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还没过去一半,就感觉地震似乎特别频繁。
刚过元旦的第二天,宁夏银川就发生了4.8级地震。紧接着影响范围比较大的,就是3月底缅甸的7.9级地震。
在这之后,日本和美国接连发出地震预警,我国的新疆和台湾也一直都有小规模余震,难道2025真是“灾难性”的一年?
地震频发的原因
从我国地震监测网查到的数据来看,仅仅是今年的前4个月,世界上达到7级以上的地震就多达4次。6级以上的地震更是达到了百余次,平均每天地球都要震一次。
但站在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其实不需要太担心。
因为中国处于两大地震带交汇区域,地震活动本身就比较频繁。只是随着近些年几次灾害和流感给人们带来的心理阴影,此类网络消息传播的速度也比往常更快。
网上所谓的“地震活跃期”其实并不准确。按照图标所说,2008年应该不在活跃期内,现在才到了过渡时期,这与现实情况明显是不对照的。
中国地震局研究所的人员也及时出面进行“辟谣”。专家表示,按照他们同期监测数据,如果把2025年和2024年做对比,可以发现2024年的地震频次要远远高于2025年。可见2025年并不是所谓的“地震年”。
至于为什么我国许多城市都经常能察觉到震感,是因为包括缅甸地震在内,这几次大小地震都属于浅源地震,能量波面比较高,地表传播速度却很慢。
所以在人们觉得缅甸地震过去了以后,我国云南等地依旧能感受到余震,也就会误认为是“新一轮”地震,其实不过是上次地震产生的余波没有完全散去罢了。
美国科学家发出警告
4月16日至21日,美国加州南部连续出现了几次3级左右的地震,再次引发了美国民众对地震的恐慌。
美国地震调查局预测:如果大地震恰好发生在埃尔西诺雷断层,就可能影响到洛杉矶甚至是更远的区域。
地震学家露西·琼斯同时发出警告,不排除发生7.8级地震的可能。
埃尔西诺雷断层是美国南加州最大的断层之一,在历史上,这里就曾发生过数次严重的海底地震。
再加上2024年12月,加州北部近海区域发生了一场7级地震,震中位置刚好在太平洋海岸上。
所以也难免美国的科学家不担心,一旦加州再次爆发一场这样的地震,并且地震波随着断层波及到洛杉矶,那么以洛杉矶地区的人口密度,必定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美国加州的位置十分特殊,从图中就能看到,埃尔西诺雷断层所处的圣安断裂带,有时候一个区域就要接连发生数百次小型地震,大多都在1到4级,看起来比日本地震的频率还高。
美国加州的“抗震经验”
其实不仅是这次,美国地震调查局此前曾不止一次发出类似的警告,大体上都是呼吁加州居民提早做好抗震防范。
从加州大火中烧毁的那些木制楼房也能看出,这些都是当地居民为了抗震特意建造的。
危害最大的不是地震,而是倒塌的建筑。
虽然加州的房屋意外险没有保险公司敢接,但这些木头房子的抗震规范的确是全世界最苛刻的。
以我们熟知的宅基地为例。在国内农村,盖砖房通常要考虑、通电、通路、通上水、通下水这几个步骤。
但美国加州的房屋除了要考虑基础的生活通路外,还要考虑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搭建的木制结构,在地震发生时会不会因一个支撑点的损坏,从而导致整个房屋坍塌。
如果把图片放大,我们就能发现在美国木制结构的房屋的连接处,还加装了一些银色的零件。
这就是美国特制的抗震专利,作用是能增加木结构的横向抗拉力,可以再地震中保持稳定性。
直白地来说就是可以让木屋不容易被推歪,和中国传统的鲁班锁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美国地震局的警告中,主要对象不是加州民众而是远在百里之外的洛杉矶。
加州当地的这些木屋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在地震中保持良好的抗震性能,比纯粹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更牢固。即便木屋坍塌了,对人体的损伤也会更小。
洛杉矶市区的高层建筑大多被毁坏,城市基础建设变成了一片废墟。然而同样是在震中,一部分老木屋却在这样的地震中坚持了下来,和地震发生前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结语
在地震预警下,中国驻日使馆给在日华人发出了地震预警,相信在美国的朋友也会受到类似的信息。
以现在的科技手段,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地震做出预测,但所谓的警告也是存在一定概率的。
所以也不需要过多担心。只要按照地震局给出的预警提前做好准备,通过网络学习一些地震自救技巧,就能尽可能地保证自身生命安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像美国黄石火山喷发这样的大型灾难,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认为灾难只会影响某一区域。所以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