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重要分界线归纳汇总,建议收藏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高中地理重要分界线归纳汇总

一、地理界线单项归纳:

(一)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

1. 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2. 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二)气候界线:

1.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

线。

2. 热量与温度带界线:

(1).1 月 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3).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北回归线。

(4).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 一线。

(5).青藏高寒气候区与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 山一线。

3. 降水量与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1).800mm 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2).400mm 年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3).200mm 年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5).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 东部一线。

(6).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4. 气候类型的分界线:

(1).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2).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 颜喀拉山一线。

(3).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三)水文界线:

1. 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端接近 200 mm 年等降水量

线。

2. 分水岭:

①.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分水岭:冈底斯山——怒山。

②.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秦岭。

③.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南岭。

④.澜沧江与怒江分水岭:怒山。

⑤.黄河水系与海河水系分水岭:太行山。

(四)四大海域的分界线:

1.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老铁山角——山东半岛蓬莱角。

2. 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启东角——韩国济州岛西南角。

3. 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广东南澳岛——台湾岛南端鹅銮鼻。

(五)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

1. 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

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②.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③.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分界线:3000 米等高线。

2. 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的分界线:

①.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日平均气温≥10℃积温 3200℃等值线。

②.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于日平均气温≥10℃积温 4500℃等值线。)。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日平均气温≥10℃积温 7500℃等值线。

二、地理界线综合归纳:

1. 秦岭——淮河一线:

(1).气温:大致与一月 0℃等温线重合。

(2).降水:大致与 800mm等降水量线吻合。

(3).河流结冰期:界线以北地区河流有结冰期,以南地区河流无结冰期。

(4).温度带:大致是亚热带(南)和暖温带(北)的分界线。

(5).干湿地区:大致是湿润地区(南)和半湿润地区(北)的分界线。

(6).植被:大致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北)的分界线。

(7).土地利用:大致是水田(南)与旱田(北)的分界线。

(8).粮食作物:大致是水稻(南)与小麦(北)集中分布地区的分界线。

(9).水果:大致是柑橘(南)与苹果(北)的分界线。

(10).气候类型:大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与温带季风气候(北)的分界线。

(11).区域划分:大致是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12).河流流域:大致是长江流域(南)与黄河流域(北)的分界线。

(13).秦岭

大地形区:大致是四川盆地(南)与黄土高原(北)的分界线。 小地形区:大致是汉中谷地(南)与渭河谷地(北)的分界线。淮河:

大致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南)与华北平原(北)的分界线。

2. 长城:

①.降水:400mm等降水量线;

②.温度带:暖温带(南)与中温带(北)。

③.地形:黄土高原(南)与内蒙古高原(北)。

④.粮食作物:冬小麦(南)与春小麦(北)。

⑤.农业:农业(南)与畜牧业(北)。

⑥.民族:汉族(南)与游牧民族(北)。

3. 大兴安岭:

①. 地势:地势二(西)、三(东)阶梯分界线。

②. 地形:内蒙古高原(西)与东北平原(东)的分界线。

③. 非季风区(西)与季风区(东)的分界线。

④. 降水:400mm等降水量线。

⑤.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西)与温带季风气候(东)的分界线。

⑥. 干湿地区:半干旱(西)与半湿润(东)地区的分界线。

⑦. 植被:温带草原(草原)(西)与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东)的分界线。

⑧. 农业:畜牧区(西)与耕作区(东)的分界线。

⑨. 河流流域:内河流域(西)与外河流域(东)的分界线。

4. 太行山:

①.地势:地势二(西)、三(东)级阶梯的分界线。

②.地形区:黄土高原(西)与华北平原(东)的分界线。

③.河流流域:黄河流域(西)与海河流域(东)的分界线。

④.省区:山西省(西)与河北省(东)的分界线。

5. 巫山:

①.地势:地势二(西)、三(东)级阶梯的分界线。

②.地形区:四川盆地(西)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东)的分界线。

③.省区:四川省(西)与湖北省(东)的分界线。

6. 横断山:

①.地势:地势一(西)、二(东)级阶梯的分界线。

②.地形区:青藏高原(西)与四川盆地(东)的分界线。

③.气候类型: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西)与亚热带季风气候(东)的分界线。

④.温度带:青藏高寒气候区(西)与亚热带(东)的分界线。

7. 武夷山:

①.地形区:江南丘陵(西)与浙闽丘陵(东)的分界线。

②.省区:江西省(西)与福建省(东)的分界线。

8. 天山:

①.地形区:塔里木盆地(南)与准噶尔盆地(北)的分界线。

②.温度带:暖温带(南)与中温带(北)的分界线。

③.区域划分:南疆(南)与北疆(北)的分界线。

9. 昆仑山:

①.地势:地势一(南)、二(北)级阶梯的分界线。

②.地形区:青藏高原(南)与塔里木盆地(北)的分界线。

③.温度带:青藏高寒气候区(南)与暖温带(北)的分界线。

④.气候类型: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南)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的分界线。

⑤.自然分区:青藏高寒区(南)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北)的分界线。

10. 阴山: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②.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

③.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11. 南岭:

①.地形区:珠江三角洲(两广丘陵)(南)与江南丘陵(北)的分界线。

②.河流流域:珠江流域(南)与长江流域(北)的分界线。

12. 祁连山:

①.地势:地势一(南)、二(北)级阶梯的分界线。

②.地形区:青藏高原(南)与内蒙古高原(北)的分界线。

③.温度带:青藏高寒气候区(南)与暖温带(北)的分界线。

④.气候类型: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南)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的分界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