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发生前的地应力的累积会导致地层深处的由多种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氡气被挤压时放到大气中,在宏观大气中形成云室效应,产生地震云,这就是地震云氡气成因论。 在地震云的氡气成因论中,将干旱和地震之间的关系解释为:氡气释放的对应构造有关,在板块运动中,在构造初期应力的累积时,会缓慢挤压充填断层裂隙,使正常的氡气释放通道关闭,由于氡气还是形成降雨的雨核,当断层裂隙被关闭时,释放到空气中的氡气量减少,与之相应的降水减少,造成区域性干旱,按照本人地震云氡气成因论的观点,干旱是由于震前存在区域性构造应力增加。使得形成降雨雨核的地氡释放减少造成的,也就是所谓的震前干旱;当地层应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会出现新的细微裂隙,造成累积的氡气集中释放,形成地震云,也就是临震云;当地震发生后,断层构造完全开放,这时候累积的氡气完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震后云的同时,造成震后暴雨。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两点:(一)氡气是通过断层释放到大气中的,是断层存在的标识性气体,也是目前监测地震活动的主要参量,我们实际测量的数值也证实了断层口上部的氡含量是周边背景值的 10 到几百倍,甚至更高;(二)氡气是一种由多种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其测量的标识元素是 Po218,其含量表示组成氡气的放射性元素的多少,也就是其释放到空中后衰变所产生的放射性带电粒子的量的大小,也就是易于和空气中的游离水分子结合,凝聚成雾,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形成云彩的凝聚核的多少。综合以上两点,就可以知道,氡气是一种很好的将地震这种固态地理现象与云彩相关联的元素,即由于板块应力的变化导致氡气释放量的突变增加,与空气中的游离水分子结合成我们看到的宏观地震云。这也很好的解决了震前干旱和震后暴雨形成的机制问题。
1、从旱震关系开展大地震中期研究。
2、七三年起,研究短期气象要素指标问题,提出地震前三十天短期临震气象要素五项指针异常的概念、特征及其震例。
3、耿氏旱震理论是研究地震与气象的关系,在大地震的孕育过程中会有气象效应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