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独立纪录片部汶川地震坍塌北川

“灾难是一个特殊的背景,在这个不同寻常的背景下,人性的光明和阴暗被凸显的一览无遗。”——杜海滨

《1428》

官方正片链接:

《活着》

知名纪录片导演范俭2011年完成512大地震纪录片《活着》,叶红梅和祝俊生是汶川地震中幸存的一对夫妻,不幸的是,他们8岁的女儿在这场大地震中遇难。像叶红梅夫妇一样的家庭还有很多,2009年他们大多住在临时板房区等待家园重建,同时也希望能再次生育一个孩子,让死去的那个生命"轮回"到新生命中。

范俭完成的对大地震10周年特别制作的新纪录片《十年:吾儿勿忘》,可在腾讯视频查看。影片中也有对《活着》主人公家庭的再拍和回顾。

导演阐述 我们绝对不是要刺痛,我们给的是更温暖更有生命力的东西,至少《活着》是很温暖很有生命力的情怀的。单单从制作的精良程度上,是因为我已经做了这么多年纪录片,我有一个积累,再一个是因为我们这个项目是国际联合制作的,你要作为国际联合制作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否则人家也不会给你投钱。 我们本来以为叶红梅生不了了,她自己也这样认为,我们回到北京开始准备后期了,结果没几天,就怀上了,所以说整个让我感觉生命特别的无常,首先地震很无常的剥夺了这些孩子的生命,然后在长久的孕育当中又出现了很多突发性的东西,你想要这个生命来的时候偏偏不来,迟迟不来,当你放弃了他却来了,而他们一直想要的是个女儿,但是最后给你的就是一个儿子。然后生命又非常的有常,有常是指生命有着巨大的惯性在里面,惯性就是生命得一直往前走,不能往后退。他们夫妇一直希望他们的生命回到地震以前的状态,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包括很多母亲,她做梦总是梦见地震以前的一家三口,梦醒了之后就哭,所以生命是只能往前,包括周围其他人的生命状态,包括所拍的菜地,这些生命都在往前,包括这个城市也在往前走。

《五月一天》

四川籍导演马占东2002年便开始独立拍摄制作纪录片,2006年成立图谋工作室,致力于纪录片拍摄制作。其2011年作品《五月一天》聚焦地震受灾家庭的劫后生活,北川人邓胜银在外打工,地震时他在县城的妻子朱哓蓉幸运地躲过了灾难,而刚去上学的孩子却再也没回来。本片记录了北川人朱哓蓉一家在灾后一年多时间里的生存状态。从临时安置点到板房,失去孩子的这对夫妇似乎是这场灾难之外的人。他们以四川人特有的生存哲学,应对着周围的人以及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的各种事情。

导演阐述   我的拍摄对象是来自北川农村的一对夫妻,地震中他们未满九周岁的儿子去世了。有一天早已接受这个现实的母亲,突然听说她的儿子当时是逃出了教室的,而震后五个多月的时间里却全无讯息。这突出其来的传闻令她几近崩溃,几个月来我从没看见过她哭得那么无望。开不开机,让我很犹豫。最终我从拍摄者转换成他们可以倾诉的朋友。我知道从工作角度看,也许我错失了一些好镜头。当一个拍摄对象毫无保留地在你面前展示一切时——纪录片道德底线的边界在哪里?这是纪录片制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没有“作者”的介入,生活的片段原本不是那样的。自此之后我不再有意识地问他们在五•一二以前的一切。因为那种对拍摄对象诱导性的提问,以获得影片作者想要的答案以及那种“事件发生前后不同生活的对比”的设计,这不应该是我的工作方式,我想。纪录片的价值不在于没有拍到的,而在于你拍到了什么。

