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月“青城好人”推荐候选人事迹张新明朱江指挥部抗疫疫区

2022年11月、12月“青城好人”推荐候选人事迹材料

一、助人为乐

1.徐艳艳,女,1992年4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四级主任科员

疫情期间彰显青年人责任担当,主动照顾小区隔离在家孩子的“邻居妈妈”徐艳艳

作为一名90后的青年干部,徐艳艳同志热心公益事业,富有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结合本职工作,坚持长期组织开展和参与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扶贫济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截至2022年12月,徐艳艳同志先后组织9448人次志愿者开展无偿献血、关爱贫困儿童、保护野生动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城市卫生环境整治、关爱孤寡老人、自然遗产守护、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义务植树、知识产权宣传、救助流浪动物、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宣讲等志愿活动50余次。

在坚守抗疫一线的同时,细心的她在采集工作中聚焦居民需求提供便民服务,她教老人如何出示健康码、做抗原检测;帮封控在家的两个孩子运送生活物资,每天早上敲门叫醒两个孩子起来上网课,给两个孩子送饭;帮封控在老家的邻居喂猫咪;给不会做饭的学生送物资;每天上门给需要去医院的病人做核酸采样,公寓楼里的住户都亲切地称她为“天和好邻居”、“邻居妈妈”。

2.章奎东,男,1960年11月生,群众,赛罕区昭乌达南路街道保全庄农贸市场老章山东水碱馒头店老板

尽微薄之力,为邻居送去暖心馒头的六旬老人章奎东

章奎东为人善良,他所售卖的馒头价格公道且味道不错,受到很多人喜爱,而他本人对于一些特别贫困的人也会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疫情期间,章奎东偶然间看到小区群里有居民说到想吃馒头吃不到,刚好自己家中有三四袋面粉,于是这位大爷便开始忙活起来了,用现有的食材蒸了七八百个馒头,每袋10个馒头装好,免费送给小区其他居民。居民手里捧着热乎乎的馒头,心中感受到的是邻居带给他们的温暖。一车的馒头,彰显着这位六旬老人的真诚善良之心。

3.苏振忠,男,1950年1月生,中共党员,呼钢退休职工

严防死守阻击疫情,主动坚守在抗疫第一线的老党员苏振忠

疫情发生以来,苏振忠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主动联系本小区老党员刘春华、张戎二位同志,经商议决定组成星河御园“抗击疫情老党员志愿者岗”,向社区党组织请缨,成立临时党小组,投入到抗疫斗争第一线。

为了减少小区内人员流动,他们对小区内走动人员耐心劝返;为了减少居民购买生活物资人员流动,苏振忠给不会手机上网的老年人准备了几十张写有保供商铺、药店等电话号码的便条,方便和店主联系。苏振忠还积极宣传政府部门有关疫情的文件精神。利用“小区居民群”,发语音、发视频,写小诗进行宣传,对群众的一些意见或建议及时向社区反映。

他们对进出人员严格管控,并加强对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和分类管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他们一刻不敢松懈。苏振忠身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值班的时间长了,回到家里觉得很疲惫,就让老伴儿捶捶背、揉揉腿。小区3栋楼,395户,450多名居民,一个月以来,他们和小区居民志愿者一道,按时上岗执勤巡逻,耐心做群众的解释工作,通过严防死守,阻止了外来疫情的传播。

4.呼日乐巴根,男,1985年3月生,群众,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包氏正骨科医生

精通医学,疫情之下为邻居几秒接骨的医生呼日乐巴根

胡日乐巴根医生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没有丝毫怨言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个“阵地”。11月3日,国际蒙医医院决定,由他接手3号方舱5号院,开始用蒙医学治疗新冠肺炎,他用蒙医学知识用药缩短阳性感染者病程,使得他们尽快出舱痊愈。

呼日乐巴根医生还积极参与医院下乡宣传活动,多次去到呼和浩特各旗县以及包头达茂旗等地去给当地居民宣传蒙医药知识,宣传一些老年病的防治,受到居民喜爱。

二、敬业奉献

1.张新明,男,1970年9月生,群众,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托克托县分公司综合维护工人

