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我国有两条重要的水文分界线,这就是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以及外流区中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一、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
河水最终能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它们的集水区域称为外流区。
河水最终不能汇入海洋,或消失在干旱的沙漠之中,或以内陆湖泊作为归宿的河流称为内流河,它们的集水区域称为内流区。
我国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北起大兴安岭西麓,大致沿东北一西南方向,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日月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直至西藏西部的国境线为止。
这条线以东,除鄂尔多斯高原、松嫩平原及雅鲁藏布江南侧的羊卓雍湖一带有面积不大的内流区外,其余全是外流区;这条线以西,除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外都是内流区。
内、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国400毫米等雨量线大致相同。因此,它实际上也是一条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分界线,以西是收业为主的非季风气候区,以东是农业为主的季风气候区。
不同的气候条件,赋予河流不同的特性。
外流河主要水源是降雨,水量一般较为丰富;在前进过程中,“左右逢源”,有不少支流汇入,水量沿程增多;河水量的变化随降水而变;河网密度较大。
内流河多以冰川积雪融水为主要水源,一般水量较小,而且支流很少,水量沿程不断减少;河中水量又随气温而变,到了冬天,气温很低就断流了,故多为季节性河流。
外流区中的太平洋流域,流域面积544.4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56.71%;径流量21,525.15亿立方米,占全国82.78%。
印度洋流域,流域面积62.4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6.52%;径流量3,238.94亿立方米,占全国12.46%。
北冰洋流域流域面积5.0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0.53%;径流量107.85亿立方米,占全国0.41%。
内流区流域面积34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36.24%;径流量1,130.70亿立方米,占全国4.35%。
额尔齐斯河流域
全国总计,流域面积960.00万平方公里;径流量26,002.64亿立方米。
二、南方与北方河流的分界线
在我国东部的外流区中,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这一界线相当于年降水量为700~800毫米等雨量线的位置,其北属于半湿润半干燥地区,其南属于湿润地区。
这一界线又相当于全年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0℃的等温线,故秦岭——淮河一线也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可见,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分界线,此线以南和以北的河流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包括东北河流和华北河流两类,二者以松花江一辽河分水岭为界。分水岭以北为东北河流,包括黑龙江、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以南为华北河流,包括辽河、滦河、海河和黄河等。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河流,主要指长江、珠江以及东南沿海诸河,统称为南方河流。
淮河北岸各支流具有华北河流的特性,干流本身及南岸各支流具有南方河流的特性,故淮河水系可作为过渡性水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