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攻防战文章

400mm等降水量线代表了什么呢?

从地理学上讲,它是中国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地区分界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东南方受到太平洋及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属于半湿润地区,降雨量足够支撑农业发展。

400毫米等降水线西北,湿润的季风渐渐失去力量,加上大兴安岭-—吕梁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一线山脉的阻拦,降水量已然无法支持大面积农作物的生长,更适合畜牧所需的草场。

于是,在中国古代,400毫米等降水线就成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边际线。然而这并不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铁幕,再细观地图会发现,区分着半干旱区与干旱区、草原与荒漠的200mm等降水量线与400mm线之间只有窄窄的一条通道。

这意味着,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其实非常狭窄,一旦干旱、霜冻等各种天灾降临,草场缩小,牛羊死亡,生存受到威胁的游牧民族便只南下劫掠。而定居的南方农耕民族,土地既是家园,无处可逃散的他们,要不然奋起抵抗,要不然乖乖认清自己储备粮的身份。

反而言之,如果农耕文明的王朝强大了,向西向北驱逐游牧势力,往往无法做到永绝后患。要知道他们不像定居的农耕王朝,攻陷首都则基本意味王朝覆灭,农耕从西边进攻,游牧可以转战东部草场,如果东部也被占据了,可以继续向西,横跨欧亚大陆广阔的半干旱地带,哪里都可以是休生养息的家园。

从文明的襁褓开始,游牧民族甫一登上历史舞台,立刻展现出他们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耐力,对于定居的农耕王朝而言,仿佛一个永远挥不去的诅咒。

商朝末年,周文王大破当时盘桓在陕北、青海一带的游牧民族部落犬戎,而有了与殷商争夺天下的资本。

获取政权后,周宣王亲征西戎大胜,却没彻底解决问题;穆天子西征胜利,战果仅得“四匹白狼、四匹白鹿”,却劳民伤财,西周从此走上下坡路。

最后是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烽火台的设置主要就是为了通知全境,犬戎入侵、国都危机。犬戎攻真的进镐京,诸侯无人来助,犬戎在镐京城下杀死周幽王,拐走褒姒,西周灭亡。

终强大的西周整整一朝,数代雄才大略帝王的努力也没能最终解决西北游牧民族的困扰,农耕的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可以将他们远远驱逐,损伤他们的战斗力量,但是却总也无法永远将之消灭。

最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王朝衰弱的时候,游牧民族的力量往往是最后致命的一击。这样的轮回,在历史上一次次发生,真是国之大事,唯北方游牧与农民起义耳。

是以,从华夏文明的基因成型开始,游牧民族,这四个字仿佛是高悬在中原王朝额头上的一把利剑,没有哪个帝王敢对之掉以轻心。

游牧的北方和农耕的南方展开了时长数千年,剪不断理还乱的恩仇。两方你进我退,你攻我守,不断的拉锯,最为激烈的地段从东到西,隐隐约约就是这条400mm等降水量线。

而一个人类文明最为伟大建筑之一——长城,就在这条纠葛不断的百战之线上一点点诞生了。

西周时期尚没有长城,只是一个个的烽火台,以光速传递战报。待到东周列国,北方游牧势力可以造成的破坏已然深入人心,各诸侯国仿佛互相竞争般,将烽火台之间用城墙连接,北御游牧,顺便也互相防御。长城渐渐成型。

在春秋战国诸国中,没有谁比秦更明白游牧民族的能量,毕竟秦国正式成为诸侯就是在西周灭亡,东周迁都洛邑时。周平王为秦襄公迁都时护驾有功,将岐山以西的土地全部赐予,但是岐山以西当时已然被戎狄占领,所以秦的土地几乎都是从游牧民族地盘上一点点抢过来的。百战之国明白他的敌人有多么厉害。

待秦灭六国,形成统一的王朝之后,开始大规模将各国各自为政的长城联结起来,再加上堪称古代高速公路的秦直道可以将边关战况直通咸阳,从秦朝开始,形成中原VS游牧的统一防线。

这道防线每代王朝代代修缮,到明朝达到顶峰,形成从渤海到沙漠蔓延万里延续不断的铜墙铁壁。最终在清朝这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朝代成为境内一道无甚实用的土墙——来自更艰苦的北方的他们,不需要再靠400mm降水量线来划分领土了,游牧民族有着更广阔的疆域。

记住历代长城的走势,再看看全国的降水分布图,你会发现从东北的大兴安岭,经过呼和浩特,穿过张家口,一直到延伸到西北的兰州,再向西南至拉萨,这条400mm线几乎与长城相吻合。除了两端的两段。

最西南段是青藏高原,山脉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又一直有较为稳定的土蕃王朝坐镇,除了唐代,对中原帝国一向威胁不大。还有一段跟长城走势不同,却至关重要的,这就是最东北大兴安岭段。

