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流区和外流区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分界线——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

内、外流区

注意:黄河几字湾内的内流区;黑龙江省松花江与黑龙江之间内流区;阿尔泰山南侧的外流区。

4.气候特征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同纬度地区多沙漠的原因。

(2)雨热同期。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水稻、棉花种植界限偏北。

(3)气候复杂多样:适合多种农作物、动植物生长。

1.降水

(1)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800mm等降水量线。

读降水量分布图注意:

①东北800mm年降水量--长白山以东

②新疆西部迎风坡

③雅鲁藏布江谷地

④湟水谷地

⑤东南部湿润区的山地迎风坡

⑥台湾岛、海南岛东西部降水差异

⑦降水最多--台湾火烧寮年均6558mm。原因:地形、夏季风

降水最少--吐鲁番的托克逊年均5.9mm,原因:地形、内陆

⑧降水与建筑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雨带的推移规律:

5月中旬:华南一带。注意南岭对雨带的影响

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梅雨季节。注意湟水谷地。江淮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7月中旬、八月: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伏旱。注意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9月:退至长江以南。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华南、西南和天山北侧--冬半年--地形影响--锋面坡度小,降水面广,强度小。

10月:夏季风在大陆消失。

(4)年际变化:南方小,北方大

(5)干湿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①东北湿润区面积比800mm降水量范围大的原因:蒸发量小

②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400mm降水量区面积大,但半湿润区面积小、半干旱区面积大,新疆西北部地区400mm、800mm降水量区均为半干旱区的原因:蒸发量大。

③海南岛西侧的半湿润区原因:降水少,蒸发量大。

④跨干湿区最多的省区:甘肃、西藏、陕西、内蒙古

2.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1)特点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兴安岭除外)。

读一月等温线图注意:

①0°C等温线--秦岭-淮河

②等温线的疏密(与7月等温线比)

③几处等温线拐弯处:

横断山山河相间处:山谷等温线向北凸,山岭等温线向南凸;

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向上游凸

兰州附近河谷

④地形对冬季风的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台湾难以受冬季风影响。

⑤最低温处--漠河

读七月等温线图注意:

①汾河、渭河、黄河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弯曲原因

②吐鲁番盆地高温、闭合原因

③台湾岛、海南岛等温线闭合原因

(2)比较我国冬、夏季风的区别:

(3)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跨温度带最多的省区:甘肃

比较秦岭、淮河南北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差异。

1.卫星云图

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雨区。白色愈浓,表明云层愈厚,雨愈大。

2.地形分布

(1)主要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东:台湾山;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8米

其他走向: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

注意:跨三级阶梯的山脉--秦岭;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山脉:长白山、南岭、武夷山、台湾山脉。

省区界线附近的山脉:太行山(山西、河北)、贺兰山(内蒙古、宁夏)、武夷山(江西、福建)、南岭(湖南、广东)、大巴山(四川、陕西)、巫山(重庆、湖北)、祁连山(甘肃、青海)

流域界线:巴颜喀拉山(黄河、长江)、南岭(珠江、长江)、冈底斯山(雅鲁藏布江、怒江)、唐古拉山(怒江与澜沧江、长江)

(2)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注意:塔克拉马干沙漠是我国最大沙漠,世界最大流动沙漠。吐鲁番盆地我国大陆最低-155米。察尔汗盐湖--柴达木盆地;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几字湾内部分仍属于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属于东北平原。

(3)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三大平原:

主要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有辽东、山东和东南丘陵

②各地形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③泥石流:多发生在青藏高原边缘云南、四川等西部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

1.地形概况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三级阶梯的情况:

②德国地形的三级阶梯:由南向北--阿尔卑斯山脉、巴伐利亚高原、北德平原

③我国沿不同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

沿经线作剖面:30°N、38°N、45°N

沿纬线作剖面:90°E、100°E、110°E

大陆架的分布:黄海、渤海全部、东海大部(最宽广)、南海一部分

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产生巨大水能

(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地形齐全: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占三分之二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

(1)分布:我国的民族分布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

(2)分布特点:小聚居,大杂居

(3)人口最多少数民族:壮族

400万人口以上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等8个。

(4)少数民族节日:

傣族--泼水节、孔雀舞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

(1)

2000年我国总人口:12.95亿,平均人口密度:135人/ Km²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

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

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线: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人口密度线东南--面积占43%,人口占94%

(3)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

城市发展政策: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新型乡镇,大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

(4)华侨(中国国籍或双重国籍)与华人

侨乡 :广东、福建

(5)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分析:

(1)三级行政区

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附1:我国邻国记忆

十五邻国陆上环  朝鲜俄国和蒙古  哈吉塔阿富汗

印尼锡不缅老南  隔海六国要记全  印尼马文菲日韩

附2: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空格处请学生自己填写)

THE END
0.暑期必背|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你掌握了几条?06: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07: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jvzq<84uj0~eh7hp1|nppp}wg1813@5:1:968B<;0jznn
1.你知道吗,那些中国的地理分界线(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貌单元。 (3)青藏高寒区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地貌单元,涉及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和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新疆南部和云南西北部 四大地理分区 人口分界线 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线 其他分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jvzq<84yyy4junsnkp4dp8xha9>G:@;2DGH88=;F8CIF;@:FF;?4H>:C6a81;h5964HF3O<82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