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震中在哪里是映秀镇还是汶川县城

景点介绍: 天崩石:5.12大地震瞬间,天崩地裂般的镇晃,山坡上需多石头蹦下来,有的落在山脚,有的翻过锅炉滚进岷江可是其中一个长11米,高8米、宽3米,重心很高的巨石却滚过公路,倒插在江边。向着岷江峡谷,面朝前方牛眠沟震源点。矗立在都江堰路边成了映秀镇震后的标志之一。 百花大桥:处于漩口镇和映秀镇交界处,是国道213线通往阿坝州的必经之路,全长500米耗资3000万2004年成通车。地震时桥面断裂桥墩震毁,最终整体性垮塌,如今残存的桥面及桥墩遗迹成为5.12特大地震灾害的著名实体和宝贵遗迹。 漩口中学:是阿坝州一所重点中学。原在汶川县漩口镇,因修建紫坪铺水库搬迁至映秀镇。总投资6500万元。学校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有学生1527名。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曾在此举办。

如今的映秀新镇:

映秀经历了特大地震的洗礼,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在广东省东莞市的对口援建下,如今浴火重生,成为国家级AAAA景区,景区为了表达感恩之情,目前不设立景区门票制度,包括漩口中学遗址纪念地、5.12震中纪念馆、汶川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律不收取门票费,景区为开放式景区,欢迎各位游览参观!

映秀水磨古镇概况介绍:

水磨古镇距成都76公里,都江堰市25公里,映秀19公里,是镶嵌在:都江堰、青城山、卧龙大熊猫栖息地、九寨沟、黄龙之间的一颗璀璨明珠,被称为世界遗产群中的世界地震遗产。旅游区位条件优越,具有“川西高原休闲胜地”、“西羌文化名镇”之称。2010年,水磨古镇被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最佳范例》杂志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被第三届世界文化旅游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精品文化旅游景区”称号   水磨古镇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早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时称老人村,后更名为水磨至今。水磨镇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在灾后重建中赋予其厚重的南粤新元素,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5.12大地震后,水磨古镇重建的“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古今历史文化交汇、川广发展理念结合、藏羌人文风情荟萃,俨然一幅“高山峡谷、湖光山色、古街林立、风情四溢”的“水墨画”,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

水磨古镇主要景点 春风阁:    “春风阁”是深入挖掘水磨古镇历史文化,提炼结合藏羌汉民族建筑特色精华而修建的景观建筑。建筑构思奇妙,独具匠心,主题建筑秉承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法式,细部装饰具有浓郁的宗教和藏羌文化色彩,是多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体现出各族人民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坚韧性和凝聚力,是民族大团结的有力见证,亦是登临观澜的绝佳场所。

西羌汇:    西羌汇,坐落于水磨镇春风阁脚下,东临寿溪湖,是水磨标志性景观之一。西羌汇建筑平面由正方形演变而来,建筑立面结合羌碉特色;碉楼碧波交相辉映,夜间玻璃体的斑斓灯光与水色交融,更添寿溪湖的奇幻色彩。西羌汇将现代的建筑、装饰艺术与传统西羌文化相结合,并融入佛山陶瓷艺术元素,具备展览、演出、会议、接待等多项服务功能。西羌汇展现了汶川特大地震后人们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精神面貌,寓意生命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蕴含佛山水磨之间血脉相连的山水深情。 禅寿老街:    禅寿老街全长1300米,平面呈“U”形分列布局,两侧分布的春风阁、大夫第、万年台、字库、白塔等建筑风格集中国传统建议体系之大成,是典型的羌、藏、汉相结合的明清风格建筑,具有轮廓清晰、布局深蕴、多轴线明确等特点,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川西民居风格、古色古香的禅寿老街,不仅解决了灾后227户居民的住房问题,同时打造了“以家带店”的宜居宜商模式,为发展旅游业,增加群众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万年台:    万年台始建于明万历25年(公元1588年),毁于90年代末。“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经考古调查后依原样进行修复。建筑坐南朝北,总占地面积86平方米,建筑平面是“凸”形分布,歇山顶,穿斗抬梁式结构,七架九脊檩,素筒瓦屋面,灰塑脊,顶施藻井,并彩绘。具有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及川西民居建筑结构的简洁、朴实、庄重等特点,是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宝贵的实物资料。 字库塔:    字库塔又名“惜字宫”、“敬字亭”、“圣迹亭”、“文风塔”、“焚字炉”等,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建筑。字库塔始自唐宋,兴于明清,是我国古代“惜字如金”、“敬天惜字”传统文化观念影响的产物。该字库始建于清代,90年代初期毁坏,“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经考古调查后依原样进行修复。字库广场照壁斗书“大爱无疆”四字,寄托了灾区人民对广东佛山同胞鼎力相助、携手共建的感激之情。