经受酷暑严寒,用忘我工作换来通信网络畅通的张新明

张新明,是中国联通托县分公司基站班一名普通员工。2004年,他被聘为临时线务员,负责三个乡镇的固话装移维修及主干光电缆的维护工作。不论酷暑寒冬,每天骑着摩托车在所包片的范围内东奔西跑,忙碌不停,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不管刮风或是下雨,都从未影响抢修和正常维护。2015年年底,公司以全部赞成票推荐了张新明同志由一名临时派遣工转为正式合同制员工,从此,他对工作更加充满信心,有了更大的干劲儿。

2016年2月,公司建立起2G、3G基站,张新明被安排到基站班工作。刚接触基站维护工作,他感到很吃力,为了尽快掌握维护知识和技能,他边学习边记录,请教师傅,询问同事,白天上站,晚上回来一个一个做记录,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努力,终于对173个物理基站,412个逻辑站,掌握的清清楚楚,维护技术也大大提高。基站只要有故障,他就随时上站,及时处理,在基站没有障碍,没有巡查任务时,就主动帮助同事装修宽带,抢修故障。有次在施工中,脚受伤骨折,他忍着疼痛,坚持做完当日工作,事后,领导让他休息几天养伤,他却说“重活儿做不成,我做些轻活儿,让我休息,我坐不住”。

张新明每天除了忘我的工作,下班后还要去照顾病重的老母亲和身患癌症的妻子。他每天早上早早起来,为老母亲和妻子做饭,整理家务,端水喂药,等一切就序后,他这才放下心来,急忙赶往单位。尽管如此,他仍然是单位上班中早到的员工,是班组中积极奉献的员工。寒来暑往,张新明一直在默默奉献,他累了,瘦了,换来的是基站班维护工作各项指标全部达标,通信网络畅通无阻。

2.周东旭,男,1983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建铁投集团总承包公司副总经理,桥梁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

创新思维,实现市政桥梁拼装项目零突破,热心公益彰显责任担当的周东旭

2017年,周东旭赴呼和浩特,参与呼和浩特城市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带领团队先后承建全国线路最长全预制装配式城市高架快速路——快速路项目,及市重点项目三环路项目。周东旭在认真履行岗位责任的同时,把科技创新作为工作重点。他带领公司科技团队技术革新,针对现场出现的难题立项攻关,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严寒地区装配式桥梁建造施工技术研究实现国内严寒地区市政桥梁全预制拼装项目零突破,成功突破地震烈度8度区全预制拼装技术,同时主参编地方标准《桥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工作中,周东旭始终坚持大胆管理和科学管理。他积极推进以标准化清单指导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建立呼和浩特首例VR智能安全教育体验馆,大大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效果。同时积极推行PDCA循环质量管理,通过质量月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项目施工质量。连续两年承办呼和浩特市安全观摩会,呼和浩特快速路项目、三环路项目先后荣获年度市级、自治区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项目积极承办内蒙古建筑协会“质量观摩会”,荣获国家级QC成果2项、省部级13项。

周东旭秉持“拓展幸福空间,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信念,积极组织公司员工参与防风固沙、关爱残障儿童、慰问空巢老人、志愿服务高考等志愿活动,为呼市疫情防控捐赠物资累计9万余元。举办“雷锋精神进工地活动暨农民工义诊活动”,为农民工友免费体检。同时积极响应内蒙古自治区“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工作,为武川县南房子村投资修建集体浴室一处、混凝土漫水桥2座,安装路灯80余盏,彰显了责任担当。

3.李娜,女,1979年11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呼和浩特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 三级主办

不畏艰难、病痛,以责任和使命,展现了税务铁军硬核担当的李娜

李娜,参加工作24年,在各种税务战线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常常为了一项工作废寝忘食,连续加班至深夜。2021年冬天因长时间工作,引发了腰疾,最终她在完成一项紧急工作中腰痛不止,倒在了办公室的地上,后来在单位值班的同事发现她的异常,才将因压迫神经不能走动的她送回了家。

