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合肥郯庐地震带,合肥是国内重点防震城市

“李四光曾预言全国有四大地震带,合肥是其中之一。唐山、四川等地都应验了。”这样的传言在网上又火了起来。安徽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主任王行舟称, 这些传言并不准确。

一、解密合肥郯庐地震带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泛指北起黑龙江,南止长江边,总体上呈北东走向,纵贯中国大陆东部的巨型渠断裂。

据悉,合肥位于著名的郯(城)庐(江)断裂带南端,是全国13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

实际上,合肥只是靠近郯庐断裂带。郯庐断裂带是一条大断裂,以山东郯城和安徽庐江首字命名,在这条断裂上有可能发生地震。这条断裂通过肥东的王铁-撮镇到庐江,过桐城、潜山擦大别山的东缘而过。

有历史记载以来,郯庐地震带发生的最大地震是在1668年,震级是8级。这次地震波及了大半个中国,还影响到朝鲜和日本,也对合肥造成了7到8度的破坏,“当时,合肥的城墙都被破坏了。”

二、合肥的房子防震吗?

地震造成的伤害,主要是建筑物、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伤害,所以“防”很重要。

目前,安徽地震活动属于中等水平,抗震设防工作极其重要。合肥地区按照基本烈度7度设防、重点区域是8度设防。防5.5级左右地震没问题。

日本防震减灾能力很强,这和房屋质量和国民认知度都有很大关系。安徽的六安地区地震比较多,人口密度小,老百姓抗震设防意识就挺强。阜阳地震造成伤亡,一方面是因为震源浅、房屋质量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老百姓避震知识缺乏导致的。

三、合肥有3类房子抗震能力差

“隔夜楼”等违法建筑

由于突击建设以及存在多处违规现象,因而几乎没有抗震能力。

需要加固的老房屋

据悉,近年来我市已完成了800余项建(构)筑物的抗震加固工作,总面积达120万平方米,但现在还有近60万平方米的建筑房屋需要加固或者拆除,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危旧房。

随意改造、凿墙打洞、破坏原有结构的房屋

据悉,在我市,随意改造房屋结构的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不少沿街门面房,使用者在装修时一味追求美观不顾安全,从而破坏了房屋主体或者承重墙的结构,使得原本可抗震的房屋变得极有可能“不堪一震”。

四、合肥的地震防御做的如何?

2015年,合肥市已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市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为何提出这个目标?据市地震局同志透露:6级左右地震会造成较大破坏,省会城市应当具备这个能力;7级地震虽造成灾害巨大,但相对概率小得多,同时抵御成本较高。

只要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能力,即使地震超过6级,也可大大减少损失。至于抗御6级地震的手段,除了工程防震,还包括监测预报能力、应急救援能力、社会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物资储备、避难场所建设等综合因素。

五、如遇地震如何自救?

1、尽量找一些毛巾、衣物或者其他布料,将它们弄湿,掩住自己的口鼻处,包住头部,防止吸入灰尘引发窒息,也防止东西砸伤头部。

2、 尽量保持自己的手脚活动,清理压到身上的物件和尘土。

3、观察周围是否有物件能够藏身躲避,或者挪动身边的东西支撑起上方的物件,以免它倒塌,同时扩大身边的活动空间,多一些空气。

4、如果是与其他人一起被压埋在一个地方,那么要互相鼓励,互相说话吸引注意力,千万不可都放松。

5、努力寻找和打开通道,设法朝着有光的方向和宽敞的方向移动。

7、因为被掩埋或者被困在某一个密闭环境中,所以光是喊救命有可能无法让外面的人注意到,所在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利用其他的方式来向外界传达呼救信息,比如用硬物敲打墙壁,敲打水管等等。

六、各种场所避震须知

家庭避震

冷静判断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记住: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

就近躲避

选择合适避震空间

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坚固家具附近、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以及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

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做好自我保护

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关闭火源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更不能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平时应准备的紧急备用品

(1)饮用水(2)食品、婴儿奶粉(3)急救医药品(4)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绳索、手纸等,打包并放在便于取到处。

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砖瓦及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学校避震

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课桌等压毁,孩子如果躲在桌子下,后果不堪设想。

在教室里,应迅速躲到教室的四个角落,或迅速就地蹲下,用书包、书本等保护头部。

在操场或教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震后不要回到教室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可躲在窗户下!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一起拥向楼梯、出口,要避免拥挤,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在商场、书店等处: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内墙角,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处于楼上位置的, 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

行驶车辆避震

驾车者应 尽快减速,逐步刹闸,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要赶快离开车子。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的!强烈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应该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物体压在车上,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可能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

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

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坐席等,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

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THE END
0.众果搜ZhongGuoSou.com地震带查询:全国地震带分布查询,地图上查询全国的主要、重要地震带分布,查看你家是否居于主要地震带,并提供历史地震数据查询。 测距经纬转换:测距经纬度在线转换工具,使用最新百度地图,对两个经纬度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并可进行各类格式的经纬度数据转换。 jvzq<84yyy4{jxsiiwutq~3eq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