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否驯服大地的怒吼——从年缅甸大地震看中国人的生存智慧

全文共2194字 | 阅读需6分钟

图1 缅甸地震后云南多地有震感

第一章远古的回响:地震如何塑造中华文明?

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地震记录:“癸卯日占卜,贞人问:近日会有灾祸吗?第三天乙巳夜,发生月食,又闻地震。”(《甲骨文合集》11485版)这段3300年前的文字,将中国地震文字史推进到商王武丁时期,不仅记录了先民对自然的敬畏,更揭示了地震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密切关系。先民将地震与“天罚”相连的认知,在《国语.周语》“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中体现,于是有地震的记载中完成了哲学升华。

图2 刻有关于地震甲骨文及译文的长廊墙壁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百川沸腾,山冢崒崩”的记载,被现代学者认为是对公元前780年陕西岐山大地震的生动描述。这场地震如此剧烈,以至于周幽王时期的史官将其与王朝衰亡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天人感应"思想。

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历史学家考证,这次地震可能是导致西周迁都的重要原因之一。地震,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改写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第二章智慧的曙光:古代中国的抗震探索

东汉时期,一位名叫张衡的天才科学家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地震监测仪器——候风地动仪。《后汉书·张衡传》详细记载了这个改变人类认知的伟大发明:"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可惜的是,地动仪的原件早已失传,我们今天看到的都是后人根据记载复原的模型。

图3 张衡像

图4 候风地动仪复原像

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专门论述地震:"地动之灾,自古有之。"他系统整理了历代地震记载,开创了中国地震史料学的先河。

图5 顾炎武像

第三章科学的觉醒:近代地震研究的艰难起步

图6 地震后的海原县

1933年,四川叠溪发生7.5级地震,形成多个堰塞湖。正在考察的李四光发现:"地震往往沿着特定地质构造带发生。"他在《地质力学概论》中提出的"活动构造体系"理论,为现代地震预测奠定了基础。这种在战火中坚守的科学精神,恰如竺可桢在《地震与国民生计》中所言:“知地之怒,方能与地共生。”

图7 1933年四川茂县叠溪大地震:古城瞬间化为湖景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墨脱8.6级地震、1966年邢台地震、1970年通海地震等一系列灾难,促使中国政府开始系统建设地震监测网络。著名地震学家傅承义在《中国地震活动性及其灾害》中指出:"中国的地震研究必须走自己的路。"

第四章生命的礼赞:当代中国的抗震奇迹

图8 唐山大地震的唐山站

图9 唐山大地震后倒塌的房屋

图10 汶川大地震中倒塌的房屋

2023年,中国建成全球最先进的地震预警系统。当2025年缅甸地震发生时,云南多地的电视、手机同步弹出预警信息,为民众争取了宝贵的逃生时间。这套系统能在震后6秒发出警报,真正实现了"与地震波赛跑"。

结语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说:"地球科学的终极目标,是让人类能够平安地生活在这个动荡的星球上。"今天,中国的抗震技术正在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为全球地震减灾贡献中国智慧。

但2025年缅甸地震再次提醒我们:在自然面前,人类永远需要保持敬畏。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完全"驯服"大地的怒吼,但通过科学认知、完善准备和全球合作,我们一定能够与这个活跃的星球和谐共处。当我们的手机能收到地震预警时,请不要忘记:这份安全,是三千年来无数生命换来的智慧结晶。

