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都肿成这样了,你咋不戴个手套啊?”
面对镜头,身着军装的他,憨憨地回应道:“因为手套戴着不方便!”
甘肃积石山地震后,零下十几度的夜里,一身戎装的他们,赤手空拳,马不停蹄地为受灾群众连夜搭建着取暖设施。
为了加快速度,他们顾不上戴手套,以至于他们的双手冻得肿胀,但他们浑然不觉得疼痛,一心只想快点,更快一点!
很快,很多劫后余生的老乡赶来了,他们说:“你们这么辛苦,我们哪能睡得着?”
01
12月18日凌晨23点59分,一场6.2级的地震突如其来。
顷刻间,一阵地动山摇,处在震中的肃省临夏市积石山县在短短几十秒内变成了残垣断壁。
有人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有人头破血流,无数从梦中惊醒的人站在凌冽的寒风中,恐惧得瑟瑟发抖。
这一刻,很多家庭的天塌了。
事发后,各地消防人员整装出发,一辆辆救援车辆呼啸着向着积石山而去。
人民子弟兵也动了,他们带着装备、移动厨房等救援物品,疾驰而去。
四面八方的人开始朝着一个地方奔去,有人带着棉被、棉衣,有人拉着面粉,有人带着饺子……齐齐朝着同一个目的地进军。
那就是甘肃积石山。
顷刻间,天南地北的救灾车辆如同点点星光,不分昼夜驰援灾区。
这一刻,全中国,万众一心。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时候的绵薄之力便是灾区人民绝处逢生的希望。
很快,灾区的天才蒙蒙亮,一个个热气腾腾的户外摊点就支了起来,一盘盘饺子出锅了,一碗碗牛肉面上桌了。
这时,袅袅的炊烟成了温暖灾区人民的定心丸。
积石山县大河镇的村民马文俊说:“家乡有难,你坐着干嘛?作为一个男人,不能顶天立地,最起码一个拉面能拉呗!只要家里人没事,从头再来!”
02
与此同时,救援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多支救援队和当地群众,挨家挨户搜寻着受困群众。
一位年长的奶奶看到救援人员泣不成声,呜咽地讲述着她无尽的后悔和自责。
她说,原本儿媳在外务工,为了让孩子有妈妈陪伴,在她的提议下,媳妇回家陪在了孩子身边。
可这次地震,带走了儿媳的生命,从此,孩子没有了妈妈。
这位奶奶一遍遍假设着,当初自己要是没有规劝儿媳回家,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大灾之中,留给这位奶奶的创伤,恐怕成了她心里永远拔不出的刺。
12月19日,一片满是瓦砾和黄土的废墟之下,一个孩子声嘶力竭地哭喊着:“妈妈,我害怕!”
废墟之上的消防人员忧心如焚,一边小心翼翼地用手刨着,一边温声细语地说道:“宝贝,在呢,都在外面等你呢!”
为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消防员询问:“孩子,你想喝什么饮料?”
原来,消防们已经在孩子的身边发现了两具不同年龄段女子的遗体。
但是,消防员不能告诉孩子真实的情况,他们一面安慰孩子,一面疯狂用手刨着倒塌的瓦砾,只为快点救出被恐惧包围的孩子。
一位名叫高兰芳的母亲,在大地颤抖,房屋摇晃的瞬间,扑过去,将2个孩子紧紧地护在身下,硬是用自己的身体给孩子提供了庇护所,任由两面墙砸在了她柔弱的肩上。
当高兰芳被救出来的时候,全身多处骨折,躺在病床上的她却说:“还好是我受伤了!”
另外一位只有24岁的妈妈,也选择用同样的方式,保护了自己的孩子,被找到的时候,孩子安然无恙。
可这个妈妈却永远闭上了眼睛,任由亲人一声声地喊着“阿姐”,却怎么也等不来她的一声应答。
如果,这世上可以以命换命,地狱门口一定站满了妈妈。
地球人性的一动,让很多家庭顿时万劫不复,而妈妈们都默契地选择了搏命!
一桩桩,一幕幕,今人泪目心碎。
救援不断推进,有人获救了,有人却永远留在了昨天。
03
逝者已斯,即使悲痛,生活也要继续下去,废墟过后,便是生生不息的重新出发。
伴随救援同步进行的是爱心人士们汹涌而来的救助。
不到12个小时,甘肃省主要负责人带头救灾,并冲到了第一线,企业和各界爱心人士闻风而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跪行巨人”胡雷来了。
胡雷的双腿不良于行,而且生活艰难,可他却见不得人间疾苦,只要哪里有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这一次,胡雷带着5万元物资,亲赴积石山,将一袋袋大米、面粉等生活必需品,发到了受灾群众的手中。
胡雷说:“国家有难,国家的人民有难,人人有责!”
而像胡雷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一向热衷公益的韩红也在灾区,一边指挥物资发放,一边抚慰受灾群众。
满目疮痍的现场、孩子和老人瑟瑟发抖的身影、失去亲人后令人窒息的悲伤,每一帧都是锋利的伤痕,让人心疼到连呼吸都觉得艰难。
自始至终,韩红的眼里满是泪水。
各行各业的企业雷厉风行,一笔笔善款纷沓而至。
安踏4000万,鸿星尔克、拼多多、波士登、度小满、李宁、特步均为2000万,酒钢、太平洋、茅台、中铝等企业1000万元……
爱心汇成大江大河,为灾后重建筑牢了经济保障。
一个老外看到积石山地震后,中国的反应和行动,不无感慨地说:“全世界,除了中国,没有谁能做到这样!”
老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在中国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群人迅速挺身而出,逆风前行?
他们或许永远不会懂,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
在大灾大难面前,有的人将身死置之度外,一腔孤勇,有人豪掷千金,一心相助,只因他们心里都有同一个初心。
那就是,责任在肩,担当在心,一切看似英雄的孤勇行为于他们而言,理所当然!
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用大爱无悔地谱写着一个个令人动容破防的画面,缝补着这破碎的人间。
他们前赴后继,全力以赴,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在中国大地上,所有的寒冬总会过去,次第花开指日可待。
这就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动员力、凝聚力和执行力。
于是,一顶顶救灾帐篷,一个个取暖火炉,一车车煤炭、棉被、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物资源源不断地出现在灾区人民的手中。
灾后第二天,帐篷课堂出现了,废墟之上,一声声读书声不绝于耳,这是希望的声音,更是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04
刘禹锡曾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说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皆春。
常用以鼓励人们用乐观的态度对待世事变迁。
早从古代开始,中国文人已经把生命之痛,化成了达观不屈的逆境重生,几千年来,这种向阳而生的精神,早已成了华夏大地的文化传承。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便是众志成城,迎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真实写照。这样的行动力,有且只有中国有,你说呢?
- End-
作者:么么茶
编辑:一乙木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