2022年初,她主动请缨参与“抗疫”,不顾患有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的身体,扛起了社区人员摸排和小区值守的重任。工作时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在寒风料峭、雨雪交加中,从早上七点忙碌至深夜。疫情面前,她放下家中上网课的儿子和刚刚手术完的公公第一时间赶赴社区。作为第二次参加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她照旧给孩子准备好了方便面、方便米饭等速食,每天清晨在孩子熟睡中出门,夜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归家。李娜的孩子今年读高二,正是备战高考的关键期,每当夜晚回家,看着孩子的睡颜,愧疚不言而喻。尽管如此,第二天清晨她又打起精神继续投入工作。在社区下沉服务一百多个小时,不畏寒风在小区门口坚守三十多个日夜。面对高强度的查验和宣传工作,她不畏艰难、病痛,以责任和使命,充分展现了税务铁军的硬核担当,她的事迹先后被《中国妇女报》《呼和浩特女性》等报道。

4.苏海鹏,男,1980年11月生,中共党员,托克托县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股负责人

兢兢业业,不断创新调解方法为民纾困的苏海鹏

苏海鹏,是司法行政队伍中的普通一员,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践行“枫桥经验”,注重化解人民内部矛盾。2013年以来,他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40余件,调解成功率为100 % 。2020年他调回县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股工作,期间不断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大力充实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村“两委”成员到人民调解员队伍中,实现了调解员队伍的优化。疫情期间,为了避免刑满释放人员出监感染新冠风险,他积极与监狱联系,从源头掌握安置帮教人员信息,落实了疫情期间刑满释放人员“必接必送”工作,积极对接接返刑满释放人员事宜,并及时将刑满释放人员的情况通报各镇分管领导及村(居)委会。2022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对接双河司法所、五申司法所、河口司法所、各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村居委会负责人,为刑满释放人员顺利回家返乡创造了条件。

2022年全区政法机关“迎接二十大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以来,苏海鹏想方设法提升人民调解工作助企纾困能力,成立涉企纠纷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小分队,深入企业问计与企、问需与企。为全面提升人民调解信息化水平,他组织各司法所全面运用智能终端Jipad设备,实现了司法所调解纠纷的数据资料实时上传。各人民调委会调解员通过下载自治区人民调解App,对调解案件进行录入,基本实现了调解工作信息化,真正发挥了“移动司法所”的作用,给基层司法所和各级调解委员会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5.刘明杰,男,1982年1月生,中共党员,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金桥热电厂运行部部长兼支部副书记

勤勉敬业,专业过硬,守护首府人民冷暖的刘明杰

刘明杰2000年毕业入厂以来,从一名锅炉巡检逐渐成为一名中层管理干部,先后参与了金桥2x300MW机组的调试试运工作、机电炉培训资料、规程的编制工作,为机组顺利试运、投产发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工作中的刘明杰勤勉敬业,刻苦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管理技能。《提高脱硫系统电石渣投入率》获得北方公司质量管理活动优秀成果一等奖,《提高中水用水比率》获得金桥热电厂一等奖,研发实用型专利《一种电力调度管理装置》《一种基于电力线通讯技术的电力管理装置》两项。

2022年初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由刘明杰带队的一线生产职工共计87人全部驻厂抗击疫情,保发电,保供热,完成冬奥会等重大活动保电任务,更为呼和浩特人民持续送去滚滚热源,成为了我市抗击疫情期间的重要保障。国庆前夕,呼和浩特市疫情卷土重来,形势严峻。面对疫情防控、冬季供热等保供重任,刘明杰带队再次出征,带领生产一线全体人员,开启全封闭管理模式,第一时间完成驻厂集结,投入到了各项工作中。与班组的兄弟姐妹们同吃同住,共同消杀抗疫,生产现场就是办公室,集控室、汽机厂房、锅炉炉顶、化学车间等地都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驻厂至今,在刘明杰的带领下圆满完成了机组检修任务,10月9日提前6天开拴供热,确保了能源保供的平稳有序。

