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防震疏散演练做实做细,我园制定了安全、科学的防震应急演练预案,全体教职工熟悉了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以及各岗位的职责分工,明确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的重要意义,了解l疏散演练的程序、内容和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
5月8日下午5点30分唐老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突发事件避险逃生的培训,重点培训了地震、火灾、踩踏和交通事故。
2.
安全教育,牢记心中
演练开始前,教师组织幼儿认真学习地震科普知识“地震是怎么回事?”、“地震来了怎么办?”等各种防灾减灾和自救自护知识,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逃生技巧以及疏散的路线和安全集结的区域。
3.
实战演练,遇震不慌
随着警报声响起,防震演练正式开始了。小朋友们马上躲到就近的桌下、墙角边进行紧急避险,并用双手护住头部。
随着第二声警报响起,教师们开始组织幼儿按照路线有序逃生,幼儿弯腰护头快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4.
活动总结
使用方法”
防震演练之后,后勤工作人员带孩子们进行了灭火器和消火栓的使用,并进行了“出真水”实操演示。
演练,是为了当真正灾难发生时能够冷静应对。本次演练既提升了幼儿园应急避险的组织管理水平,又积累了集体疏散、应急逃生及使用灭火器、消火栓的实战经验,培养了师幼终身受益的应急行为习惯。
敲黑板划重点——防灾减灾常识科普
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
每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的全民“防灾减灾日”。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即将到来,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为提高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掌握防范自然灾害的知识、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我保护能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些防灾减灾的小知识吧!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全国防灾减灾日图标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伞状弧形蕴含防灾减灾“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呵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彩虹寓意着美好、和谐的生活。双人执伞代表全民携手、共同参与防灾减灾。“5·12”代表每年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火灾、洪涝、滑坡和泥石流、台风……自然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及早掌握防灾自救技能,遇到灾害及时自救、互救非常重要,让我们一起get实用的防灾减灾知识吧!
一、发生地震怎么办?
(一)教孩子在地震中学会安全逃生:
0 1
地震时在室内,注意寻找躲避点。
◆首先要关闭电源、火源。
◆寻找掩护,蹲下并抓牢身边物体。学会利用写字台、桌子底下的空间,或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如若身边没有这样的遮蔽物,可以用双臂护住头部和脸部,蹲在房间的角落。
◆远离玻璃制品、可能坠落的物品。
◆如正好躺在床上,不要随意移动,用枕头和被子护住头部,若床上有吊灯则要赶紧撤离。
0 2
地震时在室外,远离建筑物。
◆地震时正好在室外,要注意远离建筑物、大树、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寻找空旷的场地后蹲下,用双手护住头部等原地等待。
文字表述
文字表述
0 3
地震时在车上,靠边停车。
◆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靠边停车,留在车内。
◆不要将车停在建筑物旁、大树旁、立交桥下、电线电缆下。
◆不要试图穿越已经损坏的桥梁。
◆地震结束后,注意道路的破损情况小心前进。
04
被困废墟时,尽力保存体力。
◆如若不幸被埋,不要随意移动,安抚好周围人的情绪。
◆用手帕或布遮住嘴巴,避免吸入粉尘。
◆敲击管道或者墙壁发出声音,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若其他办法都不奏效再大声呼喊,因为这样会耗费更多体力并有吸入粉尘的危险。
(二)幼儿园防护要点
面对不同情况这样处理:
0 1
◆地震时孩子们在户外操场上:立刻远离旗杆,教学楼等高大建筑,双手抱头,避免被因地震而掉落的高空物体砸伤,向操场空地集中,不要到处乱跑,要待在原地等待救援。
0 2
0 3
◆地震时孩子们在教学楼上:立即组织孩子们躲在桌下,避开吊灯等悬挂物品,双手抱头下蹲,绝不可让幼儿随意跑动。等地震结束后,小心地组织孩子撤离到室外空旷场地。
0 4
◆地震时孩子们在楼梯上:不要在楼梯上停留,根据情况组织孩子们在室内躲避或向室外撤离。
0 5
◆地震时孩子们在睡觉:立即叫醒所有孩子,躲在床底下或利用枕头、被子保护自己。
最安全空间排名:
第一名:卫生间
第二名:厨房
第三名:承重墙墙根下
第四名:铁制、实木床下
最危险的空间排名:
第一名:客厅
第二名:大卧室
第三名:非承重墙下
第四名:大衣柜和钉在墙上的橱柜下
二、发生火灾怎么办?
三、发生洪水怎么办?
[ 图片滑动 ]
四、发生泥石流怎么办?
五、发生山体滑坡怎么办?
六、发生冰雪灾害怎么办?
七、发生台风怎么办?
八、发生沙尘暴怎么办?
过往的痛苦经历告诉我们学习安全知识不可松懈,掌握安全逃生技能不可松懈。让我们一起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在危机时刻学会自救与互救!
北京市朝阳区九力童真幼儿园
招生对象
适龄儿童
(2——5岁)
010-69150228
文字:唐爱玲
排版:刘宇欣
审校:韩书怡
终审:刘建芬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