《众生》

陈心中导演2009年作品,影片拍摄于汶川大地震的半年之后,展示了重灾区什邡市红白镇和起周边地区几个普通人物和家庭的灾后重建的生活。其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当地一个道观的主持62岁的林理峰。因为道教在其方法论上,存在直接干预现实生活的各种手段,诸如看风水,解孽生祸事等等,所以当地灾民带着灾后生活和精神状态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向林主持求助,反映了人的生存在突然受到重创之后,对信仰和神性力量的需求。

这是一部拍摄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纪录片,主要人物是一个在破败的道观里一心为灾民超度亡灵、消灾祈福的道士;一对在地震中失去儿子之后,再次怀孕,一心盼着新生命降生的中年夫妇;和一个失去了唯一的孙子之后,靠在简易棚里为村民理发来打发老年时光的剃头匠。村民们表面的生活平静如水,但在波澜不惊的生活表面之下,是难以弥合的深深的伤痕。

《掩埋》

纪录影片《掩埋》以冷静、客观的视角深入、真实地再现唐山大地震那一段被掩埋的历史 ,那一段历史到底埋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真相、痛苦与心酸,也许埋藏更多的是无奈。无论我们承认与否,真相是无法被掩埋的,历史永远是存在的。

影片通过采访事件当事者,以倒计时的方式详细再现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预测和漏报经过,以及因当时政府对地震漏报的漠视态度而导致2008年汶川地震悲剧的重演。

导演阐述 1976的唐山大地震留给世人的疑问太多,地震前唐山的地震工作者和北京的地震专家都曾发出过临震警告!但最终却以超过24万人的生命被掩埋为代价,造成了震惊中外的大悲剧。这到底是为什么?2008年汶川大地震约10万生命被掩埋。面对惨绝人寰的大地震,人类一次又一次的重覆著悲剧的发生。人们仅仅是把金钱和无味的泪水献给不幸者,这是人类的悲哀。一个民族必须有勇气正视本民族的弱点,这个民族才能有希望。

《去大海的路上》

曾留学加拿大的古涛在2010年后开始专注于纪录片的创作,其作品《去大海的路上》曾于2010年在加拿大上映,本片研究的是两个地震幸存者的梦想,记忆和感官知觉,抒情和困扰,反映了灾害日益频繁时期脆弱的人的条件。古涛的新作《驯马》获得了南特三大洲影展的最高奖。

电影作者古涛在2008年震后5个月后在地震灾区进行了实地走访并拍摄了这部短片。这是一部用8毫米与16毫米黑白胶片拍摄的作品。作者采用纯手工的光学印制(optical printing)实验手法将纪录片素材与抽象影像融汇成独特的影像表达,加以丰富的声音设计(sound design),呈现出现实结构中的诗性。

《殇城》

《因死而生》

贾玉川执导作品,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发生“5•12大地震”,导致近7000栋校舍倒塌。其中学生死亡比例最大的学校——绵竹市富新镇第二小学被指“豆腐渣工程”,全校309名学生中,共126人遇难。事故以来,126个破碎家庭的代表先后4次赴京上访,要求当局追述有关工程的负责人,但一直没有结果。

如今离那场灾难过去已经近3年,部分幸运的家庭也孕育了新的生命,现在伤痛有没有随着时间有所愈合?他们一路如何走来?2009年末,我们进入富新镇,开始了为期22天的追访和拍摄,由于非常的状况,大部分的采访不得不在半夜进行。我们把镜头对准遇难者家属,聆听他们被禁声的故事。

《独·生》

《独·生》获第 41 届美国学生奥斯卡奖,影片采取了客观观察与跟拍的方式纪录了三个地震失独家庭试图重建家庭的旅程。第一个家庭蒋家失去了念初二的儿子,几年后家中幸运地诞生了一个调皮的女儿。虽然收入微薄,但他们极力地为女儿提供无尽的爱与物质支持。第二个家庭方家的女儿没有逃出高一(3)班的教室,而他和她均年事已高,丧失了再生育的能力。她决心领养一个女儿并在寻女之路上历尽挫折,而他顾忌自己的高龄,而使得两人在讨论这个家中最重要的话题时产生了严重的隔阂。孤家寡人的顾家已完全不成家,她失去了丈夫、女儿以及几乎所有至亲。她试图抛开所有的尘事欲念,皈依佛门。