6.梁婧姝,女,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呼和浩特日报社日报采访中心记者

梁婧姝,现为呼和浩特日报社日报采访中心记者。自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一直坚守在新闻采访一线。作为时政部的新闻记者,要随时跟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人员深入一线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对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动态和要求进行第一时间报道,熬夜加班是常态。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是一场信心战、舆论战、信息战。除了及时准确地报道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外,她还发挥医疗线的跑口记者优势,结合疫情防控热点及公众关切进行相关采访。三年来,呼市每一次暴发疫情,她都奋战在一线,始终坚持用笔尖和镜头记录抗击疫情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和动人瞬间:采访了奔赴湖北抗击疫情医疗队的队员,采访了在定点医院隔离病房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采访了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采访了“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聆听了他们的心声,记录了他们的故事。三年来,采写有关疫情稿件三百余篇,2020年荣获全国城市党媒抗击疫情新闻宣传先进个人,抗疫作品《彰显使命担当 交出合格答卷》2021年荣获第二十九届内蒙古新闻奖三等奖。

抗击疫情的战斗仍在继续,作为奋战在一线的记者,梁婧姝说她虽然不能像白衣战士那样冲锋在一线给患者带去希望,但希望可以通过文字、影像、声音及时准确地报道疫情信息,记录下每一个值得记住的故事与瞬间。

7.李娟,女,1986年5月生,中共党员,团市委学校和少先队工作部部长、市少工委副主任、回民区环河街道办挂职副书记

善谋善为、善作善成,让红领巾走进基层发光发亮的李娟

李娟自进入呼市团委工作的9年来,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先后主要从事全委材料写作、微信与网站等媒体平台运营、杂志月报编辑、学校共青团与少先队工作。目前,还任回民区环河街道办挂职副书记。

她始终先学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重要论述、自治区党委、市委党代会、全委会精神,2015年与市委信息科合作撰写的《关于“9·3”阅兵的几点网络争议的调查》被自治区党办采纳,并上报中办。梳理撰写了1985-2015年呼和浩特市共青团志。她在负责团市委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编辑工作期间,通过坚持原创、策划线上活动、线上结合线下活动等方式,将平台粉丝数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三万多人。在学少部工作期间,积极筹备召开市第六次少代会,组建市、旗县两级红领巾巡讲团,累计开展巡讲60余场;全面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工作,推出“创城小先锋章”市级特色奖章1枚;推动全市20家社区成立少工委,命名37家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发布“首府青少年实践教育地图”;连续举办两届全市“队长学校”研学拓展活动;举办党团队政策解读、团队业务提升、外出观摩交流等各类培训35场;对标全国大赛标准,联合教育局、人社局高水平举办全市少先队辅导员技能技巧大赛。在自治区团委组织的“少先队辅导员技能技巧大赛”、鼓号大赛、红领巾讲解员大赛等多场大赛中,呼市屡次夺魁、成绩斐然。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以市、旗县两级红领巾巡讲团为重要抓手,迅速行动,组织开展各类“学习二十大”主题学习会、培训班、读书班、集体备课、试讲等十余场,市红领巾巡讲团基层巡回宣讲项目荣获全市志愿服务大赛优秀奖。

2022年,她下沉基层,挂职街道,在直面群众的诉求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在十月初疫情防控战伊始,她担任环河街道办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组组长,将年幼的孩子交老人照顾2个月不曾回家,与全体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期间,个人积极协调团市委、市青联、爱心企业等菜单式捐赠短缺的抗疫物资和各类生活物资,价值4万余元。

8.薛峻峰,男,1978年7月生,中共党员,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 第五检察部干警

为因疫滞留被困车内5天的货车司机送去生活物资的突击队员薛峻峰

薛峻锋作为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的一名党员干警,积极参与每一次疫情防控工作。2022年初疫情爆发后,薛峻峰作为党员突击队队员,在隔离酒店担任保供任务,驻守2个月之久。十月份的疫情,他更是主动请缨,担任呼市检察院第一党员突击队队长,进驻新城区三卜树村高风险区参与防疫工作。他摸清三卜树的疫情现状、发展形势、人员物资配备以及工作方向,制定工作计划,积极响应当地指挥部的工作指令,安排人员就位。

疫情初期,一辆外地大货车因卸货被困村内,夫妻二人既没携带太多生活物资,也没有固定住所,只能住到车上。当得知他们已经在车上住了5天5夜后,薛峻锋同突击队员们第一时间为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同时主动向防疫指挥部请示报告,在达到政策要求的条件下,大车司机最终被安全转移,找到居住酒店,并于次日离开呼市。夫妻二人不知该如何表达谢意,给一直与他们联系的队长薛峻峰充了两百元话费,薛峻峰又将话费充了回去。他回复夫妻:“我代表的是呼和浩特检察人,帮助你,是我作为党员、作为公职人员的分内之事。”

