要求。接下来,详细的推荐几本环境类sci期刊,仅供参考。 jvzq<84uekwl0lto1n}hn8xekn}03>=270nuou
4.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自治区“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获自治区科技厅批准成立于2009年7月,依托单位为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其前身为2003年成立的“干旱区湖泊环境”新疆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实验室。可以说,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是地科院几代人不断努力的成果。 jvzquC41fnrzz‚3zlp{/gmz0ep5ymsx1rvpt1ƒs|fyzu7mvo
5.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3名硕士研究生2022年相继发表3篇SCI一区论文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尚国琲教授主持建设的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省农业干旱遥感监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20年12月被河北省科技厅批准为“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近2年来基地与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及国内科研院所通力合作,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硕士研究生培养也取得了喜人jvzquC41z{n/jpz0gf{/ew4kphu0396414<797mvo
6.CollegeofUrbanandEnvironmentalSciences52. 池秀莲, 唐志尧*. 2011. 面积、温度以及分布区限制对物种丰富度海拔格局的影响:以秦岭太白山为例. 植物生态学报 35: 362-370. 51. 李利平, , 唐志尧*. 2011. 新疆野生维管束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水热解释. 干旱区研究 28: 25-30. jvzq<84yyy4vg|3rmw4ff~3ep1Npon4Vgciig{dJqok0\qn{cqeUcwl14:le;=73d4>56nj8cci2h:hd7fig:9550jzn
7.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是什么级别1.干旱区资源与环境论文要求word电子文档,文稿格式要符合标准论文格式,文章内容要求原创、严禁抄袭。同一篇稿件切勿一稿多投,否则后果自负。 2.投稿请在论文后面注明作者简介(姓名,性别,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从事的工作)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方式,方便网站工作人员及时与您沟通联系或快递期刊。通信地jvzquC41o0gju7hp1pkxu8kgcv{sgm47589
8.Sci.Bull:梅雨区复合高温干旱事件:极地和热带的影响作者)及其团队成员周波涛教授、张仲石教授、孙博教授、李惠心副教授(第一作者)、周烨然(本科生)、曾佳妮(硕士研究生)等,在《Science Bulletin》期刊上发表了题为“Compound hot drought events in the Mei-yu region: Influences from Polar and Tropical Regions”(jvzquC41eki/p~nuv0kew7hp146368633;5d59;2c4=8:?61rcmfo7mvo
9.局地气候区视角下的城市热环境研究1 研究区概况 京津冀地区位于中国环渤海心脏地带, 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 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如图1, 北京(39°26′—41°03′N, 115°25′—117°30′E) 地处华北平原北部,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天津(38°34′jvzquC41yy}/gltnqiodc7hp1jznn87244571|yzd46339:3:38:97mvo
10.西北研究院(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岗位招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是我国专门从事高寒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重大工程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其主要研究领域(如冰川、冻土、沙漠、生态、油气地质和资源环境信息等)均处于国内引领地位。目前拥有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数据中心,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8个甘肃、宁夏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jvzq<84yyy4oknjt0egt0ls1v|mh1;5472:0v;5472:27h<7;;6:;7mvon
11.有哪些水文地质类的SCI四区期刊值得推荐?干货分享学术资讯有哪些水文地质类的SCI四区期刊值得推荐?:在水文地质研究领域选择SCI四区期刊投稿,既是研究生毕业的救命稻草,也是青年学者积累学术成果的关键路径。2023年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学者在水文地质领域发文量占全球27%,但四区期刊投稿成功率仍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本文将基于jvzquC41yy}/cuqeqplt0xwi1notvhnphqewkn|azwktj~3curEjfF8GH9L8EL7H;6G3HM;HCG866;<635G5;=
12.王伟近年来,在植物分类学与系统发育,植物时空格局与区系地理、地球演变,植物多样性进化与植被形成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迄今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5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Nat Commun、New Phytol、Cladistics (2篇)、Proc R Soc B (3篇)、Integr J Plant Biol、Ann Bot、J Biogeogr、BMC Plant Biol jvzq<84yyy4mung0ep5sey~1fupk1ki1yy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