大兴安岭西侧的森林边缘,基本上与年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它的东边是广阔的东北大平原,世界上最优秀的农作区之一。西边则是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和蒙古国大草原。

为什么中原文明长久以来没有进入这块如此适合作物生长的地方呢?如果东北大平原与华北大平原相连,农耕文明的舞台瞬间拓宽,那么中国的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历史没有如果。大兴安岭过了阿尔山后海拔迅速降低,科尔沁草原和沙地割裂了适于耕种的连绵平原,燕山等东西走向山脉横空出世。长城拐了一个弯,沿着燕山的南麓,一直修到了渤海湾,山海雄关在此镇守。

人工农牧分界线——长城,没有和天然农牧分界线——400mm等降水线大兴安岭段重合,却一路东行,在大海处,阻挡了东北民族的南下中原的势头,也封闭了农耕文明北上发展的可能。

而东北平原的肥沃让关外的民族有了学习农耕的机会,也给了他们试验建立稳固王朝的场所。

这里诞生了北魏鲜卑拓跋氏的先民;走出了建立大辽国的契丹;哺育过颠覆北宋的女真金朝;更贡献给世界横扫欧亚的成吉思汗;最后带给国人一个大清帝国。

几千年来,游牧民族统治中国北部乃至全境的时间,基本上和农耕民族平分秋色。但史书基本是由定居的农耕民族书写的,视角也只能是农耕文明的视角,对游牧民族的描写,很少公正,基本都是“烧杀抢掠、屠城奸淫”的模式。

这样的历史只能是半部历史,中国的另外半部历史,是传唱在广袤的草原上、艰难沙地中的史诗。当我们念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时,殊不知,经过数千年的交融,我们的血管里就流着匈奴的血。

我们的历史,是游牧民族“汉化”的过程,同样也是农耕民族“胡化”的过程。我们的意识和历史观是农耕的汉民族的,但我们的基因、肉体却是融合的。游牧和农耕互相争斗,不断融合,互相带来新的技术和思维,互相逼迫促进对方不可松懈,形成了我们无比精彩的历史。

而当现代化从头到脚改变生活之后,游牧还是农耕似乎也已经不再成为问题。

我们为游牧民族的下一代大多不愿意再过逐水而居的生活而惋惜,我们看到草场被承包围上栅栏而痛惜。我们感叹,也许称雄欧亚大陆几千年游牧文明的生活方式就要消亡。

然而何止游牧,农耕文明又真的延续着吗?坐在电脑前的我们,又有谁能说你跟土地有多么紧密的关系,又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如何种地,更有多少人愿意回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也许,我们现在正在目睹一个游牧文明、狩猎文明、采集文明、农耕文明,各种文明一齐消逝的年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万钧之力统合一切的......你们说这该叫什么文明呢?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THE END
0.一条神奇的线这是一条教科书级别的分界线,大部分人是在初高中地理课上认识它的。在中国地图上,将年降水量为400毫米的点连起来,从大兴安岭到喜马拉雅山南端会形成一条明显的分割线,气象上称之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叫等雨线。 拿等雨线当一把尺子,这条线的两端有很多可以定义的方式。 以它为界,我们能感受到两个截然不jvzquC41o0}fc}mgt0ipo7hp1kypj‚jv1
1.我国农业东部与西部的划分界线大致为()A.800毫米等降水量线B.400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 解答解: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的分界线,该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秦岭-淮河一线是800mm年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2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根据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ck53mjf92>44
2.图中表示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是()A.①B.②C.③D.④题目和解答:解: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经过:④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一线,它同时也量我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 故选:D. 点评:考查4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地理位置,要识图记忆.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2ibe95:4;995m=f3f?8co879:9e89>h8
3.【中国地理】我国的200mm400mm等降水量线,用山脉来分的,百科上的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200mm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是半干旱与干旱地区分界线;400m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吕梁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一线,即季风气候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jvzquC41sd4{wx~gdcth0lto1zlf/zzguvopp8vwguzjqw4fcdg15>0jvsm
4.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的是()A.秦岭淮河B.大兴安岭解答:解: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侧一线,它同时也量我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 故选:B. 点评:考查4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地理位置,要识图记忆.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7>g5:h;3:7b4
5.一线是我国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A.200mmB.400mmC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是我国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故选:D. 依据秦岭、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来解答此题. 本题考点:jvzquC41yy}/|‚gcpi4dqv4swgyukxs1d2<99A;32ekd:>7e82l1:l
6.图中表示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是()A.①B.②C.③D.④题目和精英家教网>初中地理>题目详情 图中表示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经过:④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一线,它同时也量我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 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ifg:ff74;4eB5499h93m>egg945k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