水磨亭:    水磨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活用具,最早记载于晋代,汉代以后蓬勃发展,三国时期多功能水磨机具已经诞生成型。宋代叶适《财总论二》:“坊场,河渡免引,茶场,水磨之额,止以给吏禄而已”。该水磨为明晚期建造,距今有400余年历史。它是水磨古镇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历史缩影,也是古岷江流域农耕文化的真实写照。 水磨羌城占地面积61117平方米,是灾后重建的民心工程,建筑结构9度设防,把羌寨建筑的石结构、泥结构、石木结构、木结构等建筑方式综合运用,传承并发扬羌族建筑文化,完美体现了会从古朴、粗放的传统建筑群落迈向现代化城镇的新羌城概念。水磨羌城的传承与创新,使之成为羌族建筑城镇化的典范,被誉为“中国最美羌城”。

THE END
0.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16年抗震救灾精神激扬家国情怀走进今天的汶川,成排的民居、坚固的学校、如织的游客……很难想象,16年前,这片土地曾经遭受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造成近10万同胞罹难或失踪。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jvzquC41pg}t0‚hyd0ipo8724631;8631euovnsva78:498820nuo
1.132期: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用光影记录感动132期: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 用光影记录感动,纪录片《人民至上》真实记录了汶川地震发生、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全过程,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信心和无私大爱,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场景。jvzquC41yy}/3B570eun1nfgq5qnj~15962:>3ujvsm
2.南方周末大地震现场报告:汶川九歌新闻中心汶川大地震与北京奥运会,一悲一喜,悲欣交集,中国能不能闯过去,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能不能凤凰涅槃,否极泰来,关键就取决于我们当下的选择。而在这点上,此次抗震救灾无疑是成功的操练,应该可以奠定我们的信心和决心。 5月22日,《汶川九歌-大地震现场报告》南方周末地震特刊出刊。jvzq<84pgyy/gwttvj4dqv3ep1yzu}jo1461:8571480298523<587xjvor
3.《大地震:汶川、海地、智利、玉树……马宗晋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当当诚森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大地震:汶川、海地、智利、玉树…… 马宗晋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最新《大地震:汶川、海地、智利、玉树…… 马宗晋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大地震:汶川、海地、智利、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9844653<60jvsm
4.时政要闻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10年前那场灾难,留给人太多的痛苦和悲伤。回望汶川灾后重建的历程,笔者作为旅游行业抗震救灾的参与者之一,更是感慨万分。 旅游休闲和地震灾害似乎是水火不容的,追忆旅游行业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促进形成震区10年后全域旅游发展崭新格局的历程,人们又无法割舍旅游和震区的紧密联jvzquC41yy}/upsu0et0urlp1duucw~1493og€x1hqivu6sgyuEtvjwv?56
5.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 震撼:汶川大地震纪实(五)生命礼赞 · 英雄少年申龙、王佳明:同学们的主心骨 · 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今起在全国巡讲 · 德国红十字会援助的流动医院移交中方 · 日本地震伤亡超200人 震前10秒发出预报 · “夫妻兵”短信立“生死约”同上救灾一线1jvzq<84x0enjpj3eqo4dp8jwctuk85:uej{1wtfga=16=8780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