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气候中心发布干旱橙色预警
防御指南
2.有关部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一切可用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
3.限制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保障主要农作物灌溉用水。
4.气象部门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河南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近期,我省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土壤失墒严重,旱情发展迅速。据省气象局预报,6月20日前,我省无大范围有效降雨,旱情将持续发展。6月12日8时,省气象局发布干旱橙色预警,经会商研判,根据《河南省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6月12日10时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省防指要求,各单位迅速动员部署,扎实做好抗旱减灾工作,强化旱情监测会商调度,科学调配抗旱水源,全力做好抗旱灌溉;采取应急措施,及时解决临时性人畜饮水困难,统筹好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抗旱灌溉;省防指有关成员单位要派出专家指导组指导地方做好抗旱工作。同时,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严防旱涝急转,加强短临预警和应急管控,重点做好强对流天气防御,严防局地短时强降水造成城市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坚决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
郑州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郑州市,今天下午到夜里,晴天间多云,25~38℃。12日,晴天间多云,28~41℃。13日,晴天间多云,28~41℃。14日,多云,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25~37℃。
郑州启动重大气象灾害
(高温)Ⅳ级应急响应
从郑州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获悉,预计至14日,全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超过37℃,12日至13日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市气象灾害防御及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已于6月11日13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Ⅳ级应急响应,请注意防范。
应对措施
郑州市减灾委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提醒:
2.气象部门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监测预报预警,精准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通过公共媒体及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滚动预报和预警信息,提醒群众做好防护准备。各主要涉灾部门要切实加强沟通和会商,做好重点区域、重要时段的监测预警工作,牢牢掌握防灾减灾主动权。
3.严防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林业部门要做好高温天气森林火灾预防工作。消防部门要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做好灭火救援各项准备工作。家庭要确保安全用电,应全面检查家中电线线路,合理使用空调等大功率电器设备,以免超负荷运转造成温度过高而引发火灾。
4.城建、城管等部门要根据高温天气生产作业特点,加强对工程工地等的安全监管,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尤其要保障高温、露天、高空作业人员的休息时间,改善露天和高温工作场所的通风、隔热、降温条件,备足防暑物品和急救药品,确保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生产单位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存储、使用和运输的安全巡查管理,做好通风、降温等措施。
5.教育部门要督促指导幼儿园、托儿所、学校做好高温防御工作,避免高温时段开展户外运动及教学活动。
6.文化广电旅游部门应提醒各级景区做好游客保障工作,保证降温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提醒游客避开高温时段。
7.公安、交通部门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严防疲劳驾驶;加强对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辆等重点车辆安全状况检查,防止车辆受高温影响引发自燃、爆炸等事故,确保运输安全。
9.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及时播报高温天气信息,广泛宣传防范高温中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10.供电、供水、供气等部门要做好设施设备检测和维护工作,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巡视和应急处置准备,确保极端高温天气和高负荷条件下水电气管线、设施设备平稳运行。
12.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做好值班值守工作,认真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岗位责任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遇到重要情况立即按规定程序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