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期末复习备考中快人一步、占尽先机,如何在备考中高效快捷、省时省力,学科网特约名师团队精心制作,结合高频考点,精选近年各地期末经典题和最新模拟试题,组成高质量、高标准的模拟试卷,为广大师生的期末复习备考引领方向、积累经验、冲击高分,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49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考点热度 ★★★★★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

2.地形、土壤条件

(1)地形:高原、平原、山地等地形,利于农业进行多种经营。

(2)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二、农业布局特点

1.三大农业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A松嫩平原,B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作物主要有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D大兴安岭,E小兴安岭,F长白山区。

(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三、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

(1)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2)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突出特点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2)地区专业化生产。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的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农业发展遵循原则

(1)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

(2)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农业发展方向

〖图文拓展〗

1.东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分布

20世纪以来,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如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和盐碱化、草原退化等。

2.东北地区黑土地水土流失

(1)危害:使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土壤板结,可耕性越来越差,造成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自然原因:夏秋季暴雨冲刷,春季风蚀;地形起伏大;土壤孔隙大;平原地区植被覆盖率低。

(3)人为原因:毁草毁林;土地不合理利用;缺乏生态保护意识。

3.东北地区湿地保护措施

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还湿;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考向一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

1.自然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

3.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①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②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③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

①自然条件

②社会经济条件

材料一:我国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但由于人类高强度开垦,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并形成大量冲沟,冲沟的出现也加剧了当地水土流失。

材料二:左图为东北地区略图及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图,右图为松嫩平原某地冲沟图。

考向二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对策

2.东北地区商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3.我国主要农业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位于太行山的涉县早作“石堰梯田”,于2019年被列入中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里沟岭交错,群峰耸峙,与石山相呼应,构成规模宏大独其特色的梯田景观。据该县某村志记载,该村人口明万历元年为551人,清嘉庆三年为1112人,民国33年为2724人,1974年为3725人,2016年为4595人。

石堰梯田种植物种丰富多样,有谷物、豆类、薯类、油料作物、麻类、中药材、蔬菜、林果等,但梯田仍然靠天吃饭,旱涝无定,干旱固然影响收成,然而夏季突发的暴雨也可能导致梯田损毁。下图一示意涉县旱作梯田,图二示意云南元阳梯田,图三示意涉县旱作梯田核心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比变化。

近年来,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大致有四个主要种植区。下图是黑龙江省的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正安“半亩鸡”是正安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饲养环境,发展林下鸡养殖,“半亩鸡”的意思是半亩山林放养一只鸡。目前“半亩鸡”在上海市场供不应求。下一步,正安将通过“龙头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吸纳更多的合作社和贫困户参与林下养鸡。图为正安“半亩鸡”生活环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读“东北地区轮廓图”,回答下题。

2016年6月,农业部等10部门推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中国将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云南省哀牢山南部的元阳哈尼梯田,是当地群众在大地上“雕刻”出的农耕文化奇观。该山从山顶到山脚具有“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垂直景观结构,构成了良好的梯田生态系统。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图1为哈尼梯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看到梯田雾沿河谷方向缓缓爬升时,拍摄到的云海梯田落日融为一体的奇妙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文冠果属于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自然状态下,文冠果整体呈零散分布,部分呈片状分布,最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350~600mm、年平均气温约7~11℃、海拔900~1800m的地区,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抗盐碱能力和适应性,是药食两用油料植物和生物质能源物种,也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树莓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被誉为“果中黄金”。俄罗斯、波兰、德国、匈牙利、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年产量都在万吨以上。近年来,欧美国家树莓生产已处于停顿和萎缩状态,西欧国家更是退出了树莓的生产领域。河南封丘县自2002年引进树莓种植项目后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树莓种植第一大县。

二、综合题

材料一:里下河地区是江苏省中部一个典型的洼地,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m,比其东面的滨海平原、北面的黄河故道、南面的沿江高沙地和西面的京杭运河大堤都低。该地区土地肥沃,河网交错,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近20年来,里下河地区重视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不断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水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所产大米粒粒饱满,晶莹剔透,柔软细润,入口清香,营养丰富,有里下河大米、溱湖大米、兴化大米等名牌产品。经环保部门测定,当地土壤、水中常见污染物含量极低,因而所产大米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的称号。

材料二:如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该地区河网、铁路线分布。

(2017年北京卷)

(2017年海南卷)

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Ⅱ)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2015年浙江卷)

(2020年新高考山东卷)

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Ⅱ)

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下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2019年江苏卷)

材料一   我国东南沿海某行政村总人口2750人,其中70%外出就业生活。留村人口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中60岁以上占36%。近年来,该村农业的总产值与收入有下滑趋势,家庭年均收入约5万元,主要源自外出务工。

材料二   图甲为“某村等高线地形及立体农业示意图”,图乙为“某村土地利用结构图”。

图甲                                                                                                                                                                                                     图乙

(2018年江苏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下图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下图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

17.(2018年天津卷)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如下图文字所示)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2017年江苏卷)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2015年海南卷)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下图示意“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I)

金额说明:按照所选试卷单价总和计费,不同身份的用户可在原价的基础上享受其对应权益(折扣或免费)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

