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陈克杰课题组提出基于和降水数据的综合干旱监测新方法

理学院何佳清团队在science发表高熵热电材料研究论文

数学系本科生魏元哲等在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前沿灼见向未来——“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学术报告会在南科大召开

理学院范靖云课题组关于“复数的根本地位”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

Nature+1!化学系刘心元团队在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理学院林君浩团队合作在Nature发表有关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合成与生长机理的研究成果

理学院刘柳团队在Science发文揭秘反电子态双亲性卡宾

理学院刘畅、刘奇航课题组在Nature发表反铁磁材料自旋劈裂行为的研究成果

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成果登上Science

南科大何佳清团队通过捕获的空穴释放和赝纳米结构巧获高性能热电材料

南科大林君浩课题组合作首次合成二维全有机钙钛矿晶体,揭示其超低电子剂量有机官能团结构表征

南科大科研团队高温超导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

理学院物理系刘奇航课题组在自旋空间群预言的非常规磁振子研究中取得进展

“自由基不对称催化”的关键一步,南科大刘心元团队在Science发表最新成果

当金属邂逅轮烯,南科大夏海平团队Nature现化学之美

“无黏发电机”模拟实现!南科大林玉峰团队Nature发文揭示早期地球磁场产生机制

近日,南科大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陈克杰课题组在遥感领域学术期刊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上发表题为“A novel GNSS and precipitation-based integrated drought characterization framework incorporating both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indicator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和降水数据,提出了同时顾及气象和水文指标的综合干旱监测新方法。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干旱频发,给农业、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通常干旱可大体分为四类: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其中,气象干旱指特定时段内降水不足,是干旱的肇始阶段。若气象干旱得不到缓解,土壤水分、径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储量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农业和水文干旱。为了刻画不同类型干旱,前人基于各类指标(例如降水、径流、土壤水分等)建立了相关干旱指数,如用以表征气象干旱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和水文干旱的标准化径流指数(Standardized Runoff Index, SRI)等。然而,干旱演变过程具有多层次性,且其传播相互影响,如降水不足会对土壤湿度、径流、地下水等产生级联反应。这种情况下,单一指标可能无法全面概括所有特征。

为克服单一指标局限性,需要进行多变量、多指标干旱分析。例如,美国干旱监测机构(United States Drought Monitor, USDM),融合了温度、降水、积雪、土壤湿度、径流和作物等多源观测进行综合干旱表征。受此启发,考虑到 GNSS 观测台站能够同时且独立地提供大气含水量(对流层延迟)和陆地水储量变化(垂向形变)两类信息,该文将两者结合起来以建立基于 GNSS 的综合干旱表征框架。框架利用三类数据集作为输入,包括 GNSS 可降水量(Precipitation Water Vapor, PWV)、降水数据和垂直地壳形变(Vertical Crustal Deformation, VCD)。首先结合 PWV 和降水数据计算降水效率(Precipitation Efficiency),作为气象干旱评价指标;同时,反演垂直地壳形变得到等效水高(Equivalent Water Height, EWH)以给出陆地水储量变化,作为水文干旱评价指标。最后,基于 Gringorten 位置划分公式推导降水效率和陆地水储量变化的经验联合概率来计算 GNSS 多变量干旱严重程度指数(GNSS-based Multivariate Drought Severity Index, GNSS-MDSI),用以表征综合干旱(图1)。

图1 基于GNSS和降水数据的综合干旱表征框架

论文分析了美国西部200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发生的干旱事件,并与 USDM 进行对比(图2)。结果显示,GNSS-MDSI不但能够监测快速演变的气象干旱,也反映了渐进发展的水文干旱。此外,当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同时发生时,GNSS-MDSI 会表现出更高的严重程度。上述 GNSS-MDSI 捕捉到的干旱特征与USDM整体一致。

图2 美国西部8个州的综合干旱指标的比较,来自GNSS和USDM(a-h),各个州的地理位置(i),以及降水效率和陆地水储量变化的线箱图(j)

除此以外,论文还分析了云南2011年1月到2021年5月间的干旱事件,并与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omposite Index, CI)进行了对比(图3)。对于2019年4月发生的持续六个月的气象干旱事件,在高温的加持下, 两个月后引发了严重的水文干旱。尽管2020年后该地区降水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气象干旱,但水文系统并未能从干旱中完全恢复。在这种情况下,GNSS-MDSI 完整地捕捉到这次干旱事件的起止和演变。由于 CI 是基于30和90天标准化降水指数和30天相对湿润度指数建立的,没有考虑水文变量,因此未能很好地捕捉到水文系统变化情况。

图3 中国云南地理位置(a)以及不同干旱气象(GNSS-SPCI/SPI/SPEI)、水文(GNSS-DSI/GRACE-DSI/GLDAS-DSI);(b)综合干旱(GNSS-MDSI/CI)指数之间的比较

