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康氏粉蚧:该虫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芽、叶、树干及根部,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汁液。幼果受害,多形成畸形果。近成熟果受害,形成凹陷斑点,有时斑点呈褐色枯死,枯死斑表面可带有白色蜡粉。套袋果受害,多集中在梗洼和萼洼处。康氏粉蚧在我地1年发生3代,以卵在被害树干、树皮缝或石缝土块等隐蔽处越冬。第2年春梨树发芽时,越冬卵孵化,小若虫爬到枝、芽、叶等幼嫩部分上危害,其体表逐渐分泌蜡粉。第1代若虫发生在5月上中旬,第2代若虫发生在7月上中旬,第3代若虫发生在8月中下旬。
3.绿盲蝽蟓:此虫以若虫、成虫的刺吸式口器吸食梨树的幼叶、嫩梢、花果的汁液。幼果受害,先出现小米粒状的隆起小疱,随后小疱表皮爆裂,并溢出果,最后伤口处形成黑点、略凹陷,果畸形;嫩叶受害,初期出现散生褐色小斑点,后小点逐渐发展成为针尖似的不规则孔洞成为破叶。绿盲蝽蟓1年发生5代,以卵在梨树枝条顶芽芽鳞片中和梨园内外的杂草、树皮缝及浅层土壤中越冬。第2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越冬卵孵化。首先危害花蕾、嫩梢和嫩叶,4月下旬为若虫发生盛期,2~3龄若虫集中危害果树花、幼树梢叶和幼果,5月上中旬羽化第1代成虫,6月中旬第2代成虫羽化。7、8、9月中旬分别为第3、4、5代成虫羽化期。第1代成虫主要危害梨树幼果、幼叶,第2代主要危害梨树嫩叶。第3、4、5代危害果树较轻,一般迁移到果园外其它幼嫩植物上危害。
5.梨茎蜂:此虫是黄金梨高接树的重要害虫。主要危害梨树新梢,幼树。在新梢长至6~7cm时,成虫开始产卵,并用锯状产卵器将嫩梢4~5片叶处锯伤,再将伤口下方3~4片叶切去,仅留叶柄。被锯新梢萎缩下垂,干枯脱落。梨茎蜂1年发生1代。多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梢内越冬。梨树开花期羽化为成虫,在新梢下产卵,并锯断新梢。幼虫先在新梢残桩内危害,后转入2年生枝内危害。7~8月在被害梢内作茧越冬。
6.梨黑斑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新梢。果实发病初产生小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为稍凹陷的圆形或近圆形病斑。有时显褐色同心轮纹;幼果发病,随果实生长病斑扩大并出现龟裂,并在裂口处产生黑霉,病果早落;新梢发病,病斑圆形或椭圆形,黑色、稍凹陷。周围裂缝呈疮痂状。梨黑斑病以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在病叶、病梢和病果上越冬,第2年春季通过风雨传播,一般气温在24~28℃。同时连阴雨时有利于黑斑病的发生与蔓延。
7.梨黑星病: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也可以危害花序、芽鳞、叶柄、果梗等部位。从落花后到果实成熟期均可危害,病斑初期变黄,后变褐枯死并长黑色霉物。叶片感病先在叶背面的主脉和支脉之间出现黑色霉状物,不久在霉状物对应的正面出现淡黄色病斑。严重时叶片枯黄、早期脱落;果实受害初期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斑点。条件适宜病斑长满黑霉,病果呈畸形、开裂、早落;
新梢在春季病梢出现病状。后期病部皮层开裂,呈疮痂状,病斑向上扩展可使叶柄变黑。梨黑星病在我地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开始发病。初期在病梢上,通过风雨传播,逐渐散落到幼叶、幼果和新梢上,病菌侵染最适温度为25~30℃,超过30℃很难侵染,最适流行温度为11~20℃。
8.梨黑点病:此病主要危害套袋梨果,病斑从萼洼处发生,可向全果面扩展,大小0.1~5mm,圆形,有黑色和绿色晕圈,病斑表皮不脱落、不烂,与果点重合。在果实近成熟时发病,多雨年份发病较重。
二、综合防治技术
2.合理灌水:在每次施肥后要及时浇水,在11~12月份灌冬水1次,翌年春进行春灌。
3.土壤管理:一要坚持年年刨园,在梨树周围深翻20cm,以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提高肥料及水分利用率,二是生草栽培,在梨树行、株间适当种草,有利培肥地力。
4.合理进行修剪:每年12月份一翌年1~2月份进行冬季修剪,疏除过密枝,对下垂枝及细弱结果枝及时短截或回缩,促进结果枝组的更新,对延长枝头及时短截,以利扩大树冠;5~7月份搞好夏季修剪,疏除过多萌条及竞争枝,甩放部分中庸枝。
5.搞好果园卫生:秋冬季及时清园,结合修剪,将园内枯枝、落叶、病虫果、杂草等清除并集中烧毁或深埋。
6.刮树皮:在3月上旬刮除枝干老粗翘皮;刮除枝干腐烂病、干腐病病斑,并涂抹果腐康、轮腐净等。
7.化学防治:在3月份鳞片露白期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以消灭多种越冬病菌和害虫,尤其对黄粉虫,红、白蜘蛛,康氏粉蚧等害虫效果明显。黑斑病严重的可喷石硫合剂与0.3%五氯酚钠混合液。
在4月中下旬花瓣脱落70%时,喷1.8%阿维菌素5000倍+菊酯20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倍+乙磷铝800倍,以防治梨茎蜂、梨木虱、黑点病、黑星病、黑斑病等病虫害。
在6~9月份根据害虫及病菌发生情况酌情用杀菌药剂和杀虫药剂。如杀菌剂有阿维菌素、多菌灵、代森锰锌等;杀虫剂有乐斯本、吡虫啉、菊酯类等药剂。
8.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害虫的天敌实施生物防治,如梨木虱的天敌花蝽、瓢虫、草蛉均扑食梨木虱若虫,寄主蜂也可寄主若虫。
以上就是黄金梨病虫害防治的全部要点,欢迎广大种植了黄金梨的果农朋友来惠农网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