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力学学报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主  编

邓军,男,1958年1月生,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经济地质学会会士、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国际矿床成因学会(IAGOD)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理事、中国国际地学计划(IGCP)委员、《Ore Geology Reviews》副主编、《现代地质》荣誉主编、《地学前缘》主编、《地质力学学报》主编等。主要从事区域成矿、矿田构造和成矿预测研究,立足胶东半岛和西南三江地区开展古陆边缘和特提斯域成矿研究,在复合成矿系统理论、金矿成因和勘查预测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在Geology、Earth-Science Reviews、Economic Ge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30余篇,入选爱思唯尔和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榜单。出版专著4部(第一作者),主编国际期刊专辑3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排名第一)、第十六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

执行主编

王宗秀,男,1959年10月生,博士,研究员(二级),博士导师,现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科技委委员。主要从事造山带、构造变形、区域地质、构造改造与油气保存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参加国家973、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新疆305、地矿部、自然资源部、中石油总公司、中石化总公司等20余个科研项目(课题)。对鲜水河构造带、松潘-甘孜滑脱型山链变形模式、辽南中生代板内变形、新疆东部盆山构造格局的形成演化、东天山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与金属矿产的剥露、天山古亚洲洋盆洋陆转化过程、巴颜喀拉山地区的构造变形样式及变形组合、华蓥山-雪峰山变形带多层次滑脱变形与油气保存有利条件、剪切作用(剪切变形)对页岩气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构造变形特征(构造改造)对页岩气富集与保存的影响、华南东部中生代构造过程对成矿的控制等进行过系统研究,获得诸多创新性认识和成果。出版专著12部,主编文集1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

张拴宏,男,1974年5月出生,博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先后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青年地质英才计划”(201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高层次地质人才计划”(2013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及“自然资源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土地资源、地质矿产、地质环境领域)领军人才”(2017年)。并获得“国土资源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2011年)、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2014年)及“第八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2016年)。201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4项、杰青和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各1项,地质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项目1项。在华北克拉通北缘中元古代中期基性大火成岩省与全球对比、哥伦比亚超大陆巨型裂谷系与裂解机制、中元古代13.8亿年全球大火山岩省与黑色页岩的成因联系及其对地层断代的意义、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矿床的形成时代及构造背景、华北地块北缘古生代大陆边缘性质及演化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研究成果。在Geology、Earth Planet. Sci. Lett.、Earth-Sci. Rev.、Geol. Soc. Am. Bull.、Precambrian Res.、Lithos、Fundamental Research等刊物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及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SCI引用>4600次。2020、2021及2022年连续3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主编助理

吴芳,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从业领域: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学;期刊研究及出版、期刊数据分析、期刊传播及融合发展。

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主管: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主办: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学会

THE END
0.省地震局签订科技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关于推动省级地震局赋能增效促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地震科技工作,推进局所合作,2024年7月31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与江西省地震局签订科技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地震科技创新、探查区划评估、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科技项目合作研究和科技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进江西省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jvzquC41gs3jiu3ce0io1ƒmzy1oohx4424:05A7970nuou
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生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考研帮,提供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考研招生信息、大纲解析、资料下载、成绩查询、复试分数线、考研调剂等信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考研从考研帮(kaoyan.com)开始。jvzquC41{|4lcx~cp0ipo8js/kmm1
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怎么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招聘要求怎么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都在招什么人? 招聘类别客户服务类占比最多占100%,其次是科研类占100%。什么学历能进?硕士占比最多占100%。学历要求高吗?硕士占100%。工作经验有什么要求?不限占比最多占100%。工作地区在哪?北京占比最多占100%。数据根据近一年招聘岗位分析,仅供参考jvzquC41yy}/lxgwk0ipo8hqorgo{895:7>91
3.许建东20 H指数 30 G指数 1160 被引次数 27858 下载次数 领域: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发文量: 近五年发文量趋势图 >> 关注领域 长白山天池火山火山喷发熔岩流火山堆积物全新世火山jvzquC41ycv/ewpk0pku1}twej5xgk4Uejumc{4Kpfky1HhqfgC1295287954?6(pcsf?.J:'CK&DA*G7'HC'KF'G6+C:.>E
4.2024年中国地震局所属单位第一批次招聘302人岗位情况二十九、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坐落在北京市,是中国地震局直属正局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国内唯一以研究新构造运动和现今地球动力作用为主的国家级科研院所。研究所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开展地震构造环境、强震活动习性研究;探索地震孕育发生过程;强化地震致灾机理、灾害预测、地震危险性评价技术研究jvzquC41cj4iwjyw0eun1;5451733:4499816@3jvor
5.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8年招聘公告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地震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单位,并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以及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高校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我所在地震科学基础研究方面重视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科建设,黄土、冻土动力学科及其地jvzquC41yy}/ewgnqiy/exr1plrid8ftvkimg|432:<22:3jvor
6.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任俊杰 男,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研究员。 1979年生于河南许昌 1998—2002 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学士学位 2002—2005年获得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专业(活动构造方向)硕士学位,并留所工作; 2013年获得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学专业(活动构造)理学博士学位 jvzq<84uejupn7ktggqbq‚fp0eun1ko1gs3jem4424602?225176;:6938753:>7:2;/uqyon
7.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23研究生报名公告一、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点接受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报考 (一)报考单位要求 1.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单位代码14430)各培养单位(含京内外各研究所和国科大各院系)的统考生; 2.报考北京地区所列示的5个招生单位(8540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8540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85405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85407应急管理部jvzquC41pg}t0ttqnggsp7hqo1qbqyjk1{~yz8979;<0
8.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董绍鹏(1) 2019-8至现在,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强震构造与地震危险性研究室,副研究员 (2) 2018-12至现在,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Exploration, 访问*** (3) 2017-12至2019-8,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地震区划与工程地震研究室, 副研究员 (jvzq<84uejupn7ktggqbq‚fp0eun1ko1gs3jiu4424602?224176;:6246>43:>7649/uqyon