正如一位地震幸存者所说:"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房屋,但永远无法摧毁我们重建家园的勇气。"这,或许就是三千年中国抗震史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THE END
0.科技晚报AI速递:今日科技热点一览丨2025年8月24日华为云大地震:多个部门将被裁撤整合 华为云宣布重大组织架构调整,聚焦AI战略发展。多个核心部门将被裁撤整合,涉及产品部、公有云服务部及研发团队,预计波及上千人。此次调整旨在收缩非战略产业,重点发展通算、智算、存储三大基础业务及AI PaaS、数据库两大平台,强化安全领域。调整背景包括2024年云业务亏损及近期盘古大jvzquC41pg}t0|npc0io1;547/69/;91fgzbku2kphtbrth6:4759:3f0jznn
1.“日本7月5日大地震”预言疯传,专家称未见明显征兆,政府连忙辟谣近日,日本漫画家竜树谅关于“2025年7月5日日本将发生毁灭性大地震”的预言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竜树谅曾在1999年出版的漫画《我所看见的未来》中“预测”了2011年311大地震,因此书中关于“2025年7月将发生海底爆炸并引发海啸,日本或有三分之一国土沉没,死伤更是不计其数”的内容被部分网友视为可信。相关视频jvzquC41pg}t0lmkpc4dqv4uqeobnpi132612:;;146379;261:96;59:24ivvq
2.《大地震× 微信扫一扫将文章发送给好友《大地震-2025》在日本本州东部远海发生6.8级、6.4级地震天下任我行之由 2025-11-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转藏 分享 献花(0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71371;86;15>3296;3a728=;3;;980|mvon
3.这本漫画准确的预言到了日本大地震,那么2025年将会发生什么?|地质这本漫画准确的预言到了日本大地震,那么2025年将会发生什么?2025-02-08 17:53:41 我是不是菜鸟 辽宁 举报 0 分享至 0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我是不是菜鸟 2.3万粉丝 我是不是菜鸟官方账号 03:15 一人之下:曲彤为何会是双全手的天选之人? 03:10 一人之下:关于全性的兴衰史 02:02 jvzquC41yy}/3?80eqs0x8{kfgu0XTRXCE;SW7mvon
4.日本九州岛海域发生6.8级地震,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日本九州岛海域发生6.8级地震,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 据国家预警发布消息,2025年01月13日20时19分(北京时间),日本九州岛海域(31.88°N,131.6°E)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66千米。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6/96/355eql2kpgkwxtw3:9;:::3ujvsm
5.冯导称广告植入“没有才丢人”张静初畅谈《大地震》感受冯导称广告植入“没有才丢人” 张静初畅谈《大地震》感受 节目简介 女儿们的恋爱 第二季 播出:芒果TV 主持人:张绍刚 地区:内地 类型:情感/ 真人秀 / 芒果出品 简介:芒果TV自制综艺《女儿们的恋爱》第二季,主打代际情感观察真人秀,节目将以“爸爸正大光明看女儿谈恋爱”为核心,捕捉当代年轻人最具代表性的恋爱jvzquC41yy}/opyx0eun1k4552>858:3476/j}rn
6.东日本大地震十周年日本机构称仍需警惕大震中新网3月10日电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9日召开会议,就自东日本大地震后到2021年3月初的10年间的地震活动情况进行了分析,表示“今后较长期间内有可能发生大规模地震,需要保持警惕”。 据报道,分析结果显示,2020年3月之后的约1年时间里,东北近海大地震余震区总共观测到里氏震级4级以上jvzquC41pg}t0lwk0et0vxzvkcuqkl4832l8;95/:4h4/n73;/hch<2g78:e4;f649l/j}rn
7.小地震频繁预示着大地震?只吃素就可以降血脂?2025年1月科学领域2025年1月科学领域流言榜→ 1.小地震频繁预示着大地震? 流言:俗话说“小震闹,大震到”,频繁的小地震是大地震的前兆,要提前预警。 真相: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地球上平均每天都会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只有约1%的地震能够被人类感知,而其中破坏严重的地震比例就更少了,例如在我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平均3年2次。jvzquC41o0ng5?:0eqs0c{ykenk06;=:55
8.日本官方辟谣2025大地震预言,专家称无特大地震迹象|日本|地震日本官方辟谣2025大地震预言,专家称无特大地震迹象 #日本官方明确否定网传地震#日本漫画家龙树谅2021年出版的漫画《我所看见的未来》预言,2025年7月5日日本将发生毁灭性大地震与海啸,甚至三分之一国土可能沉没。因书中记载的15个预知梦据称已有13个应验,随着预言日期临近,该说法在社交网络疯传,引发公众担忧,还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7;77729;9ao3h3fAfece64596:me8/j}rn
9.《大地震​日本本州东岸远海附近发生6.2级左右地震 日本本州东海岸远海,发生5.8级地震 刚刚,日本地震! 2000年以来全球6-7级地震汇总 1600年以来世界发生8级以上的地震记录 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发生6.4级地震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首页 万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职场 理财 娱乐 艺术 上网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4262;:d338:73B>59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