THE END
0.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我们一定要把服务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作为我们的一个追求目标。围绕这个想法,我们要把学校建设成为五个标杆:一是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标杆;二是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发展的标杆;三是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杆;四是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标杆;五是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的标杆。这“五个标杆”建成了,我们jvzquC41yug/p€xwch4ff~3ep1zqz€4kpfky0qyo
1.专题04中国的经济发展(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吉林专用)八年级(24-25八上·吉林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期末)气候干湿程度影响植被和农业类型,下列干湿地区中地表植被和农业类型主要为“森林、水田农业”的是( )A. 湿润地区 B. 半湿润地区 C. 干旱地区 D. 半干旱地区(24-25八上·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期末)为提高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我国实施了粮食储备战略。下图为“我国中央储备粮食直属jvzquC41o0€yzt3eqo5tqoy176=7:?770jznn
2.西部地区低碳农业之路如何走理论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河西走廊的实践探索对于推动全国乃至全球的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为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生态压力提供了新思路,还为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树起了标杆。 低碳农业承载着农业自身转型升级的重任,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守护绿水青山的关键一环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4424:03:681e:17<6/62974>9;0jznn
3.农业资源与环境的认识范文在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得到一定的控制,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局部地区明显改善。特别是过去的一年,各地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抓实干,狠抓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省建设有序推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政策措施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538/j}rn
4.再生农业——基于土地保护性利用的可持续农业随着再生农业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加入进来。2019 年,再生农业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定为在全球变暖的严峻态势下有望应对生态脆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7]。商业界对再生农业的投资也日益增加,据土壤财富统计发现,2019 年就有70 项投资策略包括一个或多个与再生农业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373786915=6:::63a712>=9538:0|mvon
5.农业资源利用(共12篇)农业资源利用 篇1 永春县通过分析不同资源类型和时空条件, 探索出农业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六种模式, 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合开发提供示范模式, 不断优化区域布局, 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促进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人多地少, 人增地减, 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耕地、淡水资源jvzquC41yy}/srpcpvobpnc0eun1j4mg{kxg?t2;;
6.基于模型的决策方法在干旱的中国西北部地区用于优化玉米滴灌策略特别是对于那些位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国家,如何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灌溉用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内蒙古西部的干旱地区作为重要的玉米生产区域,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该地区的农业发展长期以来依赖于传统的灌溉方式,但这种方式往往消耗大量水资源,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探索jvzquC41yy}/gknqvtgeg7hqo1tfy|k14286/:6142863:5;2::16B5920nuo
7.变化情景下中亚雨养农业区水土资源匹配格局【摘要】:中亚地区是落实我国"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关键地区,雨养农业区作为中亚重要粮食主产区,对世界和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参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7个全球气候模式(GCM),分析了未来30 a(2021—2050年)气候变化情景下中亚雨养农业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趋势;然后根据适宜农作物种植的高程、坡度和土壤类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MIFZ7243642;80jvs
8.农经论文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更应该注重农业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积极有效地保护土地、水源及周边环境是农业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经济只有不以破坏生态环境、过度开采、破坏资源能源为发展方向,才能在低碳经济概念的指导下,走上有利于农业jvzquC41yy}/uofdkcu/exr1hctxgw4444=60qyon
9.黄委:西北地区水资源状况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用水的不断增加,大部分河流尾闾干涸,植被枯萎,生态环境恶化,不仅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且已成为华北地区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因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jvzq<84yyy4djrscyczft7hqo0io1ƒyi|1nz1;528zht|‚4422<188y422<1896a34742?3jvo
10.“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科学计划”2024年度项目指南其次,针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目标开展气候安全、生态安全、农业安全、水安全、能源和资源安全问题的研究,提供实现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科学策略和途径。 (一)典型社会-生态系统动力学与可持续发展。 选择生态脆弱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喀斯特地区、高原山地,以及人类活动强烈的滨海城市区,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影响jvzq<84eo0nvu}3gfw4dp8nphq529::156;4:7mvo
11.为国建言第八章西北水资源战略研究但在具体工作中,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应如何认识,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用水矛盾如何解决,以及西北地区的有限水资源能否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仍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和做法。由于北方地区持续干旱,沙尘暴加重,更引起各种设想,有的主张调水,有的主张造林,莫衷一是。西北水资源问题在“中国水资源”项目中有所jvzquC41yy}/jqz0gf{/ew4s|{jd3951428419=481i29?82c4<56=;1rcmf0qyo
12.北方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开发途径研究【摘要】: 干旱、半干旱的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既是一个生态脆弱带,还是经济脆弱地区。长期以来,囿于传统生产力观点的束缚,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落后,忽视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和保护。本文在新的“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在 jvzquC41efse0lsmk0ipo7hp1Cxuklqg1EJNF66223?.495629=86=3jvo
13.改革开放以来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6月,江泽民视察黄河并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生态环境建设,是关系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几十年的经验证明,必须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和治理黄河的一项根本措施,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生态工程建设要与国土整治、综合开发、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黄河上中游的jvzq<84yyy4tylh0qtm/ew4udl04975/28.3<496272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