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天气让人哭笑不得,有的地方干旱少雨,庄稼受灾。而有的地方却又暴雨不断,水位上涨。
就比如说安徽和湖南部分地区,暴雨不断,令人担忧。
安徽省南部,暴雨蓝色预警发布,预计有强降水,局部地区甚至可能出现暴雨。
地质灾害和山洪灾害双预警也已发布,这是安徽今年首次发布的地质灾害橙色预警。
受强降雨影响,多个景区关闭,活动取消,注意防范山区洪涝、地质灾害以及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湖南省"湘江2024年第2号洪水"形成,湘江干流的老埠头水文站流量涨至7500立方米/秒。
湖南多地已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包括湘江、资江、沅江流域部分河段水位上涨3米-7.5米不等。
明日夏至,这是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
在中国的广大农村,人们常常会引用农谚来判断雨水情况,进而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其中,"是旱是涝,就看夏至"这句农谚,便是对夏至时节雨水状况的一种生动描述。
那么,今年的雨水情况会如何呢?是否会有大涝呢?看农谚咋说
1."夏至东南风,十八天后大雨淋。"
这句谚语说明夏至时节的东南风可能预示着未来的大雨。
2."夏至雨点值千金。"
强调了夏至时节雨水的珍贵性,对农作物生长至关重要。
3."夏至不起尘,起了尘,四十五天大黄风。"
4.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具体地域:夏至东南风,十八天后大雨淋(普遍);夏至有雨,仓里有米(普遍)。
各地夏至也有不同的谚语,我们一起看看怎么说的?
浙江、湖北
1.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这句谚语描述了夏至时节,由于梅雨季节的影响,天气多阴雨,收割的小麦如果被雨水淋湿就容易发霉,农民只能自己食用,舍不得丢弃。
这里的"大烂"指的是小麦发霉变质的情况。
2.夏至落雨,九场大水:
这句谚语意味着如果在夏至这天下雨,那么接下来可能会面临连续的雨水,有涝灾的风险。
这里的"九场大水"是夸张的说法,用以强调接下来雨水可能会很多。
湖南、贵州
1夏至下雨十八河:
这句谚语描述了夏至时节如果下雨,那么雨水可能会非常充沛,导致许多河流的水位上涨。
这里的"十八河"是泛指多条河流,不一定是确切的数字。
2.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
这句谚语意味着如果在夏至这天下大雨,那么到了八月份,可能会有大暴雨出现,导致水位上涨,甚至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安徽
1夏至不雨天要旱:
这句谚语描述了如果夏至这天没有下雨,那么接下来可能会面临干旱的天气。它强调了夏至这一天降水的重要性。
陕西
夏至无云三伏烧:
这句谚语意味着如果夏至这天没有云彩遮挡,那么接下来的三伏天将会非常炎热,阳光强烈。这里的"烧"用来形容天气极热。
四川
夏至无雨三伏热:
与陕西的谚语类似,这句谚语也强调了夏至这一天没有降雨的话,接下来的三伏天将会非常炎热。
贵州
1夏至无雨干断河:
这句谚语描述了如果夏至这天没有下雨,那么河流可能会因为缺乏水源而干涸。
这里的"干断河"是夸张的说法,用以强调干旱的严重性。
2夏至无雨六月旱:
与上述谚语类似,这句谚语也强调了夏至这天没有降雨的话,整个六月都可能会面临干旱的天气。
这些谚语都是基于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农民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反映了夏至时节的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的需要。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谚语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