在疫区防疫期间,薛峻峰在挨家挨户入户调查中得知一村民身患肺癌,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家中老人也身患疾病,爱人为照顾家庭,一家没有经济来源。得知这一情况,薛峻峰及时向院党组请示汇报,在他的努力下,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为该家庭筹集善款26000余元,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面对即将临产的孕妇、需要定期去医院做透析的老人,薛峻峰得知后,都第一时间帮助他们做核酸检测、联系医院,并亲自驾车帮助他们抵达医院,顺利就医。

薛峻锋在疫情期间,用勇气和智慧为党员群众作出了表率,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控最前线。

9.武强,男,1982年7月生,九三学社,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多次进入一线“红区”,助力打赢疫情保卫战的医生武强

武强是一名泌尿外科医生。自2020年国内首轮疫情暴发以来,他作为科室内第一个主动请缨报名进入发热门诊的医生,在人们对新冠病毒认识尚不成熟,防护设备和装备简陋,感染风险极高的危机情形下,连续在医院闭环奋战1个多月,每日多于8小时超负荷工作,最终和同事们共同打赢了首战。

2021年10月和2022年3月,呼和浩特市本土再次暴发疫情,他再次请缨带队前往高风险小区负责采集核酸,因采集区域有阳性病例,全体核酸采集队员成为管控区闭环管理人员,采集核酸往往在凌晨5点至6点开始,每日工作18小时,又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战斗,他们披星戴月,一往无前。

2022年6月初,内蒙古二连浩特市爆发疫情,正在节假日值班中的他被紧急召回驰援当地,他毅然决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匆忙通知家属后在列车上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下火车后当日凌晨就开始接收患者。由于当时二连浩特市阳性病例突增,要在二连建设内蒙古首个方舱医院,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从准备到开舱只用了一天时间,终于经历了40多天没日没夜的奋战后,“二连保卫战”告捷。

2022年9月底,呼和浩特市本土疫情形势严峻,他所在的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成为新冠定点收治医院,因经验丰富,9月30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认命他为方舱信息组组长,负责入舱患者信息的统计上报工作。为了尽快破解难题,理出头绪,完善方舱信息收集报送机制,为抗疫争取宝贵时间,他连续工作72小时没有合眼。防控工作步入正轨后,他又临危受命到医院综合楼第一个危重患者接收病区五楼,负责接收危重肾衰竭透析患者和阳性孕产妇的救治工作,他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导致高血压、失眠……,但他没有因病退缩,服用3种降压药控制好血压后再次进入一线“红区”。

10.王丽洋,女,1990年9月生,群众,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客运段呼和浩特天津车队T6307次列车安全员

12年来一丝不苟、身体力行弘扬铁路精神,保障旅客安全出行的王丽洋

王丽洋作为铁路子弟入路12年无旅客投诉,无安全事故,多次收到旅客感谢信。列车上老人突发心脏病,她临危不乱,将老人从硬座风挡扶到餐车,广播寻找医生,通过救治移交包头站,最终老人脱离危险;车厢内捡到价值5000元苹果蓝牙耳机及手包,她拾金不昧设法归还;她照顾盲人旅客,帮助盲人旅客引导去洗手间,并将旅客行李送出站,得到旅客12306工单感谢。王丽洋工作中一丝不苟,服从领导,热爱集体,团结友爱,身体力行弘扬铁路精神。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铁路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旅客的出行安全。为了满足旅客出行需要,身为一线工作者,王丽洋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工作态度,让旅客安全、方便、温馨出行!

