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还可以这样讲(中国)——降水量的变化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这期我们聊降水量的变化和干湿地区。

降水量的变化

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位于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位于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一线。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东南沿海地区和沿海岛屿,其中台湾火烧寮的年降水量在6000毫米以上。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西北内陆,其中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年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我国年降水量东部多、西部少,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秦岭~淮河既是1月0℃等温线分布的地区,同时也是800mm年等降水量经过的地区,同时是重要的气温和降水的分界线,这条界线的地理意义就不用强调了。

4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还有另一种说法更著名,那就是“大阴贺巴冈”,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这条分界线地理意义和秦岭~淮河一样重要。

为了讲后面的干湿地区,我一般还要再加上200mm线的分布(贺兰山),由于400mm线也从贺兰山过,怎么回事?贺兰山是南北走向的山脉,200mm线从北面过,400mm线从南面过。这次去宁夏,明显感觉六盘山要比贺兰山植被覆盖好的多。

无论从降水量线分布还是极值出现的地区,都能得出我国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可以简单的解释一下,那就是我国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夏季风,因为东面是海洋,水汽是从东向西被输送过来的,自然会出现这样的分布特点。当然地势西高东低也是影响因素,这就是为什么降水量线的分布都有山脉出现的原因了。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长,4~10月降水较多,北方雨季短,7~8月降水较多。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差异很大。这就是我们说的“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差异大”。

造成“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深受夏季风的影响,那为什么夏季风会这样?那就要说说“雨带的移动”这个知识点了。

5月——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出现春旱

6月——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出现梅雨天气;华北地区干旱

7月~8月——华北、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出现伏旱

9月——南移到长江以南地区

10月——移出我国大陆

干湿地区

按照年降水量的多少,把我国划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等不同的干湿地区,其实就是那三条线。不同的干湿地区自然植被不同,由于水分存在差异对农业生产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湿润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半干旱地区则以畜牧业为主。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800mm

年降水量>蒸发量

秦~淮线以南、东北三省东部、青藏高原东

森林

半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400mm

年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青藏高原东南

森林

草原

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400mm

年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大部

草原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mm

年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青藏高原西北

荒漠

自然植被的分布也直接影响农业的分布,湿润地区,有森林分布,也就可以发展种植业;半湿润地区降水量在分布森林的地区一样可以发展种植业,而在分布草原的地方只能发展畜牧业了。半干旱地区,以草原为主导,所以只能发展畜牧业。当然这只是从降水量角度来决定的,如果有水源,那就另说了。半干旱地区甚至是干旱地区,有水源就可以发展种植业,只不过要依赖灌溉,所以这类农业也被称为“灌溉农业”。干旱地区由于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外加昼夜温差大,所以这里农作物往往会单产高,质量好。

由于存在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使得农业分布更加的复杂多元,也就决定了我们国家“物产丰富”。

THE END
0.关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过大兴安岭BD、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考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理意义,要理解记忆.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c;d4>8769=79jkf6586:@f29:j57mf:4
1.A.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B.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C.我国亚热带解答: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 0°C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一致.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 故选:A.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此题考查了这条分界线的意义.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3j:2;5fef719l6g2hk5gmh6;7<92li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