可以看出,基于 GNSS 的综合干旱表征框架,不仅顾及了与气象条件变化相关的降水效率,还考虑了反映水文动态的陆地水储量,使其在表征和监测干旱方面具有优势。考虑到 GNSS 台站在全球范围内布设日趋密集,这也意味着除了定位、导航、授时(Positioning, Navigation, Timing)、地壳运动监测等现有应用场景外,GNSS 也可为全球变化背景下综合干旱表征和分析提供新思路。

南方科技大学博士生朱海为论文第一作者,陈克杰为通讯作者,主要合作者包括刘俊国教授和江西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胡顺强。南方科技大学为论文唯一第一单位。该工作也得到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和广东省地球物理高分辨率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学苑大道1088号南方科技大学台州楼502-2办公室

THE END
0.这个秋天“北多雨南高温”?气象专家的答案来了!高温新浪财经而另一方面,南方的持续高温,造成了干旱的持续发展。截至10月7日,气象干旱发展至华南大部、江南中南部及云南北部等地,中等强度及以上气象干旱面积达48.9万平方公里。 2021年10月7日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图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从今年夏天河南等地出现极端降水,到秋季以来北方降水异常偏多,它们背后究竟受到怎样系统的“牵引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2/:5/375eql2kmv€te‚};:4914B3ujvsm
1.慧天卓特:2024年10月全国以及亚洲区域气象干旱监测报告图3为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2024年10月月初、月中和月底的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图,图4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24年10月月初、月中和月底的全国农业干旱综合监测图。(摘自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央气象台官网) 图3 国家气候中心全国气象干旱监测图 (2024年10月1日、15日和30日) 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57::A65;1gsvrhng1jfvjnnu1755?<735<
2.今夏气候预测来了!华东、华中、新疆等地或现阶段性高温热浪|新疆|今年以来,云南发生严重冬春连旱,其中春季平均降水量为86.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1.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平均气象干旱日数为64.9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多。 图7 2023年5月31日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 12次强对流天气影响我国,局地极端性强。春季,我国共发生12次强对流天气;其中3月1次,4月6次,5月5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664>25:5a34ib;Bkfg2812;56vo4ivvq
3.20251029中国旱涝监测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与诊断 气候特征(温度降水高度场) 基本要素(中国全球) 极端事件(干旱洪涝台风…) 大气(热带外热带季风…) 海洋(海温次表层海冰…) 陆面(积雪) 预测与检验 环流与要素(DERFBCC-CSM) 气候现象(ENSOMJOAO…) 气候事件(雨季进程季风…) 气候灾害(高温低温暴雨…) jvzquC41eojq0whe/esb0wjv1g~utnrg1f{tv7ujr
4.重要天气天气实况 重要天气 重要天气监测 相关产品 近10天全国最高气温实况图 全国逐时风 能见度 每日天气提示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取消 触屏版 | 电脑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9-2025 京ICP备05055842号 国家气象中心版权所有jvzq<84o0psd0ls1rwhmk|m1oqtjvxw1fcthg{3jvor
5.经济发展的周期范文各有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国家与地方综合气象监测网络,加快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气象卫星工程和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建设,建立完善雷电、酸雨、臭氧、大气成分、土壤墒情等专业观测网,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网站,形成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监测体系,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326
6.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农业干旱监测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表明:(1)基于多源数据构建综合干旱监测模型,利用土壤墒情和典型年份干旱监测对综合干旱监测模型适用性进行评价,通过了P < 0.01的显著性检验,构建的模型可综合反映出农业和气象干旱多源信息;(2)淮河流域干旱面积和干旱频率大都集中在4-5月和7-9月,9月份受旱面积最大。河南省是淮河流域受旱频率最高,其干旱面积jvzquC41yy}/gltnqiodc7hp1uzyd8hj1jznn8723;5328xvzd813@6342818A3jvo
7.中国气象农业非参数化综合干旱监测及其适用性旱灾是对人类社会影响以及致损最大的灾种之一,如何进行可靠的旱灾监测是旱灾预警与旱灾防灾减灾的关键。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的综合干旱方法是目前干旱监测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对多变量标准化干旱指数(MSDI)方法进行改进,以非参数化的方法计算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jvzquC41yy}/inti0eun0ls1EP522763:470fu}d42792:528
8.中国气象app官方下载6、可以在电子地图上展现气象监测、预报服务、气象灾害预警、云图、台风路径、雷达图、降雨图等气象信息。 7、同时提供全国天气信息资讯、气象服务专报等专业服务信息,是集多地区、多行业、多功能的综合性决策气象服务新媒体客户端应用。 软件功能 1、使用软件全国各地的天气都能随时随地了解,输入地点就能查看; 2、对jvzquC41yy}/:@l0eqs0cƒ48;;98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