疫情期间,开始乘务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车内消毒。王丽洋经常在超过30℃的温度下,穿着防护服,背着20多公斤的消毒水桶在火车上穿行,工作服被汗水打湿了一次又一次。今年10月,呼和浩特疫情紧张,王丽洋又化身社区小能手,帮助网格员线上组织本单元120户居家人员有序核酸检测,登记重点老幼病残孕人员,制成表格。在电梯间制作临时垃圾袋,装方便按电梯的纸巾......作为青年职工,立足本职,热爱工作,服务社会,是王丽洋始终坚持的初心。

11.朱江,男,1973年2月生,中共党员,呼和浩特市统计局办公室主任、一级主任科员

凝聚各方合力,以“三进”与百姓走更“近”的包联干部朱江

朱江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论在任何岗位,都能以身作则、勇于担当。

2020年2月,他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受局党组委派担任党员突击队副队长,奔赴一线,主动作为,冲锋在前,圆满完成疫情防控任务。由于在抗击疫情中工作扎实,成绩突出,被赛罕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突击队员。

2022年9月底,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朱江再次奔赴一线。在抗击疫情的60多天里,朱江始终坚守一线,用实际行动温暖居民的心。他协调供热公司帮助居民解决暖气不热问题,联系爱心企业通过红十字会为社区捐赠物资,积极落实“三进解决两问题”的要求,为群众提供及时贴心的服务;冒雨到内蒙古中医医院为居民购买处方药,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社区党组织和基层群众的心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坚不可摧的防控网。他在抗击疫情中有思路、有方法,敬业奉献,做出了成绩,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两次对他的抗疫事迹进行了报道。

三、孝老爱亲

1.白娟,女,1986年11月生,群众,托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办公室干部

竭尽所能侍奉患病老人,用无言的爱抒写满心的孝的白娟

2020年一场车祸,将白娟母亲和大哥一起送进了医院,经医院检查鉴定大哥病情较轻,住院20多天出院了,妈妈胸腔骨折、右大腿骨折、右小腿粉碎性骨折、左小腿粉碎性骨折,从紧急入院到出院整整40多天,尤其刚入院的前20天妈妈在ICU,那时的白娟神经极度紧绷,一刻也不敢松懈,除了没日没夜的照顾母亲,同时还要处理各种后续事宜,最终母亲右小腿截肢,好在留住了母亲的命。

2021年,婆婆患上淋巴癌,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婆婆刚住院治疗的时候,白娟母亲还在假肢医院住院,白娟只能把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交给身体也不太好的公公照顾。自己每天骑着单车穿梭于医院和假肢医院中间照顾截肢的母亲,给婆婆送饭,筹措住院费用,置办住院消耗的一些日常用品。

现在母亲和婆婆的情况基本都算稳定,白娟竭尽所能侍奉在亲人身边,老人得了病容易心情郁结,不利于病情,就算自己再疲惫,白娟也尽心尽力地给老人做心理疏解,陪他们说话宽心。照顾婆婆来来回回的住院化疗,同时又兼顾孩子和截肢母亲的日常护理,白娟和丈夫决定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兼职贴补家用,天气好的时候工作至凌晨2点。再苦再累,白娟也从不把家庭情绪带到工作中,没有怒气,更没有怨言,她用无言的爱和满心的孝充实着自己的生活。

