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无处不在,榜样就在身边。
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工作优秀奖和先进个人”推荐评选中,河北地震台、河北省邢台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局)获得防震减灾工作优秀奖,河北省地震局职工苏树朋、张新东、张合、张帅伟获得防震减灾工作先进个人,诠释了新时代河北地震工作者做好党和人民守夜人的初心使命,展示了听党指挥、坚守奉献、苦干实干的精神风貌,树立了学习榜样。
河北省地震局陆续推出“防震减灾工作优秀奖和先进个人”先进典型宣传系列报道,激励和引导全省地震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使命,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实际行动,推动全省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将初心与地球脉搏联动 用实干践行使命担当
1988年一位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懵懂青年被分配到了最基层的地震台站,从那一刻起,一颗为防震减灾事业奋斗终身的火种悄悄地在他的内心点燃。33年来,他始终不忘防震减灾初心,谨记竭诚为民使命,孜孜不倦、埋头苦干,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演绎着伟大,用一个个平凡的日夜,在他三十余年防震减灾事业征途中书写傲人答卷。他就是河北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河北省工程地震勘察研究院)的张新东。
张新东,男,1964年1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正研级高工。现任河北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主任,河北省灾害防御协会会长。自工作以来,他就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为了事业任劳任怨。工作中,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全面发展,从技术员一路干到地震专家,成为市政协委员,实干与坚持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
“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单位的兴衰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在张新东同志担任邯郸中心台副台长、台长期间,邯郸中心台观测资料质量连年提高,在全国地震观测质量评比中27项次获得前三名。分析预报工作连续11年获省局评比前三名。台站连续10年被评为省地震局先进单位。这一切的荣誉奖项和他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在他担任领导期间,台站在人才方面培养成果丰硕。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16人,其中博士2人;高级工程师10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2人。1人获得“河北省第十二届青年科技奖”,1人获得“全国地震系统先进个人”, 1人入选2019年中国局骨干人才计划(唯一台站人员入选)。他在任期间,台站职工以第一作者发表地震论文50余篇,其中国际地学期刊GJI上1篇;承担各类科研课题4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河北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13项。
为地球把脉 为人民护航
利用地震台站人员的技术优势,他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的科技服务工作。近些年来,他与北京大学、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进行科研项目合作,负责设计、勘选、架设、运维临时测震、强震、GPS观测站等站点1000余个。这些正是他为地球把脉、为人民护航的生动诠释。
在进行课题研究及项目建设的同时,他不忘总结经验,做好科研成果转化,以第一作者在《地震学报》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作为《破坏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方法及其应用研究》项目参与者,获得中国地震局2018年度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一等奖。主持河北省科技支撑项目、河北省地震星火课题、中国地震局“三结合”课题、河北省地震局重点课题多项。主持了地震行业专项国家地震减灾科学计划项目《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华北地区中部》河北区域的台站建设和运维,以及“一带一路”科学台阵河北项目。这些项目中有7项获河北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
服务立院 实干为先
2020年,张新东同志角色再次转变,从台站来到了省局。机构改革后河北省震灾防治中心(工程院)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重新组建的重任就压在了新任院长张新东的身上。如何能够利用机构改革后的优势,打响工程院的名气,彰显地震部门服务社会的特色,是他从上任伊始就开始思考的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张新东开始了他的“立院”之路。
“政府和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对于工程院的发展思路,张新东在部门成立大会上,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概括出来了。从工程院重组成立的那天起,在张新东的带领下,这支队伍就瞄准了“服务”,用“服务”来打开一片天地,闯出自己的金字招牌。带着这样的理念,工程院“重新组队”半年来就先后提供防震减灾相关技术社会服务11次,为河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高效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