《冬去春来》

周侯衡,胡婷婷联合执导,《冬去春来》是一部关于在四川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少年用DV影像纪录地震过后人们的生活变化以及自己在生活上面临的新选择,聚焦五个在灾难中幸存下来的少年,本片从孩子的视角展现在大地震后人们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

《纸房子》

范坡坡,郑晓执导的纪录片,“我一直跟我的学生讲,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并不只是造房子。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搭建一座中日友谊的桥梁……”带着这样的想法,日本建筑师坂茂来到了中国四川成都。

2008年,“512”大地震,成都市华林小学的两栋教学楼变成危房。坂茂设计的纸管结构房子,恰好适合作为过渡校舍使用。这位素以大胆使用材料闻名的建筑师,曾为世界各地的难民搭建避难所,这次成都之行似乎更有企盼。然而美好愿望的背后,也不得不面临各种困难。8月份的成都,炎热的夏天让人焦躁不安。二十多个日本学生与中国志愿者难以沟通,民族与国家的观念仍旧牢固地存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不同的工作方式又拉大了彼此的鸿沟……

但为了共同的目的,大家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在孩子们的期待中,三栋“纸房子”终于竣工完成……

导演阐述: 得知“纸房子”即将动工,这个事件一下子吸引了我们。带着一台小DV和对纪录片的热爱,我们来到成都探寻这个理想化的建筑。过程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顺利,但却因此得到一些意外收获。

《两个星球》

祝俊生和叶红梅8岁的女儿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遇难。地震后,他们在伤痛中开始再次生育,他们期待生一个女儿,但造化弄人,他们最终迎来的是个儿子。2017年,儿子川川6岁,家庭内部暗流涌动——父子之间有明显距离,母亲要求儿子记住那场灾难,并感恩自己从未谋面的姐姐,年幼的川川如何面对这一切?游哥、高姐是叶红梅一家的患难朋友,他们的女儿也在地震中遇难,当叶红梅一家迎来男孩诞生时,他家也迎来新的女儿。灾难后的土地上有多少灯火明灭,就有多少悲欢离合上演。成年人仍然时时刻刻被记忆纠缠,年轻生命兀自有自己的生命节奏。十二载一轮回,有些疼痛似乎走不出这轮回。这是范俭“地震三部曲”的第二部。

《在我们的时代到来之前》

这些与512地震相关的材料,全部下载自网络,在《软流层》中是和其他内容的材料混杂在一起使用的。我抽出了其中相对完整的两段,把它们放在一起,部分字幕略有删节。这也实现了我的一个想法:一个由模块组成的、可以自由组装拆卸、重新拼接起来的电影,一个乐高积木电影,一个变形金刚式的电影。一个主题可以拆分或重组为新的主题,材料在新的组合-语境中具有了新的意义。材料总是个别的,特殊的,但材料可以被赋予的意义是无限的,普遍的。《软流层》没有直接指涉汶川地震,这个短片也没有。“……因此,在我们的空间的门槛上,在我们的时代到来之前,忽而获得存在、忽而失去存在的震荡主宰着一切。” ——加斯东 . 巴什拉《空间的诗学》