统筹/张臻 校读/张臻 初审/段磊 王方 终审/阿拉腾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地震警报响起居民商量跑不跑监控记录真实反应地震警报响起居民商量跑不跑 监控记录真实反应!3月26日1时21分,河北廊坊市永清县发生4.2级地震。监控视频记录了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居民家中的吊灯明显晃动,一些居民在讨论是否需要撤离。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启动三级应急服务响应。震后7.5秒,中国地震预警网发出预警,近千台终端收到了预警信息。河北石家庄、廊坊、雄安新区以及北京和天津的jvzquC415i4djrsc0eun1jhv1pkxu86222628B4424;15;;16:744<890jznn
1.怕是真的,传递正能量也是真的,母女地震后的日常亲子记录真实视频加载失败, 点击再次加载 00:00 00:00+订阅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拳击那点事 怕是真的,传递正能量也是真的,母女地震后的日常 亲子 记录真实生活 杨可和杨可哥哥 银川地震上滑查看更多视频 -- 我是有底线的 --怕是真的,传递正能量也是真的,母女地震后的日常 亲子 记录真实生活 杨可和杨可哥哥 银川jvzquC41o0ypj~3eqo5b1B5977<88@d322726:>7
2.合肥市长幼杏林分园:“地震”来了怎么办新浪安徽对于警察职业的职责,大部分幼儿了解是“抓小偷”“破案”“帮助别人”,对于在地震中警察可以做些什么这方面的了解不是很充分,在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游戏故事后,提出问题“在地震时,警察可以做些什么?”,鼓励幼儿动脑思考,与同伴交流后上台分享,幼儿交流后播放真实地震时警察救援、送受灾儿童就医视频,丰富幼儿对角色职责的jvzquC41cj4tkwf0eqs/ew4gfw5nz872463176731fkucrq/kpgw{tmr77?68<90ujznn
3.1对256吉尼斯世界纪录视频震撼发布,挑战人类极限,全球网友疯狂地震后玩尸1到11章小说 两个腹肌帅哥互相舔鸡舔脚网站 葵司与黑人 2对1:三人一次性体检2 公交真实勾搭麻将少妇系列 七濑伊织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推特绿奴roxy视频合集 鸣人去小樱家砰砰砰砰 电影童党轮轩记录簿pdf 美国捆绑性调教美女 家中有个小y子蜂粮 ⅹXⅹ乄乄㐅 打白嫩㊙️光屁jvzq<84{cpgo0sr||on/ew4u{t{q1;5473722?<822;30qyo
4.日本导演竹内亮地震后发声:曾因真实记录中国出圈,妻子是中国人上滑查看更多视频 -- 我是有底线的 --日本导演竹内亮地震后发声:曾因真实记录中国出圈,妻子是中国人 2024-01-02 11:28 · 0次播放 发布于:重庆市 掌闻Video +订阅 +1 评论 全部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抢首评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jvzquC41o0ypj~3eqo5b1@9::9678=d343818?;;
5.512汶川地震真实记录,男子为见妻儿最后一面,废墟中强撑79小时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512汶川地震真实记录,男子为见妻儿最后一面,废墟中强撑79小时 发布于:江西省 2025.02.01 00:00 512汶川地震真实记录,男子为见妻儿最后一面,废墟中强撑79小时 +1 首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拳击那点事 3092万文章 0阅读 +订阅 相关推荐jvzquC41yy}/uxmw0eun1j4:76?52==3a3613:93;7
6.城市人文纪录片《扬帆》山城首映真实还原重庆来福士建设历程据了解,《扬帆》历时五年拍摄,讲述了重庆朝天门地区重庆来福士的建造历程及其背后的故事。纪录片团队真实地还原了“朝天扬帆”这一项目从设计之初到建筑落成的全过程,用镜头捕捉了从建筑设计团队、开发企业、城市治理机构,到建设团队等众多亲历者的努力和付出,记录了他们的智慧和信念,见证了一座城市地标的建成。 jvzq<84yyy4ds7hjkpgog€x0eqs/ew4ycr5iq~xg1463485335529>50jvsm
7.华文媒体一行走进阿坝:我们要用笔和镜头记录真实的四川,讲好四川故现在,每一户村民仅旅游接待这一项年收入就能够达到六七万元。 此次,海外华文媒体一行还深入黄龙、牟尼沟、达古冰川等地,考察阿坝生态环境保护、文旅产业发展。参观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汲取红军长征精神,到访汶川县映秀地震遗址,缅怀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jvzquC41ukiiwjs0ueum0lto0et0ip}y14633:517:935<980jznn
8.班会记录总结赏析八篇班会是从谈论主题的确定开始,而结束则延伸至跟踪对记录班会开展情况的感悟。学生对特定班会开展情况的感悟一方面呈现了学生对主题班会的所学所得,另一方面暴露了班会的亮点和不足,能够为之后的班会召开提供重要的、真实的、客观的参考信息。班主任可以统一为学生定制班会感悟本,由学生参与感悟本的修饰性设计。在每次主题jvzq<84zme4gckncq0ipo8mcqyko1:;80jznn
9.综合实践活动记录通用12篇为了让教师更便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操作,我们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总体活动方案记录表、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表、综合实践活动记录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活动计划表、综合实践活动实地调查/访谈计划表、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访谈表、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调查问卷、综合实践活动家长调查问卷及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收集卡等相关表格,并组织全体jvzquC41ol}y0zguj{/exr1jcuxgw498:74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