《坍塌》

以被赋予的意义是无限的,普遍的。 《软流层》没有直接指涉汶川地震,这个短片也没有。 “……因此,在我们的空间的门槛上,在我们的时代到来之前,忽而获得存在、忽而失去存在的震荡主宰着一切。 ” ——加斯东 . 巴什拉《空间的诗学》 一代年轻人的命运被“5•12”特大地震改变。 北川中学初三四班的学生因为上体育课而全部幸免于难,地震那年他们才十五六岁,因为“幸运”而重获新生的同学们此后十年的人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年后,作为其中一员,导演陆春桥以亲历者的视角,带着好奇和疑问找到当年一起经历生死的同学们,记录下他们震后十年的成长故事。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成龙《神话2》,博纳官宣《汶川大地震》,2024国产片王炸要来了!博纳此次发布会上最受关注的电影之一,官宣即将拍摄电影《汶川大地震》。 影片将有《烈火英雄》的导演陈国辉指导,著名导演刘伟强担任监制,将由《烈火英雄》原班人马负责制作,据导演陈国辉透露,为创作剧本他们已经早在七八年前就开始做相关走访调查,跟很多当年的亲历者成为了朋友。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2<2786619832=5:2a71:==6;2=50|mvon
1.直击四川汶川大地震受灾上市公司新闻频道编者按:长虹的经济损失主要有对破碎厂房的修复;地震造成的断电等状况对精密仪器的损害;以及原材料、成品倒塌造成的破损,地震损失1.49亿元。 长虹销售目标仍为300亿 等离子屏下线时间不变 长虹集团企业文化部部长刘海中在位于四川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集团总部表示,“5,12”大地震给四川长虹带来的直接影响仅相当于1天半jvzquC41pg}t0qjzwp4dqv4422>0|qnlkuyhu8
2.文博场馆里学党史⑦|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铭记一段用坚强面对灾难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灾区重大的人员伤亡,也摧毁了灾区民众赖以生存的家园。汶川大地震后仅仅一个月,中共中央做出正式决定:举全国之力,对口援建汶川地震灾区。随着中央的一声令下,19个对口援建省市,带着700多亿元援建资金,肩负神圣使命,像军人一样奔赴灾后重建战场。 挂满援建指挥部牌子的橱窗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二楼的展厅里,有一个jvzquC41ukiiwjs0ueum0lto0et0ip}y146339:17:77:@:70jznn
3.甘肃积石山地震7问7答:二级应急响应意味着什么?“逆冲型破裂相对于走滑型和正断型地震,逆冲型地震具有更强的地表作用。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即发生于陆内逆断层上。汶川地震是有仪器记录以来发生的世界上最大的板内逆冲型地震之一。 据上游新闻,中国科协地球物理信息科学首席传播专家陈会忠称,此次甘肃积石山地震发生在拉脊山断裂带,属于逆冲断层造成的地震,汶川大地震也jvzquC41yy}/ezhd0eun1ojkfkgo1;545/73/:>176;46?70jvsm
4.韩国总统李明博吊唁汶川大地震遇难者新华网首尔5月22日电(记者李拯宇)韩国总统李明博22日到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吊唁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 李明博说,韩国政府和人民祈愿并相信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定能以伟大的力量战胜灾害,重建家园。韩国政府愿继续支持中国抗震救灾,向中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jvzquC41o0nvcwvkw0ipo8ftvkimg8>EcMxoLtzOU
5.汶川地震16周年:映秀震后重生,奔赴美好这场地震的震中在映秀,地震后,广东援建映秀镇。今年是汶川大地震第16周年,2024年5月10日,羊城晚报记者实地探访汶川,回到映秀,看看这里16年的变化。 如今,镇上唯一能看见地震痕迹的建筑,就是漩口中学遗址。 在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记者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为“5·12”汶川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献花祭jvzquC41pg}t0‚hyd0ipo872463178641euovnsva787:9>5;0nuo
6.200段最让人震惊地震视频合集·南礼士路哀悼视频 ·5月19日升国旗现场 降半旗志哀 ·各大网站以黑白素色网页向遇难者志哀 ·5月19至21日全国哀悼日 奥运火炬传递停3天 ·日本300多群众自发参加哀悼仪式 失声痛哭 ·悼念汶川地震遇难同胞:骨肉相连同此国殇 ·全国默哀3分钟现场:14时28分 全民悼念 jvzquC41vx4tqqz0eqs0u;52:18:7;4u47<99>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